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9235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课题初稿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摘要: 农村民俗文化 ,是指 在 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农村民俗文化 继承和创新 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农村民俗文化 继承和创新 在弘扬传统文化 、 促进农村文化 和美丽乡村 建设 、 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丰富农村生活 、 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 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幅射带动 和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 河南

2、省 农村民俗文化 继承和创新 的现状和存在等问题 ,总结其成功经验、明确做法 ,探讨加快 河南省农村 民俗文化 继承和创新 的对策与建议。基本结论如下 : 农村民俗文化 伴随着人类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 ,有其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农村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和认同性,农村 民俗 文化 的建构性和空间性 ,农村 民俗 文化 的模式化和规范性 , 农村 民俗 文化 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 现阶段我们研究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主要依赖于 文化经济论, 幸福经济学和 应用人口学理论等基本理论。 随着“三化”协调发展的持续进行和新型 城镇化的推进,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凸显出新的时代意义,主要表现在 农村民俗文

3、化继承和创新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育;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 和 创新 与“三农”旅游的关系, 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有利于带动新型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 为“三农”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何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可以 延续农村文化传统 ,增强城市文化认同,可以构建城市和谐生态环境 ,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可以 塑造城市自身文化形象 ,突显城市鲜明文化个性 ,可 以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创造城市经济社会效益。 继 2007 年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我省的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

4、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课题组成员于 2014 年 6 10 月 选取了 我 省具有代表性的县市深入了解其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一是 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起步,主要表现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农村民俗文化团体日益增多; 农村 民俗工艺和民俗文化娱乐场所有所出现; 农村 民俗文化逐渐转化为河南省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和 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市场正逐步形成 。 二是 农村 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政府 为主导,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重视建设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以带动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 政府以节庆活动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 政府积极推介和引资招商 和 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

5、遗产的保护 。三是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 ,突出表现在 农村民俗文化旅游得到重视和挖掘2 和 农村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个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也找出了现阶段 影响 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主要目标群体缺失; 二是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对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限制;三是受西方文化 影响 ,农村民俗文化的处境尴尬;四是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经济基础薄弱; 五是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六是农村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 ;七是 基层组织对村民管理约束的刚性弱化使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缺乏凝聚力 ;八是

6、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制约(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被侵占,农村民俗文化的建设性破坏不容忽视和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被静态保护手段禁锢)。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课题组成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此带动河南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 的引导管理,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宗教信仰与宗教活动的关系,民俗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关系;二是加强农村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涉农高校的带头作用; 三是以社区为基地促进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四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发展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一方面要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要

7、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五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力度 ,打造农村民俗文化活动队伍;六是城乡互动发展河南民俗文化产业;七是明确目的 ,确立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八是发展河南民俗文化产业集群;九是探讨河南农村民 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新模式,主要发展农业技术观摩、参与型模式、参与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模式 、参与、自助式生活服务模式 、文艺表演观赏型模式和举办特色节日民俗活动模式。 面对当前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 ,保护传承弘扬 农村 民俗文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农村 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需要人人关心支持 ,需要方方面面协调配合 ,做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长远规划与优先抢

8、救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立法保障相结合、保护抢救与利用发展相结合等 ,使 农村 民俗文化的得到最大的资源利用。 3 1.本项目的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1.1 本项目研究现状和趋势 农村民俗文化作为当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在这一领域内 ,关于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一课题已有许多专著、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 ,如专著方面较有影响的有 : 祁庆富的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和论吴文藻先生引进西方文化理论的贡献、徐万邦的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审美情趣、陈长平 的 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张国杰的略论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姚丽娟的鼓楼的象征意义与认同仪式、杨筑慧的少数民族的习俗及其探

9、析、刘明新的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从已 有的研究成果看 ,大多数研究者已明确认识到民俗文化 的继承和创新 对 当代经济 的影响 ,认识到民俗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 ,将会给中国在世界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2 选题意义 农村 民俗文化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 ,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民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领域对民众教化、提高农民素质和培育新型农民有着 重要作用和功能,说明了民俗的心理和意识已经渗透于经济活动之中,民俗文化的观念和思想充斥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 由于种种原因 ,在现实

