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府谷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目 录 一 总 则 . 1 1.1 编制目的 . 1 1.2 编制依据 . 1 1.3 编制原则 . 1 1.4 适用范围 . 2 1.5 预案执行与修订 . 2 二 基本情况 . 2 2.1 自然概况 . 2 2.2 社会经济情况 . 5 2.3 山 洪灾害概况 . 6 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 10 三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 14 3.1 划分原则 . 15 3.2 “两区”的基本情况 . 15 四 组织指挥体系 . 16 4.1 组织机构 . 16 4.2 分工与职责 . 16 五 监测、通信及预警 . 19 II 5.1 监测 . 20 5.2 通信方
2、式 . 20 5.3 预报预警 . 20 六 转移安置 . 26 6.1 转移安置原则 . 26 6.2 转移安置路线 . 26 6.3 转移安置方式和应急措施 . 26 七 抢险救灾 . 27 7.1 抢险救灾准备 . 27 7.2 抢险、救灾 . 27 八 保障措施 . 28 8.1 汛前检查 . 28 8.2 宣传教育及演练 . 29 8.3 责任 . 30 九 附件 . 30 1 府谷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一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府谷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河川众多,沟壑纵横,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灾害频繁, 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
3、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山洪灾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防洪法办法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细则 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 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 1.3 编制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2 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避、抢、救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具有可操作性;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防汛责任
4、制,落实 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群测群防,科学防控。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 是指在府谷县山洪灾害防御县级非工程措施建成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而预先编制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适应于府谷县境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是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门、单位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1.5 预案执行与修订 本预案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编制,由县人民政府负责批准并及时公布,报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备案,预案自批准之日起执行。今后将根据我县山洪灾害灾情、防灾设施、社会经济和防汛指挥机构及责任人等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并按原审批程
5、序报批。 二 基 本 情 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3 界于北纬 38 42 39 35,东经 110 22 111 14之间,东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县毗邻。 2.1.2 地形地貌 府谷县处于内蒙古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的接壤地带。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西北至东南流向的黄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峁为骨架,海拔高度在 780.0 1426.5 米之间,相对高度差为 646.5 米。 自第四世纪以来,由于受外力地质作用和几千年来
6、人为活动的影响,区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形成了特有的半干旱黄土 风沙地貌。 2.1.3 气象特性 府谷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期,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年差与日差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年际变化大。春季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寒流霜冻、大风等天气,夏季雨量集中,多发短阵性降雨,秋季多发阴雨天气,冬季在强大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的控制下寒冷干燥。 ( 1)温度:年平均气温 9.34;最热的 7 月,月平均气温24.2,极端最高气温 38.9( 1966 年 6 月 21 日);最冷的 1 月,月平均气温零下 8.2,极端
7、最低气温为 -24( 1967 年 1 月 15 日)。气温年较差 32.3。 4 ( 2)降雨:全县年平均降水量 418.6 mm;降水主要集中在 7至 9 月,占年降水量的 62.1。尤其以 8 月份最多。降雨量的分布特点是由南到北递减,南北地降水差异在 5080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1576.2mm,为降雨的 3.77 倍。降雨呈短时高强的特点,如 1977 年 8 月 2 日一次暴雨,历时 9 小时,暴雨中心三道沟降水量达 210mm。 ( 3)光照:多年平均日照为 2894.9h,日照率 65,农业活动主要季节的 4 至 10 月每月日照数都在 230h 以上。初霜为 10 月5
8、 日;终霜为 4 月 27 日;无霜期 177 天。 ( 4)风:县内刮风天数较多。冬春多西北风,夏秋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 2.6m/s,大于 5 级风平均 8 到 9 天出现一次,年平均出现大风 20 次。近 50 多年来最大风速为 24 m/s( 1965 年 5 月 23日 NNW 风),瞬间最大风速为 39 m/s( 1978 年 6 月 28 日 NNW风)。各年最大风速在 1723 m/s 之间。夏季大风主要与雷阵雨有关。 ( 5)积雪、冻土 据 19592010 年统计府谷最大积雪厚度 16cm( 2002 年 12 月23 日),最大冻土厚度 141cm( 1984 年 2 月
