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名词解释 20 分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统称。菌落:单个细胞繁殖相连成一片。选择性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加入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基因突变: 是由于 DNA 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附着)到细菌染色体上,并随着细胞分裂而带到子代寄主细胞内,暂不引起细胞裂解,导致溶源性发生的噬菌体。这一现象就叫做溶源现象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
2、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转化:受体细胞直接吸收了来自供体细胞的 DNA 片断,并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细胞部分遗传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次生代谢物: 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与其本身的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共生关系: 两种微生物形成了特殊的结构,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依赖,相互为对方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2) 填空(20 分)3) 简答(6 选 4。 5*4=20 分)1 芽孢的耐热机制:(一)渗透调节皮层膨
3、胀学说:(1 )芽孢衣(疏水性角蛋白)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2 )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会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而造成芽孢皮层的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3 )核心部分的生命物质(DNA、RNA、Pr 等)处于高度失水状态,各种酶活性降低,因而产生极强的耐热性。(二)DPA-Ca 的存在:(1 )在皮层和芽孢质中含有营养细胞所没有的 DAP - Ca,占芽孢干重的 5 15%;(2 ) DAP - Ca 能稳定芽孢中的生物大分子,DAP -Ca 的螯合作用会使芽孢中的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耐热性的凝胶,从而增强芽孢的耐热性。(3 )当芽孢萌发释放 DAP - Ca,耐热性消
4、失。2 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的时期和相应的特点(1 )延滞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R)为零;细胞个体体积增大;细胞内 RNA 尤其是 rRNA 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和 ATP 的合成加速;对外界不良条件(如 NaCl、温度、抗生素等)反应敏感。(2 )对数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 R 最大,代时最短;细胞平衡生长,菌体内各种成分最均匀;酶系活跃,代谢旺盛。(3 )稳定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 R 为零,即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的细胞数相等,处于动态平衡中;菌体产量最高;细胞开始贮存糖原、异染颗粒、脂肪等贮藏物;芽孢杆菌开始形成芽孢;有的微生物开始合成次生代谢产物。(4
5、)衰亡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 R 为负值,即呈现负生长状态;细胞发生畸形,甚至自溶; 释放次生代谢产物或者芽孢。3 以噬菌体侵染细菌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1 )吸附:尾丝尖端与受体发生共价结合。尾丝散开,刺突、基板固着于细胞表面。(2 )侵入: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小孔;尾鞘收缩,核酸通过中空的尾管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3 )繁殖:包括核酸复制和蛋白质生物合成。噬菌体核酸进入宿主,发出信息,操纵寄主细胞的代谢机能,以宿主细胞降解物及培养基介质为原料,大量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头部、尾部等部件及核酸等。(4 )成熟/ 装配:DNA 分子的缩合 通过衣壳包裹 DNA 而形成头
6、部 尾丝和尾部其它部件独立装配完成 头部与尾部相结合 装上尾丝(5 )裂解/ 释放:成熟的噬菌体粒子,利用水解细胞膜的脂肪酶和水解细胞壁的溶菌酶作用,从细胞内部促进细胞裂解,实现噬菌体的释放。4 革兰氏染色原理通过初染和媒染,在细菌细胞的膜或原生质体上染上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 A. G+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且和分子 交联度较紧密,故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细胞壁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紫色。B. G-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加
7、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把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通过乙醇脱色,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 G-细菌获得了新的颜色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呈紫色(实为紫中带红) 。5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特点(1 ) 细菌: 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主要为裂殖,也有芽殖和孢子生殖。裂殖:即 1 个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菌的裂殖是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芽殖:芽殖即出芽生殖法,即在母细胞表面先生出一个突起,渐长大后同母细胞分开。类似于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法。(2 ) 放线菌: 可通过形成无性分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靠菌
8、丝片断进行繁殖。分生孢子:孢子丝横隔分裂有两种方式:细胞质膜内陷,逐渐向内收缩,将孢子丝分隔成许多孢子;细胞壁和质膜同时内陷,向内缢裂成连串的孢子。孢囊孢子:有些放线菌(游动放线菌属、链孢囊菌属)可在菌丝上形成孢子囊,在孢囊内形成孢囊孢子,孢囊成熟后,释放出大量孢囊孢子。菌丝断裂:在液体培养中,放线菌主要靠菌丝断裂片断进行繁殖。 (3 ) 酵母菌 的繁殖方式:无性:芽殖:各属都存在;裂殖:在裂殖酵母菌中存在;无性孢子:节孢子 掷孢子 厚垣孢子有性(产子囊孢子)酵母菌的繁殖分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6 高温灭菌的种类以及应用范围:(1 )干热灭菌法:火焰灼烧法:在火焰上直接将微生物烧
9、死。接种针、金属小工具、试管口、三角瓶口等可用此法灭菌。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培养皿、玻璃、陶瓷器皿、金属用具等耐高温物品的灭菌。(2 )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可以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一些微生物的营养细胞,而且可保持食品的营养与风味。啤酒、黄酒、酱油、醋、牛奶等均用此法消毒煮沸消毒:适用于一般食品、衣物、瓶子、器材(皿)等的消毒。间歇灭菌:一般适用于有些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某些糖、明胶及牛奶培养基等,即不耐热的培养基。常规加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对象为金属、纤维、玻璃、陶瓷、木材等制品。生理盐水、耐高温的培养基、药品及其它物品。连续加压蒸汽灭菌法:通常用于大型发酵厂的大批培养基灭
10、菌。4) 论述题(20 分)结合联系自己的专业,说说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1温度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具体表现在:随着微生物所处环境温度升高,生物化学反应加快,生长速率提高;但随温度上升,微生物细胞中对温度较敏感的组成成分(如蛋白质、核酸等)会受到不可逆的破坏。超过最适温度以后,生长速率 随温度升高而迅速下降。总的来讲,温度是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液晶结构、酶和蛋白质的合成与活性,以及 RNA 的结构和转录等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任何微生物都有生长温度三基点: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最适温度是使微生物生长繁殖最快的温度。但它不一定就是微生物一切代谢活动最好的温度。2.微
11、生物生长的温度类型:根据不同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能力,可将其区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 3 种不同的类型。二、氧气按照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可把其粗分为好氧菌和厌氧菌两大类。好氧菌分为:专性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微好氧菌厌氧菌分为:耐氧菌:耐氧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严格厌氧菌。三、pH微生物能在 pH 111 的范围内生长,不同种类微生物的适应能力各异。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为中性;放线菌多以 pH 值中性至微碱性为宜;真菌一般偏酸。pH 值或氢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的作用表现在:影响细胞质膜电荷和养料吸收。如在酸性环境中,乙酸能进入细胞,而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乙酸离子化,不能进入细胞;影响酶的活性
12、;改变环境中养料的可给性或有害物质的毒性。四、水分和渗透压 水生微生物在水溶液中生活;陆生微生物从培养基质、固体表面附着的水膜或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缺水的干燥环境不适于微生物生活,长期失水将导致死亡。渗透压主要影响溶液中水的可给性。微生物细胞通常具有比环境高的渗透压,因而很容易从环境中吸收水分。低渗溶液除能破坏去壁的细胞原生质体的稳定性以外,一般不对微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高渗环境会使细胞原生质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因而能抑制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五、辐射 辐射是以电磁波的方式通过空间传递的一种能量形式。电磁波携带的能量与波长有关,波长愈短,能量愈高。不同波长的辐射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不同。可分为可见光、紫外线、电离辐射5)实验设计(20 分)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及数量(要求:实验步骤,操作技术路线,培养基,结果表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