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历史专题一:必修一复习卷(中国史)授课老师:程细柳【知识要点】专题 知 识 条 目 必考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c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的统一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b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代“刺史”的设置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元朝行省制度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bbbbd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清朝军机处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bcc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的背景 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bbc c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bb23伟大的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bbcbc2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武昌起义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bbbbc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一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红军长征及其意义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c bbbb
3、bbc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bc bc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bcd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bbb3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代表团参加 1954 年日内瓦会议和 1955 年万隆会议 cb2外交关系的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
4、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bbb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bb【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君主专制(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君主专制(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位实行终身制与世袭制,以及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等各种权力于一身,从而拥有专断独裁的权力。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也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因而二者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朝代制度发展阶段
5、特征东周秦朝两汉4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巩固练习】1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A “封邦建国”制度肇始于西周 B宗法制存废关乎政治的稳定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关键 D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2.史书记载某朝疆域:“东至还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响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该朝代是A周 B秦 C汉 D唐3.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
6、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4.史学家钱穆说“宋代也有三省,实际上只有中书省在皇宫里,门下、尚书两省都移在皇宫外面了,故只有中书省单独取旨。 ”此处的“中书省”又称A度支司 B政事堂 C枢密院 D宣政院55.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6.北宋乾德二年,宋太祖“欲为赵普(时任宰相)置副而难其名称” ,翰林学士承旨(官名)
7、陶毅的建议最后被采纳。下列选项中他推荐的“名称”最有可能是A刺史 B三司使 C枢密使 D参知政事7.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省制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8.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
8、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9.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10.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 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1.在近代中国文明演进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构建各有侧重。其中,辛亥革命侧重于构建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制度文明 D生态文明12.观察右图。
9、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会址位于图中A BC D13.中国近代史上,英国通过下列三个不平等条约最终控制了香港地区的主权。它们是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北京条约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6A B C D14.阅读下图。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该文A推动“一国两制”构想的落实 B促使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开始C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D标志着两岸“三通”的实现15.“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但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 年宪法,前者在政治制度设计上与后者不同的是A实行责任内阁制 B三
10、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议会行使立法权 D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16.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17.1937 年 8 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1
11、8.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中国这头睡狮开始狂吼。资产阶级为之奔走呼号,学生游行示威,火烧曹宅;商人罢市歇业,国人拒买日货;工人罢工停产。连那些封建以来的王公贵族参与到抗议的队伍中来。从上述现象看,五四运动应该属于什么性质?A社会主义运动 B民族主义运动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自由主义运动19. 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B加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D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东往西移720.1953 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对这一原则提出的背景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主动外交姿态
12、B国际局势趋于缓和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 D万隆会议精神影响21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22右图是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它最早形成于A1949 年B1954 年C1956 年D1978 年23.1954 年 3 月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红色中国的周恩来” ,小标题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 。该期杂志“封面”反映的是A
13、 “北约”和“华约”全面对抗局面正式形成B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订C广大亚非国家排除西方干扰,独立自主召开万隆会议D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即将召开24.20 世纪 50 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5.下图展现了 20 世纪中后期某次国际会议的场景。下列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
14、会议B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8C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D认为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的唯一办法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4 分)材料一 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 ”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观点?有学者认为,唐代三省六部制体现了“皇权之下的民主”,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12 分)材料二(2) 临时约法的制定者是谁?为什么说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对比图 1、图 2,说明辛亥革命在政治层面的局限性。 (12 分)927. 决
15、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 分)材料一 20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 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 1947 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 月至 8 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 132 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 1936 年 57 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
16、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 1947 年材料二 1947 年 12 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晓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陈晓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 、 “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12 分)(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 1947 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意义。(8 分)(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4 分)(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2 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