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问题初探 摘 要:客观考察并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是建设民族地区的基本前提。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社会制度文明建设上,一些传统观点或社会旧俗与现代公民法制、市场经济制度发展不相适应,法制建设仍需加强;在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上,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交通较差,市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贫困问题突出;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低下,一些民族特色文化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考察这些现实问题有助于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我国民族工作的讲话,切实做好民族工作。 关键词:民 族地区;民族社会发展;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形势 中图分类号: D633 文
2、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6)16-0043-03 在我国这个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 55 个少数民族和未识别民族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9.5%,我国民族地区的总面积更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 64.2%,民族地区的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 75%,森林面积占全国的 43.9%;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 55.9%;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总量的 65.9%,矿藏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约占全国的 60%以上。因此,民族地区的 社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它事关国家稳定、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腾飞和中国梦的现实。虽然民族地区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由于历史
3、文化与地理位置等的原因,民族地区与内地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现实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实现中国梦,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快发展,缩小与内地的差距。而要想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就需要认清当前民族地区在社会制度文明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当前这些问题,才能切实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出的民族工作形势,才能 更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促进我国的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与发展。 社会的发展,包括制度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三大发展。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4、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在社会制度文明建设上,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虽然已经建立,国家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专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民族团结与融和的局面,但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 次,人们的法制观念相对淡薄,民族地方在法制建设方面还存在某些传统思想或习俗与现代公民法制、市场经济社会制度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用传统习俗处理违法罪行为的事件。当然,少族民族地区可以在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授权范围内,为尊重民族地区的传统道德与风俗文化,制定出更适合本地区的法规或单行条例。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尤其
5、是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如何增强少数民族对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与精神认同,也是当前我国民族政治问题的重要内容。 2.社会物质文明 建设上,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基础总体水平较差,这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较差,发展条件更差,投资环境也差。而且与内地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的差距仍在加大。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体制虽已基本建立,但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基础差,多数地区如西藏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交通较差,市场活力、市场创新和市场调配资源、吸引资源的能力都不够;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开采成本又高;旅游业虽是民族地区的强项,但由于配套的交通、服务设施尚需完善,还
6、需要进一步发展;贫困问题的解决,仍面临巨大压力。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及各种 援助少族民族地区的工作让民族地区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内地相比,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以 2008 年的统计数据为例,我国民族八个省区全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总数 18 779家,占全国的 4.41%,工业企业产值 29 861.67 亿元,占全国的 5.88%。民族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全国各省区市场化程度指数的排名中, 8 个民族省区排名全部靠后,就连最靠前的内蒙古自治区也仅排名在第 20 位。 2013 年,民族地区人均 GDP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78%,东西部人均 GDP 的差距高达2.1
7、万元;民族地区城乡 差距大,城乡收入之比为 3.68,绝大多数民族省区超过国际公认的 3.1社会稳定警戒线,如果这种发展差距长期存在,势必会影响民族地区的稳定,影响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民族地区的社会贫困问题依然突出。世界银行对贫困的定义是:贫困就是一种人们想逃避的生存状态,它意味着饥饿、栖身之地、缺衣少药,没有机会上学,也不知道怎样获得知识;贫困就是失业,害怕未来,生命随时受到饥饿、疾病和死亡等的威胁。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14 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 7 017 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6 个省份的贫困人 口都超过 500 万人。根据国家民委的报告, 2014 年,
8、我国民族 8 省区贫困人口从 2011 年的 3 917 万人下降到 2 205 万人;到 2015 年,民族 8 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为 1 813 万人,比上年减少 392 万。民族 8 省区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 32.5%,比上一年的 31.4%高出了 1.1 个百分点。我国民族 8省区减贫率为 17.8%,全国同期减贫平均率为 20.6%,民族 8省区减贫速度也慢于全国的平均速度。另外,我国民族 8省区农村贫困发生率为 12.1%,也比全国 5.7%的平均数高出了 6.4 个百分点。 民族地区公 共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交通、现代通讯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个别民族地区
9、不愿意接受快节奏生活,风险意识薄弱等;部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较强的依赖、保守心理;城市化发展虽快,但发展水平较低。统计显示, 2013 年民族 8 省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 13.1%和 12.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提高了 13.9%和 10.5%。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 80%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集中的西部地区。如据 2013 年的统计,青海省贫困发生率高达 23%;广西少数民族 人口比重高的县多数是贫困县。 民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但基础较弱。民族地区城市化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县(旗)、自治县改市;二是镇改市;三是撤地设
10、市或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但与全国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以小城市为主,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存在着 “ 超城市化 ” 的现象。 而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多只有小学、初中学历。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不能完全照搬发达地区的经验模式,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城镇化率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我国民族 地区的城镇化率长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民族地区医疗条件有待提高。在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极为缺乏。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仍需大力发展。 3.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逐渐
11、消失,少族民族教育水平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文化保护,虽然国家通过了一系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与措施,如通过非物质文化保护法、旅游资源开发性保护措施及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文化古籍图书,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但随着现代市场经济、新科技、新通讯与新信息技 术的发展,加上占主流的汉文化的冲击,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人数少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得不到新一代年轻人的继承。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有被誉为占文字 “ 活化石 ” 的水书、还有芦笙、剪纸、刺绣等民间传统文化。但由于地理环境闭塞、狭小,当地中青年外出到城市或沿海地区打工人数超过 60%,造成民族文化人才断层,当地懂水书
12、的老人不足十人,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和文化形式而临失传的境地。民族文化间的 “ 自然同化 ” 现象不可避免,但我们仍然有责任尽力保护或保存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范本。在教育上, “ 两基 ” 目标基本实现 ,但基础薄弱;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教学质量还不够高。中国 55 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畲族通用汉语、汉文以外,有 18 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其余民族还没有文字。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教育公平问题也较突出;公民教育及现代社会素质教育尚待加强。 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任重道远。如国家规定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的目标只是 86%,但不少偏远的地区初中生的辍学率就超过了 30%
13、;还有一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学校布点少,寄宿学校不足,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上学时,都要淌溪过河、翻山越岭,甚至要 攀岩溜索,有的学生上学路上就要花三四个小时,上学难度与危险性很大。 在社会和谐关系建设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员流动性增强,导致民族矛盾有所上升,加剧了藏独、东突等民族分裂势力对社会稳定与国防安全的威胁。除 2008 年西藏 “3?14 事件 ” 、 2009 年新疆 “7?5 事件 ”外,在 2007 年之前的十几年中,我国新疆地区的恐怖主义势力、国内外分裂势力在我国境内外共制造了 260 多起恐怖事件,造成无辜群众和干部 160多人丧生。 近年来,我国政府依法对 “ 三
14、股势力 ” 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遏制了分裂势力与 恐怖势力的蔓延。但在南疆某些局部地区,仍有暴恐势力在活动,仍有国际敌对势力在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安全。民族地区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反暴力的形势依然复杂,任务很重。 总之,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客观、准确把握我国当前的民族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推进民族工作,理解党对民族工作的认识及民族政策。在 2014 年 9 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当前的民族工作形势做出了重要判断,指出了我国当前民族工作形势面临的一些 “ 新的阶段性特征 ” 。他明确提出:我国当族的民族工作,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的形势和发展仍然偏低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实施与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有所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仍然活跃并存。习近平总书记这 “ 五个并存 ” 的科学判断,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当前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形势,防止我国民族工作中采取简单化、片面化的做法,有助于保证各项民族工作有一个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