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红高粱》影视改编的叙事转换——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滴答 文档编号:1253205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说《红高粱》影视改编的叙事转换——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论小说《红高粱》影视改编的叙事转换——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论小说《红高粱》影视改编的叙事转换——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论小说《红高粱》影视改编的叙事转换——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论小说《红高粱》影视改编的叙事转换——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1论小说红高粱影视改编的叙事转换摘 要随着大众媒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这种文学现象值得密切关注。小说与影视剧作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叙事方面二者有着诸多联系,但也存在着巨大差别。所以,在小说的影视改编过程中,从叙事层面来考察文本的内容、形式、结构、审美等方面的变化,最能深入作品的内核,也最能把握艺术形式转换中的优劣得失。本文将以小说红高粱的影视改编为中心,从小说与影视剧在叙事上的区别与联系入手,重点分析红高粱的叙事视角、叙述时空、叙述结构等叙事转换的特征以及人物塑造、故事架构等方面的叙事转换效果,并藉此反思当下文坛的小说影视化热潮中的

2、优劣得失问题。关键词:莫言;小说;影视改编;叙述转换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2引言莫言是当代文学史中具有较强的创作独特性的作家,尤其是其极具个性的文学叙事常常被文坛津津乐道。他的作品常常缘于感觉,充满想象力,不落文学形式窠臼,带有某些神圣崇拜的意味,小说叙事穿梭于写实和隐喻之间 1,字里行间带有民族民间怀旧的成分 2,但读来又使人感到与当下紧密相连,以此传达对生命的崇敬及强烈地对“先人” 认宗的归属感,也隐隐表现了当代人们生存压抑、人性扭曲的伤感和迷惘 3。在莫言的众多作品中,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小说红高粱 。自诞生之日起,它就开始经历着一个从边缘到中心的经典化历程 4,2012 年莫言获

3、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大众传媒的推动和小说的影视化转换下, 红高粱的经典化进程大大提速,有许多话题值得深入探讨,其中关于小说与影视在叙事上的转换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小说红高粱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后都带来很大的轰动效应,第一次是在张艺谋导演的镜头下,虽然在浓缩后,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影长度,但因为该电影获得了第 38 届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第 5 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等奖项,赢得观影人一片叫好,从而也带动了大众对原著的翻阅与接受;第二次便是近年,由周迅、朱亚文等众多明星倾情演绎的电视剧红高粱 ,更是掀起一股对原著红高粱追捧的热潮。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

4、看,小说与影视剧具有着天然自在的联系二者都是旨在为受众讲述故事。然而,小说和影视剧说类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小说的表现载体是文字,而影视剧的表现载体是画面。小说用文字语言构建故事形象,而具体到人物形象,则需要读者根据自身生活体验去想象,或者从中体会文学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调动思绪,通过语言文字,与该作家、小说人物产生共鸣;而影视剧则是直接1季红真:忧郁的土地,不屈的精魂莫言散论之一,文学评论,1987 年 06 期,第 24页。2季红真:现代人的民族民间神话莫言散论之二,当代作家评论,1988 年 01 期,第80 页。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 2

5、89 页。4李宗刚、余琼:从边缘走向中心莫言小说红高粱经典化的历史探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年 5 月第 3 期,第 146 页。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3用镜头先入为主为观众指定故事形象,借助画面、色彩、声音、场景等元素来传达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影视理念,就好像直接让观众目睹故事的发展,视觉体验更加真实,给人一种故事真实存在的确定性。具体来说,小说和影视剧在故事性、表现手法和作者地位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首先,故事性方面,小说讲故事,只是把故事情节作为叙事因素,而根本的是通过讲故事来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表现一种思想深度;影视剧则主要是为了讲故事,讲述一个完整而有代表性的故事,其

6、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场景变换都是为了迎合故事的发展。其次,在表现手法上,小说主要依靠语言的符号来表现,沿一定的时间线索,采用一定的叙述技巧,借助读者的涉入性体验,来传达叙述主旨;而影视剧的视觉效果更强,仿佛搬来一方天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以为了增强视觉效果的传达,它会利用各种现代科技变换光、影、线条以及影视剧中的插曲、配音共同构成强烈的画面感,所以一定程度上,小说属于时间艺术形式,影视剧属于空间现艺术形式。再次,在小说创作中,作家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自我观念的呈现,甚至也可以达到略高于现实生活的创作,使小说叙事在融入自身体验、审美情趣之后,运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创作;但

