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六、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了预防、控制和净化牛结核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牛结核病的诊断、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防治措施、控制和净化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饲养、生产、经营牛及其产品,以及从事相关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2 诊断2.1 流行特点本病奶牛最易感,其次为水牛、黄牛、 牦牛。人也可被感染。 结核病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牛型结核分
2、枝杆菌随鼻汁、痰液、粪便和乳汁等排出体外,健康牛可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饲料、饮水等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2.2 临床特征:潜伏期一般为 36 周,有的可长达数月或数年。 临床通常呈慢性经过,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以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且以清晨最为明显。患畜容171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乳房结核:一般先是乳房淋巴结肿大,继而后方乳腺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硬结无热无痛,表面凹凸不平。泌乳量下降,乳汁变稀,严重时 乳腺萎缩,泌乳停止。肠结核:消瘦,持续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常带血或脓汁。2.3 病理变化: 在肺脏、乳房和胃肠粘膜等处形成特异性白色
3、或黄白色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切面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有时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胸膜和肺膜可发生密集的结核结节,形如珍珠状。2.4 实验室诊断2.4.1 病原学诊断 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及其它分泌物样品,作抹片或集菌处理(见附件)后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2.4.2 免疫学试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 变态反应试验(即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见 GB/T 18646)。2.5 结果判定 本病依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病原学诊断或免疫学诊断。2.5.1 分离出结核
4、分枝杆菌(包括牛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判为结核病牛。1722.5.2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的牛,判为结核病牛。3 疫情报告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 疑似病牛,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3.2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 报告并确认后,按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4 疫情处理 4.1 发现疑似疫情,畜主 应限制动物移动;对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4.2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开展实验室诊断。确诊后,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按下列要求处理:4.2.1 扑杀对患病动物全部扑杀。4.2.2 隔离对受威胁的畜群(病畜的同群畜
5、)实施隔离,可采用圈养和固定草场放牧两种方式隔离。隔离饲养用草场,不要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点或人畜密集的地区。场地周围最好有自然屏障或人工栅栏。对隔离畜群的结核病净化,按本规范 5.5 规定进行。4.2.3 无害化处理 病死和扑杀的病畜,要按照 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173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4.2.4 流行病学调查及检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追踪;对同群动物进行检测。4.2.5 消毒 对病畜和阳性畜污染的场所、用具、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饲养场的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等方式消毒;养畜场的圈舍、场 地、 车辆等,可选用 2%烧碱等有效消毒 药消毒;饲养场的饲
