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52199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教育部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际发展趋势、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1.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继承革命传统,树立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贡献的远大志向。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具有生态文明意2.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人文积淀,发展理性思维,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敢于批判质疑,探索解决问题,勤于动手,善于反思,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会获取、判断和处理信息,具备数字化时代的学习与发展能力。3.具有

3、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坚持锻炼身体,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珍爱生命,体魄强健。自尊自信自爱,坚韧乐观,奋发向上,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具有发现、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会独立生活,热爱劳动,具备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具有初步的生涯规划能力。诚信友善,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具备全球化时代所需要的交往能力。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开放意识和全球视野。二、课程设置1学制与课时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 41 周,每周 35 课时,每课时按 45 分钟计。18 课时为 1 学分。2.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

4、、选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统一设置。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包括国家在必修与选修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整合性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办学特色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等开设。3.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普通高中设有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校本课程。

5、外语开设英语或其他国际交流中使用较多的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英语之外的语种作为第一外语,鼓励学校开设多种外语供学生作为第二外语选择修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三方面组成。研究性学习包括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社会实践可安排军训、劳动、社会考察、职业体验、党团活动与班会等。具体设置如下:科目 必修学分 选择性必修学分 选择学分语文 8 06 06数学 8 06 06外语 6 08 06思想政治 6 06 04历史 4 06 04地理 4 06 04物理 6 06 04化学 4 06 04生物学 4 06 04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6 018 04艺术(或

6、音乐、美术)6 018 04体育与健康 12 018 04综合实践活动 14校本课程 8合计 88 42 144.科目设计科目内容应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来设计。可按学期或学年组织教学内容,也可设计成若干模块。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体现学科内在逻辑。模块教学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为 18 课时的倍数。选修课程一般按模块设计。思想政治必修课分为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两部分,其中社会活动约占 1/3。技术必修课共 6 学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可分别按 4 学分的总量设计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开设。体育与健康三个学年每周必须开设,应提供选择性模块。综合实践

7、活动中,研究性学习 8 学分,学生至少应完成 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社会实践 6 学分,每学年均应安排 1 周,每周 2 学分;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 40 小时,可获得 2 学分。5.学生修习要求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核合格,即可获取相应学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为 144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88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 42 学分(其中,参加高考的学生应修满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上限学分) ,选修课程不少于14 学分(其中,校本课程不少于 8 学分) 。三、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国家通过制订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应遵循如下基本原

8、则:时代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当代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与经验,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构建共同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选择性。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特点,遵循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关联性。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间的有机联系。关注学

9、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世界的内在联系。四、课程实施与评价1.科学编制课程标准与教材课程标准研制应遵循课程方案的总体要求,明确学科的育人价值,确定学科核心素养和目标,编制内容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以指导和规范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价。教材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的基本原则精选课程内容,构建支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材体系。教材编写应有利于学校组织安排教学,有利于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2.合理规划学校课程学校应结合办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实际条件,创造性地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制定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课程计划。创造条件,开齐开好国家要求的各类科目。

10、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教师应深入理解国家课程方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倡导讨论、观察、展示、档案袋等多种证据收集和评价模式,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提高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水平。教学改革中如需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时间,应保证科目教学时间的总量不变。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反思交流、平等互助的教学研究共同体,营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研究文化,鼓励

11、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4.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制度。学校应组建专业队伍,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未来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学校应提供课程说明和选课指南,安排班主任或导师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联系,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应积极探索建立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课程,严格控制高一年级并开科目数量,统筹教师调度、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学设施配套等资

12、源和条件,为选择性课程走班教学的实施提供保障。5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学分认定制度。学生修习的学分由学校认定。学校应组建学分认定委员会,依据本方案制订学分认定的具体办法,考察学生修习的课时和表现,考核学业成就,认定学分。考核应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成绩合格为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校应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方式,客观地记录和认定学生各方面的突出表现,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应列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规范考试评价要求。校内考试评价、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均应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以必修

13、课程要求为准,高考和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以选修课程要求为准。考试命题应探索创设整合的、情境化的、不良结构的真实任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6.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和城乡现有的课程资源,促进普职融通。加强校际间合作,鼓励资源共享、联合开发、跨校兼课、学分互认。加强学校与社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把课程资源建设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发挥家长委员会和社区的作用。五、条件与保障普通高中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需要,创造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1.加强教师队伍

14、建设根据课程实施需要,完善普通高中教师编制标准,按课程要求配齐配足教师,特别要满足新设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行选课走班教学、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师资需要。支持学校聘用具有专业特长的兼职教师。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核定教师工作量,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新设课程教师职称评定机制。加强教师培训与研修,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2.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根据课程实施需要,制定普通高中教学设施、图书资料与技术装备标准,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配齐专用教室与场馆,保障有关学科实验、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

15、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建设良好的技术课程实施环境,提供足够的图书资料、设施设备、实验器材及耗材,保障、促进各学科的教学改革。3.加强经费保障充分考虑普通高中课程实施需要,合理核定经费投入标准,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课程开发、教学研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与研修以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都必须有相应的经费保障。4.加强课程实施管理与监测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符合本省实际的课程实施指导方案。在确保达到普通高中毕业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可适当调整选修课的学分结构,调整后的课程实施指导方案须报教育部备案。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学校自主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学校课程计划应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测,组建专门队伍,定期监测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本地区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