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957318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9 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 五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 2 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 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号”计算机;1965 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2)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视频录像播放,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及这研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采用小

2、组讨论、辩论的办法。(2)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尊重科学,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2)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科技发展状况: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引导学生对两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及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二战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世界背景有个大体的了解。模块链接:必修第 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 21 课“民主政治的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 24 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必修第 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 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 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 16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教

4、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 1840 年以后,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历程。有条件的学校建议播放“神舟七号飞船升天并首次遨游太空”的视频片段。并由此导入新课。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1)概念:“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合作探究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生(个别回

5、答):发展“ 两弹一星” 战略的背景(原因)a.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b.60 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c.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d.打破大国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述美国如何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对中国的影响)“两弹一星” 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协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补述国家如何重视支持)(2)原子弹的研制与和平利用: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备课资料】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年 10 月

6、16 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 罗布泊上空。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成功了。中国人 终于迈进 了原子核时代。毛泽东对制造原子弹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1945 年 8 月 13 日,美国人在广 岛 投下了原子弹。几天以后,毛 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 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只是空的。”1946 年 8 月 6 日,美国 记者安娜.刘易斯 .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枣园树下采访了毛泽东,毛 泽东说出了流传于世的一句话:“原子 弹是美国反动 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 子可怕, 实际上并

7、不可怕。”1951 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国共产党员) 让人传话,“请转告毛 泽东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 形势的变 化,毛 泽东对原子 弹在战略上蔑视,而在战术上逐渐重视起来。1954 年,毛 泽东对 来访的赫鲁晓夫提出,能否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 中国以援助。1956 年,毛 泽东在最高国 务会议上 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8 年,毛 泽东正式表 态:“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 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中国的核工

8、业正式上马了。原子 弹 正式开始确定研制了。赫鲁晓夫翻脸不认账,却给中国制造原子 弹燃起了自力更生之火1957 年,中国与苏联经过 多次谈判 协商, 10 月份,两国正式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议。该协议明文规定,为援助中国制造原子弹,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 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 数据,并派 专家来中国帮助研制。但是情况发展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1959 年初来了一位苏联专家,但是他对原子弹的技术问题只字不提。他口袋里装了一本资料,上班拿出来看看,下班装着就走,从不让中国人接触。1960 年 7 月 16 日,赫鲁晓夫完全翻 脸不认账了,决定撤走在 华全部 专家。8 月 23 日,在核工业部系统工作的

9、 200 多名苏联专家全部撤回国,并把重要的 图纸数据全部带 走,原来 应该供应的设备也不供应了。中央果断决定,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核武器研究院很快组成三大部 理论部、试验部、总体部,排列出原子弹的各项技术关,分工到各研究小组,分配到每个人,全面开始攻关;在 长城外面很快建立了小型爆炸物理试验场,迅速开展了试验工作;在青海草原建立大型爆炸物理试验场和特种炸药浇注车间,以及其它相应 配套的自动控制、机械加工等场地,各项理论研究和实际试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攻关如此有成就,进展如此之快,出乎国内、国际上的预料。原子弹的重大技术关同步聚焦被成功突破了美国人在 1945 年

10、制造出三颗原子弹,其中两颗是“内爆”型,一颗是“枪法”型,在广 岛投下的是“枪法”型,在长 崎投下的是 “内爆”型。据 1960 年 7 月 17 日纽约时报报道, “内爆” 型原子弹如果研制成功,就表明下一步有可能研制出氢弹,“内爆” 型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原子弹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内爆” 型。所 谓“ 内爆”型是将大量炸药起爆的能量压向内心,产生高温、高压,使内心里的核材料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难的问题在于炸药起爆后,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而是向四周 扩散, 这就无法 实现核裂变。从 60 年代开始,国 际太阳能技术的 许多报道,曾多次提到同步聚焦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关

11、于这一技术内容和实现手段的任何报道。要解决这一重大技术关, 应当是如何使炸 药同步起爆,能量聚焦,科学家把这一技术问题叫做同步聚焦。面对这 一技术难题,科学家和技 术人员经过 无数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从北京长城脚下试验到青海湖金银滩,从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从局部到整体,一步一步的试下去,最后 实现了炸药起爆的能量完全压向内心,同步聚焦技 术关成功突破了。原子弹的核心材料铀 235 研制出来了1964 年初,核工业 部部长刘杰在国防各工 业部部长会议上高兴地说:“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核材料 铀235 已经研制出来了。 ”大家听了甚为兴奋,国务院国防工办常务副主任赵尔陆说:“好!那好!我们已经有了

