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程名称:政治理论提高课程编码:1177011课程学分:1课程学时:64学时适用专业:全校本科生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政治理论辅导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计 64 学时,1 学分。教师将采取难点、重点分析,习题强化训练等方式,提高大家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考试能力。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学时)第一节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与发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 从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
3、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完善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 马克思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4、第二节实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
5、开放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第四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4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
6、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一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第二节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第二节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第二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三节加强党的建设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7、础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节 学习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学习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8、成长成才5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促进民族团结和
9、祖国统一三、增强国防观念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 世界观与人生观二、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三、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四、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二、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三、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四、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二、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三、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四、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二、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6三、 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10、优良道德传统一、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二、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三、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三、 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一、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二、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三、 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 社会公德及其特点二、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三、 社会公德的实
11、践与养成四、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 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二、 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二、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三、 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四、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一、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二、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三、 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一、 爱情与人生二、婚姻与家庭三、 家庭美德四、 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7二、我
12、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二、 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一、 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二、 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三、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一、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二、 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一、 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二、 我国的国家制度三、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 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二、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三、 我
13、国的经济法律制度四、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第三节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一、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二、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三、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四、 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概论掌握:一大历史主题,二大两大历史任务,三大革命目标,四条历史线索。第二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贫困原因;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第三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掌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历史作用;8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四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4、掌握: 三民主义学说、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第五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掌握: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以及五四运动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开天辟地”的关系。第六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内容;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第七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开始全国性抗战的意义;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右消极由片面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的原因;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抗日战争胜利的意
15、义、原因和基本经验。第八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掌握:解放区军民赢得自卫战争胜利的必然性;土地制度改革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中国革命胜利的的基本经验。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和各篇章(节)学时分配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6 学时第二讲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6 学时第三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6 学时第四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6 学时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必须有 Powerpoint 课件2、 适当的录像资料3、 灵活的教学方式,力求做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图像和文字有机统一。六、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无教材,教师自己根据教学情况选用参考书9七、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标准本课程的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平时占百分之四十,包括上课出勤、回答问题、小作业等方面;期末考试占百分之六十。八、其它问题的说明无大纲编写人:李肖大纲审阅人:李志强学科负责人:李肖学院负责人:张加才制(修)订日 期:20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