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键入文字键入文字上篇 就 业第一章 就业概论就业具有特殊的规律性:1.就业是一种经济现象2.就业具有社会性3.就业既是劳动者个体的微观行为,也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第一节 就 业一、就业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凡在年龄之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算是就业:1.在规定实际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2.有职业而由于疾病、事故、劳动争议、度假、旷工或气候不良、设备损坏临时停工等原因而暂时没有工作3.自己当雇主或营业,包括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工厂 ,工作时间相当于正常工作时间的 1/3 以上,没拿报酬我国的就
2、业者包括: 1.职工;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3.私营业主; 4.个体户; 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 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 7.农村从业人员; 8.其它从业人员,其中包括现役军人二、就业的形式1.按城乡划分的就业形式2.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形式3.按行业划分的就业形式4.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就业形式5.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6.充分就业与不充分就业第二节 失 业一、失业的概念键入文字键入文字在我国,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 ,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但无职业的劳动者 .下岗职工:指在本企业无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和在社会上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三无”人员.二、失业的分类1.摩擦性失业
3、: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A.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B.信息的不完善、不对称性,使求职者与拥有空缺岗位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时间.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的产生是A. 劳动力内部的失衡. B. 产生于技术革命 C. 产业结构调整 D.产品结构调整时期.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除夕季节性波动,从而形成季节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
4、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5.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6.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 ,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三、失业的度量对失业的度量要用失业率的概念.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在全部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有多大,从而反映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失业率( )=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的平均周数/52 周四、失业的影响1.经济资源浪费和产出减少 2.消费需求减少3.失业津贴
5、和社会救济支出增加 4.大量社会问题产生5.失业者的精神损失和物质损失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第三节 历史沿革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就业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对劳动力的计划配置、统包就业、行政调配、城乡分割 .1.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计划2.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就业 3.国家对单位用人实行统一招收4.国家对劳动力调剂实行统一调配 5.城镇是国家劳动就业工作的重心二、对传统就业制度的改革1.把企业和劳动者推向市场2.从市场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就业工作3.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并发挥积极作用第四节 就业现状与问题一、中国就业的总体形势就业结构方面,从 1980 年到 1998 年,
6、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比重由 68.9下降为 49.8,第二产业由 18.5增长到23.5,第三产业由 12.6上升为 26.7.二、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就业的质量3.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的不充分和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同时并存4.就业能力较弱的特殊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日益明显6.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尚未完善第五节 改革方向一、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方针以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拓宽就业门路,促进再就业, 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
7、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劳动者自主择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自谋职业键入文字键入文字市场调节就业,指通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市场机制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这的双向选择.政府促进就业,是指政府促进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 健全和发展就业服务体系;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其它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二、就业体制改革的方向与道路1.确立主体 2.更新机制 3.建立规则 4.宏观调控 5.载体建设第二章 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第一节 影响就业的因素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是
8、来自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三个方面.一、人口人口是供给方面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人口因素从桑方面影响就业, 即人口规模、结构和劳动力参与率.1.人口规模和结构人口结构:增长型、老龄型和均衡型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人口迁移对就业产生即时影响,使就业压力在不同地区之间发生转移.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和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人口中所占的比率.A.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偏高B.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较高,且不受婚姻、生育等的影响C.青年劳动力参与率偏高二、教育培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
9、的主要途径.教育按教学目的可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按教学层次分: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员或技术工人类的操作型人才的教育职业培训按目的可分为: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转岗培训就业前培训:是为了新成长劳动力提高必要的观念、技能准备 ,使之能够顺利地实现由就学向就业的身份转变;键入文字键入文字在职培训是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而进行的培训转岗培训是指劳动这为转换职业或工作岗位而进行的培训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决定劳动力需求的根本因素.经济发展体系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表现在总量和结构上.1.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总量对
10、就业的影响的指标.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2.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 :经济发展是不断波动的,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是波动的主要原因.失业率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一个判别标准.3.经济结构:A.就业结构的一般变动趋势 B.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空间 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影响就业: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增加就业总量; 改变就业结构五、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及其类型经济体制是一系列经济制度的有机集合,通过在这一体制中活动的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出来, 因而是权利结构、运行机制和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目标三者的有机统一体.经济体制分为:商品经济体制 (与之相适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 )、
11、产品经济体制( 与之相适应的是行政计划就业体制).2.经济体制对就业的决定作用A.在产品经济体制下,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所有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B.在商品经济体制下,权利结构必须是一种产权结构,运行机制必须是市场机制,所有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目标都是在其所拥有的资源限度以内追求利益最大化.第二节 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指通过制定具体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金融政策等, 刺激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实现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一、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中央政府制定的用来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的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是其中的主要内容。键入文字键入文字
