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初探.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8621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初探【摘要】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 结合化学的实验性、生活化特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通过知识的实际运用来升华化学教学的效果。【关键词】有效教学;教材资源;兴趣;学习方式;运用目前,不少教师在研究和实施化学教学新课程时,往往流于形式,忽视教学效果。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

2、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目前所使用的人教版化学教材构建体系,融合学科课题与社会课题的相关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验出发,不是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是更重视学生对科学过程的感受,采用化学理论与化学事实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将知识的学习与过程、方法、价值观等培养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不是简单地写教案,更不是把教材变成讲稿,而是把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的创造过程,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过程。2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大量删减了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理论或理论性过强,多数学生认为偏难的内容。使新教材的分量减少,难度大为降低。有利于减轻

3、学生的负担,有利于促使大多数学生走向学业成功。教材注意突出重点内容和核心概念,对于一些非重点概念,如“相对原子质量” “化合价”等,不再下严格的定义,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说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领会改革意图,在开展教学时,不要随意地把删减的内容拾回来,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提上去,再加重学生负担。如在教学酸、碱、盐时,有的教师认为,要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需要补充一些离子反应规律,这样学生就可以具备足够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事实上,化学新课程标准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在酸、碱、盐的教学要求上做了较大的调整,在知识点上缩小了范围。化学课程标准淡化了酸、碱、盐的概

4、念,强化了酸、碱、盐性质的知识和应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应该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补充知识,而应该在现有的知识要求范围内,加强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时,教师要在对教材整体研究和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先后顺序。教材的教学顺序一般是先讲授知识,后做化学实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将某些教学的顺序作些调整,即学生先做实验后讲授。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因为学生事先3对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没有印象,只能通过讨论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教学时就可以先组织学生分别做学生实验,然后组织学生

5、讨论实验结果,交流并归纳小结。教学中,教师要适应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过程,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应真实客观凭借新教材,不迷信新教材,合理使用教材。一些经典的实验可以引发学生关注,引起学生共鸣,推动教学的进行。但有部分学校因为课时的紧张,教师往往会连一些基本的演示实验都省去。学生看不到实验现象,自然就谈不上实验结论的推导,科学的思维品质无从谈起。为此,可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把一些在教室做不了的实验和不适合做的实验,如: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和有毒的、有危险的或装

6、置过于复杂的实验,制成教学软件,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实验的发生过程,才会理解物质之间的变化本质。只有给于学生积极的期盼,期盼看到多彩纷呈的物质之间的真实的变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才会不断地被强化。另外,可将易操作、易成功,没有破坏性和危害性的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如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碱的通性的探究、探究酸溶液和盐溶液分别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等,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初中实践运用能力。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生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4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发展成为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化学

7、反应现象很容易吸引住学生。如在教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时,我没有按教材的安排而是先做几个有趣味的化学实验,如“空杯生烟” 、 “水中着火” 、 “清水变果汁” 、 “烧不坏的手帕”等有趣的实验都直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同时,我还利用多媒体图片介绍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这样,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追求同一个目标上,课堂教学效果就会达到最佳状态。在给学生直接讲授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时,学生往往对这些干巴巴的条文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将

8、某些化学史以化学小故事或化学趣闻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就会克服满堂灌输的弊病。例如教学乙醇时,就讲述黄酒的酿制方法及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教学二氧化碳时,着重分析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形成的温室效应,造成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平均气温升高的严重危害和对生物循环的重要作用。妙趣横生又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不仅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考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探索知识和规律,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5化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适当结合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圣诞节前,我利用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用酚酞在白纸上写字、画画,晾干后带到课堂上,在上面喷

9、上氢氧化钠溶液,白纸上“凭空”出现“圣诞快乐”的红字和满载礼物的圣诞老人,有效地烘托节日气氛,使学生兴奋不已,惊叹化学的奇妙。而在教学到金属和酸的反应时,有的同学想到从铝制的易拉罐上剪下一小块,向老师要了一点稀盐酸回家自己做起实验来。后来有同学问我:铝反应后变成黑色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用家里的醋酸来代替稀盐酸?我不失时机地进行阐释,并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生活当中处处存在化学,化学就存在于我们身边。让学生对化学更亲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乃至对科学的热爱。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大部分是以陈述性的方式实施教学,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内容直接提问时,往