7、影视剧则更多地需要考虑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程度,并注重剧情发展的环环紧扣、情节曲折来取悦观众,以提高影视剧的商业价值,再加之演员的演绎水平、声光技术效果等因素影响,改编者的叙事意图与叙事风格会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折损,影视剧的叙事是受多方面限制的一种叙事艺术。本文将从小说与影视剧在叙事上的联系与区别出发来考察小说红高粱在影视改编中叙事转换问题,探析二者转换上的不同特征、叙事效果,并由此反思当下文坛在小说影视化热潮中存在的优劣得失。一、 小说红高粱的影视改编中的叙事转换特征“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因为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出发点不同,得到的感受也不同。可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给事物的呈现

8、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影视改编也一样,虽然影视改编以小说为素材,但由于影视传媒与小说的叙事媒介、叙事要求不同,加之改编者的自我个性的渗入,决定了在影视改编中不可能完全按照小说的原叙事视角来叙述故事,这也是很多影视改编需要变动叙事角度的原因。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4(一)叙事视角的转换1、叙事视角由繁入简在小说红高粱中,开篇以“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 1来引出故事,随后,小说叙述视角在“我父亲”和“我”之间转换:“在这次雾中行军里,我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 2、 “我父亲不知道我的奶奶在这条土路上主演过多少风流悲喜剧,我知道” 3、 “为

9、了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4这样的描写不胜枚举;之后,也会以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来叙述:“整整一个上午,罗汉大爷就跟没魂一样,死命地搬着石头,头上的血痂遭阳光晒着,干硬干硬地痛那股紫红色的火苗时强时弱地在他脑子里燃着,一直没有熄灭” 5。 “我父亲” 、 “罗汉大爷”都是故事中的人物,是为内聚焦的叙述视角,而“我”是和叙述的故事没有直接关系的,即为外聚焦叙事视角。整个故事的表现,冥冥之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还有一个叙述者,他比任何一个故事中人物知道的都要多,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称为零聚焦叙述。这三种叙述视角相互变换,非常考验作者的叙述技巧,稍有不慎就会显得凌乱无序,而莫言大胆采用了

10、这种叙述,并且处理得很好,既把故事交代清楚了,又使故事情境显得真实可信。由于叙述媒介的不同,影视剧是不能任意变换叙述视角的。张艺谋在电影红高粱中,是以画外音的方式把“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娓娓道来,画面导入的是故事中的主角一一亮相,主讲人物并不曾露面,但我们能感到,主要采用的是“零聚焦”的叙述视角;而去年播出的电视剧版红高粱 ,是由县长朱豪三上任的情节切入故事,每个人物的出场及演绎,都是一个独立存在于固定圈子的故事,讲述自己知道的那部分,采用了“内聚焦”叙事视角。整体来看,小说红高粱经影视改编后,叙述视角方面作了极大调整,存在由繁入简的趋势。1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11、 1 页。2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3 页。3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4 页。4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10 页。5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16 页。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52、叙事视角转换的必要性叙事视角的转换,存在两种必要性:一方面,是由于影视剧靠画面来传递信息、讲述故事,不能任意变换空间,不能切断画面镜头的时间、空间跨度。小说中,讲述九儿壮烈牺牲的那天,还穿插着玲子姑娘被糟蹋、余大牙被杀、任副官的耿直与死亡,即便在被枪击后,九儿仍然回忆了自己出嫁和与余占鳌野合

12、的那段经历,这样的故事发展,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绝非一个叙述视角可以表述清楚的,也不是一段画面镜头可以呈现出来的。而搬到荧屏上以后,导演们选择了更能体现画面感的叙述视角,按事情发展顺序描写,即把零碎的回忆按先后顺序铺展,变成一个个故事的存在形态。可以看到,在电影和电视剧中都采用了此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影视剧表达故事内容的考虑,以便更能接近观众,引发共鸣。电影中,故事终结于九儿被枪杀,然后“我父亲”牵扯着余占鳌的胳膊一声声地呼唤着娘,并用象征革命战争与原始生命的红色渲染氛围,引导观众体会到画面想传达的那种对生命的野望与革命的赤热;电视剧中,较电影安排,拉长了九儿被杀的画面感,在九儿倒下前也穿

