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提升烟草税收对我国控烟的作用 【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不仅直接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同时也使大量人群承受着 “ 二手烟 ” 带来的危害,我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控烟成果,目前学术界认为,最有效的控烟措施便是通过提升烟草税来提升卷烟消费价格从而不同程度的减少不同人群的卷烟消费来实现控烟的目标。 【关键词】吸烟率 烟草税 控烟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卷烟产量占世界的 1/3,且总产值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卷烟产值的年增长速度为 10.7%。 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项目中国部分数据显示,我国有 3 亿烟民和高达 7.4 亿的“ 二手
2、烟 ” 受害者。男性吸烟率为 52.9%。 15-69 岁人群吸烟率为 54%,较2002 年有微弱下降。青少年吸烟状况不容乐观,现有 13-18 岁青少年吸烟者约 1500 万,尝试吸烟者超过 4000 万,青少年吸烟率达 11.5%。 20-34 岁的每日吸烟者中,一半以上在 20岁以前已经为每日吸烟者。 72.4%的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其中 38.0%的人每天受到暴露。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现象非常严重。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至少 10 年。据估算,如目前的吸烟状况不改变,预计到 2050 年,中国因吸烟而导致的死亡人口将突破 30
3、0 万。 我国发布的中国烟草控制规划( 2012-2015)中明确指出:到 2015年力争青少年吸烟率从 2010 年的 11.5%逐步下降到 8.5%以下,成年人吸烟率由 2010年的 28.1%下降到 25%以下 ,其中:成年男性吸烟率有较大幅度下降,成年女性吸烟率维持较低水平并有所下降。使二手烟暴露率从 2010 年的 72.4%逐步下降到 60%以下。 2009 年 5 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上调烟草消费税率,虽然这只是针对烟草企业的 “ 利改税 ” 措施,尚未涉及烟草批发和零售价格的调整,但这标志着政府开始尝试用税收措施来控制吸烟,拉开了中国以税控烟的序幕。 烟草控制框架公
4、约在我国 2006 年 1 月生效后的 5 年间,我国卷烟产量不降反增, 2010年达到 23752.7亿支,增长了 17%。 2010年根据各项指 标计算出的中国控烟成绩仅为 37.3 分,居于倒数几位。我国作为烟草最大的生产国和销售国的状态还在延续,近年来烟草产量在增加,这说明烟草危害有增无减。我国控烟任务任重而道远。 烟草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比重。2010年,烟草行业缴纳各项税费 4988亿元,其中:烟叶税 76亿元,消费税2811 亿元,增值税 1023 亿元,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所得税、国有资本收益等其它税费 1078 亿元。烟草税费约占全国
5、财政收入总额的 6.0%。( 2012 年国内消费税 7872 亿元,卷烟消费税 3949 亿元,占比为 50.17%,是国内消费税的主要部分)。同时,全国现有 130 多万种烟农户、 500 多万卷烟零售户和 50 多万烟草工商企业从业人员,与烟草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劳动人口超过 2000 万。烟草行业在保障就业、增加收入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尤其是目前我国 80%以上的烟叶生产和 50%以上的卷烟生产均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烟草行业依赖度很高,实现烟草转产和发展烟草替代种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阶段。因此,单纯通过提高烟草税来控烟,对政府税收、居民就业、地区经济等都产生不同程度的
6、影响,可谓是牵一发 而动全身。但是,通过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收入的群体,对烟草的需求价格弹性也不同。 毛正中、蒋家林( 1997) ;毛正中( 2003) ;Hu and Mao( 2002) ; Bai andZhang( 2005)等使用不同的数据,包括宏观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地区微观调查数据,发现香烟的价格弹性位于 -0.84 -0.507 之间。近 3 年,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条件下,针对我国吸烟状况的几项不同研究得出很一致的结论:若将价格提高 10%,卷烟消费量将会减少 1.5%左右。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 克莱分校的研究报告证实,烟草税不是累退的,而是累进
7、的,即较高收入者会承担更多的税负,因而它不是违背公平性原则的。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石坚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胡德伟共同所作的研究报告指出, 2009 年 5 月实行的烟草消费税改革,将甲类卷烟的从价消费税税率由原来的 45%调整为 56%,乙类卷烟的从价消费税税率由原来的30%调整为 36%,在卷烟 -批发环节还加征了一道从价税,税率为批发价的 5%。如果将此次增加的税率转移到零售价水平上的话,对于低收入吸烟者来说,每包烟的花费可能仅会额外增加 0.1 元 0.15 元。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经济负担。在价格弹性为 0.5时,总的卷烟消费将减少 18亿包, 210万吸烟者将戒烟,还
8、将挽救 70 万人的生命。同时,卷烟业因此损失 290 个工作岗位,若烟农不转产,他们减少的收入为 4600 万元。这只是极小的负面影响。而政府的税收将会额外增加 500亿元。可见,增税提价是一举获多赢的举措。 高松、刘宏、孟祥轶( 2010)从烟草成瘾理论出发,构建微观主体的烟草消费行为模型,从经验研究角度出发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面板数据,运用传统需求模型、短视成瘾模型以及理性成瘾模型,对中国居民的烟 草需求进行估计。他们使用长期面板数据,对烟草消费的成瘾行为进行分析,并估计相应的长期价格弹性。估计结果支持吸烟是理性成瘾的假设,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子群体吸烟成瘾程度不同,烟草需求价格弹
9、性也不同。烟草的总需求价格弹性在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子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对价格变动的反应集中在吸烟决策上,然而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群体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更多体现在烟草消费量上。对于年轻人或低教育人群来说,前期消费显著影响当期消费而后期消费影响则减弱的结论,支持了这些人群的短视行为,他们更易上瘾并且总价格弹性较高,即提高烟价更易在这群人中产生控烟效果 ;同样对年长者或高教育人群来说,前后期消费的显著关联说明他们更有远见,相对来说不易上瘾,而且总价格弹性较低,即在这群人中用价格举措进行控烟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中国应该区分重点人群制定有效地控烟政策。最后作者用估计出的价格弹性,测量
10、了 2009 年烟草税调整的政策影响,发现此次烟草消费税上调,在不影响香烟零售价格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国家税收收入达 589.87 亿元人民币 ;如果烟草税的调整在未来传递到零售价格上,预计可以降低卷烟消费 1.75 亿包 /年,并增加财政收入 630.36 亿元 /年。 综上:提高烟制品的税率和价格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效的控烟手段之一。那么,中国是否能够复制他国的成功经验呢?事实上,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微观个体对于烟草的需求价格弹性到底有多大。目前有关中国烟草消费的经验分析,主要关注烟草需求价格弹性的估计,采用的多是静态需求行为模型,在国家制定烟草调控政策时,可以适时考虑政策对不同人群的具体影响,通过改变烟草消费结构来达到政策干预目标。 参考文献: 高松,刘宏,孟祥佚 .烟草需求、烟草税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基于烟草成瘾模型的经验研究 J.世界 经济, 2010. 毛正中,胡德伟,杨功焕 .价格弹性和烟草税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影响 J.循证医学, 2005. 刘虹 .控制烟草消费的税收政策研究 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刘虹 .政府控制烟草消费的经济学依据 J.经济评论, 2007. 胡德伟,毛正中 .中国烟草控制的经济研究 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世界卫生组织 .烟草税管理技术手册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