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 教 研 究 信 息第 2 期(总 第 121 期 )发 展 规 划 处 浙 江 财 经 学 院 大 学 建 制 工 作 办 公 室 主 办 2012 年 5 月 5 日高 教 研 究 室 本 期 主 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拿得出手、走得出去”是学校“学科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为主旨,集中编辑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等 8 篇相关文章资料,传递走向世界的人文社科研究 实现 路径, 为我校提高科研绩效、创造高水平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提供借鉴。另在 “信息窗”中选编了 4 则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相关信息,供学校各 级领导
2、参考。目 录 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1)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发言摘编(3)社会科学研究如何打造自有品牌(6)我国人文社科期刊怎样和国际接轨(7)对 我 国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工 作 者 在 SSCI、A&HCI 期 刊 发 表 论 文 的 分 析 与 思 考 (9)走向世界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产作者分析(16)基于 SSCI 的中国高水平大学社会科学学术论 文发表状况分析(22)高校科研考核改革的深度探索与思考(28)信息窗(33)1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教社科20115 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
3、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制定本计划。 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 走出去 ”,是中 华文化“走出去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国 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新的起点上,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 走出去”计划,对于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 我国文明、民主、开放、
4、进步的形象,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工作方针 1坚持以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主线。 发挥高等学校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中的独特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推进合力。 2坚持“ 走出去”与“ 请进来 ”相结合。加 强统筹规划,拓展交流途径,健全合作机制,形成“ 走出去”与“ 请进 来” 互动并进的良好态势 。 3坚持以我为主,积极稳妥。立足 实际,把握主动,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走出去” 。 三、主要目标 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建设,国 际学术交流合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服务国家外交战
5、略能力大幅提升,国际学 术对话能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中国学术海外影响明显扩大。 四、建设重点 1. 加强国际问题研究。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推 进全球问题、国 际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提高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重点建设若干国际问题研究基地,着力打造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问题研究“智库” 。通 过政策引导、项目资助,有计划地支持高校建设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高校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体系。 22. 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推进高等学校与国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开展深入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探索合作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面向海外学者 设立中国问题研究专项
6、,鼓励高等学校吸引海外学者参与研究项目,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 3. 促进学术精品海外推广。实施“当代中国学术精品 译丛”、 “中华文化经典外文汇释汇校”项目。鼓励教育系统出版机构设立海外出版 发行基地。重点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外文学术期刊。打造若干大型国际性研究数据库和有影响力的外文学术网站。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加强学术成果的国际发表和出版。 4. 培养国际优秀学术人才。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高端人才资助项目,通过国外研修、科研合作、人员互派等方式,着力培育引领学术发展的外向型专家和中青年拔尖人才。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翻译团队 ,培养造就一批造 诣高深的翻译名家。提高各类公派留学 项目的文
7、科学生比例。支持高等学校办好若干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全英文人才培养、联合培养和中外暑期学校等项目。 5. 促进杰出学者访学交流。大力支持优秀学者到海外进行讲学访问,积极吸引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和中青年学术骨干来华从事合作研究。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充分发挥海外 华人学者的重要作用。 6.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和学术组织。设立国际学术会议专项,支持高等学校举办创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组织、国际科学计划, 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参与国际组织的招聘,加强国际职员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储备。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学术组织有关政策、 规则、 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7. 发挥港澳地区
8、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优势。探索内地高校与港澳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的新机制,构建学术 研究交流的新平台,共同推动中华学术“ 走出去”。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的重要意 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精心谋划,扎实推进。要 坚持正确导向, 维护学术安全,切实加强管理,保障涉外科研合作健康有序开展。 2. 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建立健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走出去”计划的体制机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通过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 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设立“外文优秀成果 奖” 等方式,加大对优秀
9、成果和优秀人才的奖励宣传力度。鼓励高等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在人事考核、科研评价、资 源配置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给予充分支持。 33. 加大投入,提高效益。加大政府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确保规范安全和高效。(摘自“教育部网站”2011 年 11 月 7 日)编者按:教育部在广州召开首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 的成 绩和经验,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大学等八所高校负责同志分别作
