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 生 物 2014.5.16 第一部分 新命制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 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 共性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 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 B.都有 膜包被 的 功能专一的 细胞器 C.都 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D.都 在 DNA 分子中储存 遗传信息 【简析】试题考查对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基本共性的认识,考查 对 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 等 知识 的理解 。 内容比较基础,但有一定 的 立意。关注 选项 D 这一 学生易错点 。 【答案】 B 2.下列 关于 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造血干 细胞内,光面内质网合成的磷脂 转移至 细胞膜
2、 B.胰岛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 转移至高尔基体 C.巨噬细胞内,高尔基体加工的 蛋白质 转移至溶酶体 D.细菌细胞内, DNA 指导合成 的 蛋白质 转移至 线粒体 【简析】 试题 以不同类型细胞 内 的物质运输为情境, 对必修一、二、三的相关内容进行 适度 整合 , 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相关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 。 试题与第 1 题考点略有重复,可根据学生层次选用其一 或修改使用 。 【答案】 D 3.西班牙长耳狗耳聋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育种学家在 正常 狗的杂交 中发现下列情况:母狗 A 与公狗 C 交配产生的全是 正常狗,母狗 B 与公狗 C 交配生出了一些耳聋狗。据此推测
3、不合理的是 A.该耳聋性状是隐性性状 B.公狗 C 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 C.母狗 A 和 B 的基因型不相同 D.为降低耳聋基因频率应淘汰母狗 A 【简析】 素材来自遗传学 学习指导与题解, 考查利用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 【答案】 D 4.猪笼草生长于营养元素稀缺的土壤环境中,需要依赖捕食昆虫来获取生长所需的足够氮元素。 一种 莱佛士猪笼草具有超长捕虫囊,囊底部有消化昆虫的消化液,囊中栖息有长毛蝙蝠,它所捕食的昆虫数量只有其他猪笼草的 1/7。据此无法推断出的 是 A.莱佛士猪笼草所需氮元素可能部分来自长毛蝙蝠粪便 B.长毛蝙蝠栖息部位需避开莱佛士猪笼草分泌的消化液 C.莱佛士猪笼
4、草通过光合作用为长毛蝙蝠提供有机物 D.莱佛士猪笼草与长毛蝙蝠为互利共生关系 【简析】 用 Ulmar Grafe 博士及其研究小组 2014 年 发表的研究报告 构建试题情境 , 考查学生在全新的研究情境中的 认知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难点在于需要学生依据题目 “ 它所捕食的昆虫数量只有其他猪笼草的 1/7”这一 信息进行合理推理,分析 长毛 蝙蝠 可能 将猪笼草当做“天然厕所”,从而为 莱佛士 猪笼草提供了氮元素。 【答案】 C 5.选择合适的鱼在稻田中放养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 下表 为 养鱼对 水稻 产量和 稻田 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 的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中, 不正确 的是 处理 水
5、稻 产量( kg/hm2) 土壤 有机质( %) 稻田养鱼 4023 2.72 对照 3474 2.56 A.被 引入稻田 的鱼 可以保持指数增长 B.鱼捕食浮游植物 从而 提高 了水稻 产量 C.鱼 排出的 粪便 可 提高 稻田 土壤 有机质的含量 D.养 鱼 有利于 稻田生态系统中 的 能量 更多 地 流向人类 【简析】 考查生态学知识的理解 能力、获取信息和 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判断浮游植物和水稻间的竞争关系 ,能够分析鱼捕食浮游植物降低了浮游植物与水稻的竞争 ,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 还建议分析为何“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答案】 A 6.一个运动员通过 训练 发展了 肌肉 力量,
6、但是并不能 遗传 给下一代, 这是由于 A.肌细胞不携带遗传信息 B.肌 细胞发生 了 基因突变 C.配子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 D.DNA 碱基序列不受锻炼影响 【简析】 考查学生对基因 与 性状 、 遗传 与变异 等 知识的理解。 【答案】 D 7.下列选项 中, 对 图示变化 的 解释 最恰当 的是 A.低温处理改变了局部细胞 的基因表达 B.低温处理导 致 局部 细胞 产生了 新的基因 突变 C.低温处理导致局部细胞发生了基因 重组 D.低温环境条件下兔子的白色皮毛为有利变异 【简析】 可爱的卡通画和简要的文字给出了研究变量及结果,处理前 后 作为自身对照。考查学生 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