12、1.货币政策:是政府利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总需求从而调节货币收入水平,以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活动,促进就业。2.财政政策:是利用政府预算(税率和支出)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3.收入政策:一是通过控制工资来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二是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政策。4.人力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劳动力重新训练与教育,把非熟练的工人训练成有一定技术熟练程度的工人,把不适合职位空缺要求的失业者训练成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工人,以缓和因劳动力市场技术结构不适应而造成的失业问题。5.产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6.制度创新:在国家政策指导下,
13、劳动这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二、劳动力市场政策内涵:在宏观经济社会政策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时,通过采取补偿性的劳动力市场措施,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指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实施的为积极帮助失业者重新就业或为在职人员提供职业培训以提高其就业适应能力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第一节 概 述一、劳动力市场概述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有着共性的一面:都有需求方、供给方;在所有权发生转移时,都
14、有需求方向供给方支付费用的问题。区别: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鳝片,它具有不能脱离劳动者自身而单独存在的特点。劳动力市场的特征:1.作为劳动交换当事人的劳动力供给者与劳动力需求者双方,都是理性的,有共同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准则2.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有互相选择的自由,劳动力能够在各地区、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3.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率)由市场上劳动供求的对比状况决定,是现有劳动力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企业键入文字键入文字之间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二、劳动力市场功能基本功能:通过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所谓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包括劳动力供求机制、劳动
15、力流动机制、工资决定机制一、劳动力供求机制1.劳动力供给A.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量都取决于工资B.劳动力供给弹性工作小时增量/工作小时工资增量/工资C.劳动力工作时间选择和劳动力供给a.劳动者在多工作和少工作间的选择,这取决于工资水平和非劳动收入两个因素b.家庭在一人工作还是几人工作之间的选择,主要涉及妇女劳动力供给的变化2.劳动力需求: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家庭等。A.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B.竞争性企业的长期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需求的弹性:对某类劳动力需求的弹性该类劳动力雇用量变化的百分比该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需求弹性受 4 个因素的影响。D.劳动力需求的动态变化: a.
16、经济周期波动会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b.企业组织形式也对劳动力需求存在影响c.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二、劳动力流动机制劳动力流动的方式:跨区域流动、城乡流动、跨产业(行业)流动、跨国流动流动的条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劳动力就业通过市场实现,而不是靠行政配置;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经济福利差异;社会分工的发展带来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专业化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的专门化流动的原则:是本着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原则来进行的。流动的作用:保证了经济在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供给方的竞争促使劳动力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需求方的竞争有利于改善劳动力的地位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一
17、、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和调节主要有调节劳动力需求的充分就业政策、调节劳动力供给的人力政策、调节劳资关系的政策、调节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工资政策等。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我国劳动力市场历史回顾A. 建国初期至 1957 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B.1958-1978 年,政府对劳动力分配的计划性加强,使原来比较灵活的劳动力管理体制也变得越来越僵化,劳动力市场逐步消失。C.1979-1992 年,劳动力市场重新萌芽D.1992 年以来,为劳动力市场开始发展阶段2.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A.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正在确立,但尚未具备充分的市场主体资格B.劳动力市场机制开始运行,但仍
18、然存在明显的分割和扭曲C.劳动力市场规则和秩序基本建立,但仍存在空白和难点D.就业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发挥作用,但局限性较大三、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1.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以建立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模式。2.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战略措施,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形成的标志: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确立B.劳动力市场机制灵活,功能完善C.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建立起对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的
19、托底机制。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a.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键入文字键入文字b.要强化企业和劳动者在就业市场的主体地位c.要进一步理顺工资分配关系,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工资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d.要建立覆盖所有从业人员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e.要重视积极引导观念的转变、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3.推动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A.建设信息网络,强化信息工作B.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服务C.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和服务D.健全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的组织体系和工作队伍第四章 职业介绍第一节 概 述职业介绍是指一定的主体,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中介服务的活动。主体包括
20、两个部分:1.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机构 2.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媒体和个人。第二节 职业介绍的作用一、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二、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相互选择三、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第三节 职业介绍的内容职业介绍的内容主要有:求职登记,岗位空缺登记,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需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介绍就业或推荐培训等。第四节 职业信息信息是职业介绍的“生命线”,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和劳动者合理流动的基础,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状况,进键入文字键入文字行科学决策和制定就业政策的依据。职业介绍信息包括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宏观信息包括:劳动力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就业和失业的总体状况,教育和培训的总体
21、情况,劳动力流动大趋势,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微观信息包括:求职信息,用人信息,在求职和用人信息基础上整理出来的用人和求职的群体信息。职业介绍信息的使用包括:信息传递、信息上报、信息发布、服务用户。第五节 职业介绍基本原则一、客观真实二、公平公正三、科学合理四、自愿引导第六节 职业介绍的标志和程序一、职业介绍服务标准1.文明服务 2.公平服务 3.公开服务 4.高效服务其他:1.突出重点服务 2.开展多样服务 3.提供专门服务二、职业介绍服务程序1.接待登记 2.提供信息 3.求职和用人面谈(收集信息、确定需求、介绍就业和推荐用人、推荐相关服务项目、再次面谈) 4.职业指导三、对就业困难求职者的服务程序(见课本 48 页)第五章 职业指导第一节 概 述职业指导是指就业服务机构(或培训教学机构) ,对求职者(或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服务,帮助求职者选择职业,帮助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活动。一、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