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隶与时代审美.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3214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汉隶与时代审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汉隶与时代审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汉隶与时代审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汉隶与时代审美 摘 要:汉朝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他的重要,体现在他是书法世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汉隶的成熟有统治者推动的巨大作用,汉隶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与汉民族独特的审美意愿有着深刻的渊源,他是书法史上的瑰宝。 关键词:汉隶;发展;民族审美;时代精神 自秦统一六国,我们知道秦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这个融合的大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 “ 国车同轨,书同文 ” ,在文字方面绝不是全部取缔了他国文字,强制人们只书写一种文字,而是将小篆等作为秦朝的标准书体,用于政府公文。而当时明文规定的官方文字有八种: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刻符、摹印、署书和殳书。八体的形成并不是一躇而就的,它只是建立

2、在时间与地域上的归类。 隶书成熟于西汉,但其产生却在秦末汉初,或者说秦文隶变在对西汉隶书的成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当我们谈及隶书时,很有必要阐述一下关于 “ 隶 ” 的解释: “ 隶 指的是徒隶,而徒隶在秦时是一个官阶卑微的官职,这些人在当时充当了复制文书的职能,当时没有打印机,所以由他们再次抄写的副本,便称为隶书。 ” 那么这样一种地位低微的文字,为何引起重视,并在汉朝登入大雅之堂占据主要地位呢?历史上一个比较具有传奇色彩的说法是王次仲将大篆改成方便书写的隶书而被秦始皇赏识并逼他出仕,而变成大鸟振翅而飞还留下了大小翮山。另一说法是秦代狱吏程邈平时管理文书工作,获罪后在狱中便创造了更加方便书

3、写的新书体,这种书体在百业待兴,公务繁多的情况下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当然这种新书体只是秦书隶变的一个过程 ,人们称之为秦隶或古隶。秦的短寿与后来的战乱使得其各项政策包括对文字的整理工作都被打乱或者中途夭折,使得汉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文化的整顿。并且将文化程度的高低纳入选拔官员的的制度之中,在尉律中: “ 学童十七以上试书,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守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 ”1 所以说当政府提高百姓文化水平而强制力实施的政策,并且直接将仕途利禄与能书相结合,直接的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并将识字,习字,及对字的矫正真正的像对待种田一样仔细谨慎。到汉武帝时 “ 罢黜百家

4、,独尊儒术 ” 使得经学不但 成为了当时标榜个人文化水平的象征,其地位也在小学之上,经学要求人们不但要识字写字,更要懂得微言大义之理。汉武帝时期是汉朝发展的鼎盛时期,文化与文字的结合在这一时期,更多的人愿意并且有条件去通过学习来改变自身或家族的命运。同时鉴于当时 “ 书缺简脱,礼崩乐坏 ” 抄录书籍成为了汉代人的习惯。但是由于普遍汉代人文化水平较低,要求文字书写简约实用,还有当时鸿都门学的兴盛,使得从秦传下来的难以学识辨析的古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也促使了汉隶的普及与发展。汉朝不像后来的朝代还没有对文字有过多的个人意识在书写里面,可以说西汉初由 于政治原因,使得人们热衷抄录书籍,在抄录中人们逐

5、渐意识到书写的规范有利于辨识,在这基础上便有一些写的更加整齐的清晰地被人们所追捧直至东汉末期才有出现将能书当做是一种修养,那些文吏阶层中的能书佼佼者也被尊称为书家。然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西汉到东汉初期时的碑刻与汉简并没有明显的师承关系各有风格,但在形式上有着其共性,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这与当时出现的书写工具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敦煌汉简 1922号发现的汉武帝时期的汉简中可以发现,此时的隶书已经完成了它的转型,整体结构已从竖向转向横式,并且在笔画中特 别注重横画的态势,整体布局在个体的扁阔式的形态里完成了整齐与规范。但是长此以往也形成了固定的书写模式,就像张建中在书法文化与文化书法中对此时隶

6、书的描述: “ 隶书完全成熟了,虽然各种风格有所不同,但是最基本的特征已经定型,那就是横折转折处笔锋多变作方折,带有波磔笔画尽力向左右拓展,充分显示了毛笔提按发生的粗细变化的柔美与流畅。 ”2 蒋勋先生在对汉隶笔法上的 “ 水平 ” 与 “ 波磔 ” 与建筑上的 ” 反宇 ”和 “ 重檐 ” 的相似性,在文化符号的角度观察并加之汉代前后的视觉因素来分析: “ 这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偶然,而是却有着日积月累的感 情背景 .这样实用的目的,更包容了汉民族 ?特的审美意愿。 ”3 汉隶的存在不似一般馆阁体呆滞死板冷漠,他以其独特淳朴却奔放大气的气概在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汉隶的成熟发展为后期楷书、草

7、书等的衍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影响了现在中国文字基本造型的转变。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文字有三美: “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文字最初是写实的,经过由繁至简,由简入繁的变化,真正地汉隶走向了简约的抽象之形与汉代人追求的实用性有关,而这样的实用感不但和政治环境有关,也和汉朝的人文环境有关。所以汉隶拥有的美感 同样是在社会的发展中产生的,与社会的因素息息相关。统治者的意志与审美往往会被当做国家意志来效行,当发展至汉武帝时期,主动攻打匈奴,国力空前繁盛,使得举国上下都会洋溢着这种建功立业的雄心与磅礴大气的英雄之气,在汉隶艺术上则表现在那笔虽尽而意犹存,一横定乾坤的开张之势。 社会形态的不

8、断发展,汉民族的审美观也在不断改变。俩汉时期对于书学的气氛只增不减。唯物主义辩证法中, “ 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 ,西汉后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书法家并且陆续出现了关于书法理论的记载,如当时名极一时的大师杨雄的在文字学领域提出来的 “ 书,心画也 ” 的理论,被我们后来的书法家和理论家利用其相通性广泛地运用在书法领域,还有许慎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为我们在文字上的学习做出了很大贡献,还有产生了著名的书法家如蔡邕留下的九势中提到: “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即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跳出简单的黑白颜色层面体悟书法,汉字的结构聚散、书写成文的节奏快慢更是对阴阳大美的实践,是贯彻和谐、

9、中庸、对立统一的阴阳变化规律的体现。 ”4 不难看出书学已经从一种能力转变成技艺,最终上升为来自自然却高于自然的普遍中特殊的美 书法艺术。所以在后期 我们可以发现有些作品虽然是汉隶本体,但是在章法上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在书写上开始追求更加丰富的形式,这为后来的魏晋时期时期书法形式的多样化的空前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汉隶与后来出现的行书,草书,楷书相比差异悬殊,所以汉隶的出现是对过去终结,又是对未来的开始。汉民族以其扎实的力量将汉文化深深扎入华夏大地,无论朝代的更替还是数字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汉隶的独特魅力的形成离不开汉民族精神的滋润,他是书法世上的瑰宝。 参考文献 (汉)许慎说文解字 ?叙 张建忠书法文化与文化书法中 北京 蓝天出版社 2013 年 蒋勋美的沉思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5 年版 孔见、尹大玮书浴儒风 中国传统书法的文化根源与价值观的形成历史及环境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作者简介 白清涛,女,汉族,河北,硕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国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