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潜伏期: 2.再燃: 3.复发: 4.隐性感染: 5.肝性脑病: 6.血清转换: 7.马鞍热: 8.伤寒小结: 9.肥达反应 10.干性霍乱。 11.口腔麻疹黏膜斑( Kopliks spot) 12.赫氏反应: 13.带虫免疫: 14.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15. 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 16.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证 二填空题 1.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 易感者 。 2.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 病原体 引起的,包括 微生物,寄生虫 。 3. 间歇热 指 24 小时内 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见于疟疾、败血症等,又称败血症型热
2、。 5. 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性疾病,有 传染性 的感染性疾病才称为传染病。 6. 预防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7.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 8. 慢性肝炎可分为 轻度,中度,重度。 9. 急性肝炎可分为 2 个类型 黄疸型,无黄疸型。 10.重型肝炎可分为 3 个类型 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11.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传染性的最直接、特异和敏感的指标是 HBV DNA 。 12.在我国最常见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是 1b 型 。 13.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 肝细胞变性、坏死 ,同时
3、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 肝细胞再生 。 14.肾热的五期经过: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5.肾热皮肤充血潮红见于 颜面,颈,胸部。 16.重型水痘可以并发 水痘脑炎,肺炎,肝炎和心肌炎。 17.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 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 18.肾热少尿期的主要表现 尿毒症,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 严重者出现 高血容量综合征 和 肺水肿 。 19.肾热治疗的原 则: 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即“三早一就”治疗的原则。 20.肾热少尿期的治疗原则:“稳促导透”,即 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 21.乙型脑炎病毒
4、属 黄病毒 科 黄病毒 属。 22.乙脑是 人畜共患 的自然疫然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 猪 。通过 ,蚊子叮咬 而传播。主要传播媒介是 三带喙库蚊 。感染后免疫力维持 较持久 。 23.乙型脑炎的预防以 灭蚊 ,防蚊 ,预防接种 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24.HIV 感染后使人体 CD4+T 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 病毒直接损伤非感染的 CD4+细胞受累 HIV 感染干细胞免疫损伤 。 25.艾滋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 肺部 胃肠系统 神经系统 皮肤黏膜 眼部。 26.目前 HIV 治疗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ART)三大类药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 非核苷类逆转
5、录酶抑制剂 (NNRTI) 蛋白酶抑制剂 (PI) 。 27.伤寒的临床特征包括: 持续发热;相对缓脉; 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 。 28.能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的标本可来自: 血液; 骨髓;粪便;尿液;玫瑰疹。 29.霍乱的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 霍乱肠毒素 引起的分泌性腹泻。 30.病人 ,带菌者 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在霍乱的传播中,以 水 的作用最为突出。 31.霍乱的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 急性肾功能衰竭 。 32.霍乱的治疗原则为 严格隔离 ,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 。 33.对霍乱病人应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 6 天 ,并隔日粪便培养一次,连续
6、3 次 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接触者应严密检疫 5 天 。 34.霍乱的预防,三管一灭即: 管理饮水,食物,粪便和灭蝇 。 35.志贺菌进入人体能否发病取决于 细菌数量,致病力和人体抵抗力 。痢疾志贺菌毒力最强。 36.细菌 性痢疾的临床表现: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 37.流脑的潜伏期为 1-10 天,一般为 2-3 天。 38.暴发败血症休克型流脑的病原治疗 首选青霉素 。 39.确诊流脑的依据是 血液、脑脊液或其它未污染的体液中分离到奈瑟葡萄球菌 。 40.密切接触流脑者医学观察 7 天 。 三、选择题 1.关于病原体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在同一传染
7、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 B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潜伏期成正比 C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D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 力成正比 E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相差很大 2. 急性乙型肝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指标是 , A. HBsAg B. 抗 HBs C. HBeAg D. 抗 Hbe E. 抗 HBc 3. 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可检出的血清标记物是 A. HBsAg B. 抗 HBs C. HBeAg D. 抗 HBc E. HBV-DNA 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A. 输血或血制品的途径 B. 粪 -口途径 C. 注射途径 D.