12、粮食,有了粮食,我们就可以做饭了。 ”这句话生动风趣地表达了这 一成果的重要性。核材料铀 235 是原子弹的核心材料,原子 弹是用铀 235 原子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而爆炸的,没有 铀235,原子 弹是无法制造出来的。 铀 235 研制过程真是一件了不起的系 统工程,从探矿、选矿、开采到最后的提取成功,有上百道工序,经过了许多家工厂。从南方的矿山开挖、 选矿,由粗加工到细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的筛选,一步一步的提取,将半成品送到北方某工厂,再由北方某工厂加工后送到西部多家工厂,最后提取。整个工艺流程要经过大半个中国,缺少一道工序也不成。每一道工序都有极严格的技术要求,工作量之大、工艺要求之

13、 细、技 术要求之 强,不是有真才实学的行家里手,是完不成的。赵尔陆在得知铀 235 核材料研制出来后不久,在核工 业部部长刘杰的陪同下,第一次看到了宝贵的黑色铀 235,我国第一 颗原子弹的粮食就是 这块“黑金”。这块世界上极稀少、极珍贵、极秘密,既可以为人类造福又可以为人类带来灾难的“黑色金子” 。周恩来和中央专门委员会委员审看了原子弹怎样才会起爆的纪录像片中央 15 人专门委员会是国家管理领导两弹事业的最高机构,由周恩来、贺龙、李富春、聂荣臻、李先念、薄一波、陆定一、罗瑞卿、赵尔陆、 张爱萍、刘杰等人 组成,周恩来是主任。随着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开展,中央 专委委员和中央的许多领导人都特别关

14、心进展情况。在同步聚焦技术取得初步成果后,拍摄了一部绝 密电影,从聚集 组件开始介绍,对各种部件、器件的研制,到炸药浇注,再进行各部件组装,从内心到外 层,一层一层的展示,最后组装一个大球,引出了密密麻麻的电线, 这个大球除了核材料铀 235 未装上,其它的几乎全部装上了,离原子弹的真正实体已近在咫尺。最后的镜头是这个大球起爆,虽然不是原子 弹,但是爆炸的威力和蘑菇云也非同小可。1964 年初,影片制成,没有配音( 出于保密也不让配音) ,只同意在放映时,有人做口头介绍,并决定在一次中央专委开会前放映。下午 2 时,专门委 员会准时开会,首先放映这部影片。中央专委委员们和有关领导看了以后,兴奋

15、得直点头, 给 我一个明 显的感觉,他 们 都认为我们国家的原子弹有希望了。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最后一道主要工序插雷管至关重要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采用铁塔上爆炸的方式,即先把原子 弹在地面组装好,不能插雷管,而后吊升到塔顶, 进 行固定、检查、测试,等各 项工作完成后,最后才能插雷管。这个铁塔是北京金属结构厂生产的。当年工厂只知道生 产这个高度 102 米的庞大铁塔是个重要任务,而并不知道做何用途。铁塔竖立在大戈壁,因 为当地多风 多沙,早晚温差甚大,技 术人员在铁塔上工作非常困难,除了 恶劣的自然条件外,就是铁塔的自然摆动 。在如此困 难的工作条件下,必须把数量甚多、危险甚大的雷管插好,巨大

16、的困难和心理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当年的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今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特别强调这一点,原子弹能否爆炸成功,就看最后插雷管的了。这是因为雷管是否能按规定要求插到正确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原子弹是否能同步起爆,否则原子弹 爆炸试验就失败了。当年曾爬到塔顶上插雷管的一位技术人员,后来在电视上讲了当年在铁塔上插雷管的感受。他以他的忠心和无畏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任 务,将雷管插的完全到位,同步起爆 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报告后,都同样问道“是不是真的核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现场总指挥是张爱萍(当时任副总参谋长),副 总指挥是刘西尧( 当时任