7、的理解, 获取信息能力 和 对生物学现象作出恰当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低温是如何改变细胞的基因表达呢?这或许可以稍稍深入分析一下。 【答案】 A 8.( 16 分) 运动神经中枢中的 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 会 导致帕金森病 的 发生 ,多巴胺含量可以指示多巴胺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或死亡程度 。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发生 与 机体免 疫 有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 1) 机体的 特异性免疫 ( 免疫应答 ) 包括 _和体液免疫。 后者主要是通过_分 泌 抗体 而发挥免疫功能。 ( 2) 研究发现, 效应 T 细胞表面的 CD8 受体与其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有关 , MPTP 可诱导正常小鼠产生帕金森病 。
8、给 正常小鼠和 CD8基因敲除小鼠注射 MPTP或 生理盐水 10天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神经元 多巴胺含量 ,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注射 MPTP 可导致 CD8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多巴胺含量 _, 推测 MPTP 可能 导致多巴胺 神经元细胞 _。 与正常小鼠多巴胺 的 含量变化相比较, CD8 基因敲除小鼠 多巴胺 含量 变化是 _,据此推 测 _。 ( 3)有人假设, 帕金森病患者 体液免疫 产生 的 自身抗体( 针对 机体 自身蛋白质的 抗体 )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 加重 。 为此,研究者进行了 如下体外实验 。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 常小鼠血清 注射 MPTP 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
9、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 神经元 表面 蛋白 - + 注射 MPTP 的正常小鼠 多巴胺 神经元 表面 蛋白 - + 注: “ +” 表示 出现 抗原抗体反应, “ -” 表示 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 依据实验结果 可知, 注射 MPTP 的正常小鼠 多巴胺 神经元 表面 蛋白 _(“发生了”或“没有发生”)改变,注射 MPTP 可使 正常小鼠 产生 _的抗体,由此 推测,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 _( 填“ 会 ”或“ 不会 ” ) 导致 帕金森病加重 。 ( 4) 依据 上述实验 结果 判断 ,下列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中,与帕金森病最相似的是 _。 a.花粉过敏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先天性
10、免疫缺陷 d.艾滋病 ( 5) 综合上述结果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免疫应答可能导致 反射弧 结构中的 _ _受到一定程度破坏 ,导致病人出现运动障碍等症状,这说明帕金森病 与_调节 有关 。 【简析】 以免疫应答对帕金森病影响的研究为情境, 主要 考查学生在富有逻辑的复杂研究情境中 ,有效获取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的能力和 实验探究 能力。 题目有较强的免疫学背景, 且情境相对复杂,信息量较大 可能对学生答题产生障碍。 试题对准确的语言表述有较高要求,可以用于训练学生规范答题 。 试题有一定难度,适合学生层次较好的学校使用,普通校谨慎使用或修改使用。 试题中第一个实验难 在 通过“
11、与正常小鼠多巴胺的 含量变化 相比较 ” ,判断 CD8 基因敲除小鼠多巴胺含量 降低幅度小 , 分析这与 效应 T 细胞 无法与 CD8 基因敲除小鼠的受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有关,从而推测正常小鼠效应 T 细胞(或细胞免疫)的存在导致 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加重,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试题中第二个实验需要从表格 中给出的实验处理及结果获取 信息 并作出分析判断,由说明 MPTP 没有 导致表面蛋白改变,说明 MPTP 导致产生自身抗体。应当是本实验的参 照。 多巴胺含量(mg/g)生 理 盐 水024681 01 21 41 61 8M P T P正 常 小 鼠C D 8 基 因 敲 除 小
