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述评.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06595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述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述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述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述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述评 摘要 21 世纪初,在国外对非营利组织评估研究风潮的影响下,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从开展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原则、主体、客体、方法、程序等六个方面介绍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态势,并进行了简短述评。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述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至 2006年底,全国各类民间组织总数已达到 35.4万,其中社会团体 19.2万,民办非企业单位 16.1 万家,基金会 1 千多家。但总体而言,我国非营利组织总体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和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在组织

2、和管理方面,整体素质偏低。因此,为了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运营效率,使政府、公众能有效地对非营利组织行为进行监督,这就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对非营利组织建设的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开展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本文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做一综述,去粗取 精,以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一、开展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 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认为,开展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广义的角度讲,中国非营利组织之所以要致力于效率目标的一个理由是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公益资源匮乏、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的现象。公益制度也是一种配给制度,而非营利组织引入效率意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公益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开展非营利组织绩

3、效评估,有利于管理部门公平公正地评价非营利组织,有利于优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从狭义的角度讲,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对于非营利 组织自身良好健康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是绩效评估有助于为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责任建立一种约束机制;二是绩效评估有助于改善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绩效,可以为组织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客观依据;三是绩效评估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对外树立形象,提高组织的公信度。 二、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遵循的基本原则 开展绩效评估的前提是应遵循评估的一些基本原则,不同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仲伟周、曹永利认为开展绩效评估应把握以下原则:一要把握客观性原则;二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则;三要遵循公开化、

4、明确化原则;四要遵守反 馈原则。而高雷、张婷则认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应坚持八条原则:第一,相关性原则;第二,科学性原则;第三,重要性原则;第四,系统性原则;第五,可比性原则;第六,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目标;第七,导向性原则;第八,经济性原则。 三、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主体 开展绩效评估必须首先解决由谁评估的问题。绩效评估主体指的是对评估对象作出评估的组织和个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非营利绩效评估主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政府为主导。如 2006 年民政部在部分省市开展的民间组织绩效评估试点工作。第二, 非营利组织聘请外部专家对本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如, 1996 年中国青少年发展

5、基金会委托中国科技发展促进会对 “ 希望工程 ” 进行的绩效评估; 1997 年杨团等人对天津鹤童老人院进行的绩效评估; 1999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等机构对上海罗山会馆进行的绩效评估等。第三,非营利组织的自我绩效评估。目前,这类绩效评估在国内非营利组织中最为常见,评估所需的资料多通过访谈得来。由于这种类型的评估是非营利组织对自身所进行的评估,对组织本身的背景和特点都较熟悉,评估的费用较低,但受主客观影响,评估的结果可能缺乏公正性。第四 ,国外的资助机构、国际非营利组织、国际金融组织 (如世界银行 )、联合国体系 (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对所资助的非营利组织进行的评估。这种评估应

6、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参与式评估方法,评估方式十分灵活,但由于评估主体对被评估组织当地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评估结果也不是十分理想。由于这类评估与国内非营利组织接受国外的资金、项目联系在一起,因此较为多见,也合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国际惯例。 四、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客体 评估的客体是指绩效评估的对象;明确评估客体是绩效评估的先决条件。由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 过程的复杂性,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客体在学术界尚无定论,研究论述颇多。邓国胜构建了非营利组织评估模型,该模型有四个子模块。第一个子模块是非营利性评估,即对非营利组织是否违背了非营利组织的行为规范进行评估。该模块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来促进非营利组织的

7、责任与社会公信度的提高;它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非营利组织的筹款难题。第二个子模块是使命与战略的评估。该模块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它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非营利组织如何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如何增强组织的凝聚、吸引人才等问题。通常,使命与战略评估属于组织 的自我评估,由组织内部员工实施。当然,有时也可以请外部专家参与。第三个子模块是项目评估。该模块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估促进非营利组织的效率与服务质量,它试图解决的是因缺乏竞争导致的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通常,项目评估属于外部评估主体评估。第四个子模块是组织能力评估。该模块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能力评估增强非营利组织达成使命的能力

8、;它试图解决的是长期以来非营利组织能力欠发达的问题。通常,组织的能力评估属于自我评估,由组织内部人员完成。其后,邓国胜又针对传统的 “ 三 E”( 所谓 “ 三 E” 即指经济(Economy)、效率 (Efficiency)与效果 (Effec tiveness)、 “ 三 D”( 所谓“ 三 D” 是指诊断 (Diagno sis)、设计 (Design)与发展 (Development)和“ 顾客满意度 ” 评估理论的不足,提出更有针对性、更适合中国非营利组织的 “APC” 评估理论。唐跃军等则构建了基本状况、组织治理、公共责任、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筹资活动等 6 个一级指标、 28 个