10、中 ,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往往不为 大众所重视。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民俗文化大省 。 经济全球化 和中原经济区建设 等国内外环境给 河南民俗文化 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而当代新农村的建立 ,首先要从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上下文章 ,只有从大众的思想上先改进了 ,才能将新型的农村呈现在大家面前。基于此 , 探索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以经济学视角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实际地利用民俗文化,将其运用于各经济领域,实现民俗文化资本化,产业化,变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 , 对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 创新已经成为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新课 题 。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农村民俗文化概述 研究农村

11、民俗文化 ,首先得弄清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民俗。 文化( culture)是一个 非常 广泛的 概念 , 不少学者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 义。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4 类与一般 动物 , 人类社会 与自然界的 本质 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 生存方式 ,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 物态文化 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 物质生产 活 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 文化层 ,由人类在 社会实践 中建立的各种 社会规范 构成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

12、婚姻 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 国家 、经济、政治、 宗教 社团 、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 民风民俗 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 价值观 念、审美 情趣 、 思维方式 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 宗教 、 信仰 、 风俗习惯 、道德情操、学术思想、 文学艺术 、 科学技术 、各种制度等。 民俗是文化传统存在与传播的载体 ,是广义文化层中最具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 ,任何民俗事项都与其赖以身存的文化环境不可脱离 ,都必须

13、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虽然一些民俗事项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演绎 ,但这些演绎无不带着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反映着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处世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民”是指全民 ,它不应该是文盲、下层人、原始人或者土著人 ,而应该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 所有人 ,和年龄、职业、性别无关。“俗”是指约定俗成的的东西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和无意识地遵循和维护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敬文在民俗学概论里这样描述 :“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 ,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那么什么是农村民俗

14、文化呢 ?既然民俗文化是以一定的社会结构为基础的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农村民俗文化则是指在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在农村广泛流传的、由生活在农村区域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模式。 这是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形成 ,并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以及认知方式。这是人生追求、情感状态、思维方式、处世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首先 ,从地域空间上做了限制 ,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和文化环境上都有别于城市民俗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中形成的民俗文化也不属于农村民俗文化 ;其次 ,从性质上进行了界定 ,农村民俗文化必须传承于民间 ,那些在

15、官方记载中传承而在民间并不流传或者与民间并没有直接关联的文化事项 ,都不属于农村民俗文化 ;同时 ,从传播媒介上进行了限定 ,不同于上层精英文化 (如文学、历史、哲学等 )的传播主要通过文字进行传承 ,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主要是以日常生活所用的口头语言或实际动作作为主要的传播工具。 5 2.2 农村民俗文化的特征 2.2.1 农村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和认同性 农村 民俗 文化 是伴随着人类群体的产生而产生的 ,可以说 没有人类群体就没有 农村 民俗文化,因而, 农村 民俗文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农村 民俗 文化 的集体性可理解为 : 首先, 农村民俗文化 产生于 农民这一 特定的群体 ; 其次, 农

16、村民俗文化 形成 后就 成为 农村 集体的行为习惯,流传于一代又一代 ; 再次, 农村民俗文化 在流传中由 农民 不断补充、加工、 完善。 农村 民俗 文化 的认同性是指 农村文化 民俗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载体、社会团结的纽带。作为社会动物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团体归属愿望,而相同的民俗,正是人们从行为到心理上认同自己所归属的群体的标帜。这种共同的民俗心理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 2.2.2 农村 民俗 文化 的建构性和空间性 民俗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空间的群体创造和显现,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因而具有建构性和空间性。民俗的 “ 建构性 ” 正是强调民俗空间的 “ 人工 ” 性质、 “ 人文