12、鼠【答案】 29.( 16 分) ( 1)细胞 免疫( 1 分) 浆细胞 ( 1 分) ( 2)降低 ( 1 分) 损伤或死亡 ( 1 分) (多巴胺含量) 降低幅度小 ( 2 分) 效应 T 细胞(细胞免疫)可能导致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或死亡 程度加重 ( 2 分) ( 3) 没有发生 ( 2 分) 抗 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 ( 2 分) 会( 1 分) ( 4) b( 1 分) ( 5) (运动) 神经中枢 ( 1 分) 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 ( 1 分) 补充一点: 目前试题的设计思路符合正常研究的逻辑,但 若学生程度足够好, 也可考虑 脱离常规思路, 将第( 3)、( 4)小题替换为下面难度
13、大的版本。 ( 3) 有人假设,帕金森病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针对自身蛋白质的抗体)也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 常小鼠血清 注射 MPTP 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 神经元 表面 蛋白 注射 MPTP 的正常小鼠 多巴胺 神经元 表面 蛋白 若 出现的实验结果依次是 _(用 “+”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则说明注射 MPTP 的正常小鼠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没有发生改变,且注射 MPTP 可使正常小鼠产生自身抗体。分析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导致帕金森病加重的可能原因是 _。这种由于免疫系统自我攻
14、击引起的疾病是 _。 ( 3) - + - + 抗体与多巴胺神经元表面蛋白结合后,导致神经元被处理消化 自身免疫 病 9.( 18 分) Menkes 病是 A基因 的 变异引起 的遗传病,患者在 3 岁前死亡。 科研人员对此 病 进行了研究。 ( 1) 遗传 学 调查发现, Menkes 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男性,极少数是女性,且患者的双亲一般均表现正常,据此判断 Menkes 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_染色体 _遗传。 ( 2) 在 一些临床 病例中 , 有一例 患者 甲 A 基因 中 缺失 了 大片段的碱基序列,这种变异属于 _。 另 一 例 患者 乙 A 基因 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 ,导致
15、 特定 限制 酶切 割 后片段长度发生变化 (如图 1 所示)。 分别提取患者 乙 及其 表现 型 正常双亲的 DNA, 设计 _进行 PCR 扩增后 , 用特定限制酶进行处理, 将产物 电泳 处理,结果 如图 2 所示。已知样本注射生理盐水的正 常小鼠血清 注射 MPTP 的正常小鼠血清 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 神经元 表面 蛋白 - + 注射 MPTP 的正常小鼠 多巴胺 神经元 表面 蛋白 - + 3 是 患者 乙 父亲 的 DNA, M 为不同长度 DNA 片段的电泳参照,则 图 1 中代表患者 基因片段的是 _(填“ A 片段” 或 “ B 片段”)。 ( 3) 研究发现, 该
16、病 患者 的症状 表现与 X 染色体失活形成巴氏小体有关。 哺乳动物体细胞内存在两条 或两条以上的 X 染色体时,只有一条 X 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 X 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失活 成为 巴氏小体。 由于 _过程受影响 , 导致巴氏小体 上 85%的 基因不能表达。 ( 4) 目前关于 X 染色体的失活存在两种观点:观点一:两条 X 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观点二:机体优先失活携带突变 基因 的 X 染色体。 女性 携带者 中的一部分 出现 与男性患者一样严重 的病症 , 另一部分 则 完全无病症, 这符合 观点 _。 临床上发现一例有巴氏小体的男性患者, 其父母均表现正常 , 若符合 观点
17、二 , 该患者最可能 的 基因型为 _(相关基因用 A、 a 表示), 产生该男患者的原因是其 _(填“父亲”或“母亲”)的减数第 _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配子(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和基因突变) 。 【简析】 试题 以遗传病的研究为情境,将经典遗传学和现代遗传学研究的方法相结合,主要 考查学生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获取信息和分析能力。近年 来 表观遗传学 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 DNA 甲基化、 非编码 RNA(如 microRNA)等对基因表达的调控,X 染色体失活等 内容在高三模拟试题中也有呈现 。 本次命题时虽然积攒了一些素材,但遗憾的 是 没能在 DNA 甲基化 、阿尔茨海默症
18、等方向上命出题目 ,建议能够关注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本题 也 涉及一些 lyon 假说 的内容,算是略略减轻遗憾吧。 遗传题还有一个方向上练得不多,就是 染色体变异及育种,希望能够练一练后面的 A 组试题。 ( 2)小题可能需要大部分学生重温基因突变的概念, 更好地理解“基因结构的改变”和“点突变” 的内涵 。还需要能够依据 3 的电泳结果和 Marker 来分析 1 和 2 分别 是患者乙及其母亲,讨论为何 1 号电泳结果只有一个条带。 ( 4)小题需要讨论“有巴氏小体男患者”的 X 基因型为何为 XaXaY,以及产生这个现象的异常减数分裂过程。 【答案】 30.( 18 分) ( 1) 伴
