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现代企业文化管理 【摘 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对外更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凝聚力。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敬业、奋发工作的热情,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从而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凝聚力、使命感、向心力,充分调动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价值理念 文化氛围 员工信念 一、企业文化的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述。根据统计,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一共有 180多种,这就说明,几乎每个管理学者都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定义。 我国学者曾提出,所谓的企业
2、文化就是企业所信奉的理念并积极付诸于实践。企业文化是一种主观的观念,又被称为公司文化,一般是指企业逐步建立被全体员工所认可、愿意遵守、带有企业特点的特殊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具有企 业精神的财富总和,对企业的员工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将众多人的兴趣、要求共同集中统一起来,这是企业在长期的文化建设中反映出来的结果。 (二)企业文化的理论的产生 最开始提出企业文化的概念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惊人而引起美日管理学者对此的研究热潮,在改革开放后该概念引入我国。 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现象,而日本却发展迅速。对此,美国学者对日本的企业管理进行研究比较后发现,日本人注重与 “ 社会文化 ”有关的文
3、化因素,但又不是社会文化,而只是反映一个企业状况的文化,他们将之称为 “ 企业文化 ” 。 (三)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发展 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西方工业主要以大型机器和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企业者比较关心生产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管理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最后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实践,科学的管理理论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推动当时的工业化程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的 “ 桑实验 ” 使得人们意识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于组织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实现内在价值、符合社会性需要,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激励理论。这些理论强调了人际关系在企 业管理中
4、的重要性,以社会性为基础,提出了用 “ 社会人 ” 的概念替代 “ 经济人 ” 的设想。 20 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企业不断崛起,人们意识到了文化差异对于企业的运营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可以和企业管理很好的融合,最后形成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用其在企业的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论形成了一套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管理,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凭借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管理的理论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诞生之后,便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进行研究 、完善,最后用于实践管理。 20 世纪 80 年代末该理论被引入我国,研究这一理论的
5、学者越来越多,凭借着卓越的见识和对企业文化的深刻认识,很快就开始运用这一理论。 二、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力量 优秀的企业文化如同一种 “ 粘合剂 ” ,可以将广大的员工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员工有着明确的目标、一致的工作步伐,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员工队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的选择,如果企业的目标利益不仅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既符合多数员工的利益,既是一个双赢的目标,又能说明这个企业的凝聚力具备基础利益。 (二)企业文化能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 “ 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 ” ,
6、一个企业想要有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的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员工提供愉悦身心、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能营造出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在实施过程中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三)企业文化具有更强的渗透力 先进的企业文化应该渗透至企业的各个环节,将先进的理念渗 透到制度、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工作过程中,这样企业文化的力量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企业文化应该包含着管理的各方面内容,规定企业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正式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时候,这种约束力能提高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自我约束性,使员工有着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企业文化能提高企业制
7、度的生命力 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企业精神的培育、精炼、倡导、发扬都需要企业大力支持和全方位关注。在企业价值观的熏陶下,通过树立良好榜样和典型事迹,能让企业具有生命力。所以在企业文 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围绕企业的目标建立起严密的制度体系,使员工的各种行为、行为效果、相互关系得到妥善的处理方式。 三、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为适应现代化的生产模式,运用科学的组织、手段、思想,对企 ?I 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最佳收益的过程。 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在变化,这便是企业文化进步的重要
8、标志。在传统的管理上,人被当作一种 “ 经济动物 ” ,只知道收入越高就越 是好工作。现代企业文化则转变了这种观点,工作人员被视为企业的主人,把满足员工的需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主要的内容,从而产生理念效应,从而由 “ 企业人 ” 利用企业管理充分发挥管理方法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化。 (二)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需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想深化企业改革就必须选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改革需要人的观念、价值取向、行为的转变和更新,现代社会是 “ 以人为本 ”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经营者和员 工之间、员工和员
9、工之间、企业和员工之间,需要文化纽带把他们联系起来。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十分紧迫。现代企业制度为了获取最佳收益,必须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在许多的资源中,人力资源起着向导性作用。因此,提高人的素质才能让企业的管理制度真正和经济文化相适应,这样对人的行为才有凝聚、调节作用,这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企业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 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平均劳动和个别劳动支出的差值,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从硬性管理转变为与软性管理 相结合。企业管理历来分为软管理和硬管理的区别,硬性管理则指以物为中心,注重发展资源,讲求结构和制度的管理,这是一种纯粹
10、理性模式的管理方法;软管理是指以人为本,强调非理性化的管理方式,而企业文化则属于这种软约束的管理方式。 四、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一)多数企业不够重视企业文化 目前我国多数的企业没有企业文化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文化理念,部分企业照搬别人的企业理念而不是从自己的精神角度挖掘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没有内涵,无法真实累积,从而不能给大众留下明晰的企 业形象。有些企业虽然有着明文规定和严明的规章制度,有着完善的惩罚措施和奖励制度,但是没有明确的价值倡导和文化理念作为支撑,更不会重视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二)企业文化推广过激 企业领导人有时候会极度强调某种偏激的文化理念,强制的
11、运用至企业员工身上,这样的推广手段太过极端。而产生这样的情况多数是因为领导人希望实现企业内部人员专制,来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为公司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例如,某些企业的领导可能信奉佛教,便会强制员工利用休息时间去背诵次第 广论、佛经等,这样会埋没科学进步,使员工的思想受到禁锢,最后达到拉拢人心和防止人才跳槽的目的。其实这种行为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三)企业文化过于理想化 有些企业会在建立企业文化时有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和抱负,其倡导的理念会有许多超出企业能力范围的部分。空洞的口号使得人们可望不可即;统一、宏伟的目标往往没
12、有足够的客观基础。领导人具有较为远大的人生理想但缺乏与之匹配的工作精神。该类企业员工表现的澎湃激情,但是很可能会忽视眼前的形势,忽略了对于企 ?I 失利的反省和对未来的发展的思索。 (四)企业缺乏合适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企业就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实践证明,凡是能做出成绩的企业,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高度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它视作企业的灵魂、推动企业进步的巨大动力。每个企业都需要引进高级人才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假如没有完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熏陶,那么企业不但不能突破、没有创新,甚至可能连突破创新的想法都没有,这样的企业文化很难推动企业发展。 创新就是要在继承既有的文化的基础上,对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积极学习,并将成功经验融入到本企业的文化中,塑造出全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须不断的创新才能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企业文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更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过程。 【参考文献】 张杰 .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文化建设作用研究 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张丽荣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D.太原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