17、 ” 性质。这种人工和人文性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具有传统性,因而,民俗 空间的建构是一种依据传统的建构。 特定的民俗事件总是与特定空间联系在一起的。而那些空间感特别强的民俗事件则常通过空间本身来表达其礼俗意义。 2.2.3 农村 民俗 文化 的模式化和规范性 农村 民俗 文化 是 农民 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农村民俗文化 的模式是通过程式化在体现的。程式化是指民俗活动中人们的行为要依 “ 规矩 ” 而行,保证达成某种预期的结果。程式化的场景在民俗活动中随处可见,从共时的角度看,在相同的节令,民俗空间中展演着大致相同的场景 : 春节拜祖宗

18、、吃年夜饭的 场景,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的场景,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的场景,等等。 民俗的规范性决定了它有规范功能,这是指民俗对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的制约作用。任何社会,都必须有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执行的行为准则,如法令、契约、纪律、戒律、禁忌等等。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 2.2.4 民俗的符号性和象征性 农村 民俗 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事象,是 “ 事 ” 与 “ 象 ” 的结合, “ 事 ” 即是 “ 事件 ” ,是民俗活动中人与人交际的结果 ; “ 象 ” 则兼有表象和象征双重意义。 所谓符号指的是约定俗成的指代某种意义的标志物,它一方面 具有特定的含义,另一方面又

19、具有某种客观可感的形式。民俗符号包括特定民俗活动中的民俗事象和物象,任何民俗事件都是民俗物象和事象6 的集合,因而可以说整个民俗活动就是一个符号化的事件,它是人们某种期望或情感的象征化表达。 2.3 农村民俗文化的基本理论 2.3.1 文化经济论 文化经这一时代命题和战略构想,在理论根基上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和社会系统论,在实践方位上反映了对当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综合趋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刻洞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 一方面是 精神生产 已经 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 ,文化与经济 日益融合 ;另一方面是强调 文化的精神要素和科技要素高度统一 ;第三是 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

20、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 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围绕以人为本和社会责任展开的 农村民俗 文化经济,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 2.3.2 幸福经济学 幸福经济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延伸。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财富最大化 ,还是幸福最大化 ?许多研究发现一个国家 GDP 增加的同时 ,全民 的幸福感却没有提高。例如 ,美国的普通家庭在 1970 年 -1999 年期间收入增加了 16%,而人们的幸福感却下降了 7%。财富的增加加重了人们内心

21、的焦虑。由此 ,许多学者也开始了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财富的积累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时 ,健康、亲情、心态环境等非金钱因素对幸福感的提高有更大的功能。此外受公平的待遇也是产生快乐的一个重要源泉。 农村优秀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则可以同时满足人类对幸福快乐的追求。 积极参与到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增进亲朋好友的感情 ,放松紧张的情绪 ,从而 让人产生满足的幸福感 ,产生精神和物质统一的效果。 2.3.3 应用人口学理论 应用人口学是将人口资料与人口学方法应用与社会公共事物管理和工商企业经营活动的人口学分支领域,是对人类的数量、结构及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

22、门学科。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对人口本身的研究,扩展到对人口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复杂联系的研究; 90 年代又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加以研究。从人口学的发展,尤其是应用人口学的发展来看,重视消费者的人口分析,在发达国家的各个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很多企业、厂商都很重视产品的市场需求 分析。人口是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 的必要条件之一。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 的主体是 农村人口 , 农村人口 的性别、年龄、 学历特征 等因7 素都将对 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产生影响。本文对河 南 省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 规模研究将以人口学理论为基础。 2.4 河南省农村民俗文化的种

23、类和分布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的民众所创造的并通过口头、物质、民俗或行为等非正式非官方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全民共享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关于民俗文化的分类 ,不同国家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在 民俗学手册中 ,把民俗事项分为信仰与行为、习俗和故事、歌遥、俗语三大类 ;美国著名的民俗学家理查德 ?多尔森在他的民俗学与大众生活中 ,把民俗事项分为口头民俗、物质民俗、民间社会风俗和民间表演艺术四大类。我国民俗学家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钟敬文老师在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把民俗文化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

