1、2018 级-物理学-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科始建于1906年,曾经历过院系调整与重建等四次重大变动,于1981年11月、1985年12月和1986年7 月先后设立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理论物理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0年12月设立了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设有理论物理(含计算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含软凝聚态和生物物理) 、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二级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分别于2002年和2007 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自2007 年以来,学院紧抓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机遇,全面借鉴国际一流物理学科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通过
2、对整体学科开展现场国际评估,推行人才、教学和科研三方面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引进一批高水平师资和优秀青年人才,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35 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 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 名、美国物理学会会士7名、教育部“长江学者”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 名、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 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 名、国家“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 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专家29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科技部创新团队2个以及教育部创新团队 3个。有“人工结构及量子调控实验室 ”、 “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
3、 、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实验室” 、 “区域光纤通信网和新型光通信系统”等4 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物理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全国排名(并列)第三。二、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具有很好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及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善于发现科技前沿的重要课题。能开展具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领导科研项目的能力以及善于与不同背景、不同
4、知识面的人合作的能力。三、学习年限硕博连读生学习年限为 3-4 年。四、课程学习要求总学分12,课程学习原则上要求在 1 年内完成。 (“助教教学实习”课程为必修课程,但是不计入 12 学分的总学分中。 )详细课程列表另下。课程性质课程名称 学分开课时间(春/秋/夏)必修/选修是否计入平均绩点备注公共基础课学术写作、规范与伦理 1 春秋 必修 否 量子场论基础 4 秋 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基础 4 秋 否等离子体物理 3 秋 否高等凝聚态物理 4 春 否非线性光学 4 春 否量子光学 4 春 否专业基础课高等统计物理 4 春 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前沿选讲 3 春 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理论前沿选讲
5、 3 春 否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3 春 否超快光学 2 秋 否专业前沿课纳米光子学 3 春 否课程任选,至少修满必修的最低学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方法 4 春 否规范场论 3 春 否原子核理论 3 秋 否现代激光技术 3 秋 否应用光学 2 春 否原子分子物理前沿 3 春 否固体物理实验方法 4 春 否表面及低维物理 3 秋 否材料科学中的表面分析技术 3 秋 否材料制备及晶体生长科学 2 春 否固体光谱和光散射 2 春 否傅立叶光学和统计光学导论 2 秋 否量子电子学 3 春 否原子分子光谱学 3 春 否固体多体理论 3 秋 否计算材料物理 2 秋 否生物物理学 3 春 否凝聚态输运理论 3
6、春 否软物质物理导论 3 春 否学术报告会 2 春秋 必修 否专业选修课助教教学实习 2 春秋 必修 否 五、学术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应达到学校和物理与天文学院规定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且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为其第一单位,在 B 类(或以上)期刊上发表原创性论文,上述论文的数目达到两篇或者其影响因子总和达到 6。其中,B 类期刊为上海交通大学规定的或者物理与天文学院针对相关新建学科特点所调整的期刊。此标准只是最低标准,各导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领域的具体情况设定更高的标准,须达到导师制定的标准才能毕业。(上述要求如有变化,按院系出台的新规定执行)六、学位论文要求硕博连读生的资格考试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应在第四学期完成,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口头报告或展板一次(如有特殊情况无法完成,需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情况说明并获批准)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符合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的选题与综述的要求、规范性要求和成果创新性要求。论文一般应以中文书写并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打印(参阅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 。如有特殊情况(例如论文被指定参加国际专家评审,或该研究生不具有中文写作能力)需要用英文写作,则需要向系学位委员会申请并获批准,上报研究生院备案。满足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后,还需预答辩、检测重复率、论文评审等环节均通过,方能申请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