13、插了几个回忆的镜头,还安排了豆官及革命志士们对九儿崇敬的场面,符合我们对革命志士的心理,并突出了本剧的传奇体制及英雄主义色彩。而且,从后续的票房或收视率来看,的确也符合观众所期待的欣赏意向,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如果,不遵从以上两方面,仍采用小说叙述方式演绎故事的话,会很难满足观众的观影感受,也无法获得影视改编的特定效果。(二)叙事时空的转变叙事时空的安排关系着叙事节奏及空间转换,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叙事结构模式的选择与采用。即使小说叙事和影视叙事都采用同一个故事时空来讲述故事,但因为叙事载体的不同,也会导致二者在时空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小说叙事一般以时间为线索,具有历时性的特点,虽然可以借助于

14、文字符号在不同的时间体系中穿梭,使故事时间发生变化,形成丰富甚至复杂的叙事策略,但在空间方面的转换却明显地受到限制。影视叙事则仰赖空间的变换优势,带有共时性的特点,即在较为固定的时间单位里向观众展示直观形象的画面,以此达到叙述效果,正如乔治布鲁斯东所说:“小说采取假定的空间,通过错综的时间价值来形成它的叙述;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6电影采用假定的空间,通过对空间的安排来形成它的叙述。 ”1红高粱从小说向影视转换的过程中,叙事时空的转变是非常明显的。1、时间从零散到连贯传统的小说是以一定的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的,这样与影视剧中的叙事很接近,也较容易用镜头画面呈现出来;或者,时间上稍有跳跃

15、,小说与影视的叙事呈现,区别也不是很明显。如电影泰坦尼克号是由一个老妇的回忆开始叙事,故事结尾又回到老妇的生活,这样时间跳转的镜头整体上有一定的关联性,还是可以用电影手法来表现的。然而,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在写法上,频繁使用“蒙太奇”式镜头的转换 2,且每次转换间隔时间不长,使故事时间一次次出现大的断裂。这种让记忆随意穿插的叙述形式很难用镜头依次表现,但在小说中却并未使叙事显得杂乱无章。如红高粱开篇的时间是一九三九年八月初九,伏击日军大行动那天,也就是九儿死的那天。随着“我父亲”的记忆,曾多次将时间拉到其他时段, “放羊的男孩”长大后的思绪、 “七天之后,八月十五”父子俩在月下的情景、 “王文义”

16、演练时的场面、 “父亲五岁”时与罗汉大爷去河边捉螃蟹、 “约七八年前的一个晚上”等,仅仅是第一章的第一节便有这么多的时间情景,叙事是跳出时间轴而存在的。由此可以看出,莫言当时的叙事技巧已是非常纯熟,几个叙事时间之间转换自如,时间虽零散却不难被链接,而影视剧在这方面的叙事功能却略显弱势,在时序方面不能如此随意跳跃,所以只能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展开叙事。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故事的发展都贯穿于九儿短暂的一生,并截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铺展成一个个画面,然后旁生出其他情节,完善和补充着整个故事,构成时间连贯的叙述。2、空间从狭隘到宏大尽管小说对叙事过程的展开具有历时性,但很明显的,我们能感到作家的叙

17、事是在一定空间中玩成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比如小说红高粱大的空间背景就是那一片没有边界的红高粱地,高密人民世代生活并安养生息的高粱地,小的空间就是具体事件发生的那方天地,如戴凤莲娘家、1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俊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 年,第 66 页。2张钟、洪子诚、佘树森等: 中国当代文学概观修订本,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 299 页。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7县府衙门、伏击战的河堤、 “母亲”躲过的那口井、 “二奶奶”遇到黄鼠狼的坟头等,虽然都没有刻意表示,但阅读文字后我们可以想象出来是一个怎样的空间,这就是文字符号的魅力。但也不得不承认,凭

18、借想象得到的故事空间,比亲眼所见的画面逊色很多。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在电影红高粱中对色彩的取舍,可谓开红色基调的先河,比起西方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颜色三部曲都早了若干年。不管是红高粱的红艳艳,还是阳光明媚下毛茸茸的质感,加上慢节奏的镜头转换,都悄然无声地让这颜色充斥着眼球,使视觉冲击上升到精神共鸣。尤其是高粱地里的野合和片尾九儿的牺牲,铺天盖地的红色给人的冲击力,使一种本能野性的生命力无意识地与历史进程连接到了一起。但这也无疑是张艺谋对小说的个人理解。小说里面,并不是有意将红色笼罩在天地之间,背景虽为红高粱,可青天白日才更符合鲜明的大自然,也更能唤起人们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激情。九儿临死前,有一系列的