19、 X( 1 分) 隐 性 ( 1 分) ( 2) 基因突变 ( 2 分) 引物 ( 2 分) B 片段 ( 2 分) ( 3) 转录 ( 2 分) 一 ( 2 分) XaXaY( 2 分) 母亲 ( 2 分) 二 ( 2分) 图 1 图 2 644 bp328 bp 316 bpA 片段B 片段 表示酶切位点1200 bp 600b p 300b p 31.( 16 分)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是 野生型酵母菌 发生 基因 突变 形成 的菌株, 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 ( 1)酵母菌 发酵产生酒精和 _,因此要适时进行 _处理,防止发酵装置内部压力过高。 ( 2)为 优化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 的筛
20、出条件 ,研究人员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紫外 线 诱变实验,结果如下表。表中空白位置的参数设置从左到右依次 应 为 _。据表 中数据 分析, 最佳诱变参数为 _。 ( 3) 将诱变获得的酵母菌放入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加入 TTC( 无色物质,可与还原剂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 , 野生型菌落为 红色 ,呼吸缺陷型菌落几乎为白色,这是由于呼吸缺陷型酵母菌无法产生 大量的 _,不能将 TTC 还原为红色物质。 由此推断,导致呼吸缺陷的基因突变最可能影响 _的第 _阶段。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 ATP 来自于 _。 ( 4) 为研究 某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能力, 科研人员在 一定
21、葡萄糖 浓度条件下,测试两种菌株的酒精发酵,结果如图所示。 据 图可知,在 8-32 小时 内 ,野生型比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发酵液 酒精 浓度_,由此 判断 该 呼吸缺陷型酵母菌 _(填“适宜”或“不适宜”)作为酒精发酵菌种 。 【简析】 以酵母菌突变体筛选及酒精发酵能力测试实验为情境, 主要 考查微生物培养、细胞呼吸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三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是本题创新性的考查, 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左边第一个比较容易得出 是18,后面两个需要分析 12w和 15w 每个照射剂量都应该对应照射距离的三个水平。第( 2)题比较难, 也 不是北京卷常规考查的模式,若学生基础
22、薄弱,可删去第( 2)小题。 本题的获得的呼吸缺陷型菌株是个失败的菌株, 虽然对于生物试题是个意外,但对于生物 学研究是件情理之中的事情。 【答案】 31.( 16 分) ( 1) CO2( 1 分) 排气 ( 1 分) ( 2) 18、 22、 18( 2 分) 照射时间 2.0min、照射剂量 15W、照射距离 22cm( 2 分) ( 3) H(或“ NADH”) ( 2 分) 有氧 呼吸 ( 2 分) 二 ( 2 分) 无氧 呼吸(或“糖酵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 2 分) ( 4) 高 ( 1 分) 不适宜 ( 1 分) 组别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5 组 6 组
23、7 组 8 组 9 组 照射时间 /min 1.5 1.5 1.5 2.0 2.0 2.0 2.5 2.5 2.5 照射剂量 /W 12 15 17 12 15 17 12 15 17 照射距离 /cm 18 20 22 20 22 20 筛出率 /% 3 7 13 5 15 6 4 7 11 8 1 6 2 4 4 0 4 80发酵液酒精浓度(%,V/V)野 生 型 呼 吸 突 变 型发 酵 时 间 ( h )3 20481 21 632.科研人员从南瓜的某一品种中发现了 一株 突变型植株( H-f),该植株 三 种性状与野生型( H)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如表 1 所示),相关杂交实验结
24、果见表 2。 表 1: H 与 H-f 的性状比较 表 2:杂交实验及结果 ( 1) 南瓜 果形的扁圆形和长纺锤形 称为 _。 通过 第 1、 2 组 实验, 可判断突变型为 _性状。 ( 2) F1 自交,子代 性状分离 比 接近 于 _,由此 判断 突变基因的遗传符合_定律 。将 F1 与 H-f 杂交, 若杂交后代 的表现型及比例 约 为 _,可 推测该变异植株的 果实和 茎的变异与 _对等位基因突变有关 。这 也可 说明同一 基因在不同 组织 细胞中具有不同的 _。 ( 3)为了在幼苗期快速鉴定突变型植株,可选择 _作为 筛选 性状。 【简析】 孟德尔遗传及基本分析方法的考 查。试题
25、偏基础, 难度较小,适合基础薄弱的学生考前找 到 做题成功的乐趣。 【答案】 32.( 1)相对性状 隐性 ( 2) 3:1 基因的分离 野生型 :突变型 =1:1 一 功能 ( 3)节间长度 33.研究者调查 了 秦岭山地不同海拔 9 个红桦 林 群落 的 物种丰富度 ,结果如图 所示。 ( 1) 秦岭山地的全部红桦 可 称为一个 _。在野外调查中,很难 从外部特征确定红桦种群的准确 年龄,通常 以 红桦 立木 的 胸径结构 ( 种群中 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 代替其 _结构 , 来 进一步 预测种群 数量 的 变化 。 ( 2) 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配置在红桦林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具有明