10、了经验交流。现将讲话及交流的内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工作会议发言摘编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刘伟 北京大学副校长 凝练学术思想,铸造学术精品,是传承创新文化、展示优秀传统、阐释中国发展道路、推动跨文明交流的基 础。北京大学重 视总结发 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推向世界,直接吸收国外学者参与中国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研究工作, 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吸收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 30 家高校和研究机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建设国家发展研究院,立足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实践,论证阐释当代中国发展道路,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积 极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 传承创新文化,推动
11、跨文明交流,需要有双向互 动的高层次平台。 举办好北京论坛这一国际学术交流知名品牌。建设高等人文研究院,加强具有国际性和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促进人文学内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 间的跨学科交流;建设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努力为全世界顶尖汉学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在对内传承和对外 传播中华文化、解决中外文化差异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作用。探索建立一批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外文学术网站和期刊。 构建新的跨学科教学科研平台,不断完善有利于传承创新文化、促进跨文明交流的学科体系。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重点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加强马 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建设;加强古典学
12、研究,重点支持西方古典学研究中心建设,构建新型“东方学”研究机构,推动苏美尔、赫梯、巴比 伦- 亚述学、敦煌、中 亚学研究,以及波斯、伊斯兰、 东南亚文化研究;加强 国别和地区研究,筹划建立一个国4别与区域研究平台,设立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本科专业。加强针对重要国家和地区开展历史与现实对照、理论和实证结合的高水平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林尚立 复旦大学副校长 复旦大学充分发挥在国际交流中的独特优势,大力提高国际学术对话能力,推动优秀成果走出去,搭建高水平平台吸引人才,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把握主动,以我为主,深化合作。 强化与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80
13、 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已建立的合作交流关系。加强建设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依托学校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积极推进国际 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研究,传播中华文明,促 进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学术实力与学术底气是“请进来” 、“走出去” 的基本出发点。发挥 基础研究的传统优势 ,整合 优质资源,鼓励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以及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出一批体现国际学术地位的标志性成果,增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完善高端国际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积极吸纳国际优秀学者来校工作,鼓励引进学有专长的外籍专业教师,形成国内外共选、共育的人才孵化和培育机制。推 动原创性学术成
14、果走出去,有利于消除因交流不足而产生的误解,重塑健康而全面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积极向海外输出一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学术著作和文化读物,同时组织和推动学术论著的外译、外介, 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学术界,促进学术精品的海外推广,让更多的优秀成果走向世界,向世人展示中国学术的魅力。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新机制谢红星 武汉大学副校长哲学社会科学“ 走出去” 的基 础是要有一支学术基础 扎实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队伍。武 汉大学高度重视对 中青年学者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积极支持和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和参加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要依托,持续
15、实施“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前沿追踪计 划”,在国际上推介重要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充分展现中国学者的学术水平和风范。 5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新渠道,在学科优势明显、国 际化程度比较高的学科领域,重点建立若干国际合作的专业平台。与海外大学共同建设“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 。建设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 发基地,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推广模式。实施“中国简帛学国际合作计划”,大力推动中国简帛文献研究的国际化。实施 “国际学术之伴”建设计划,与海外一流的同类型研究机构或相关学术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教育部人文社科各重点研究基地确立海外“ 精英合作伙伴”。聚焦高端会议,增强国际学
16、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加大引进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优秀学术人才力度,大力资助中青年学者赴国际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加强对重点研究基地、优势 学科、校部共建研究平台等 实体性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深化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加大在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的支持力度,成立编译中心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外译,依托优势学科和与学校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举办“海外学术周” 等,集中发布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魏明海 中山大学副校长 中山大学积极发挥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不断
