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阳师范学院 20XX 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经济差异分析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 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0 引言 .(1) 1 研究区域概况 .(1) 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3) 2.1 数据来源 . (3) 2.2 分析方法 . (3) 3 水源区经济差异的变化分析 .(4) 3.1 水源区经济差异的时间分析 .(4) 3.2 水源区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 (4) 4 结论与讨论 . (7) 参考文献 . (7) Abstract.(8) 第 1页(共 8页)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经济差异分析
2、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 丹江口水源区涉及 6 省市 40 余 县区, 现选取 42 个县区2001 年到 2010 年的 人均 GDP 发展历程为背景数据,运用 GIS 技术 、标准差、变异系数 等数据处理方法 对水源区县域经济 进行数据处 理 和 空间分析。通过分析 ,我们 认识到水源区县域经济发展 现状:发展 相对过于缓慢,各县区领导干部对于经济发展认识不足。 对此,本文 提出了相关发展思路 以 确保各县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区域经济 差异 ; 人均 GDP; 经济发展 0 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地区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
3、一种普遍现象。 1适当的经济差异有助于区域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较大的经济差异则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42 个县 区经济 发展 之间的差异分析, 数据处理,对此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了深入了解:县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增长幅度不大。 更大 程度 的促进水源地经济的继续健康 可持续 发展。 1 研究区域 概况 丹江口水库枢纽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以上汉江干流长约925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北部以秦岭与黄河流域为界,东北以伏牛山与淮河流域为界,西南以米仓山与嘉陵江流域为界,东部是南阳盆地,南部有大巴山脉,集水面积 9.52 万 ,涉及陕西、
4、河南、湖北、甘肃、四川、重庆 6 省(市) 13 个 地(市) 49 个县(市、区)。本次规划的范围确定为陕西、湖北、河 南 3省 7 个地(市)的 42 个县( 市、第 2页(共 8页) 区),土地总面积 8.81 万 。 其 规划范围详见表 1,行政区划详见图1-1. 表 1 规划范围表 省 地(市) 县(市、区)名称 县数(个) 陕西 汉中 汉台区、南郑、城固、洋县、西乡、 11 勉县、略阳、宁强、镇巴、留坝、佛坪 安康 汉滨区、汉阴、石泉、宁陕、紫阳、 10 岚皋 、镇坪、平利、旬阳、白河 商洛 商 洛市、洛南、丹凤、商南、山阳、 7 镇安、柞水 河南 三门峡 卢氏 1 洛阳 栾川 1
5、 南阳 西峡、淅川、内乡、邓州市 4 湖北 十堰 丹江口、勋县、勋西、竹山、竹溪、 8 房县、张湾区、茅箭区 合计 40 第 3页(共 8页) 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来源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大致分为单一指标法和综合指标法 2,由 于综合指标数据收集较为困难 , 本文采用单一指标法。人均 GDP 是反映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 ,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将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 ,县域为研究单元(包括 42个县、区)。 选择 2001- 2010年作为研究的时间序列 ,以消除短期经济波动的影响 3。 数据主要来源于 2001-2010年 中国县(市)社会经
6、济统计年鉴 。 2.2 分析方法 区域经济差异的指标主要有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纵向指标和横向指标等等。在统计学方法上 ,测算绝对差异的方法一般有平均差标 准差和极差 ;测算相对差异的方法有极值差率离均差系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系数等 4。 本文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 地 42 个 县区为研究单元,选择2001-2010 年为研究时段,主要以人均 GDP 为指标进行分析。在众多的定量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中,采 用 极差、标准差、 RHL(相对极差) 、变 异系数 来分析 水源区 经济差异。 1. 绝对指标 极差 : H= Ymax-Ymin 式中 , H为极差 , Y
7、max 为经济水平最高区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Ymin 为经济水平最低区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反映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 动的最大绝对幅度。 标准差 : 式中 : Q为标准差 , Yi 代表区域 i的人均 GDP,N为区域的个数 , 为 42 个区域的人均 GDP 的均值 。 5, 6 2. 相对指标 相对极 差 : RHL= Ymax / Ymin7 第 4页(共 8页) 变异系 数 : 8,9 3 水源区经济差异的变化分析 3.1 水源区经济差异的时间分析 表 2 水源区人均 GDP 的区域差异 年份 人均 GDP 绝对差异 相对差异 最大值 最小值 极差 标准差 RHL 变异系
