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1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17601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11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浙江11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浙江11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浙江11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浙江11市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 浙江 11市 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 12:押轴题 一、 选择题 1.( 2012 浙江杭州 3 分) 已知关于 x, y 的方程组 x y=4 ax y=3a +3,其中 3a1,给出下列结论: x=5y= 1 是方程组的解; 当 a= 2 时, 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 当 a=1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x+y=4 a 的解; 若 x1,则 1y4 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C。 【考点】 二元 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 解方程组得出 x、 y 的表达式,根据 a 的取值范围确定 x、 y 的取值范围,逐一判断

2、: 解方程组 x y=4 ax y=3a +3,得 x=1 2ay=1 a 。 3a1, 5x3, 0y4。 x=5y= 1 不符合 5x3, 0y4,结论错误; 当 a= 2 时, x=1+2a= 3, y=1 a=3, 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结论正确; 当 a=1 时, x+y=2+a=3, 4 a=3,方程 x+y=4 a 两边相等,结论正确; 当 x1 时, 1+2a1,解得 a0, y=1 a1,已知 0y4, 故当 x1 时, 1y4,结论正确。, 故选 C。 2.( 2012 浙江湖 州 3 分) 如图,已知点 A( 4, 0), O 为坐标原点, P 是线段 OA上任意一点

3、(不含端点 O, A),过 P、 O 两点的二次函数 y1 和过 P、 A 两点的二次函数 y2 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 B、 C,射线 OB与 AC 相交于点 D当 OD=AD=3 时,这两- 2 - 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 】 A 5 B 453C 3 D 4 3. ( 2012 浙江 嘉兴 、舟山 4 分)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a,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折线 ABDCA 的路径运动,回到点 A 时运动停止设点 P 运动的路程长为长为 x,AP 长为 y,则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 3 - C D 【答案】 D。 【考点】 动

4、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 因为动点 P 按沿折线 ABDCA 的路径运动,因此, y 关于 x 的函数图象分为四部分: AB , BD , DC , CA 。 当动点 P 在 AB 上时,函数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且 y=x,四个图象均正确。 当动点 P 在 BD 上时,函数 y 在动点 P 位于 BD 中点时最小,且在中点两侧是对称的,故选项 B错误。 当动点 P 在 DC 上时,函数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项 A, C 错误。 当动点 P 在 CA 上时,函数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故选项 D 正确。故选 D。 4. ( 2012 浙江丽水 、金华 3 分) 小明用棋

5、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 1 中棋子围城三角形,其棵数 3, 6, 9, 12, 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 2 中的 4, 8, 12, 16, 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 2010 B 2012 C 2014 D 2016 【答案】 D。 【考点】 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 观察发现,三角数都是 3 的倍数,正方形数都是 4 的倍数,所以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一定是 12 的倍数,然后对各选项计算进行判断即可得解: 201012 1676 , 201212 1678 , 201412 16710 , 201612 168, 2016 既是三角形

6、数又是正方形数。故选 D。 5. ( 2012 浙江 宁波 3 分)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 “若勾三,股四,则弦五 ”的记载如图 1 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 股定理图 2 是由图 1 放入矩形内得到的, BAC=90, AB=3,AC=4,点 D, E, F, G, H, I 都在矩形 KLMJ 的边上,则矩形 KLMJ 的面积为【 】 - 4 - A 90 B 100 C 110 D 121 【答案】 C。 【考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 【分析】 如图,延长 AB 交 KF 于点 O,延长 AC 交 GM 于点 P,

7、 所以,四边形 AOLP 是正方形,边长 AO=AB+AC=3+4=7。 所以, KL=3+7=10, LM=4+7=11, 因此,矩形 KLMJ 的面积为 1011=110。故选 C。 6. ( 2012 浙江 衢州 3 分) 已知二次函数 y= x2 7x+ ,若自变量 x 分别取 x1, x2, x3,且 0 x1 x2 x3,则对应的函数值 y1, y2, y3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y1 y2 y3 B y1 y2 y3 C y2 y3 y1 D y2 y3 y1 【答案】 A。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 根据 x1、 x2、 x3与对称轴的大小关系,

