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徐州市邳州市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 小学数学课堂“趣理化学程”的设计与实施 研修方案 1 研修主题:依据对本地区本学科教师基本情况、本站学员基本情况的诊断,确定研修主题。 2 研修内容:围绕研修主题,确定研修目标、重点难点、研修内容、研修方法、总体框架等。 3 研修思路:本主题研修的基本思路、具体研修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4 研修特色:在研修内容、研修形式、研修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5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的呈现形式及社会效益等。 一、 研修主题 主 题: 小学数学课堂“趣理化学程”的设计与实 施 研修依据 : 1、 邳州 市 小学数学教师年龄结构整体老化,乡村小学数学课堂
2、教学水平整体较差,年轻的在编数学教师每年补充量很少, 5 至 10 年教龄有精力、有活力的数学教师严重缺乏。 5 年教龄以内的新入编教师全部分到乡村小学,在相对年龄老化、思维固化、教学水平弱化的群体中,年轻教师缺乏高质量的引领,进步缓慢,制约了其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2、本培育站面向 邳州 市乡村小学中青年教师招收研修学员,主要面向 35 岁以下,年轻向上、积极进取、虚心好学,教龄 10 年左右的骨干教师和教龄 5 年左右的新秀教师,他们有热情而缺经验,肯实践而缺 理论,勤于个人奋斗而缺同侪互助,缺专业引领,所以,他们的成长是本培育站义不容辞的职责。 3、数学学科偏理性的特点和儿童思维偏直观感
3、性的特点是一对现实的矛盾,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面解决,矛盾的主体应倾斜于儿童的学,倾向于儿童的思维,理性的数学知识要服从于儿童的认知规律,要观照学科本位中的儿童立场,即怎样让理性的、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过程儿童化、趣味化、情境化,引人入胜,乐此不疲,越学越想学,从而让数学课堂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不仅保证学的质量,而且保持浓厚的学的兴趣。本主题的着眼点与着力点就是努力探求这 对矛盾的解决路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青年骨干教师设计与实施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研修内容 1、研修主要内容 2 ( 1)小学数学课堂“趣”与“理”相关教学论的学习(理论
4、学习) ( 2)小学数学课堂“化理为趣”的学材钻研(学材开发) ( 3)小学数学课堂“趣理相融”的教学设计(学程设计) ( 4)小学数学课堂“趣理化”的组织实施(现场实践) 2、研修目标 ( 1)通过学习“数学的趣与理”相关的教学论,更新学员教育理念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还应有兴趣的培养与生成 ,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 2)通过对学材的钻研开发,挖掘小学阶段各年级数学知识结构中的趣味基因,梳理各章节提炼出趣味点,为儿童学程的编制提供素材。 ( 3)通过“趣理相融”的教学设计,增强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意识,不仅为知识而设计,更为学生“想学知识”而设计。 ( 4)通过课
5、堂现场的组织实施,激发儿童对“理”的探究,对“趣”的增强,促进儿童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喜好,穷其理而趣味浓。 3、 研修重点与难点 ( 1)重点:小学数学课堂“趣理化学程”的开发设计与组织实施。 ( 2)难点:“理”本来存在,“趣”如何挖掘 ,如何融合,如何课堂实施。 4、 研修内容的总体框架 三、研修思路 1、基本思路:专家引领,同侪互助,微格课例,反思提升。 微格式研修:课例解剖,诊断分析 发现问题,追寻原因 理论支撑,寻找对策 课堂再实践,反思提升。以课例为抓手,定格分析有什么?缺什么?有针对性学习相关理论,探查原因,制定对策,重构设计,反复现场实践,从而反思提升数学课堂的意义与意味,提升
6、教师的开发设计、组织实施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即理的探究与趣的浓厚。 3 2、具体研修方法 ( 1)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为乡村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书目 ,强化阅读,更新观念,改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趣味地学;同时强化应用意识,寻找每一理论的支持课例,始终抓住课堂牛鼻子,让学程的理与趣真正发生在课堂。 每月读一本推荐的教育专著,数学的趣四册,数学课堂的趣与理全册,研读其中为我所需的内涵。 每月深刻解剖一个课例,设计一个课例,实施一个课例(三者可以融合进行)。 ( 2)自我研修与同侪互助相结合。 乡村学员住的分散,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平时强化乡村学员自我阅读、自我实践,同时,还经常组织他
7、们积极参加线上与线下的各类集中研讨活动,面对面聆听专家讲座;建立 QQ 群,学员对话,相互交流所思所想、所做所为,相互发问,相互分享;建立“相约周五晚 8点”制度,定时上线交流本周的实践心得,上传每周的“拿手一课”学程设计。 ( 3)分散实践与集中微格研修相结合。 按照研修的主题,确立个人的小课题、小目标,解决自己的大问题,形成自己有代表性的课例。集中培训时,导师组将典型的课例学程,微格化处理,引导大家进行深度的解剖与重新建构,最后再返回课堂,验证“趣理化学程”的效果。 汇报实践,提供典型:我满意的学程、我失败的学程、我重建的学程。 微格处理,集体评析:选取典型,微格处理;集中评 析,现场解剖