8、数 2001 7963 1427 6536 1382.07 5.5802 0.4809 2003 7264 1646 5618 1413.69 4.4125 0.4408 2005 9786 2294 7492 1994.53 4.2659 0.4681 2006 16478 2790 13688 2871.76 5.9061 0.5278 2007 21230 3256 17974 3518.38 6.5203 0.5299 2008 32762 3819 28943 5327.91 8.5787 0.6460 2010 35031 5881 29150 5908.31 5.9566 0.5
9、014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2001-2010)整理得出 从表中可以看出: 2001 年到 2010 年极差的基本变化情况是越来越大,说明水源区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 2001 年到 2010年的标准差从 1382.07上升到 2010 年的 5908.31,增长了 4 倍多,年均增长达到 452.62,说明水源区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 。而从RHL和变异系数的变化来看, RHL 是在 4.41 和 8.57之间变动,基本围绕 6.0 上下变动 , 变异系数是在 0.44到 0.64区间内变动,变动幅度不大。 说明水源区的经济相对差异趋于平缓发展 。 3.2
10、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2001-2010)中可以看到,水源区GDP在 2001 年到 2010 年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从 2001 年的 427 亿 元到 2010年的 1603 亿 元 , GDP 增长了近 4 倍。但是,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水源区区域间的经济存在较大差距, 2001 年的极差为 6536,到了2010 年极差增长到 29150,在 GDP 飞速增长的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差第 5页(共 8页) 异也在飞速加大,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越加突出。现 通过 对水源区 42个县区 GDP 的发展状况的研究,得出 水源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貌现况 ,从而对县域间经济的和
11、谐稳定发展提供方向。 首先选取 2001 年和 2010 年的人均 GDP 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2001-2010) ),以计算所得各个县域人均 GDP的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为基础,将 42 个县区的人均 GDP 进行分类,按人均 GDP的多少共分为 A,B,C,D 4 个部分。 2001 年人均 GDP 平均值为 2874 元,最大值 7963 元,最小值为1427 元。通过计算分类 可 见表 3: 表 3 2001 年人均 GDP 分布 A 区( 5418.5-7963) B 区( 2874-5418.5) 丹江口市、西峡县 南郑县、城固县、略阳县、留坝县、 佛
12、坪县、石泉县、宁陕县、旬阳县、 卢氏县、栾川县、淅川县、邓州市、 内乡县 C 区( 2150.5-2874) D 区( 1427-2150.5) 勉县、宁强县、 岚皋县、平利县 洋县、西乡县、镇巴县、汉阴县、 镇坪县、镇安县、勋县 紫阳县、白河县、洛南县、丹凤县、 商南县、山阳县、柞水县、勋西县、 竹山县、竹溪县、房县 2010 年人均 GDP 平均值为 11784 元,最大值为 35031 元,最小值为 5881 元。可 见表 4: 表 4 2010 年人均 GDP 分布 A 区( 23407.5-35031) B 区( 11784-23407.5) 栾川县、西峡县 南郑县、城固县、略阳县、
13、勉县、 柞水县、石泉县、宁陕县、内乡县、 丹江口市、淅川县、邓州市、 C 区( 8832.5-11784) D 区( 5881-8832.5) 洋县、留坝县、 汉阴 县、平利县 西乡县、宁强县、镇巴县、佛坪县、 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丹凤县紫阳县、 岚皋 县、洛南县、山阳县、 第 6页(共 8页) (续表 ) C 区( 8832.5-11784) D 区( 5881-8832.5) 商南县、镇安县、卢氏县 勋县、勋西县、竹山县、竹溪县、 房县 从上面 2 个表格可以看出:从 2001 年到 2010 年间,经过 10 年的经济发展后, A 区仍然只有 2 个县区,栾川县后来居上,顶替了丹江口
14、市的位置 ;而丹江口市经济发展缓慢 , 掉出 A区。 B区从 13 个县区发展成 11 个县区,留坝县 、 佛坪县 、旬阳县、卢氏县等 4个县区经济发展速度过慢,掉出 B 区;栾川县经济快速发展,进入 A区;勉县、柞水县经济快速发展进入 B 区;丹江口市经济发展缓慢 , 掉入 B区。 C区从 7 个县区发展为 11 个县区,勉县经济发展迅速 , 进入 B区; 宁强县、 岚皋县、 勋县经济发展缓慢,掉出 C 区; 留坝县、旬阳县、卢氏县经济发展缓慢,进入 C 区;洋县、汉阴县、白河县、丹凤县、商南县经济发展迅速进入 C 区。 D 区从 15个县发展到 13个县,洋县、汉阴县、白河县、丹凤县、商南
15、县、柞水县经济发展迅速,升出 D 区;宁强县、 岚皋县、 勋县、佛坪县经济发展缓慢,进入 D区。 从水源区各个县域人均 GDP10年来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快速的县区有 9 个县区,经济发展缓慢的有 8 个县区,经济发展基本不变的有 20 个县区。 经过人均 GDP 的发展变化分析可以得出: 水源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全局相关性,经济较好的县域与经济条件较差的县域分别集聚相邻,这与水源区的各县的地理环境、原始积累、投资条件等等因素均有关系。 水源区县域经济基本处于健康发展时期,但大多县区经济发展过于平缓, 南水北调中线作为国家级工程,受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受政策的影响,相信会有更多的发