8、判断 y1、 y2、 y3的大小关系: 二次函数 21 15y x 7x22 , 此函数的对称轴为:b7x = = = 712a2 2 。 7 0 x1 x2 x3,三点都在对称轴右侧, a 0, 对称轴右侧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y1 y2 y3。故选 A。 7. ( 2012 浙江 绍兴 4 分) 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 ABC 中, AB=3, AC=4, D 为斜边 BC 中点,第 1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 A 与点 D 重合,折痕与 AD 交与点 P1;设 P1D 的中点为 D1,第 2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 A 与点 D1 重合,折痕与 AD 交于点 P2;设 P2D1 的中点为

9、D2,第3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 A 与点 D2 重合,折痕与 AD 交于点 P3; ;设 Pn 1Dn 2的中点为Dn 1,第 n 次将纸片折叠,使点 A 与点 Dn 1重合,折痕与 AD 交于点 Pn( n 2),则 AP6的长为【 】 - 5 - A 512532B 69352C 614532D 711352【答案】 A。 【考点】 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 由题意得, AD=12 BC=52 , AD1=AD DD1=158 , AD2= 25532,AD3= 37532, ADn=21532nn。 故 AP1=54 , AP2=1516 , AP3=

10、26532APn= 12532nn 。 当 n=14 时, AP6= 512532。故选 A。 8. ( 2012 浙江 台州 4 分) 如图,菱形 ABCD 中, AB=2, A=120,点 P, Q, K 分别为线段 BC, CD, BD 上的任意一点,则 PK+QK 的最小值为【 】 A 1 B 3 C 2 D 3 1 【答案】 B。 【考点】 菱形的性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垂直线段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 分两步分析: ( 1)若点 P, Q 固定,此时点 K 的位置:如图,作点 P 关于 BD 的对称点 P1,连接 P

11、1Q,交 BD 于点 K1。 - 6 - 由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性质,得 P1K1 = P K1, P1K=PK。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得 P1K QK P1Q= P1K1 Q K1= P K1 Q K1。 此时的 K1 就是使 PK+QK 最小的位置。 ( 2)点 P, Q 变动,根据菱形的性质,点 P 关于 BD 的对称点 P1 在 AB 上,即不论点 P 在 BC 上任一点,点 P1 总在 AB 上。 因此,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当 P1Q AB时 P1Q 最短。 过点 A 作 AQ1 DC 于点 Q1。 A=120, DA

12、 Q1=30。 又 AD=AB=2, P1Q=AQ1=ADcos300= 3233。 综上所述, PK+QK 的最小值为 3 。故选 B。 9. ( 2012 浙江 温州 4 分) 如图,在 ABC 中, C=90, M 是 AB 的中点,动点 P 从点 A出发,沿 AC 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 C,动点 Q 从点 C 出发,沿 CB 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 B.已知 P, Q 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 .连结 MP, MQ, PQ.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MPQ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 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 【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13、。 【分析】 如图所示,连接 CM, M 是 AB 的中点, S ACM=S BCM=12 S ABC, 开始时, S MPQ=S ACM=12 S ABC; 由于 P, Q 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终点,从而点 P 到达 AC 的中点时,点 Q 也- 7 - 到达 BC 的中点,此时, S MPQ=14S ABC; 结束时, S MPQ=S BCM=12S ABC。 MPQ 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先减小后增大。故选 C。 10. ( 2012 浙江 义乌 3 分) 如图,已知抛物线 y1= 2x2+2,直线 y2=2x+2,当 x 任取一值时,x 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 y1、 y2若 y1y2

14、,取 y1、 y2 中的较小值记为 M;若 y1=y2,记 M=y1=y2例如:当 x=1 时, y1=0, y2=4, y1 y2,此时 M=0下列判断: 当 x 0 时, y1 y2; 当 x 0 时, x 值越大, M 值越小; 使得 M 大于 2 的 x 值 不存在; 使得 M=1 的 x 值是 或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考点】 二次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 。 【分析】 当 x 0 时,利用函数图象可以得出 y2 y1。 此判断错误 。 抛物线 y1= 2x2+2,直线 y2=2x+2,当 x 任取一值时, x 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 y2, 若 y1y2