26、显的成层现象,形成了群落的 _结构。 ( 3) 在 野外 群落调查中,首先识别组成群落的 _并列出 它们的名录 ,这是测定物种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 调查发现, 群落 A 以 红桦纯林形式存在,群落物种丰富度_。 AI 群落发育 阶段不同 , 红桦 林 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 _的 变化 趋组别 杂交组合 结果(野生型 :突变型) 1 H-f H 47:0 2 H-f H 43:0 3 F1 自交 34:12 4 F1H 49:0 植株 性状 H (野生型) H-f (突变型) 果形 扁圆形 长纺锤形 单果质量 1.12 1.37 节间长度 14.2 7.6 注:字母 AI 代表不同群落类型, A
27、为发育早期的群落, B、 C、 D、 E 为发育中期 的 群落, F、 G、 H、 I为发育晚期的群落。 势,且群落物种多样性 在群落发育 的 _期 最高。 ( 4) 在群落发育晚 期,由于不同植物间的 _加剧, 导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简析】 考查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 。 这个研究过程是以不同海拔的红桦林群落来代替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因而最后的结论与教材关于群落演替的一般规律有些出入,这不代表正常演替也是如此的规律。 33.( 1) 种群 年龄 ( 2) 垂直 ( 3)物种(各种生物) 较低 先增加后减少 中( C、 D、 E) ( 4) 竞争 34.( 9 分)
28、研究人员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某岛屿上的社鼠种群数量进行研究 。 ( 1) 决定 该 岛 屿 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 是 _。 ( 2)标志重捕法 研究 社鼠种群数量 时基本数据记录规则如下: Ni-第 i 次取样时种群大小估计值; ni-第 i 次取样时捕获的个体数; Mi-第 i 次取样前,野外种群中全部已标志个体总数的估计值; mi-第 i 次取样的捕获数中,已标志的个体数; ai-重捕取样中已标志个体的比例。根据研究人员的数据记录规则可知: ai=_, Ni=_/ai。 ( 3)下图是根据捕捉结果统计的一年中种群数量变化及性比(雌 /雄)变化情况, 据图可 知, 种群数量越大, _越 激
29、烈 ,性比越 _,可推测 _( 填“ 雄 ”或“ 雌 ” )社鼠在环境 秋冬季 生存能力更强。 ( 4) 研究人员发现,在社鼠种群密度低时雌鼠怀孕率高,种群密度高时雌鼠怀孕率低,进而对种群密度造成影响,这种调节方式 是 种群密度的 _调节 。 【简析】 考查 种群 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获取信息 和分析 能力。 试题 考点比较窄,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不多 ,但就种群数量动态的考查而言,还是比较深入。 第( 2)题的计算过于数学化,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也可考虑改为下面的版本。 ( 2) 用标志重捕法研究社鼠种群数量时,第一次捕获 M 只,全部做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 n 只,其中带标记的有 m 只,则
30、该种群的数量大约为 _。 ( 2) Mn/m 【答案】 34.( 1)出生 率和 死亡 率 ( 2) mi/ni Mi ( 3) 种内斗争 低( 小 ) 雌( 4)( 负 ) 反馈 (或“内源性”) 6 05 04 03 02 01 002 . 01 . 51 . 00 . 50性比种群数量()只1 0 / 0 9 1 1 / 0 9 0 3 / 1 0 0 4 / 1 0 0 5 / 1 0 0 6 / 1 0 0 7 / 1 0 0 8 / 1 0 0 9 / 1 0 1 0 / 1 0 1 1 / 1 0时 间 ( 月 / 年 )性 比种 群 数 量( : )第 二 部分 部分练习摘编
31、A 组:建议练一练的题 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 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 代谢的酶系 仅有一种核酸, DNA 或 RNA 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 A. B. C. D. 2.( 2013 课标全国卷 II)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3.细胞增殖过程中 DNA 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 定一