6、料、垫料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以及其它相应的有效消毒方式。4.2.6 发生重大牛结核病疫情时,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疫情扑灭措施。5 预防与控制 采取以“监测、 检疫、扑杀和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5.1 监测 监测对象:牛 监测比例为:种牛、奶牛 100%,规模场肉牛 10%,其它牛 5%,疑似病牛 100%。如在牛结核病净化群中(包括 犊牛群)检出阳性牛时,应及时扑杀阳性牛,其它牛按假定健康群处理。成年牛净化群每年春秋两季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各进行一次监测。初生犊牛,应于 20 日龄
7、时进行第一次监测。并按规 定使用和填写监测结果报告,及时上报。5.2 检疫 174异地调运的动物,必须来自于非疫区,凭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调运。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对调运的种用、乳用、役用动物进行实验室检测。 检测 合格后,方可出具检疫合格证明。调入后应隔离饲养 30 天,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解除隔离。5.3 人员防护 饲养人员每年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有结核病的应调离岗位,及时治 疗。5.4 防疫监督结核病监测合格应为奶牛场、种畜场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或审验的必备条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对辖区内奶牛场、种畜场的检疫净化情况监督检查。鲜奶收购点(站)必须凭奶
8、牛健康证明收购鲜奶。5.5 净化措施被确诊为结核病牛的牛群(场)为牛结核病污染群(场),应全部实施牛结核病净化。5.5.1 牛结核病净化群(场)的建立5.5.1.1 污 染牛群的处理:应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该牛群进行反复监测,每次间隔 3 个月,发现阳性牛及时扑杀,并按照本规范 4 规定处理。 5.5.1.2 犊牛应于 20 日龄时进行第一次监测,100120 日龄时,进行第二次监测。凡连续两次以上监测结果均为阴性者,可认为是牛175结核病净化群。5.5.1.3 凡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 皮内变态 反应试验疑似反应者,于 42 天后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为阳性,则按阳性
9、牛处理; 若仍呈疑似反应则间隔 42 天再复检一次,结果仍为可疑反应者,视同阳性牛处理。5.5.2 隔离疑似结核病牛或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PPD 皮内 变态反应试验可疑畜须隔离复检。5.5.3 消毒5.5.3.1 临时消毒:奶牛群中检出并剔出结核病牛后,牛舍、用具及运动场所等按照 4.2.5 规定进行紧急处理。5.5.3.2 经常性消毒:饲养场及牛舍出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内置有效消毒剂,如 35%来苏尔溶液或 20石灰乳等。消毒 药要定期更换,以保 证一定的药效。牛舍内的一切用具应定期消毒;产房每周进行一次大消毒,分娩室在临产牛生产前及分娩后各进行一次消毒。176附件样 品 集 菌 方 法痰液
10、或乳汁等样品,由于含菌量较少,如直接涂片镜检往往是阴性结果。此外,在培养或作动物试验时,常因污染杂菌生长较快,使病原结核分枝杆菌被抑制。下列几种消化浓缩方法可使检验标本中蛋白质溶解、杀灭污染杂菌,而 结核分枝杆菌因有蜡质外膜而不死亡,并得到浓缩。1 硫酸消化法用 46硫酸溶液将痰、尿、粪或病灶组织等按 1:5 之比例加入混合,然后置 37作用 12 小时,经 30004000rpm 离心 30 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涂片镜检、培养和接种动物。也可用硫酸消化浓缩后,在沉淀物中加入 3氢氧化钠中和,然后抹片镜检、培养和接种动物。2 氢氧化钠消化法取氢氧化钠 3540g,钾明矾 2g,溴麝香草酚兰
11、20mg(预先用60酒精配制成 0.4浓度, 应用时按比例加入),蒸馏水 1000mL 混合,即为氢氧化钠消化液。将被检的痰、尿、粪便或病灶组织按 1:5 的比例加入氢氧化钠消化液中,混匀后,37 作用 23 小时,然后无菌滴加 510盐酸溶液进行中和,使标本的 pH 调到 6.8 左右(此 时显淡黄绿色),以30004000rpm 离心 1520 分钟,弃上清,取沉淀物涂片镜检、培养177和接种动物。在病料中加入等量的 4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摇 510 分钟,然后用 3000rpm 离心 1520 分钟,弃上清,加 1 滴酚红指示剂于沉淀物中,用 2N 盐酸中和至淡 红色,然后取沉淀物涂片镜
12、检、培养和接种动物。在痰液或小脓块中加入等量的 1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摇 15分钟,然后用 3000rpm 离心 30 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培养和接种动物。对痰液的消化浓缩也可采用以下较温和的处理方法:取 1N(或4)氢氧化钠水溶液 50mL,0.1mol/L 柠檬酸 钠 50mL,N乙酰L半胱氨酸 0.5g,混合。取痰一份,加上述溶液 2 份,作用 2448小时,以 3000rpm 离心 15 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培养和接种动物。3 安替福民(Antiformin)沉淀浓缩法溶液 A:碳酸钠 12g、漂白粉 8g、蒸馏水 80mL。溶液 B:氢氧化钠 15g、蒸馏水 85mL。应用时 A、B 两液等量混合,再用蒸 馏水稀释成 1520后使用,该溶液须存放于棕色瓶内。将被检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 34 倍量的 1520安替福民溶液,充分摇匀后 37作用 1 小时,加 12 倍量的灭菌蒸馏水,摇匀,30004000rpm 离心 2030 分钟,弃上清沉淀物加蒸馏水恢复原量后再离心一次,取沉淀物涂片镜检、培养和接种动物。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