16、展机会和发展条件。 对于经济发展的县域不平衡情况,由于水源区各个县 区地理环境的不同,交通条件来看,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区基本交通便捷,水路、陆路均处于优势条件,交通的便捷与否是选择经济投资的先决条件,是县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各个县区内部的独特的经济资源是引进投资、县区发展的支柱条件。 第 7页(共 8页) 4 结论与讨论 从对水源区经济差异的时间分析可以看出:水源区经济相对差异先增加后减少,基本符合 库兹涅茨曲线 的变化规律;经济差异平稳发展。从对水源区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来看:水源区县域经济基本健康发展,多数过于平稳,缺少开拓 创新 。 区域产业构成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二、三产业之间的差异,经济
17、结构和经 济效益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同,进一步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10。 各县区领导干部应清楚认识到县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思考对策,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提高自身素质,改进经济发展方式。 参 考 文 献 1 朱传耿 ,沈山 .区域经济学 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26-28. 2 黄艳 ,陈兴鹏 ,拓学森 ,等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研究 J甘肃农业 ,2007(1):55-58. 3 丁越兰,王宁莲,杨天祥 .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11(3):11-3. 4 鲁风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J.
18、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版 ),2005,37(3):44-51. 5 张可 ,栾贵勤 ,王海龙 .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J.经济问题探索 ,2009(7):13-18. 6 卢艳 ,徐建华 .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与收敛性的 R/S分析 J.人文地理 ,2003,18(2):11-18. 7 蒲欣东 ,蔺雪芹 .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研究方法在城市经济区划分中的应用-以甘肃省为例 J.城市发展研究 ,2009(4):8-11. 8 帅军 ,陈哲 .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 -以江西为例 J.沿海企业与 科技, 2007(5):105-106. 9 王海波 .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
19、与协调发展研究 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5. 10 孙三百 .基于空间分析法的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 J.经济与金融 .2009( 8)第 8页(共 8页) 43-45. South-to-North Water economic difference analysis Abstract:Danjiangkou water source area of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 -er Transfer Project involves more than 40 counties in six provinces and munici
20、palities Now we selec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er capita GDP of 42 counties from 20- -01 to 2010 as the background data and use the GIS technology: standard deviation.co- -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other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on data process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source area of t
21、he county economy. Through the analysis, we recognize that the source area of th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us: relatively too slow an- -d the leading cadres of the county district ar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deve- -lopment.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development idea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Keywords: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per capita GDP;Economic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