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当代国际金融体系及其改革的新动向 摘要:当代国际金融危机频发, G20 国峰会达成意识改革当代的国际金融体系。结合国际社会现状和分析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研究当代国际金融体系实际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探讨出可以实际操作的改革动向。 关键词:国际金融体系 IMF 改革 金融监管体系 区域金融合作与监管 一、 当代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 1.美国的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美国金融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联邦储备银行系统,商业银行系统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起中央银行作用。具有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及对私人银行进行管理监督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为美国政府制订和执行金融货币政策。联邦储
2、备系统可以通过它所制订的政策直接影响货币的供应和信贷的增长,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美国商业银行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主要位置, 1980 年,美国共有商业银行 15082家,总资产为 21147亿美元,占金融界资产总额的30%左右。商业银行以存款和贷款为主, 70 年代以来各主要商业银行为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增强生存能力,积极开展存贷款以外的业务。由于 1933 年制定的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业务,也不能经营证券发行和买卖,故许多商业银行都设立信托部,参与证券经营活动。 2.日本的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日本金融体系由中央银行、民间金融机构,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等组成,形成了以中央
3、银行为领导,民间金融机构为主体,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补充的模式。 3.德国的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德国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国家,其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而金融市 场很不发达。由 2001 年的统计数据发现,股票市场总市值只占 GDP 的 24,而银行资产占到 GDP 的 152。 二、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 1.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弊端 牙买加货币体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间再次建立起来并运行到现今的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克服了国际固定汇率制度僵化导致的种种弊端 ,促进了国际金融创新业务、资本国际流动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除保留并加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外,它同布雷顿
4、森林体系有许多重大的不同: ( 1)黄金非货币化; ( 2)储备货币多 样化; ( 3)汇率制度多样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的深入 ,牙买加体系潜在的矛盾日益深化 ,多次爆发的国际及区域金融危机便是牙买加体系内在矛盾激化的表现。国际区域货币的创立、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 ,将成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变革趋势。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的缺陷 首先, IMF放弃了维护固定汇率的职能。其次, IMF资金短缺而难以对逆差国或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国家提供资金援助。 IMF 拥有资金相当于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目前只及 1945
5、年的 1/3,可见随着成员的增加和需求的扩大, IMF 的资金拥有量实际上在减少。再者, IMF 仍被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美国所占份额和投票权占绝对优势,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特别提款权( SDRs)分配也不平衡。最后, IMF 对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和对危机发生后的救援系统表现出落后性。 3.全球金融市场网络化带来的挑战 首先,使金融市场的风险上升。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一直被质疑,使金融市场更敏感,加上网络的高传播速度和规模的难以控制性,使市场的可预测性下降而风险上升。其次,使国家或国际 社会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变得困难。法制具有滞后性特征,而金融机构通过网络而数量倍增,同时也使得金融监管部
6、门与金融机构的比例严重失衡而不利于监管。最后,各国对网络金融市场的监管容易导致国家主权矛盾。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动向 1.趋向货币体系多元化或创造统一、单独的国际货币,改变一国货币同时为国际基础货币的格局,并遏制美元的自由发放。创造国际货币,则国际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会相较稳定,美元不再自由、任意的发放;也能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建立国家责任体系。但目前创造国际货币的能力有限,所以将基础货币扩大,形 成多元化货币体系为多数国家所推崇。 2.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完善其职能。首先,增加 IMF 的资金规模完善其 “最后救援者 “的工作。此条在 G20峰会上已经得到各国的广泛认同,并统一增加
7、对 IMF的出资,用于对危机国进行救援。其次,增强 IMF的信息收集权力。 IMF 近年对危机预警的滞后有一方面原因来自危机国发布信息不够透明和及时。 IMF 应被赋予对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并透明化和公开化的权力。再者,减少美国在 IMF的发言权和投票权或增加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发言权和投票权。最后,重新制定 IMF的危机预警体系指标, 赋予其危机时期进行国际协调的职能。危机发生后 IMF的国际责任除了自身提供救援资金外,还应赋予其进新国际协调的能力。 总结大全 3.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督。 1998 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表经济问题声明: “增加各成员国财政、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对资本流动实行必要的监
8、督,进一步完善国际性的规范和准则以及建立对各国金融阵地的多变监管体系,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国际资本中,投机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决定了在一国经济发生不利转变时,它们很快撤出致使该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外债清偿和国家信用等严重危机,引起金融市场混 乱甚至货币贬值。相比过去,机构投机成为主流,目的是套利和套汇,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造成了很大冲击。 参考文献: 孙刚,齐佩金:当代国际金融体系演变及发展趋势,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高松涛:国际金融体系重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朱淑珍:国际金融:理论、应用、创新,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徐明棋: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展望,国际金融研究 2001 年第 2期。 陶昌盛:次贷危机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中国的角色,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