19、心理活动,如她看到“高粱缝隙里,镶着一块块的蓝天,一切都在一个硕大无朋的罩子里天上的白云擦着高粱滑动.一群雪白的野鸽子,从高空中扑下来” 1,另外,还写到“鸽子!和平的沉甸甸的高粱头颅上,站着一群被战争的狂风暴雨赶出家园的鸽子,它们注视着奶奶,像对奶奶进行沉痛的哀悼” 2,这里表现出的是对个体生命与社会背景的大结合,既有自然生命即将死去时对原始力量的萌动,也有战争年代民众对和平的憧憬,这些并不适合用红色来极力渲染,它调动起的是人们对生与死、压迫与自由之间的凝重反思。相比较而言,电视版的红高粱似乎与小说里面的描写更为接近,如九儿在高粱地里的一段与牺牲时的镜头。回门那天,她从高粱地里出来后,周迅版

20、的九儿侧身坐在驴背上穿梭在高粱地间,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希望,在微风的吹抚与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艳动人,配以广阔的自然环境,让我们也感到未来生活的美好与光明。还有舍己救人那段,当她高唱着“身边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3,走到堆积如山的三十里红前时,转身看到大批的鬼子被骗过来后,她嘴角上扬,微微得意地笑,恍若天使,同样动人的画面,反而令人觉得1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68 页。2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68 页。3电视剧红高粱片尾曲九儿歌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8心酸又一个日军铁蹄下的牺

21、牲。当然,电视版红高粱很大程度上美化了九儿的形象,但为了迎合改编后的影视主题,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而这样的改动与场景特写,一下子把叙事空间扩大了,越过原来的个体人性,使之被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把人类与历史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三)叙述结构的变动美国的电影改编理论家布鲁斯东说,电影改编的只是小说的一个故事梗概、一堆素材,真正核心的是人物和情节,而这些东西看起来是能脱离语言而单独存在的。的确,改编者在对小说文本进行改编时,最关注的就是故事的情节,会有相应的进行故事内容的增删与修改,这是小说改编成功的关键。小说红高粱的情节改动后,故事内容就被指向几个较明确的方向:(1)对唯美爱情的阐释。中国传统心理

22、作祟,观众都喜欢在荧幕中寻找理想的爱情与生活,安慰现实生活中受伤的心灵。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电视剧,都会以大团圆的方式来结局。电视剧红高粱也是遂了观众的心意,制造出了张俊杰这个人物,他与九儿青梅竹马,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而被残忍地分开,产生不可消弥的误会。但俊杰少爷即使在九儿已嫁为人妻后仍痴恋九儿,坚持不成家,这份执着满足了我们对爱情的幻想。而九儿和余占鳌之间,虽有小吵小闹,但二人的心始终是在一起的,甚至冲破世俗和礼教的樊篱,最终被世人所接受。 (2)对传统礼义的追捧。传统礼义教人们要讲究兄弟手足、孝顺父母、妯娌友爱,这些在电视中都有鲜明的体现。余占鳌为报四奎兄弟冤死的仇,毅然与官府做对,拉

23、帮结派做土匪,并主动担起孝顺四奎老母的责任,认其做干娘;还有之前,误杀胡郎中的举动,谁能说不是在对死去父亲的尽孝呢?九儿与嫂子之间,刚开始是仅仅维护着长幼关系,几经周折终于真正敞开心扉,成就了相亲相爱互相扶持的妯娌之情。 (3)打破封建礼教的桎楛。剧中有一幕,是嫂子要给幼年的琪官裹脚,疼痛难忍的琪官哭闹着,引来九儿一探究竟。九儿看到,极力反对,要给女儿解开布条。这是一个与小说反差很大的情节,原著中,写到了裹脚在当时对一个女人的重大意义。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裹脚是身体方面的体现,明确写明反对裹脚可见九儿对封建礼教的不屑。还有一个对心灵进行封锁的习俗守寡,剧中的嫂子就是代表人物,河北经贸大学经济

