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2 页二次函数综合题型精讲精练题型一:二次函数中的最值问题例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ax2+bx+c 经过 A(2,4 ) ,O(0,0 ) ,B(2,0 )三点(1)求抛物线 y=ax2+bx+c 的解析式;(2)若点 M 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 AM+OM 的最小值解析:(1)把 A(2 ,4 ) ,O(0,0) ,B(2 ,0)三点的坐标代入 y=ax2+bx+c 中,得解这个方程组,得 a= , b=1,c=0所以解析式为 y= x2+x(2)由 y= x2+x= ( x1 ) 2+ ,可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1,并且对称轴垂直平分线段 O
2、BOM=BMOM+AM=BM+AM连接 AB 交直线 x=1 于 M 点,则此时 OM+AM 最小过点 A 作 ANx 轴于点 N,在 RtABN中,AB= = =4 ,因此 OM+AM 最小值为 方法提炼:已知一条直线上一动点 M 和直线同侧两个固定点 A、B ,求 AM+BM 最小值的问题,我们只需做出点 A 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 A,将点 B 与 A连接起来交直线与点 M,那么 AB 就是AM+BM 的最小值。同理,我们也可以做出点 B 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 B,将点 A 与 B连接起来交直线与点 M,那么 AB就是 AM+BM 的最小值。应用的定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 AB BM
3、或者 MA B例 2:已知抛物线 的函数解析式为 ,若抛物线 经过点 ,方程1C23(0)yaxb1C(0,3)的两根为 , ,且 。30axb114(1)求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 .1(2)已知实数 ,请证明: ,并说明 为何值时才会有 .xx2x2x(3)若抛物线先向上平移 4 个单位,再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 ,设 , 是C1(,)Amy2(,)Bn上的两个不同点,且满足: , , .请你用含有 的表达式表示出 的面2C09AOBm0nO积 ,并求出 的最小值及 取最小值时一次函数 的函数解析式。SSA解析:(1)抛物线过(,)点,3 a第 2 页 共 12 页 a x2 bx x
4、2 bx= 的两根为 x1,x2且 2- 且 b2114)(b x2 x( x) 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为(,) (2) x, 0)1(212x 显然当 x时,才有 ,(3)方法一:由平移知识易得 的解析式为:y x2 (m,m ), B( n, n )AOB 为 RtOA +OB =ABm m n n ( m n) ( m n ) 化简得: m n AOB= =OBA214242m n AOB 2211mn )(21 AOB的最小值为,此时 m, (,) 直线 OA 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x 方法提炼:已知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 x1,x2,求|x 1-x2|。因为 |x1-x2|= 21214x)(
5、x可 得 到 :根 公 式根 据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的 求 ;4acbacb.;2121acxbx , 取 得 最 小 值 。时 ,当 21)(, mom例 3: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 A(1,0) 、B (3,0) 、C (0 ,3)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 M 是线段 BC 上的点(不与 B,C 重合) ,过 M 作 MNy轴交抛物线于 N,若点 M 的横坐标为m,请用 m 的代数式表示 MN 的长(3)在( 2)的条件下,连接 NB、NC,是否存在 m,使BN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 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第 3 页 共 12 页解析:(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6、=a(x+1) (x3) ,则:a(0+1) (03)=3,a=1;抛物线的解析式:y=(x+1) (x3)=x 2+2x+3(2)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 ;故直线 BC 的解析式:y=x+3已知点 M 的横坐标为 m,则 M(m,m+3) 、N (m , m 2+2m+3) ;故 MN=m 2+2m+3(m+3)=m 2+3m(0 m3 ) (3)如图;SBNC=SMNC+SMNB= MN(OD+DB)= MNOB,SBNC= (m 2+3m)3= (m ) 2+ (0m 3 ) ;当 m= 时,BNC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方法提炼:因为BNC 的面积不好直接
7、求,将BNC 的面积分解为MNC 和MNB的面积和。然后将BNC 的面积表示出来,得到一个关于 m 的二次函数。此题利用的就是二次函数求最值的思想,当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时,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当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时,在顶点处取得最小值。题型二:二次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问题例 4:如图,已知:直线 交 x 轴于点 A,交 y 轴于点 B,抛物线 y=ax2+bx+c 经过3yA、B、 C(1,0 )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 D 的坐标为(-1 , 0),在直线 上有一点 P,使 ABO与 ADP相似,求出点3xP 的坐标;(3)在( 2)的条件下,在 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