8、 母婴传播 E. 密切接触 5.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A、 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弧菌属 D、弯曲菌属 E、螺旋菌属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累及整个肠道 7.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药 D、氟喹诺酮类 E、呋喃唑酮 8传染的含义是: A病原体侵入人体的结果 B传染亦称传染过程,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C病原体、人体及环境因素的综合 D病原体借助于传播媒介作用于人体 E宿主与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9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三 个因素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
9、群 B微生物、媒介、宿主 C病原体、环境、宿主 D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 E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10下列传染过程,哪种出现率最多? A隐性感染 B潜在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11可作为传染病早期诊断标志之一的免疫球蛋白是: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E IgD 12检疫期限根据: A传染期 B带菌期 C潜伏期 D排菌期 E恢复期 13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病 原理是: A感染病毒的数量多 B感染病毒的毒力强 C机体免疫麻痹 D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E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14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广泛性肝
10、细胞水肿及嗜酸性变性 B肝细胞呈点状或小灶性坏死 C肝小叶呈广泛的坏死及形成再生结节 D肝组织广泛坏死及淤胆,未见再生 E肝细胞呈碎屑叶坏死及肝小叶被纤维组织分割 15淤胆型肝炎引起黄疸的根本原因是: A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 B肝细胞结合胆红素障碍 C胆汁排泄障碍 D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功能低下 E肝内胆道畸形 16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有参考价值的化验检查是: A GPT 上升 B GOT 升高 C -GT 升高 D AKP 升高 E -球蛋白升高 17下列项目中对急性重症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 A SGPT500 单位 B肝性脑病 C深度黄疸 D肝脏迅速缩小 E腹水、鼓肠 18能引起伤寒不断
11、传播或流行的重要传染源是: A伤寒极期病人 B潜伏期末的病人 C恢复期带菌者 D暂带菌者 E 慢性带菌者 19伤寒患者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 A潜伏期末 B极期(发病后 24 周内) C缓解期 D恢复期 E恢复后期 20伤寒的玫瑰疹出现于: A疾病初期 B原发性菌血症 C 第二次菌血症 D败血症 E缓解期 21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 A IgG B IgA C IgM D IgD E IgE 22. 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 A. 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B. 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C. 天花、水痘
12、、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D. 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E. 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23. 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 A 6 小时内 B 8 小时内 C 10 小时内 D 12 小时内 E 24 小时内 24.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B 所有免疫反应都是对机体有利的 C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 25霍乱的主要致病物质是活菌产生的: A内毒素 B肠毒素 C粘 蛋白酶 D代射产物 E溶血
13、素 26霍乱所引起的腹泻是大量失水,其性质属内: A高渗性失水 B等渗性失水 C低渗性失水 D混合性失水 E以上都不是 27霍乱患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电解质紊乱 C酸中毒 D迅速而严重的脱水,血容量减少 E毒血症 28伤寒患者肥达氏试验阳性反应常开始于病程的: A第一周 B第二周 C第三周 D第四周 E第五周 29霍乱确诊依据是: A接触史 B典型临床表现 C排除食物中毒,菌痢等其他病 D脱水、血流浓缩 E 大便培养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30以下疟原虫仅感染衰老红细胞的是: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E以上均不可 31.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
14、 A.人 B.虾 C.蟹 D.水蛭 E.钉螺 32.急性血吸虫病的热型最常见的是: A.稽留热 B.不规则热 C.间歇热和驰张热 D.回归热 E.波状热 33霍乱抢救的关键是: A口服四环素 B抗休克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C在扩容、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大量使用激素 D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 及酸碱平衡紊乱 E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34现认为中毒型菌痢的发病原理可能是强烈的过敏反应,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 A电解质严重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B以脑水肿为主 C以颅内压增高为主 D 感染性休克为主 E以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 35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鉴别,主要依据是: A发热及毒血症症状的程度 B腹部疼痛