24、管理学院毕业论文9她没个体自己的人,夜里睡不着,只能靠吸食鸦片度过。虽然对罗汉大哥早有好感,却不曾越矩。好在最后,剧情也安排嫂子终得解放,嫁与罗汉。(4)在民族大义面前,一笑泯私仇。电视剧里的几股土匪势力之间、土匪与官府之间都有着几重复杂的关系,旧仇添新怨,在平日里,基本上各据一方,互不往来。但抗日战争爆发,谁也别想置身事外玩自保,看清真相后,大家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二、小说红高粱影视改编中的叙事效果比较(一)形象塑造的叙事效果1、女性人物完美化影视剧中的女主角形象,带有塑造观众心目中的女神之嫌,存在完美化的倾向。在文学作品中,九儿更像是接近现实本真中活生生的人,有爱有恨会

25、犯错,对待自身的性欲承认但不滥为。由于五千年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要求主要归结为一个字:“贞” ,所以到现当代,很多作家写人性时,都会触及“性”的方面,尤其是女性人物对“性”的态度。莫言也不例外,他本身写红高粱想表述的就是民族勃发的那种血性,以及对生命存在原始力量的释放,故而,在九儿身上,我们就看到她敢于违抗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追寻自己的幸福的行为。例如新婚回门那天,当有人掳走她时,她“无力挣扎,也不愿挣扎” , “三天新生活,如同一场大梦惊破在三天中参透了人生禅机” ,她甚至抬胳膊揽住对方的脖子, “以便他抱得更轻松” ;等看到对方是出嫁那天救过她的余占鳌时,一时之间竟感到了幸福,“潜藏了十六年的

26、性欲,迸然炸裂” 。就连死前,她想到的也是质问天理:“什么叫贞节?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 ,并说“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 1。可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九儿还是有些许纠结的,不然也不会临死前还在思考这件事的对错,但她并不后悔。在与余占鳌相爱的过程中,她也跟过铁板会的会长黑眼、酒作坊的长工罗汉大爷,但都是出于生活、战争的压力而为之,而非完全出自本心,全篇仍然不减对九儿的赞誉。小说写到:“我1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67 页。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10深信,我奶奶什么事都敢做,只要她愿意。她老人家不仅仅是抗

27、日的英雄,也是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力的典范。 ”1总体来说,小说中的九儿是圆型饱满的正面人物形象。相较而言,影视剧塑造的女主角,则是一个较为扁平化的正面人物。电影版的九儿由巩俐主演,那时候巩俐刚出道不久,正对了张艺谋心目中对九儿形象的当口儿。结合莫言在文中的描写“身高一米六零,体重六十公斤奶奶脑后垂着一根油光光的大辫子,脖子上挂着一个沉甸甸的银锁。走起路来双臂挥舞,身腰扭动,如秋风中招摇的杨柳” 2,的确与当年的巩俐十分相像。在电影中,巩俐的演绎也可圈可点,如:对封建式婚姻反抗无果后,面无表情、眼神呆滞地选择了守住最后的自我,无奈接受了命运别样的安排。影片中,九儿痴迷而无欲求地后倾倒地,余占

28、鳌则“一截截地矮,双膝啪嗒落地” ,跪在前面,有点宗教式的崇拜意味。限于电影的时间长度,对九儿性格的描写其实只有几件事,着重体现了她有担当、有头脑、有主见的方面,直到为革命的牺牲,完成死的光荣旨意。转到小荧屏,电视版的九儿较丰满,阔别荧幕多年的周迅,此次担任女主角,并且为我们演绎了不同的九儿。较之巩俐版的九儿无奈守护、反抗意识薄弱,周迅则是主动出击、反抗意识较强。在高粱地里野合那段,她主动张开双腿,挽住余占鳌的脖子,给了封建礼教一记响亮的耳光;在两次被花脖子掳走中,她都机智勇敢地为自己化险为夷,逃脱虎口,不得不令人叹服;与嫂子斗气的过程,爱恨分明,不惜撕破脸以报前仇,并且主动请来“白面小生”勾

29、搭嫂子,当场抓奸,尔后,发现铸成大错,决心悔过,主动帮嫂子找回罗汉大哥,成人之美。当然,为美化主人公、迎合大众审美,无论是巩俐版还是周迅版,都删去了小说中九儿曾与他人有染的事实,以及与恋儿争风吃醋导致恋儿母女被杀的事件,以抬高人物形象之余,还使大众伦理都倒向九儿这边。2、男性人物理想化莫言笔下, 红高粱中的男性人物并没有固定以谁为主,相对笔墨较多的是“余占鳌”与“我父亲” 。余占鳌的落草为寇有生活所迫,更多的是天性作祟。自幼丧父,形成他刚毅自强的性格。他手刃与寡母相好的1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11 页。2莫言:红高粱,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年,第 3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