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14582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中部崛起的区域创新战略与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部崛起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中部崛起是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提升中部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以期能对实现中部崛起战略有所借鉴。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浪潮中,区域创新能力已日渐成为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布局下,如何创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中部创新能力,已然成为中部能否从 “ 塌陷 ” 中崛起、促 进中部地区

2、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相协调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中部区域创新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从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于如何衡量及评价各区域创新能力,各学者纷纷运用不同的指标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核算与考察。但最后的结果,从总体态势来看,基本相同,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是东强西弱,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而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的排名来看,这里选用科技部相关课题组的测算结果 , 2003 年,中部六个省份综合排名除了湖北排名靠前外,其他五省除了高于西部几个省市外,与其他先进省市差

3、距还很大。可见,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西部较接近,而和国内先进地区比,差距还比较大。下面我们具体从以下几个要素方面来考察分析。 (一 )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 一方面,从中部 Ramp;D 经费投入来看, 2004 年,中部地区 Ramp;D 经费支出占 GDP比重、科技经费支出占 GDP比重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缩小,但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上年相比,科技经费支出有 所增长,但Ramp;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下降了 0.02 个百分点。其中,中部科技投入中政府的 Ramp;D 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平均为 34.83%。另一方面,从科技产出方面来看

4、,中部六省在国内期刊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为 48855篇,占全国总数的 17.79%;而发明专利受理量仅占全国总数的 3.28%,而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更低,仅占全国的 0.49%,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知识获取能力又称知识流动能力 中部地区知识获取能力的平均综合得分为 18.2,与西部地区相差不大,而与东部地区 38.63的平均得分相差甚远。将我国知识获取能力分为四个等级, 2004 年的报告显示,除中部的湖南排名较靠前外,其它省市仍处于第三、第四等级。这说明中部地区的知识流动性不强,合作程度不高。 (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中部技术创新综合评价远低于东部,尤其是突出表现在企业的技术

5、创新能力上。企业的研究开发在研究开发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从中部创新的重要产出指标看,企业在其中的地位并不高,据全国 Ramp;D 资源清查工业资料汇编数据显示,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山西的工 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中,国有企业分别占47.05%、 39.26%、 41.16%、 51.84%和 35%。可见,中部几个省的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是创新主体,而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地位并不高。而且从中测算出的技术创新的经济绩效来看,不仅东部远高于中部,甚至西部也优于中部。如效率指标中单位科技资金投入产生的发明专利产出、单位科技人员产生的发明专利以及新产品开发费占新产品

6、产值,西部都强于中部。 (四 )区域创新环境 一个地区创新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水平、市场的大小、劳动者的素质等硬环境,也包括观念、政策、 文化、制度等为企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的软环境,这些都是制约创新的重要因素。从硬环境来看,中部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但从 2003 年各个区域创新环境综合测评指数上来看,中部综合测评在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方面不仅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全部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原因不仅在于中部信息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更主要的在于中部的政策、制度等创新软环境严重落后。 中部区域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经济实力较弱且经费投入不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 GDP水平,直接影响其

7、Ramp;D投入强度、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强度和区域创新能力。中部曾是我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正处于向工业化中前期阶段,但由于中部广大地区以农业为主, “ 三农 ” 问题突出,因此,中部总体上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003年,中部人均 GDP为 7810.67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为 970.27 美元。据统计,近年来中部 Ramp;D 经费与GDP 的比例平均维持在 0.62%左右,而东部和西部的比例分别为 1.18%和0.80%。 Ramp;D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中部只能走以使用技术和改进技术为主的技术创新道路, 缺乏创造技术的能力。中部地

8、区知识创造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开发投入低,而中部科技投入中政府的 Ramp;D 经费投入所占比重较大,相对来说,企业经费投入不足。中部企业 Ramp;D 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中部国有企业比较多,经营机制尚未转变;而中小企业发展不足,工业企业普遍效益低下,自有资金不足;缺乏有效的融资体制扶持,造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筹措资金困难。因此,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二 )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 中部区域创新系统的特点是高校、科研机构自办产业较多,与企业联手进行技术创新 较少。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合作缺乏长期战略性合作的基础。这主要是因为:缺少激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

9、行合作的联接机制。由于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各行其是的独立职能,加之它们在时间、空间上和职能上的界限,一方面延缓了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使企业错失赢得竞争优势的良机;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必要的资金和试验场所,使得许多创新不能得以实现。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很难建立起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 “ 共赢 ” 基础上的紧密合作。 (三 )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落后 中部产业多属传统产业,产业重点多在化工、冶炼和交通设备等第一、第二产业,普遍存在人多、社会负担重、经营机制不灵活、技术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由于中部尚缺乏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和高新科技园区,因此以

10、计算机、光机电一体化、信息、金融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非常脆弱,不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优势,而且基础差,尚处于成长阶段,没有一批成熟的和独有的核心技术,在区域创新能力上表现为实力弱。 近年来,中部高技术产业规模在全国比重偏低,技术密集度不高。 2003年,中部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为 852亿元,在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 15099 亿元中所占比重为 5.8%,较 1995 年的 8.64%下降了 2.8 个百分点;中部 Ramp;D经费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28%,低于全国 4.96%的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的人均增加值只有 5.63 万元,仅为东部 10.24 万元的一半。中

11、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 5.73 亿美元,仅为全国的 0.51%,不仅远低于东部 98.60%的比例,而且与西部 0.887%的水平相差不远;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也有所下降。同时中部高技术产业的贸易额也远远低于沿海其它省市,并且 贸易逆差大,贸易逆差与进口额比例高达 -6.36,可见中部高技术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国际竞争力非常弱。 (四 )创新制度建设落后 尽管中部科研与创新的基础设施较好,但基于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 从正式约束来看,推动技术创新的地方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当前,中部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和法规以被动地执行全国有关法律法规为主,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技

12、术创新法规体系,特别是在一些有关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技术与人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政策法规不全,既不利于充分 保障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利益,提高其创新积极性,也不利于维护技术创新的正常秩序,保证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益。 从非正式约束来看,中部地处内陆,受历史因素及传统文化影响,总体上表现为社会封闭,意识落后,缺乏市场观念,创新文化氛围不浓;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政府 “ 等、靠、要 ” 的传统思维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微观管理过多过细,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支持不够。各省无论从政府,还是从社会,都尚未形成一套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创新软环境差。 从实 施机制来看,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和市场秩序对技术创新管理和保护不力,缺乏区域技术创新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机制,制度实施的效率极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型企业产权不清,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得到根本确立;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投融资市场混乱;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人才政策未落到实处;产、学、研各自为政,缺乏相互合作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信用水平较低,技术创新的风险较大。 尽管近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引下,制订和实施了不少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可是都因缺乏一种较好的实施机制,致使制 度执行的效率低,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尽的职能。 搜集整理理 ttt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