15、与压痛的部位不同 C粪便的性状及红、白细胞数的多少 D粪便中检查出病原体 E乙状结肠镜观察粘膜病变 36肠道阿米巴病最常受侵犯的部位是: A空肠 B回肠 C盲肠、升结 肠及直肠 D横结肠 E降结肠 37、引起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型): A脑膜炎球菌内毒素 B脑膜炎球菌外毒素 C脑膜炎球菌损害血管壁 D脑膜炎球菌使肾皮质坏死 E脑膜炎球菌损害血管中枢 38流脑皮肤淤点、淤斑点发生的病理基础是: A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B细菌及毒素引起皮肤小血管增生性炎症 C细菌及内毒素引起皮肤小血管栓塞性炎症及微循环障碍 D凝血因子消耗 E细菌及外毒素引起皮肤小血管坏死性炎症 39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的主要表现为:
16、 A发热、淤点、淤斑 B发热、头痛、呕吐 C发 热、皮肤感觉过敏 D发热、惊厥 E发热、关节痛 40乙脑临床分型下述哪项正确? A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 B轻型、普通型、危重型 C不典型、轻型、重型 D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 E不典型、中型、重型 41传播钩体病的主要方式是: A虫媒叮咬 B皮肤接触疫水 C食入污染食物 D呼吸道吸入病原体 E接触受感染的动物 42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肝功能衰竭 B肾功能衰竭 C肺大出血 D消化道大出血 E中枢性呼吸衰竭 43目前国内钩体病病原治疗首选: A四环素 B青霉素 C庆大霉素 D头孢噻吩 E红霉素 44预防乙型脑炎的关键措施是: A管好
17、动物传染源 B及早发现、治疗、隔离病人 C灭蚊、防蚊 D预防接种 E灭蚊及疫苗预防接种 45、疟疾典型临床症状的发作是由于: A感染疟原虫的数量较多 B毒素所致 C疟原虫及其代谢产物、疟色素进入血液 D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内生长所致 E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生长所致 46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传染源主要是猪和黑线姬鼠 B传播途径仅为虫媒接触和消 化道传播 C疫区中流行特点为自然疫源性、散发性、边缘性和暴发性 D本病的预防关键是灭鼠和疫苗注射 E伴有肾病综合征的出血热是我国最常见的类型 47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 B全身性、广泛性小血管
18、损害 C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 D增生性、坏死性小血管炎 E全身性、广泛性淋巴管损害 48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各期发展过程为: A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C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E发热期、中毒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49称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 A头痛、全身痛、腰痛 B头痛、腰痛、关节痛 C头痛、腰痛、腓肠肌痛 D头痛、腰痛、眼眶痛 E头痛、腰痛、腹痛 50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早期特异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检查是: A补体结合试验 B中和试验 C特异性 Ig 抗体检
19、查 D凝溶试验 E炭凝集试验 51钩端螺旋体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是: A皮肤或粘膜接触疫水 B经胎盘使婴儿感染 C接触病人的尿液 D昆虫媒介叮咬 E接触受感染的动物 52关于钩体病的发病机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钩体血症引起严重中毒症状及内脏病变 B病变轻重主要与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C病变轻重主要与菌型毒力有关 D病变轻重与人体免疫力状态有关 E同一菌型可引起不同临床类型 53 8 岁男孩,发热,头痛,呕吐二天, 2 月 5 日入院。体检,急病容,神志清楚,血压 80/60mmHg,颈有抵抗感,皮肤有淤点,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血象: WBC21, 700, N83%,
20、L17%。脑子脊液微混,蛋白160mg/dl,尿蛋白( +) 。下列诊断中,哪项可能性最大? A流行性乙脑炎 B败血症 C流行性出血热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脑型疟疾 54.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情况属于: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55. 对 HBeAg 阳性母亲所生下的新生儿预防 HBV 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 A. 丙种球蛋白 B.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C. 乙肝疫苗 D. 乙肝疫苗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 乙
21、肝疫苗 +丙种球蛋白 56. 一小学三年级 10 天内有 5 个学生出现食欲不振 , 乏力 , 巩膜黄染 , ALT 增高 , HBsAg(-),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乙型肝炎 B. 急性丁型肝炎 C. 急性甲型肝炎 D. 急性戊型肝炎 E. 急性丙型肝炎 57患者男性 , 64 岁 , ALT 反复异常 16 个月 , 在外院曾用多种保肝药物 , 输白蛋白及血浆 , 但 ALT 仍持续轻 -中度增高而入院。查 : HbsAg( +),抗 HBs(-), HBeAg(-), 抗 HBe(+), 抗 HBc(+), B 超无明显异常,应进一步作下列哪一项检查 : A. AFP B. CT C
22、. 抗 HCV 及抗 HDV-IgM D. 抗 HAV-IgM 及抗 HEV-IgM E. 凝血酶原时间及胆固醇 58男性青年,病后第 8 天来院就诊。体查:神志不清,躁动,巩膜中度黄染,牙龈处出血,颈有抵抗感,表浅淋巴结不肿大,肝界明显缩小,无腹水征,布 -克氏征阴性,未引出病理征。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急性重症肝炎 B乙型脑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59男性患者, 3 年来反复乏力、肝区胀痛,曾多次查血 HBsAg 阳性, ALT 波动在 100 230u L,血清球蛋白波动在 32 35g L,抗核抗体和 LE 细胞阳性,有关节疼痛,体
23、查:面色较灰暗,无肝掌、蜘蛛痣,肝右肋下 2cm,脾肋下未扪及,此病例的诊断是 A慢性肝炎 B慢性 HBsAg 携带状态 C肝硬化 D慢性重症肝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60女, 36 岁, 1 年前曾因多汗、心悸、突眼而诊断为甲亢,用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症 状有所控制,近 1 个月来黄疸进行性加深,伴皮肤瘙痒,食欲较前有减退,乏力。体查:皮肤、巩膜黄染,无出血点瘀斑,突眼,甲状腺度肿大,可扪及震颤,可听到吹风样血管杂音,心率 110 次分、律齐,肝右肋下 3cm、质中等,脾未扪及,腹水征阴性,外周血象: WBC 4.0 109/L, N0.60, L 0.40。肝功能: ALT 100u L,白蛋白 35g L,球蛋白 32g L,总胆红素 362umol L,凝血酶原活动度 65, HBsAg 阳性,其诊断应考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