9、二级指标、 21 个三级指标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权重设计的思路。刘宇喆从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自身拥有的有形资产和 无形资产的数量、公益性、信誉、融资能力、抵抗风险能力、评估主体等方面研究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文宏认为,一个有效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包括两层次:一个层次是针对非营利管理组织成员个体在工作任务中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效益等方面情况;另一个是针对整个非营利组织基于政府、社会及其自身一定的人力、设施、资金、信息、技术和政策而产生的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业绩和作为的情况。刘春香等强调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估机制,它是非营利组织运作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10、这是因为评估机制不但能对受评机构产生积极影响,而且有可能通过探讨某个领域 内的一个典型或一种模式,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参考依据。比如,能帮助受评机构调整目标、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检查进度、沟通社会等。当然,这一评估机制所包含的内容应是全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有:目的评估,它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效率和效果指标以及服务质量指标等等;管理力评估,它应包括管理模式、管理技能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自我评估、筹款能力等等;组织成员评估,如共同的价值观、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工作水平、领导者的领导艺术等等;使命与战略规划的评估,主要包括需求评估、创新评估以及灵活性评估等。 林闽刚提出非

11、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应以通过有效的组织治理结构,提升组织绩效,实现公共利益,获得公共信任。在这一目标基础上,提出以组织治理结构、组织绩效、公共利益为基础的一套社会问责体系。徐君、王冠、曾旗等根据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目前情况,遵循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借鉴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绩效评价已经取得的成果,综合考虑非营利组织的特点,构建了三层递阶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内部治理与运作、效益、效率和发展创新能力四大类指标组成;每大类指标又包括若干个具体的指标,共 17 个。 五、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 方法 由于公共数据平台缺乏、统计口径的多样化,我国目前非营利组织的定量化评价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对非

12、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方法主要有三:一是对非营利组织绩效之相关要素的定性描述,采取诸如平衡记分卡之类的方法。朱小平、杨妍针对非营利组织服务内涵和模式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主要从四个维度来衡量,包括使命达成度与社会接受度 (效果性 );运作有效度 (效率性 );资源投放度 (经济性 );团体满意度 (效果性 )。罗文标、吴冲以平衡计分卡方法为基础,提出六维棱柱绩效评估模型 (SDP),即财务维、客户维、内部运营维、学习与成 长维、政府维、竞争维。二是对非营利组织运作效率、效益与成本的定量测度与评估。如徐君、王冠、曾旗等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非营利组织企业化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这方面可以有数量的计算,但这

13、种计算只有相对意义。有时候,一些非营利组织在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以后,其 “ 产出 ” 效率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被认定。人们很难对此作出关于效益的评估。而且,量化方法也并非像某些人所声称的那样,具有价值中立,没有意识形态的倾向。如果一味追求定量分析,只会把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引入庸俗化境地或是误入歧途。三是综合评估方法,也就是对非营 利组织绩效的定性定量综合评价。这是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有别于营利组织的亮点之处。因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如何,并不是组织自身的主观认定和判断,而是相关利益者对其所作的各种客观评价的总和。当前,许多非营利组织由于自身规模、评估能力、外部环境等因素制约了综合评估方法的实

14、际运用。 六、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 对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程序探讨,盛明科认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包括:明确评估目的、构建指标体系、制定评估方案、收集评估数据、计算数据信息、撰写评估报告等基 本环节。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管理过程。而李薇、姜明锡认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考评程序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考评规划; (2)确定考评对象; (3)确定考评方式; (4)确定考评目标; (5)建立考评指标体系; (6)收集相关信息; (7)选择考评方法; (8)执行考评。实践方面, 2006 年,湖北省作为全国开展公益性

15、社团评估工作试点省 (市 )之一,在开展公益型社团绩效评估时,建立了 “ 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 ” 的评估机制。整个评估机制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研阶段;第二阶段为评 估办法和标准制定阶段;第三阶段为动员和培训阶段;第四阶段为评估阶段;第五阶段为结果审定和公示阶段;第六阶段为总结阶段。 七、简要评论 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出现还是新兴事物,其理论和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学术界的研究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第一,初期研究局限于宽泛的必要性和意义阐述。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基本形成共识,主要有:开展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可以优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

16、开展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有利于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有 利于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建设,有利于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第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考核标准不统一。目前,国内关于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客体,即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很多。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但指标体系设计主观性强,不够科学;主要是定性的描述而没有进一步指标化和定量化;主要侧重经济指标,非货币性指标缺乏;其实际操作性和系统性不足。 第三,评估方法单一。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所采用的评估手段、方法基本上没有超出经济学的范围。如成本一效益分析 方法是采用最广泛的方法,关心的是非营利组织

17、的直接投入和产出,但很少深入到社会效果与影响的推定。非营利组织的定量化、模型化研究,缺少关注和推广。针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实际情况,采用综合评估方法,以促进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改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第四,偏重个案研究。主要是理论推断加个案分析,数据的缺乏导致理论的研究成果缺乏普遍适用性;非营利组织研究难以在更新、更高、更深的层面上展开。 第五,非营利组织绩效评议结果反馈机制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个 “ 盲区 ” 。对非营利组织进行评估后,如何科学使用评估 结果以便诊断与发现问题,如何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设计、董事会改造、管理流程重组,如何进行政策法规层次上的创新以及改变对原始路径的依赖,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现实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