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探讨.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9697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个人素质和培养新型农牧民是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当前 “ 三农 ” 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本文详细介绍了肃南县开展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培训工作的对策探讨。 【关键词】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对策探讨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聚居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东西长 650 公里,南北宽 120200 公里,总面积 2.38 万平方公里。全县辖 6乡 2镇, 9个国有林牧场、 101个行政村和 3个城镇社区。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回族等

2、 14 个民族。 2011 年全县总人口 37284人 , 其中农牧业人口 25397人 ,占 68.12%,非农业人口 11887人,占 32.88%;汉族人口 16209 人,占 43.47%,少数民族人口 21075 人,占 56.53%。全县有农牧村劳动力 12800 人,占农牧业人口 50.4%。有可利用草原面积 178.5万公顷,理论载畜量 121 万个羊单位。 2011 年全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19.39 亿元 ,增长 15.6 ,其中第一产业3.14 亿元 ,增长 5.5;第二产业 12.84 亿元 ,增长 19.8;第三产业 3.41亿元 ,增长 10.5 ,三次产业比重为

3、16: 66: 18,人均 GDP52006元。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 4.31亿元,增长 35.72%,完成一般预算收入 1.93亿元,增长 40.08%,财政支出 9.04 亿元,增长 73.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62 元 , 同比增长 15。 一 、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现状 肃南县自 2008年实施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来,坚持从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稳步推进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劳动力技能培训班 1716 场,培训农牧民 17725 人。其中: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 3825 人,农作物栽培技术培训 1963人,林果

4、栽培技术培训 900人,畜禽养殖技术培训 6935人,农机具操作维修技术培训 1202 人,节水技术培训 178 人,农牧村各类人员培训 836 人,乡企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762 人,特色产业技能培训 1077 人。 肃南县以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为平台,已建成综合性的市级骨干培训基地、现场观摩基地和成果展示基地 4处,县级示范基地 7 处。 二、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紧紧围绕 “ 五县 ” 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施教,突出骨干带动、抓好集中培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培训效益,培训工程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1.坚持按需培训,产业发

5、展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按照 “ 培训跟着产业走、内容围绕产业定 ” 的思路,把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主 导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牧民群众意愿紧密结合,采取 “ 自下而上 ” 的方式,全面掌握群众培训需求和意愿,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生产环节的技术技能要求,细化受训群体,分类设置班次,通过开展 “ 一技一训 ” 、 “ 一业一训 ” 、 “ 一事一训 ” 、 “ 一题一训 ” ,有效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发展细毛羊标准化生产,肉牛肉羊养殖,设施红提葡萄、高原夏菜、中药材种植,祁连玉石产业发展等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实现了农牧民培训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2.坚持骨干

6、带动,能人大户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一是注 重发挥农牧民技术骨干和创业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累计组织 178名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牧村经纪人赴外考察学习,组织市内观摩交流达 1000 多人次,促进了能人大户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有效激发了他们致富带富的积极性。二是广泛组织他们深入农牧村、放牧点现身说法进行宣讲培训,用身边的典型示范引导农牧民主动依靠科技发展现代农牧业。培养顾自福、王清涛、安鹏、顾秀花等一大批致富能手 500多户,组建养羊规模养殖大户 4200多户。培育牛羊育肥专业户 1600多户,建立科技示范点 52个,养殖小区 6个,扶持肉牛养殖专 业合作组织 15个。注册了 “

7、 赛美努 ” 、 “ 九排松 ” 、 “ 祁尔康 ” 、 “ 垒山 ” 等商标,完成了全县无公害牛羊肉一体化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开展了全县牛羊肉绿色食品认证、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高原牦牛地理标志认定申报工作。三是培养出陈少雄、许国民、韩雪琴等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创业带头人2100 多人,新增农牧民经纪人 79 人。白银乡依托区位优势建立红提葡萄种植基地,修建高标准日光温室暖棚、拱棚各 37 座种植红提葡萄,种植的红提葡萄依靠得天独厚的条件,分别在 2010 年、 2011 年的全国设施葡萄延后栽培评比中获得银奖、金奖;马蹄、 明花、祁丰等乡按照 “ 支部 +协会 ” 的模式,组建圈坡小杂粮