8、点 E,使 ADE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PCE 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 E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题意得,A(3,0) ,B (0,3)抛物线经过 A、B、C 三点,把 A(3,0),B(0,3),C(1,0 )三点分别代入得方程组2yaxbc=+039c解得: 341cba第 4 页 共 12 页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43yx=-+(2)由题意可得:ABO 为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若ABOAP 1D,则 1POBADP1=AD=4 ,P1(,4)-若ABOADP 2 ,过点 P2作 P2 Mx 轴于 M,AD=4, ABO为等腰三角形, ADP2是等腰三角形,由三线合一可
9、得: DM=AM=2= P2M,即点 M 与点 C 重合 P2(1,2)(3)如图设点 E ,则 (,)xy|2yADS当 P1(-1,4)时,S 四边形 AP1CE=SACP1+SACE|24y= y+ 4=点 E 在 x 轴下方 y-代入得: ,即 23- 072x=(-4)2-47=-120此方程无解当 P2(1,2)时,S 四边形 AP2CE=S 三角形 ACP2+S 三角形 ACE = 2y+ y=+2y=点 E 在 x 轴下方 代入得:-243x-即 ,=(-4) 2-45=-400542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在 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不存在这样的点 E。方法提炼:求一点使两个三角形相
10、似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找出可能相似的三角形,一般是有几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然后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的边长相似比来求点的坐标。要求一个动点使两个图形面积相等,我们一般是设出这个动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两个图形面积相等来求这个动点的坐标。如果图形面积直接求不好求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将图形面积分割成几个容易求解的图形。例 5:如图,点 A 在 x 轴上,OA=4,将线段 OA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120至 OB 的位置(1)求点 B 的坐标;(2)求经过点 AO、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以点 P、O、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 P 的坐标;若
11、不存在,说明理由第 5 页 共 12 页解析:(1)如图,过 B 点作 BCx 轴,垂足为 C,则BCO=90,AOB=120,BOC=60,又OA=OB=4,OC= OB= 4=2,BC=OBsin60=4 =2 ,点 B 的坐标为(2,2 ) ;(2)抛物线过原点 O 和点 AB,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2+bx,将 A(4 ,0) , B(22 )代入,得,解得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x(3)存在,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x=2,直线 x=2 与 x 轴的交点为 D,设点 P 的坐标为(2 ,y) ,若 OB=OP,则 22+|y|2=42,解得 y=2 ,当 y=2
12、时,在 RtPOD中,PDO=90,sinPOD= = ,POD=60,POB=POD+AOB=60+120=180,即 P、O、B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y=2 不符合题意,舍去,点 P 的坐标为(2 ,2 )若 OB=PB,则 42+|y+2 |2=42,解得 y=2 ,故点 P 的坐标为( 2,2 ) ,若 OP=BP,则 22+|y|2=42+|y+2 |2,解得 y=2 ,故点 P 的坐标为( 2,2 )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 P 只有一个,其坐标为( 2,2 ) ,方法提炼:求一动点使三角形成为等腰三角形成立的条件,这种题型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因为要使一个三角形成为等腰三角形,只要
13、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边相等就可以,所以应该分三种情况来讨论。题型三:二次函数与四边形的综合问题第 6 页 共 12 页例 6:综合与实践: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y=x 2+2x+3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C,点 D 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 AC 的解析式及 B,D 两点的坐标;(2)点 P 是 x 轴上一个动点,过 P 作直线 lAC交抛物线于点 Q,试探究:随着 P 点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Q,使以点 AP、Q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在直线 AC 上找一点 M,使
14、BDM 的周长最小,求出 M 点的坐标解析:(1)当 y=0 时,x 2+2x+3=0,解得 x1=1,x 2=3点 A 在点 B 的左侧,AB 的坐标分别为(1,0) , (3,0) 当 x=0 时,y=3C点的坐标为( 0,3)设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k1x+b1(k 10) ,则 ,解得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3x+3y=x 2+2x+3= (x1 ) 2+4,顶点 D 的坐标为(1,4) (2)抛物线上有三个这样的点 Q,当点 Q 在 Q1位置时,Q 1的纵坐标为 3,代入抛物线可得点 Q1的坐标为(2 ,3) ;当点 Q 在点 Q2位置时,点 Q2的纵坐标为3,代入抛物