24、俗和语言民俗。”石中英老师在教育学的文化性格一书对此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礼 仪民俗和语言民俗。 笔者为了方便研究,从农村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重新分类,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优秀民俗文化。如许多优秀的民间古代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手工艺术、民间优秀道德规范等。这些都是要求我们必须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民俗文化事象。开封朱仙镇的木板年画;有中国“四大名绣 ” 美誉的汴绣;豫西的剪纸文化;浚县的石雕艺术、泥塑艺术、古陶艺术、柳编艺术、工艺制镜艺术; 濮阳的麦秆画艺术;禹州的钧

25、瓷艺术; 洛阳的唐三彩艺术; 淮阳的泥泥狗艺术;浚县的泥沽沽艺术;南阳的烙画 艺术;渑池的编制艺术;豫西的芯子 (又称垛子、平垛 );南阳玉雕艺术等均属此类。 二是中性民俗文化。如一些民间节日习俗、生活习俗、行业习俗、民间节会群众娱乐等。这些是要求我们在传播和继承中加以辨别和改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俗文化现象。 不仅有富有地方色彩的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等剧种, 还 有 像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等丰富的曲艺形式; 浚县民间社火、开封盘鼓、豫西锣鼓、宝丰马街书会、太昊陵庙会、浚县古庙会、信阳茶叶节、豫西灵宝道情皮影、濮阳和周口的杂技以及

26、节日 习俗等均为此类文化。 还有现在已经形成全国知名品牌的道口烧鸡、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洛阳水席等风味食品。 三是恶俗民俗文化。如个别农村流传的迷信活动,封建社会道德残余等。这些都是必须要坚决剔除的民俗文化事象。 8 3.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意义 3.1 农村民俗文化 继承和创新 与美丽乡村建设 3.1.1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美丽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长远目标,包括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等具体要求 ,美丽乡村不仅注重物质文明更注重精神文明。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而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普

27、遍较低,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文化生活就是接受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 。 对于普通农民来说,乡风民俗就是他们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 在参与现实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精神文化的审美和享受。 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民族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 。我们在对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 继承和发扬优良、淳朴的民风民俗,摈弃那些落后、愚昧的习俗;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还可以促进村风民俗变得文明,有利于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3.1.2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化”协调发展最重要就是要构建农村和谐

28、社会,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经济建设固然重要 ,但是农村文化建设也绝不容忽视 ,我们已经看到 ,单纯的物质投入并没有完全解决农村问题。对于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的视野不应该仅仅关注在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更要关注农村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民俗文化是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是水乳交融的 ,民俗从一个角度看 ,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 ,从另一角度看 ,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民俗文化中包含的伦 理观念、价值取向、认识模式、审美情趣等总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 ,对当地的社会氛围的营造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1.3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有利于新

29、型农民的培育 建设 美丽乡村 ,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促进农民的现代化 ,是建设 美丽乡村的中心任务 ,也是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在 美丽乡村 建设中 ,培养造就有较高素质、较高技能的新型农民 ,为 美丽乡村 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目前条件下 ,农村 民俗文化教育无疑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是 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农村 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促进和谐中的作用 ,尤其是在塑造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中的作用 也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农村 民俗文化是增强农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农村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维系社会团结的力量 ,不仅可

30、以起到纵向的历史联系 ,同时还可以将处于不同空间的社会成员联系到一起 ,具有无形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农村民俗文化 为农民9 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 ,使农民放松了心情 ,释放了压力 , 使他们了解了更多的风尚、礼节、习惯 ,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提高他们的素质。 3.2 农村民俗文化继 承和创新与“三农”旅游 3.2.1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与创新有利于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的保护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又叫 “ 民间文化遗产 ” ,农村民俗文化是 “ 民间文化遗产 ” 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 年 、 2008 年 、 2011 年 和 2014 年国家