17、核工业部副部长) ,他 们根据中央的决定和命令,在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全体会 议上,宣布原子 弹试验的倒计时,零点定为 1964 年 10 月 16 日北京时间下午 3 时。1964 年 10 月 16 日北京时间下午 2 时 59 分 40 秒,历史性的时刻到了,主控制站技术人员按下决定历史的电钮,10 秒钟 后,自 动控制系 统进入自动控制状态,这时倒计时从 10 到零点顺序跳动。这 10 秒是扣动人们心弦的 10 秒,因为在 10 秒内原子 弹从雷管点火,炸 药起爆开始,能量向内心聚焦,高温高 压压缩铀235 材料,核材料达到超临界值,中子轰击原子核,原子核产生裂变, 释放出大量能量。只 见

18、零点一到,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翻滚而起,直上蓝天。成功了,我们向全世界说成功了。张爱萍拿起现场直通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的专线电话,极为兴奋地向周恩来报告核爆炸成功了。周恩来第一句话就问“是不是真的核爆炸”?张爱萍继续报告,我们已看到火球,蘑菇云正在上升,铁塔已经消失周恩来当即代表中央向原子弹研制和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随即赶到人民大会堂 报告毛泽东 。当毛 泽东听到这一报告后,更为严谨地提出“ 是不是真的核爆炸?要继续查 清楚” 。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了 新闻公报, 人民日报印发了号外。美联社和路透社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国内、国 际上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中国

19、人勒紧裤腰带研制出原子弹,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我国的原子弹正式起步研制是 1959 年下半年,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困难时期,粮食定量供 应,副食品短缺。核武器研究院的广大科技人员,同 样度过了每天挨饿、身体浮肿的艰苦时期。但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却出现了奇迹,科研人员热火朝天,没有灰心 丧气,没有消极沉闷,整个核武器研究院的人员,像蒸汽机车一 样,加上点煤、水,就用尽全力向前奔 驰。有了他们艰苦奋斗的闪光精神,才有我们今天的强大中国。这难道不是奇迹 吗?原子弹爆炸后,第一 时间看到的能量是 闪光,科学家把它叫做光 辐射,有极强的亮度,但是它比起从事我国原子弹事业的科技人员的内心的闪

20、光,也只是第二位的。我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毛 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 “原子弹是纸老虎” 。过去我们这样看,现在我们仍然这样看。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在任何 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1991 年和 1994 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合作探究 2】继 1960 年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之后,1

21、967 年,我国又研制成功氢弹。我们都知道原子弹、氢弹都是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中国研制这些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吗?有人曾说:如果那时中国把研究核武器所耗费的巨大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父辈那时候不至于那么贫困。对于搞原子弹、氢弹你认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师:现在让我们展开一场辩论,我是反方,我的观点是:研制核武器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 “两弹”的研制弊大于利。你们是正方,你们的观点是研制核武器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不违背, “两弹”的研制利大于弊。辩论开始:正方(学生):反方(教师):辩论过程略:(预计三个回合,后教师总结)师:核武器

22、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看这个国家怎么应用,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核和平利用,如建立核电站。步入九十年代,我国作出从 1996 年 7 月 30 日起暂停核试验的决定,并把我国的战略目标转向“载人航天” 。但“载人航天”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备课资料】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秦 山 核 电 站 位 于 浙 江 省 海 盐 县 秦 山 镇 ,濒 临 东 海 杭 州 湾 ,并 且 邻 近 上 海 、杭 州 等 特 大 城 市 。在 起初 的 规 划 中 ,秦 山 核 电 站 一 期 仅 具 有 试 验 性 质 ,它 采 用 了 当 时 国 际 上 成 熟 的 压 水 型 反 应 堆 技 术 ,建设

23、 单 台 30 万 千 瓦 发 电 机 组 ,并 由 中 国 自 主 承 担 整 个 电 站 的 设 计 、建 造 、设 备 提 供 和 运 营 管 理 工 作 。一 期 工 程 由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核 工 业 部 主 导 推 进 ,于 1985 年 动 工 ,1991 年 12 月 首 次 实 现 并 网 发 电 ,成 为 当 时 中 国 大 陆 投 产 的 唯 一 一 套 核 电 机 组 。机 组 在 测 试 运 行 了 两 年 之 后 ,正 式 投 入 商 业 运 营 。一 期 建 成 后 不 久 ,秦 山 核 电 站 又 先 后 开 工 建 设 了 二 期 和 三 期 工