15、线可得点 Q2坐标为(1+ ,3 ) ;当点 Q 在 Q3位置时,点 Q3的纵坐标为3,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点 Q3的坐标为(1 ,3) ;综上可得满足题意的点 Q 有三个,分别为:Q1( 2,3) ,Q 2(1+ ,3) ,Q 3(1 ,3) (3)点 B 作 BBAC 于点 F,使 BF=BF,则 B为点 B 关于直线 AC 的对称点连接 BD交直线 AC 与点 M,则点 M 为所求,过点 B作 BEx 轴于点 E1和2 都是3 的余角,1=2RtAOCRtAFB , ,由 A(1,0 ) ,B(3,0) ,C(0,3)得 OA=1,OB=3,OC=3,AC= ,AB=4第 7 页 共
16、12 页 ,BF= ,BB=2BF= ,由1=2 可得 RtAOCRtBEB, , ,即 BE= ,BE= ,OE=BEOB= 3= B点的坐标为( , ) 设直线 BD的解析式为 y=k2x+b2(k 20) ,解得 ,直线 BD 的解析式为:y= x+ ,联立 BD 与 AC 的直线解析式可得: ,解得 ,M点的坐标为( , ) 方法提炼:求一动点使四边形成为平行四边形成立的条件,这种题型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一般需要分三种情况来讨论。题型四:二次函数与圆的综合问题例 7:如图,半径为 2 的C 与 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A,与 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B,点 C 的坐标为(1,0) 若抛物线
17、 过 A、B 两点23ybc第 8 页 共 12 页(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PBO=POB ?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点 M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一点, MAB的面积为 S,求 S 的最大(小)值解析:(1)如答图 1,连接 OBBC=2,OC=1OB= 43B(0, )将 A(3 ,0) , B(0, )代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得 ,解得: ,9bcc23bc 233yx(2)存在如答图 2,作线段 OB 的垂直平分线 l,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点 PB(0, ) ,O(0,0 ) ,3直线 l 的表达式为 代入抛物线的表
18、达式,32y得 ;23yx解得 ,10P( ) 2,(3)如答图 3,作 MHx 轴于点 H设 M( ) ,mxy,则 SMAB=S 梯形 MBOH+SMHAS OAB= (MH+OB)OH+ HAMH OAOB1212= 11(3)()322mmxy= xy第 9 页 共 12 页 ,233mmyx 2MAB 3()2mSx= 239)8mx当 时,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MABS3题型五:二次函数中的证明问题例 8:如图 11,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像过点 A(-4,3 ),B(4,4).)(2481baxy(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证: ACB是直角三角形;(3)若点 P 在第二象限
19、,且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 P 作 PH 垂直 x 轴于点 H,是否存在以P、H、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将 A(-4,3),B(4,4)代人 中,整理得:)(2481baxy解得247-ba0-3ba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1)(48xy整理得: (2)由 整理 04-6132x1320,1xC (-2 ,0 ) D ),(从而有:AC 2=4+9 BC2=36+16 AC2+ BC2=13+52=65AB2=64+1=65 AC2+ BC2=AB2 故ACB 是直角三角形(3)设 (X0 ))65-8143(xx
20、p,PH= HD= AC= BC=2x-30132当PHDACB 时有: BCHDAP即: 整理 132-1365-842xx 039125-42x (舍去)此时,0-1x 1y65-132x842x第 10 页 共 12 页 ), 1350(-p当DHPACB 时有: BCPHAD即: 整理 1326-8413-2xx 07835-1482x (舍去)此时,-041y ), 1384(2p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有两个即 ), 135(-p), 13284(-2p例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P 是抛物线:y=x 2上的动点(点在第一象限内) 连接 OP,过点0 作 OP 的垂线
21、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Q连接 PQ,交 y 轴于点 M作 PA 丄 x 轴于点 A,QB 丄 x 轴于点B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m(1)如图 1,当 m= 时,求线段 OP 的长和 tanPOM的值;在 y 轴上找一点 C,使OCQ 是以 O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点 C 的坐标;(2)如图 2,连接 AM、BM,分别与 OP、OQ 相交于点 D、E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点 Q 的坐标;求证:四边形 ODME 是矩形解析:(1)把 x= 代入 y=x2,得 y=2,P( ,2) ,OP=PA丄 x 轴,PAMO tanP0M=tan0PA= = 设 Q(n,n 2) ,tanQOB=tanPOM, n=Q( , ) ,OQ= 当 OQ=OC 时,则 C1(0, ) ,C 2(0, ) ;当 OQ=CQ 时,则 C3(0,1) (2)P (m,m 2) ,设 Q(n,n 2) ,APOBOQ, ,得 n= ,Q( , ) 设直线 PO 的解析式为:y=kx+b ,把 P(m ,m 2) 、Q( , )代入,得:解得 b=1,M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