9、 19 日)。 2.1.4 水文特征 我县境内河流多为山溪性河流,来水主要由降水产生,洪水暴涨陡落,年径流深由北向南递增,变化范围在 80 135 毫米之间,相差 55 毫米,全县年平均径流深 90.9 毫米,径流的年内变化5 和降雨量的年内分布相一致,大部分径流集中在汛期的 7 9月份,其径流量约占年径流总量的 70.3%,多数河流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暴涨,旱季断流。 我县境内水系多,分布广,主要的河流有黄河、黄 河一级支流黄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胡桥沟等,黄河沿岸还有很多小支流在本区直接流入黄河。集水面积大于 100 平方公里的干、支流有 11 条。 府谷县主要河流特性参数表 河流名
10、称 特征名称 黄河 府谷段 黄甫川 孤山川 清水川 石马川 胡桥沟 悖牛川 流域面积( km2) 全流域 404039 3246 1272 881 243 210 2274 境内 3229 496.8 1085.3 567.4 238 119 395.9 境内流长( km) 全流域 125 79.4 78 43 38.5 109 境内 103 48 57 47 43 18.0 10 年平均径流量(亿 m3) 总量 180 1.35 0.71 0.42 0.13 0.10 0.75 境内 1.56 0.20 0.60 0.27 0.13 0.06 0.15 最大流量 ( m3/s) 11000
11、11600 10300 1980 2180 8150 日期 1977.8.2 1989.7.21 1977.8.2 1977.8.11 1967.9.1 1989.8.21 最小流量( m3/s) 14.6 0 0 0 0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行政区划 府谷县辖 15 个镇、 2 个农业园区, 3 个办事处, 3 个社区服务中心、 232 个行政村、 10 个社区,总人口 24.91 万,农业人口 17.97万人,非农业人口 6.94 万人,县城主城区人口约 10 万人,大部分行政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居民住户均集中在新府山下地势较低的平缓地带及新区,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各镇(农业园
12、区、办事处)。 6 2.2.2 社会经济情况 2015 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83.76 亿元,同比增长 5.7%;完成财政总收入 51.28 亿元, 下 降 26.41%,其中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6.46 亿元,下降 28.7%; 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 收入分别为 28417元和 10871 元,分别增长 6.22%和 8.06%。 2.3 山洪灾害概况 2.3.1 建国以来典型历史山洪灾害 1972 年 7 月 19 日,黄甫川、清水川、黄河沿岸 12 个公社(镇)87 村庄遭受严重洪灾,淹没、冲毁农田 1 万多亩。黄河洪峰流量达 10700m3/s,洪水“扫街”,县委地下室及部分居
13、民区被淹,黄河大桥工程受损。 1977 年 8 月 2 日,全县普降暴雨,城区和三道沟、木瓜等公社两小时降水 200 多毫米, 80 高龄老人未见闻。这次水灾伤亡 9人,死牲畜 516 头,倒房 2120 间,冲毁农田 94200 亩,冲走柴油机、电动机 257 台,架子车 1200 辆,毁林 35 万株,毁坏公路 399公里,黄河大堤 670 米,其它河段河堤 1.79 公里 ,共计冲毁水利工程 2687 处。黄河洪峰流量达 11100m3/s,孤山川洪峰流量10300m3/s,县城街道水深 1 米多,洪水“扫街”,县委地下室及部分居民区被淹,不少机关、仓库、民房进水。交通堵塞,电源、通讯中
14、断。山体崩塌、滑坡多处发生,造成损失达 3016 万元,其中县城损失 223 万元。 1995 年 7 月 28 日晚 8 时到次日上午 12 时共 16 小时,县城及7 城郊附近 6 个乡镇降雨 182mm,县城山洪暴发,泥沙阻塞排洪渠道,洪水在街道到处横流,街道水深 1 2m,县城大部分机关、工厂、店铺进水,停产停业,部分民房倒塌,大片农田、蔬菜被淹没,造成全县直接经济损失 3009 万元,其中水利工程水毁损失 350多万元。仅造成县城直接经济损失达 3000 万元。 2003 年 7 月 30 日凌晨,全县境内普降大到暴雨,全县 20 个乡镇,降雨量在 100mm 以上的有 9 个乡镇,
15、降雨量在 50mm 以上的有 8 个乡镇,形成两个暴雨中心,第一个暴雨中心位于东北部的黄 甫镇、哈镇、赵五家湾乡一带,调查点降雨量历时 7 小时,共降雨 136mm,第二个暴雨中心位于县城城区一带,调查点降雨历时 5 小时 50 分,共降雨 133mm,最大暴雨时段在 5 时至 6 时30 分,一个半小时降雨达 70 多 mm,降雨历时短,强度大,为多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由于全县普降暴雨,造成全县境内所有河流、河道全部暴发洪水,形成县城及全县性的山洪灾害发生。黄甫川 4 时 30 分出现 6580m3/s 的最大洪峰,清水川在 6 时出现1200m3/s 的洪峰流量,孤山川于 7 时 36 分
16、洪峰流量达到 2920m3/s,黄河于 8 时出现府谷水文站建站以 来最大的实测流量 12800m3/s的洪水。县城区受到了特大山洪灾害的袭击, 23 条排洪渠大多淤积堵塞、排洪不畅,致使山洪溢出渠道,在街上奔流泛滥,街道积水 1m 多深,部分低洼区积水深达 2m。据统计,这次洪灾,给府谷城区及全县人民造成严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全县 20 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地遭受洪灾的侵袭,特别是城区损失相当严重,道8 路、电力、通信、供水设施、民房、校舍冲毁倒塌严重,府店公路、府准公路水毁严重,受 灾 群众 3.4 万人,倒塌民房 48 间,造成 1641 人无家可归,受灾农作物 17438 亩,冲毁水利设
17、施 358 处,抽水站 18 处,水井 160 眼,淤地坝 65 座,截潜流井 7 处,人饮工程 9 处,护堤护岸 4500m,特大暴雨山洪给全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1 亿元。 2012 年 7 月 20 日晚 11 时 30 分至 21 日下午 2 时许,我县大部分地区先后普降暴雨。全县 15 个镇、 2 个农业园区、 3 个办事处有 12个降雨量超过 110mm,其余区域总降雨量均在 76mm以上,县境内四条黄河一级支流流量均达到 20 年来的最高值,黄甫川洪峰流量达到每秒 4720 立方米,清水川洪峰流量达到每秒 1560 立方米,黄河府谷段流量达到每秒 7000 立方米,超过了警戒流量。此次降雨是 1989年以来发生的最严重暴雨灾害,此次暴雨灾害中,全县共紧急撤离处于危险地段群众 1030 余人,转移安置因暴雨房屋受损群众 286 人,成功解救被洪水围困 49 人。此次暴雨灾害受灾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重,为历年来少见,全县各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 8.98 万人,暴雨引发山洪造成 清水川电厂区域 8 人死亡, 13 人失踪 ,灾害损失约 2.37 亿元。 2.3.2 山洪灾害成因 ( 1)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 府谷县山洪灾害类型主要为山洪、及由强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