24、程 ,并 引 进 国 外 技 术 力 量 和 国 内地 方 政 府 资 本 参 与 建 造 。二 期 工 程 依 然 由 中 国 自 主 承 担 设 计 、建 造 和 运 营 任 务 ,采 用 压 水 型 反 应 堆技 术 ,安 装 两 台 60 万 千 瓦 发 电 机 组 ,于 2004 年 建 成 ,并 正 在 筹 划 继 续 扩 建 。三 期 工 程 由 中 国 和 加 拿大 政 府 合 作 ,采 用 加 拿 大 提 供 的 重 水 型 反 应 堆 技 术 ,建 设 两 台 70 万 千 瓦 发 电 机 组 ,于 2003 年 建 成 。目 前 秦 山 核 电 站 的 总 装 机 容 量

25、 为 290 万 千 瓦 ,已 成 为 中 国 一 处 大 型 的 核 电 基 地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位 于 中 国 广 东 省 深 圳 市 ,是 中 国 大 陆 建 成 的 第 二 座 核 电 站 ,也 是 大 陆 首 座 使 用 国外 技 术 和 资 金 建 设 的 核 电 站 。此 后 ,在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之 侧 又 建 设 了 岭 澳 核 电 站 ,两 者 共 同 组 成 一 个大 型 核 电 基 地 。最 初 ,建 设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向 香 港 供 电 。1980 年 代 初 ,香 港 的 电 力 供 应 曾 一 度 紧 张 ,为

26、抓 住 此 商 机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利 电 力 部 和 广 东 省 政 府 计 划 在 靠 近 香 港 、广 州 、深 圳 等 电 力 负 荷中 心 的 深 圳 市 大 鹏 镇 境 内 建 设 一 座 核 电 站 ,因 选 址 在 大 亚 湾 畔 的 岭 澳 村 ,故 命 名 为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该 电 站 引 入 香 港 的 供 电 商 参 股 ,并 将 所 发 电 力 的 大 部 分 售 予 香 港 。但 在 筹 备 期 间 ,先 后 发 生 了 大 量香 港 民 众 集 会 反 对 建 设 核 电 站 ,以 及 中 国 政 府 和 英 国 政 府 商 讨 香

27、港 最 终 归 属 等 事 件 ,而 延 迟 了 核 电站 的 建 设 。为 消 除 各 方 顾 虑 ,电 站 引 进 了 法 国 的 核 岛 技 术 装 备 和 英 国 的 常 规 岛 技 术 装 备 进 行 建 造 和管 理 ,并 由 一 家 美 国 公 司 提 供 质 量 保 证 。历 经 种 种 坎 坷 之 后 ,大 亚 湾 核 电 站 终 于 在 1987 年 开 工 ,使用 压 水 型 反 应 堆 技 术 ,安 装 两 台 90 万 千 瓦 发 电 机 组 ,于 1994 年 全 部 并 网 发 电(3)导弹的研制成功: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

28、年10 月,我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合作探究 3】师:“ 两弹一星 ”的研制成功,离不开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请回答探究 2、你能列出一些在“两弹一星 ”的研制中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吗?你知道 “两弹元勋” 、 “导弹之父”是谁吗?生(个别回答):钱学森、王淦昌、彭桓武、赵忠尧、朱光亚、钱三强、邓稼先等。 “两弹元勋”是邓稼先、 “导弹之父 ”是钱学森。投放邓稼先、钱学森图片及资料,让学生加强对邓、钱的认识,特别是他们的爱国情怀。(4)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

29、始迈入航天时代。【备课资料】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的东方红乐曲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第一 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象征着红色中国的经典乐曲东方红响彻天宇,揭开了中 华民族进军 太空的天幕。 历史虽然在时光的隧道中穿行了 38 年,但是那一曲太空中的浩浩乐音,却令 扬眉吐气的中国人至今 “忧思难忘”,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东方红原是一首著名的陕北民歌,上个世纪 30 年代诞生于我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抒 发了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翻身求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豪迈之情。60 年代大型音 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诞生, 这首歌随之红遍全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呼号也是 这首著名的乐曲,从

30、某种意义上讲“东方红”已经成为红色中国的象征。提起“ 东方 红一号 ”卫星的命名、 乐 音的诞生,不能不谈到中国航天事业中一位默默无闻的铺路人何正华和乐音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刘承熙。1965 年 9 月,中科院 卫星设计 院提出卫星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即发射一个 连续信号。 卫星 总体组的组长何正华认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呼叫信号是嘀嘀哒哒的电报码,遥测信号是 间断的。中国要超过苏联就必须发射一个连续的信号,而且要有中国特色,全球公 认。所以他提出了播送东方红乐曲、 卫星命名“东方红一号”的建议。1966 年月,经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七机部负责人罗舜初、张劲夫、裴丽生、钱学森等共同