32、定数量细胞的 DNA 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 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 不正确 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 DNA 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将周期阻断在 DNA 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减少 4.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P F1 灰身红眼 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 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灰身、红眼 B.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若组
33、合 的 F1 随机交配,则 F2 雄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 3/4 D.若组合 的 F1 随机交配,则 F2 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 1/8 5.在一个新的区域内迁入一蜗牛种群,蜗牛被鸟类捕食。蜗牛有两种 性状 有条纹和无条纹,研究人员对该区域活着的蜗牛和破损(死亡)的蜗牛壳进行计数,数据如表所示。对此分析 不 合理的是 A.有条纹蜗牛更容易被鸟类捕 食 B.几个世代后,控制无条纹的基因频率增加 C.鸟类捕食使蜗牛发生定向进化 D.有条纹蜗牛与无条纹蜗牛种间竞争 有条纹 无条纹 活着 264 296 破损 486 377 总数 750 637 6.右 图示 A、 B 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
34、关叙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 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B. 作用于 必然导致细胞 B 膜电位出现反转 C.释放入内环境中的 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 B D.信号仅能从 A 向 B 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 7.森林被砍伐殆尽后,经历较长时间仍可恢复成森林。关于这一演替过程的叙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初期,群落生产大于群落呼吸,有机物 质不断积累,种类增加 B.中期,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逐渐趋向复杂,抗干扰能力加强 C.后期,群落的有机物收支接近平衡,这是群落达到顶极的重要特征 D.这一演替过程中无机物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 8.( 2013 课标全国卷 II)已知果蝇
35、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 ,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 :长翅棕眼 :小趐红眼 :小趐棕眼 =3:3:1:1。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_。 (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
36、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_种。 ( 3)如果 “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_,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_。 ( 1)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3 分) ( 2) 4( 3 分) ( 3) 0 1(或 100%)(每空 2 分)
37、9.叶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伞花山羊草的染色体上携带抗性基因能抗叶锈 病。伞花山羊草不能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只能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二粒小麦杂交。这三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植物种类 伞花山羊草 二粒小麦 普通小麦 染色体组成 2x=14, CC 4x=28, AABB 6x=42, AABBDD 注: x 表示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含有 7 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 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 1)杂种 P 由于 _,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 _,形成异源多倍体。 ( 2)杂种 Q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_ _, 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有 _个染色体组的伞花山羊草 二粒小麦杂种 P异源多倍体秋水仙素处理普通小麦杂种 Q 普通小麦杂种 R射线照射授粉 、 人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