8、;情境填空,发表设想。 实践验证,同课异构:根据不同的理解,围绕某一课例的微格解剖,进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重构,从课堂中来,再返回到课堂中去,实践对比,消化吸收,提升自我。 具体研修方式: 专题讲座 自我阅读 网上互助 微格面授 自我实践 考评总结。 3、研修计划 ( 1)准备阶段 ( 2018.5 2018.6),组建导师团,问卷调查乡村小学数学课堂的现状;遴选培育站学员;撰写并集体论证研修方案,上报申请书,召开预备会议。 ( 2)实施阶段 ( 2018.7 2019.3),按照方案落实研修 。 每天坚持阅读推荐的教育专著或教育报刊; 每两周一次“相约周五晚八点”网上研讨; 每月一次集中面
9、训、微格教研、主题研修; 4 每月上传一节“趣理化学程”的课例; 寒暑假集中面训研修,理论沙龙、模拟课堂、微格解剖; 导师组每月都要对学员上传的课例或论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反馈,指导优秀学员参加相应的论文评选、优质课评选; 导师组要对 30 名学员,人人进行课堂诊断,提出建设性意见,明方向,见行动; 主持人每月定期编制活动简报,认真考核,及时反馈。 ( 3)总结阶段 ( 2019.4 2019.5)学员完成研修学时,完成个人研 修总结与答辩;工作站梳理回顾,总结成果,撰写工作报告,申请上级考核。 4、可行性分析 ( 1)主持人:扎实深厚的研究基础 。 主持人为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
10、先进个人,教育局直属小学 校长 ,徐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有较为丰富 的 培养青年教师的经验。主持过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先后在 人民教育 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50 余篇,有较高的教科研素养。 主持人在“十二五”期间,主持了一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数学基本思想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布与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且于 2015 年 12 月顺利结题,也为圆满完成 本次研修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目前正在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三五”课题 “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两个课题与本研修主题密切相关,对趣理化学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2) 导师
11、团:业务精良、朝气蓬勃的 研修团队。 三 位导师 中,一位是徐州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一位是邳州市教研室教研员,另一位是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都有 很高的教育教学素养和理论水平 。研修组成员都是 乡镇 级以上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较高的师德修养、较强的 进取精神 ,年轻,积极向上,都有发展提 升业务水平的迫切愿望 。所以说无论是主持人、导师团队,还是研修组成员,都具有能保证完成此次研修任务的先决条件。 ( 3)主题:永恒、接地气 的研究主题 。本次研修的主题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立足于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趣”与“理”辩证研究,关注儿童学习过程的建设、关注趣理相融的课堂建设、关注
12、儿童综合学力的培养,重在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实践水平。不仅能帮助教室解决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还能切实提高教学成绩,符合一线教学实际,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 四、研修特色 5 1、研修专题的目标是,打造乡村小学数学课堂“趣理相融”的学习现场,扭转数学课的单调、枯燥、乏味的局面,指向儿童“穷其理且趣味浓”的学习内生动力发展。 2、指向“学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研究学生的趣学与想学,教师的设计与实施服务于学生的学。 3、研修的主要方法是课例的微格研修。指向课例有抓手,落实于课堂有实效,微格方式精细而深刻,不空洞宽泛,更利于学员的吸收
13、、改造、重构。 五、预期成果 1、预期成果形式: ( 1) 学员 :课堂教学理论水平明显提升,实践水平得到有效地改造,成长为乡村教育种子教师。 每人至少研 读四本数学教育专著。 每月完成上传一节课例。 至少执教一节培育站层面的公开课。 至少发表一篇论文,或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 ( 2) 导师团 :积累培育经验,提升专业素养,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培育能力。 一份高质量的研修报告。 公开发表 2 篇论文。 汇编学员的课例集、论文集、课例光盘。 ( 3) 培育站 :创建成优秀培育站点,发挥培育功能。 整理完善一年培育过程档案汇编。 总结经验,推广交流,扩大影响。 2、社会效益 通过学员的研修,改造学员数学课堂的设计开发与组织实施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业质 量提升;并借助他们,努力让乡村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样态有所改善,发挥每位学员作为种子教师独特的作用。 通过导师组的指导,进一步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扩大导师的社会影响,教学相长,激励导师的自我更新,自我成长。 通过培育站的活动,为乡村骨干教师的培育探索方法,积累经验,为后续乡村骨干教师的培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