31、商定,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 东方红一号”。1967 年初正式确定播送东方红音乐。由于当时正处于文革动乱中,播送东方红乐音不仅是科研任务,也成了责任重大的政治任务。如果卫星上天后,乐音不响或 变调,无疑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在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下,何正华和乐音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刘承熙冒着政治风险,开始了技术上的探索,解决了乐音错乱和乐音变调等一系列问题。 东方红乐音最后采用电子音乐,用线 路模拟铝板琴声奏出。刘承熙曾专门跑到北京火车站聆听钟楼的报时声,又跑遍北京大大小小的乐器店,最后决定把北京火 车站钟声的节奏和 铝板琴的琴声合二为一,奏出音 乐纯正、节 奏明快、格调高雅的东方红 乐曲。

32、1968 年上半年在重庆一家工厂生产出乐音装置的第一批正样产品,由于当时生产 秩序极不正常,产品中许多元件出现虚焊现象。最后上天的产品,由上海科学仪器厂重新生产。2、载人航天的发展:(1)1992 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略;我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初。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就开展过有关载人航天的研究,当时,曾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但是,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后,鉴于各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这个计划被迫搁浅。进入 80 年代后,伴随着我国空间技 术的快速发展,在已 经具备返回式 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

33、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以后,又成 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这为我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于是,载人航天的问题又一次被提了出来。在国家“863”计划提出时,就 专门成立了一个 专家组来从事 这项工作的论证。在经过多年的反复论证后,1992 年 1 月,中国政府批准 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 马。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 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该工程有七个分系统组成,包括宇航员系统、 飞船的应用系统、载人航天 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 统、着 陆场系统。其中,载人航天飞船系统是核心,包括轨 道舱、返回 舱、推进舱。按照计划,我国载 人航

34、天工程将分三步 实施。第一步, 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宇航 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 进 行适量的 对地观测和科学 实验,并使宇航 员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 实现宇航员出舱太空行走以及完成飞船与太空舱的交会对接,并 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第三步,建造大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2)1999 年起, “神舟” 号飞船 4 次无人飞行成功;“神舟”一号飞船:“神舟 ”一号 飞船于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 15 时 41 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

35、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 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 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 4 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作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神舟”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载人航天事 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神舟”二号飞船:“神舟 ”二号 飞船于 2001 年 1 月 10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在轨道

36、上飞行 7 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 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 ”一号试验飞 船相比, “神舟 ”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 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神舟 ”二号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 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 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飞 船在轨运行期 间,各种 试验仪 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

37、常,取得了大量宝 贵的飞行试验数据。“神舟”三号飞船:2002 年 3 月 25 日,我国酒泉 卫星 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 船,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 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 发射和升空 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神舟”四号飞船:神 舟 四 号 飞 船 是 在 神 舟 一 号 、神 舟 二 号 、神 舟 三 号 飞 行 试 验 成 功 的 基 础 上 ,经 进 一 步 完 善 研 制而 成 ,其 配 置 、功 能 及 技 术 状 态 与

38、载 人 飞 船 基 本 相 同 。神 舟 四 号 飞 船 是 第 四 艘 无 人 飞 船 ,由 推 进 舱 、返 回 舱 、轨 道 舱 和 附 加 段 组 成 。飞 船 总 长 约 7.4 米 ,最 大 直 径 2.8 米 ,总 质 量 7794 公 斤 。在 推 进 舱和 轨 道 舱 的 II、IV 象 限 各 安 装 一 个 太 阳 电 池 翼 ,推 进 舱 的 两 个 太 阳 电 池 翼 总 面 积 24.48 平 方 米 ,展开 后 的 翼 展 宽 度 约 17 米 。轨 道 舱 的 两 个 太 阳 电 池 翼 总 面 积 12.24 平 方 米 ,展 开 后 的 翼 展 宽 度 约1

39、0.4 米 。神 舟 四 号 飞 船 配 置 有 13 个 分 系 统 及 供 配 电 与 电 缆 网 。结 构 与 机 构 分 系 统 保 证 飞 船 的 构 型 ,并 为 航 天 员 提 供 生 活 的 结 构 空 间 。5 日 晚 上 ,当 “神 舟 ”四 号 飞 船 环 绕 地 球 运 行 107 圈 飞 临 南 大 西 洋 海 域 上 空 时 ,在 那 里 待 命 的 “远望 三 号 ”航 天 测 量 船 向 其 发 出 了 返 回 命 令 。飞 船 随 即 建 立 返 回 姿 态 ,返 回 舱 与 轨 道 舱 分 离 ,制 动 发动 机 点 火 ,开 始 从 太 空 向 地 球 表

