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集聚产业的非竞争性要素风险 摘要:集聚产业是特定历史和环境的产物,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但集聚产业受着内部网络、产品周期、技术周期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将出现瓶颈,甚至衰亡。国内外学者对此已有较多的探索,然而就某一区域不同层次的集聚产业研究则不多。本文探讨了集聚产业的非竞争性要素风险。 开题报告 关键词:集聚产业 非竞争性要素 技术创新 鉴于集聚产业的成功,集聚产业现象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集聚产业作为产业经济的一部分,学界、商界主要关注集聚的示范效应,不断强化集聚产业,而忽视了本地区经济环境和集聚的度量等问题,以致集聚产业的风险扩大
2、,乃至集聚产业消失。 一、对集聚产业风险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研究概况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较早描述了集聚产业形成与阻力之因。他认为,外部经济 “ 这种经济往往能使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地区 ” ;同时,他 还指出,集群固然可以带来外部经济,但超过一定限度以及 “ 搭便车 ” 现象的大量出现会引发创新的惰性,从而削弱集群的规模效应,甚至使集群走向衰落。 迈克尔 波特从竞争角度审视了集聚产业现象,他认为,动态演进的集聚产业中的部分企业可能在竞争中维持竞争优势,部分企业可能丧失优势,内部因素和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最终使得集群面对风险。 (二)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学者对集聚产业风险的研究较多,其中最
3、有代表性的是网络性风险、自稔性风险和 “ 柠檬市场 ” 现象风险。蔡宁等学者认为,集聚产业的最基本特征是企业的网络性 ,随着集聚产业的发展,其网络性慢慢会失去动力的作用,相反会引发集群僵化和失去弹性;吴晓波等人从植物的自稔性特征出发提出了集聚产业的自稔性风险,在他们看来,专业分工、地理邻近、相关性与协同及溢出效应构成了集聚产业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既是集聚产业的动力源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是集聚产业风险的源泉;后来,朱瑞博引用模块理论对自稔性风险化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风险的途径。 总结大全 综合上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集聚产业的风险探索涉及的层面较深,大体上从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角度进行了
4、研究。但仔细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研究对风险的解释力度与分析层面的关联性不够,周期性风险忽视了集群的适应环境的主动性,结构性风险则对技术和制度因素缺乏考虑,生态学意义上也是强调其风险的自然性。吴晓波明确指出,这些理论反映了研究的静态缺陷 ,然而其自稔性风险分析也过于简单,缺乏理论支撑。 二、从非竞争性要素本身分析集聚风险 产业特定知识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积累和沉淀过程,譬如温州鹿城区鞋类集聚产业技术可以从嘉靖年间民间加工朝廷贡品算起,宁波的服装业集聚的产生与唐代的 “ 奉帮裁缝 ” 、清代的 “ 红帮裁缝 ” 有关。历史上形成的 这些知识历经一代代的继承、发展以及突破流传至今,弥漫着浓厚的地
5、方产业色彩,因其传播与扩散能力很弱,形成明显的区域模块分布,奠定了集聚产业形成的重要技术基础。 历史上,产业特定知识的低流动性在该地区引致了大量的异质劳动力从事这一生产活动,从而形成地区的产业中心和技术型人力的集聚。掌握特殊技术的工匠一般不把技术外传,这种人为延长、内外有别的传授方式大大削弱了特定知识沿用时间和空间的扩展,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技术型人力区域的聚集程度。 思想汇报 特质劳动力的聚集加快了该地区的集聚产业,规模经济效应 慢慢呈现,地方政府从自身财政出发,给予一定经济优惠政策或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这些举措往往更易创造产业氛围,同时也会增加竞争压力,于是又出现了技术、工艺上的创新,再通过知
6、识溢出机制,让区域内同质企业共享,推动了集聚产业的发展。 由此看来,产业特定知识、技术型人力和基础设施的共同作用催生并促进了集聚产业,任何一方的蹩足都会使集聚产业延缓或衰退。然而如今,技术更新的步伐加快,产业特定知识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必然要求集聚产业内部加快知识创新步伐与商业化进程,加上信息化技术的发达让这些产业特定知识更易外流和 大量 “ 搭便车 “ 现象的出现,企业的创新动力就会戳伤,创新惰性也就随之滋生,久而久之,集聚产业的外部经济的边际效应会趋向零或负。 三、从非竞争性要素选择环境角度分析集聚风险 产业特定要素的空间聚集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性商业环境为集聚产业提供了潜在的工商业传统