10、往能顺利回答,但如果将该知识内容置于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再让学生运用该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就不知所措了。例如,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知道 CO2与NaOH 会发生反应,并且记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但是简单的换个情景:问 NaOH 为何要密闭保存时却答不上。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尽量避免陈述性的方式教学,而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自主、探究的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得出结论或原理,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让学6生始终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自发现知识的结构。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

11、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教材上有很多的结论性的知识,如果向学生直接陈述这些知识,学生只能机械记忆。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将人类认知该知识的过程适当的“还原”,再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因此,对教材上的每一个“活动与探究”都要重视。通过这些学生、师生之间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化学教材也强化了其作为学生学习工具的功能,注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情境的创设,精心编入了一定量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例如,在第一单元中就编入了“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

12、燃烧的探究” 、 “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等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心的观察和正确的描述,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乐趣。在随后的各单元中,根据内容编写了相关的探究性实验、研究和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有些抽象的化学概念和规律,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在授课中也很难阐述清楚。教师可应用一些恰当的比喻,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如: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 C60”的教学中,金刚石、石墨和7C60 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其中,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软,这是因为金刚石和石墨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论

13、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网状结构和层状结构的理解总是有些模糊。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解释这个难点,我把双手锁在一起让学生拉开,再把双手手心对手心叠在一起让学生拉开,并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情况下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迷津顿开,对层状结构和网状结构与物质物理性质的关系一下子弄清楚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任务或问题的提出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置问题,造成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时时处于有疑难问题可思,有各种矛盾待解的境地,从而促使他们联想比较,运用已学的知识去探究和解决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如在学生经过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选择的原则之后,让学生设计实验制备甲烷,并收集一瓶气体进行验证燃烧产物的实验,应当选用哪些

14、仪器?如何安装? 经过课堂讨论,对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一致认为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对于甲烷气体的收集方法,排水取气法,向下排空气集气法,两种收集方法都可取,以致争论不休。这时我引导学生先讨论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甲烷燃烧的产物?不少同学提出用点燃的方式,观察水雾生成,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方法。此时,原来主张可以用排水集气法的同学也恍然大悟,认识到本实验中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同学们为自己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个新的实际问题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样,通过教师的恰当诱导,使学生作为形成知识的参与者、发现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8四、在知识运用中升华化学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

15、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是不可能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的。”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应该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化学知识的运用中体验学习,从而升华教学效果。化学教材注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常见的酸和碱、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节约矿物资源、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教材中编入了“化学技术社会

16、” 、 “调查与研究”等内容,使化学原理与生活、社会实际、最新科技成果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密切关系的了解。教师要改变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这类知识运用的内容,来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与学习能力。如开辟“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 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9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

17、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着实体验到学好化学是为了让生活更科学。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使学生学会并习惯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社会、审视自然,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化学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设计有益于学生探究的环节,如铁钉生锈实验,在学生持续观察了一周后探究成功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强化学生继续探究意识,有意地引导学生说“同学们还知道铁器在哪些情况下易生锈吗?” ,学生的探究热情猛增,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实

18、验,拟出实验报告,最后学生提出了在糖水、醋、酱油、盐水等情况下生锈的事例,进而概括出钢铁生锈的普通原因和条件。进而探索:菜刀过一段时间不用,会慢慢生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抹了油的菜刀不容易生锈?菜刀在干燥的空气中还是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化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化学课外活动方式很广泛,包括建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组织学生编辑化学小报、撰写小论文、进行社会调查、进行环境保护宣传等。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后,我10组织学生调查本地区的水源资源,调查有

19、没有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加强节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可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进一步开设一些与社会、学校相适宜的研究课题,如蚂蚁对堤岸、房屋的侵蚀与简单化学防治、河流的污染与治淤、酸雨侵蚀与文物的开发和保护等,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化学,学得主动,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趣。可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结合化学的实验性、生活化特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通过知识的实际运用来升华化学教学的效果。【参考文献】 ;1吴运来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郑长龙 .化学 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郑长龙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曹洪昌 .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