40、 面 返 回 。飞 船 进 入 距 地 面 80 公 里 的 大 气 层 后 ,以 每 秒 约 8 公 里 的高 速 飞 行 ,与 大 气 层 剧 烈 摩 擦 ,返 回 舱 表 面 产 生 等 离 子 层 ,形 成 电 磁 屏 蔽 ,与 地 面 暂 时 中 断 了 联 系 。飞 船 刚 飞 出 “黑 障 区 ”,担 负 飞 船 回 收 任 务 的 西 安 卫 星 测 控 中 心 着 陆 场 站 及 时 发 现 了 目 标 。之 后 ,按照 预 定 的 程 序 ,飞 船 平 稳 地 在 内 蒙 古 中 部 飞 船 着 陆 场 场 区 内 着 陆 ,搜 救 人 员 对 飞 船 返 回 舱 进 行

41、了回 收 。“神 舟 ”四 号 飞 船 于 2002 年 12 月 30 日 凌 晨 在 酒 泉 载 人 航 天 发 射 场 发 射 升 空 ,按 预 定 计 划 在太 空 飞 行 了 6 天 零 18 小 时 ,环 绕 地 球 108 圈 。“神 舟 ”四 号 是 我 国 载 人 航 天 工 程 第 三 艘 正 样 无 人 飞船 ,除 没 有 载 人 外 ,技 术 状 态 与 载 人 飞 船 完 全 一 致 。 “神 舟 ”四 号 飞 船 的 成 功 发 射 和 返 回 ,表 明 我 国载 人 航 天 工 程 技 术 日 臻 成 熟 ,为 最 终 实 现 载 人 飞 行 奠 定 了 坚 实

42、基 础 。(3)2003 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经过 60 万公里的太空跋涉 ,神舟五号飞船于 2003 年 10 月 16 日 6 时 23 分在我国内蒙古中部草原成功着陆。从此,中国成 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 3 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这一刻,距神舟五号发射 21 个小时 23 分,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 3 年零 329 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 11 年零 25 天。在发

43、射载 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 5 次不 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 8 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而中国 仅进 行了 4 次飞行试验,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神舟六号飞船:2005 年 10 月 9 日,40 岁的费俊龙和 41 岁的聂海胜搭载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10 月17 日凌晨 4 时 33 分,在航行了 325 万公里之后,飞船返回舱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平稳着陆。这一刻,距离神舟六号发射 115 个小时又 32 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 22 个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 13 年又 26 天。 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树起了中国

44、载人航天史上第二座里程碑,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度。神舟七号飞船:2008 年月日时分秒,我国航天事 业又迎来一个 历史性时刻,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时分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名航天员是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这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我国航天员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 时开展卫星伴 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此次 飞船发射是 长征系列运载 火箭第次升空,也是 继年月以来我国火箭发射连续第六十七次获得成功。9 月 27 日,翟志刚 成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中国人

45、,中国由此成 为继苏联 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过渡】师:有人曾戏说:人类探索太空是因为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一部分地球人迁到太空居住。这虽是个戏言,但却说出了一个问题:地球上人口太多了!人口的增长必然带来一个问题:饥饿!出示图片:饥饿的女孩 (摄影者是 1994 年普利策奖得主、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画面没有一点悦目之处,干枯的土地,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一只紧盯着这个孩子、急不可耐要扑向“猎物”的兀鹰。 )师:面对饥饿怎么办?(找袁隆平)我们中国农民不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吗?中国农民为什么这么说?学生讨论并准备回答生:邓小

46、平在全国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培育,是 2001 年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袁隆平(1930.9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 “当代神农 ”、 “米神”等。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 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 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

47、副组长。1991 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 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 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60 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 斤、1000 斤、 2000 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1960 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

48、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1960 年 7 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 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 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 ”,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植物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

49、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在 1964 年到 1965 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 6 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 1964 年发现“ 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 6 年时间,先后用1000 多个品种,做了 3000 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 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 6 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 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 1970 年11 月 23 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 66 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