17、加强与港澳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深层次科研合作,构建学术研究交流的新平台,充分发挥港澳地区的国际化优势,积 极推动中华学术“走出去”。加强重点研究基地与港澳高校共建合作机构,实现重点研究基地在港澳地区的延伸,借助港澳高校的国际学术网络,积极增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在海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重点研究基地“ 走出去”,提升我国研究机构的国际影响。 不断创新与港澳高校合作机制,积极开拓合作研究领域,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共同培养研究生,逐步将两地教授间零散合作提升到学科领域整体合作,建立合作发展长效机制。推动与港澳高校科研项目的深层次合作,鼓励教师开展港澳合作项目。将港澳研究领域拓展至南中国海研究领域,实施
18、“环 南中国海研究计划”,建设“中山大学环南中国海研究院” ,与港澳地区高校合作,共同针对环南中国海地区的海岛主权、海疆争议、海洋经济、区域社会文化与 经济合作、区域国际问题等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对策性研究。 6积极与港澳高校及其政府部门联合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参与,打造学术交流的高层次平台,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利用港澳地区信息数据和出版资源,推 进内地基础资料文献和数据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创办有国际学术影响的数据中心和专业学术期刊,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合作建设“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加强西学东渐的文献编译、研究与出版工作。推动中国会计学国际化研究。(摘自 光明日报2
19、012 年 4 月 18 日)7社会科学研究如何打造自有品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室主任何星亮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主要是在 20 世纪初开始从西方引进的。由于是引 进的,所以就存在如何中国化的问题。大批西方的社会科学著作被翻译出版,对外交流也越来越多,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学术界。许多政协委员认为,他提出的问题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何星亮分析学术界盲目崇拜西方学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照搬西方理论与方法。我们所探讨的对象虽是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却几乎全是西方的或西方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
20、们是中国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似乎却变成了西方人。刻意模仿西方的文风和表述方式。不少人不仅理论和方法照搬,而且套用西方的体例、结构和方式,甚至连句子也模仿西方的长句,完全没有一点中国 传统的文风,有的甚至生造许多中国人不理解的词语,造不合汉语语法的句子,写的文章洋不洋、土不土,让人感到困惑。爱赶时髦,喜欢跟风。西方学 术界一旦提出一种理论或方法,不 进行分析和研究,不管是否具有科学性或普遍性,便纷纷仿效,全盘套用。以西方学术标准来评价国内的研究成果。有些人评价研究成果,“ 言必称西方”,视西方为“ 真理”和“ 科学 ”,非西方便是“ 非真理”、“非科学” 。何星亮说,社会科学研究、人文研究与自
21、然科学研究不同,具有地域性。这是因为,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是不能等同的,自然现象虽然变化无常,但是 现象背后的规律,则是古今如一。而社会科学则不同,具有明 显的地域性。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都不完全相同,如英、美、法、德等国的社会科学,理论、方法及所研究的内容和问题均有较大的差异,各有偏重,各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企 图把西方的理论、方法及所研究的主题,全盘移植到中国是不现实的,不科学的。面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不足的现状,许多政协委员提出,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美誉度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至关重要,应该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点。成功的文化品牌往往和品牌的形象代表人物相关。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22、王林旭的看法是: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经常需要具有国际说服力的代表人物。杰出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成为本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比如李小龙成了中国功夫的符号,莎士比亚代表了英国戏剧,海明威促使欧洲接受了美国文学。 我国目前很缺乏像郎朗、姚明这样能够引起国际关注的文化桥梁性人物,获得国际认可和欢迎的文化名家就更少了。很多人在国内是名家大师,但在国外却几乎得不到任何关注。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投入地打造一批和中国文化品牌相对应的、国 际大师级的创新领军人物,借助他们的国 际影响力,以点 带面地推动中外之间的文化沟通、理解和融合。8(摘自光明日报2012 年 4 月 23 日)7我国人文社科期刊怎样和国际
23、接轨方福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与国际接轨不仅仅是形式规范上的,内容上更应该既达到国际水平,又体现中国自己的风格和立场。没有 “独立”、没有中国特色的接轨只能是“全盘西化 ”,这种接轨和国际化是没有前途的。 近几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正在寻求和国际接轨,希望进入诸如 SSCI 检索系统。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这种行 为背后的推动力量是我国高等学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正在寻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希望更多的成果在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期刊上发表,更多的论文发 表在 SSCI 收录的期刊上。这种人文社科研究的国际化追求又是受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化的大潮所裹挟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
24、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怎样与国际接轨?我认为,从形式上与国际接轨并不难,这种接轨 主要是符合国际学术期刊规范的问题。例如, 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有一定比例的国外专家参加的编辑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有一定比例的国外作者,文章格式、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符合国际惯例,等等。但是,仅仅在这些方面接轨是不够的,关键是我们的期刊发表的是什么样的文章,文章的质量是否达到国际水平。只有期刊发表的文章达到了国际水平, 这个期刊才能进入国际学术界的视野,才能真正成为国际性期刊。 进一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文章,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才能达到国际水平?有两种选择:一是跟着西方社会科学走,以他们的问题意识为导向,他们研究什
25、么我们就研究什么,他 们使用什么方法我们就使用什么方法;二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一些有价值的方法,以中国问题为导向,从理论上解释中国的现象, 说明中国的问题,总结中国的经验 。 按照第一条路,我们的学术生产成果可能与西方的学术成果是同质的,或者是重复、模仿西方的学术生产,这样生产的学术成果或许 有一部分具有国际先进性,但是整体上很难有国际竞争力;如果选择第二条路,我们的学术成果就会是有自己特色的,与西方学术成果有同有异的,有自己独创性的, 这样 的成果可能会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就笔者熟悉的经济学领域来说,如果新制度经济学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就掀起新制度经济学热;如果西方经济学界博弈论流行,我们就大谈特谈博弈论;如果信息经济学是热点,我们 就追随信息经济学我们的经济学就永远是西方经济学的“尾随者 ”,谈不上有多少超越和创新。 如果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价值的方法,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就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从而领先于西方经济学。例如,在一个有 13 亿多人口、城 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