7、基础和初始条件,技术型人力和创业者精神提供了创新活力,可在人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下,这些要素给集群带来了内在的风险性,因此,这个经济系统还需进行环境选择,这种选择主要包括有效的经济组织和制度。 集聚产业内部的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及公共设 施的共享降低了企业搜索、理解和学习成本,在外部组织的激励和保护措施下,集群内部企业创新动机、能力可以明显增加。不过要达到这种功效的前提是组织的有效性和制度的完善,而在外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增加了内部企业创新的风险,最终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行为依赖。 在生产力较低的环境中,这种所谓的制度性风险在我国的集聚产业中比较突出。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指出,一国经济
8、发展一旦走向某一轨道,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这一观点描述的是过去的机制对现在和未来的巨大影响亦即路径依赖。集聚产业中也存在这种 路径依赖,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路径依赖会带来路径依赖风险。集聚产业的路径依赖风险既有集群内部企业的路径依赖风险,也有外部的路径依赖风险,外部路径依赖则主要是指政府创建集聚产业或转移集聚产业政策主要依据成功典范或历史经验,而非在经过严谨调研的情况下制定。集聚产业内部企业路径依赖风险主要体现在:( 1)集群内部的核心企业非竞争性要素单向传输,造成中小企业对其的依赖,一旦核心企业知识等的锁定,其它企业也随之锁定;( 2)集聚产业内部众多的同质企业面对机会或威胁时,决
9、策趋同,而忽视了均衡。一定环境、一定条件下的集聚产业聚集 效应不用多说,但具有生命周期的集聚产业需要升级或转移,受集聚产业产业价值链的锁定,集群内部企业依赖创新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地方政府外推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政府对集群升级或转移依赖成功经验,外部路径依赖风险就可能出现。 作文 四、 作文 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集聚风险 企业集聚的竞争力源于集聚产业氛围和内部企业的创新活力,这种创新依赖于集聚内部创业者精神,其创新活动和决策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创业者的心智模式的支配。创业者的这种心智模式随着集聚产业演化而不断演化,尤其是在集聚产业成熟以后 ,集聚形成一个稳定和比较封闭的发展状态,创业者的心智模式趋同
10、,集聚内部的创新行为随之减少,模仿行为增加,企业内部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这种内耗会导致集聚企业失去活力,产品失去竞争优势, 其内耗后果主要表现在: ( 1)产生 “ 竞争盲点 ” ,造成竞争过度,影响集群业绩。集群企业的创业者或管理者心智模式使得他们把竞争交点锁定在集群内部同行企业,而对外部同行竞争者不加认真审视。( 2)信息选择的趋同,导致企业管理者的战略选择趋同。在集群成熟后,各企业管理者彼此了解甚多,集群网络相对稳定了,新的企业很少加入, 此时管理者决策趋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这种 “ 集体行为 ” 在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其成功的机率将会明显减少。( 3)局限一定产业价值链竞争中,集
11、群内部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其结构性风险显现。集聚产业内部企业基于一定的供应链、产业价值链形成立体网络化的生产结构,集群内部企业常是居于该链中的某个节点上,下游企业有限的需求决定了上游企业的供给量,企业的规模自然很难扩大,随着外部竞争的加剧集群的结构风险也随之显现。 总结大全 总之,国内外学者对集聚产业风险的理论探索构建了其风险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那些理论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再加上环境的变化等,也导致难以全面的、准确的把握集聚产业的风险,正是基于此,集聚产业的非竞争性要素风险分析从竞争、协调等来分析集群风险,或许为风险分析提供了新视角。 参考文献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上卷) 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9:284. 吴晓波、耿帅 .区域集群自稔性风险成因分析 J,经济地理 ,2003( 6) . 黄健康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及其超越路径 J.经济问题探索 ,2004(08). 黄文静、赵江明 .企业家心智模 式与企业集群成长的关联机理 J.经济论坛 ,2005( 04) . 简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