15、,取 y1、 y2中的较小值记为 M。 当 x 0 时,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得出 x 值越大, M 值越大 。 此判断错误 。 抛物线 y1= 2x2+2,直线 y2=2x+2,与 y 轴交 点坐标为:( 0, 2), 当 x=0 时, M=2,抛物线 y1= 2x2+2,最大值为 2,故 M 大于 2 的 x 值不存在; 此判断正确 。 使得 M=1 时, 若 y1= 2x2+2=1,解得: x1= 22 , x2= 22 ; 若 y2=2x+2=1,解得: x= 12 。 - 8 - 由图象可得出:当 x= 22 0,此时对应 y1=M。 抛物线 y1= 2x2+2 与 x 轴交点坐标为:(

16、1, 0),( 1, 0), 当 1 x 0,此时对应 y2=M, M=1 时, x= 22或 x= 12。 此判断正确 。 因此 正确的有: 。 故选 D。 二、填空题 1. ( 2012 浙江杭州 4 分)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四个点,它们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若在此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移动点 A,使得这四个点构成的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点 A 的横坐标仍是整数,则移动后点 A 的坐标为 【答案】 ( 1, 1),( 2, 2)。 【考点】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7、,把 A进行移动可得到点的坐标: 如图所示: A( 1, 1), A( 2, 2)。 2. ( 2012 浙江湖 州 4 分) 如图 ,将正 ABC 分割成 m 个边长为 1 的小正三角形和一个黑色菱形,这个黑色菱形可分割成 n 个边长为 1 的小三角形,若 m 47n 25,则 ABC 的边长是 - 9 - 【答案】 12。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分析】 设正 ABC 的边长为 x,则由勾股定理,得高为 3x2, 2A B C 1 3 3S x x x2 2 4 。 所分成的都是正三角形, 根据锐角三角函 数定义,可得黑

18、色菱形的较长的对角线为 3x32 ,较短的对角线为 3 3 1x 3 = x 12 3 2。 黑色菱形的面积 = 21 3 1 3x 3 x 1 x 22 2 2 8 。 22233 x x 2m 4 748 =3n 2 5x28,整理得, 11x2 144x 144=0。 解得1 12x 11(不符合题意,舍去), x2=12。 所以, ABC 的边长是 12。 3. ( 2012 浙江 、舟山 嘉兴 5 分) 如图,在 Rt ABC 中, ABC=90, BA=BC点 D 是 AB的中点,连接 CD,过点 B作 BG 丄 CD,分别交 GD、 CA 于点 E、 F,与过点 A 且垂直于的直

19、线相交于点 G,连接 D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AG FGAB FB; 点 F 是 GE 的中点; AF= 23 AB; S ABC=5S BDF,其中正确的结论序号是 【答案】 。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在 Rt ABC 中, ABC=90, AB BC。 - 10 - 又 AG AB, AG BC。 AFG CFB。 AG FGCB FB。 BA=BC, AG FGAB FB。故 正确。 ABC=90, BG CD, DBE+ BDE= BDE+ BCD=90。 DBE= BCD。 AB=CB,点 D 是 AB 的中点, BD= 12A

20、B= 12CB。 B D 1tan B C DB C 2 。 又 BG 丄 CD, DBE= BCD。 在 Rt ABG 中, A G 1ta n D B EA B 2 。 AG FGCB FB, FG=12FB。故 错误。 AFG CFB, AF: CF=AG: BC=1: 2。 AF= 13AC。 AC= 2 AB, AF= 23AB。故 正确。 设 BD= a,则 AB=BC=2 a, BDF 中 BD 边上的高 =23。 S ABC= 21 2a 2a=2a2, S BDF 21 2 1= a a= a2 3 3 S ABC=6S BDF,故 错误。 因此,正确的结论为 。 4. ( 2012 浙江丽水 、金华 4 分) 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A 90, B 120,AD 3 , AB 6在底边 AB 上取 点 E,在射线 DC 上取点 F,使得 DEF 120 (1)当点 E 是 AB 的中点时,线段 DF 的长度是 ; (2)若射线 EF 经过点 C,则 AE 的长是 【答案】 6; 2 或 5。 【考点】 直角梯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 (1)如图 1,过 E 点作 EG DF, EG AD 3 。 E 是 AB 的中点, AB 6, DG AE 3。 DEG 60(由三角函数定义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