31、公布的 1517 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河南分别有 113 项;而我省分别在 2007 年、 2009 年和 2011 年共公布了 372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给 我省 的民俗文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不过情况并不容乐观 , 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城镇的城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商业化,农村生活发生 了很大改变。年轻人出来打工,使在农村传承的文化失去了继承人;有钱后盖起新式住房,也使千姿万态的村貌失去原样;大规模的旅游,更使很多民俗因为商业表演,失去了原发的冲动和情感;还有文物贩子,大量从遗存丰富的地区淘宝。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民俗可以使农民从

32、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自觉地爱惜它,传承它,发展它,由此使民俗文化保持不竭的魅力。 3.2.2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与创新 有利于带动新型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 农村的民俗资源非常丰富 ,不仅包括远古的文化遗址 ,而且还有部分的民俗景物和现实的民俗风情 。悠久的历史和几千年文化积淀 ,在民间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广博深厚的文化资源。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日益凸现出来 ,农村民俗旅游、休闲娱乐 ,已成为城镇人时兴的潮流。农村民俗物品、民俗表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此 ,应遵循市场规律 ,将文化历史精华和现代农民的文化需求有机整合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激

33、发农民群众的创造热情 ,丰富文化产品 ,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农村民俗资源 ,大力 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产业 ,不仅有利于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而且能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民间传统习俗相 结合 ,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 3.2.3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与创新为“三农”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 一方面 农村地区不仅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具有十分浓厚的民俗文化风情和氛围,许多比较古老的民俗风情文化都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形态中展现出来,这些民俗风情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通过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等形式来弘扬农村民俗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复苏和

34、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 当前 的 文化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对城市提供的传媒文化 和时尚文化来说 ,10 农村能提供的通常是传统文化 ,这将丰富大众所享有的文化产品。 这些文化产品的开发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和农民旅游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农村民俗文化继承与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3.3.1 延续农村文化传统 ,增强城市文化认同 一个城市要想得到较为理想的发展 ,就必须要使其居民拥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厚度的认同感 ,就必须在对历史文化传统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 ,找到能够有利于促进当代城市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与共同价值观念 ,加强城市的内在凝聚力 ,

35、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社会文化的发展。 在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民俗 文化的基础上 ,群众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深厚的群体认同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当其冲就是要使某些文化受众有一定程度的历史认同感 ,生成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文化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 ,创造出来的某种生活 ,是一种具有历史性和民族认同感的文化特性 ,它产生于内部 ,隐藏于文化传统中 ,体现出一定的社区特征 ,形成独特的味道文化。因此 ,当一个城市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时 ,就必须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心发展 ,维护他们的民族遗产 ,从而使现代都市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

36、 ,才能真正体现“人文城市”这一城市特色。 3.3.2 构建城市和谐生态环境 ,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要想改变文化融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单一的局面 ,维护文化多样性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要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一些民俗文化基本上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在特定的生活环境 ,运用特定生活方式 ,创造的集体文化 ,所以其性能、内容和形式 ,是极具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的 ,也是和当地居民生活的紧密联系的。隐藏在民俗文化中的各种地理环境特征 ,生活目标 ,以及地方风味这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现代都市社会的融合剂。这样具有认同感的思想和感 情可以唤醒人在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促使当代城市民俗文化更有活力。因此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应充分保存和保护这些具有浓厚民俗 特色的文化资源 ,以更好地反映城市功能的文化多样性 ,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社会博物馆” ,其载入民俗文化并将其大力保护是必要的 ,并应该做到措施全面。在文化极其强大的大城市 ,不仅需要保护和保全较高程度的同质性的民间的文化形式及浓郁的地方特色 ,还需要保护和保全更高程度的不同质不同地域的文化形式 ;更需要的保护和保存的城市民俗文化丰富的城市形态特征 ,和保护和保存文遥远的乡村民 俗文化形式 ,这才是一个城市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真正责任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