8、、双海西瓜、素珠链牦牛、文殊畜产品等专业合作社 54个,辐射带动 1000多户农牧民群众入社发展。 1750多人获得了农机具维修、汽车驾驶、电焊、建筑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了帮带致富链、产业富民链、文明创建链等多种形式的 “ 致富链 ”500 多个,农牧民群众就业、创业的路子越来越宽。 3.突出师资培训,培训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立足我县区域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标、农牧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和市场用工需求,区分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注重培训质量,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采取 “ 请 ” 、 “ 聘 ” 、 “ 选 ” 、 “ 抽 ” 、 “ 派 ” 等多种办法,聘请甘农大、河西学院教授充实 “

9、双师型 ” 师资库,有针对性地对现有实训师资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知识提高性培训;聘请市农业、畜牧局、县农牧委等涉农部门中级以上有丰富教育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建起素质高、业务精的 “ 实用技术、劳务技能 ” 师资队伍, “ 联乡包村挂项 ” ,各乡村巡回培训;积极挖掘农牧村 “ 土专家 ” 、 “ 田秀才 ”“ 羊大户 ”“ 牛状元 ” 、农牧民合作经济领办人、科技致富能人、创业带头人、科技示范户,聘请 30 名科技指导员, 101 名畜禽防疫员(繁育 员),组建“ 乡土师资库 ” ,现身说法、现场指导。 从而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涉及各行各业的县级部门、乡镇、村级三级培训师资队伍。

10、4.强化产训结合,示范基地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 把建立高标准培训基地作为提高培训质量、推动培训工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渠道,按照 “ 产业、基地、师资、设施 ” 四具备的要求,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共建机制,高标准抓基地建设。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增添教育设备,完善教育培训功能,使基地实现了 “ 四有 ” 标准。为农牧民群众在理论学习、实用技术、新农村建设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就近搭建 了有效平台。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配齐必备的教学设施,充实师资队伍,全面提升培训基地的培训实力。 5.狠抓规范管理,培训结果认证促成效 采取 “ 四项措施 ” ,扎实推进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结果认证评价工作

11、。一是明确认证主体。根据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需求,确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林、农牧、教育、科技、旅游、扶贫办、水务、农机、供销、中小企业、农广校等 12 个涉农部门为认证主体单位,负责本部门所涉及农牧村实用技术的培训管理、考评、认证登记等工作。二是规范培训流程。根据行业标准,各认证主体单位结合工 作实际,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方面精心制定培训项目流程和考评标准。统一印制了肃南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效果评定认证标准资料汇编,进一步规范了农、林、牧、农机、水务、旅游、企业、经合组织、劳务输转、石材加工等 10 大类40 个培训项目的培训结果评价认证标准和流程。三是严格认证程序。全面推行

12、技能培训 “ 一技一证 ” 制,县培训办根据培训实际,指导部门单位组成培训结果认证小组,对完成培训标准和流程规定的培训内容,经当场认证和综合评价,达到培训效果评价认证标准的劳动者,由认证主体单位颁发培训证书予以确认。特别是 在农业机械驾驶、农机具使用修理、现代设施农业生产、百万只细毛羊扩繁暨细毛羊改良标准化生产等培训结果认证评定中,县直相关责任单位对按时参加完培训流程全部环节的受训者进行统一考试考核,坚持 “ 三不过关 ” 的统一要求,对认证达到标准的 6600 名参训劳动力颁发了全市统一格式的技能培训证书。四是跟踪管理服务。针对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存在的管理混乱,多头培训的问题,全面推行培训人员

13、建档销号制,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农牧村劳动力建立管理档案,详细记录参训人员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技能需求及掌握情况、历次培训情况、培训效果等,力争使每一名 劳动力都能掌握一门新技术技能。通过建立健全县、乡、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结果认证评定管理台帐,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对取得合格证书的农牧村劳动力开展提高性培训,并对有创业意向的群众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6.有效对接工程项目发挥了培训资金整体效应 把相关的 17个单位确定为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责任单位,明确各自职能职责,并将 “ 阳光工程 ” 、 “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 等培训项目有效对接,统筹纳入到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上统一组织实施,实现了

14、项目资金的优化整合和效益最大化。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科技致富典 型长效激励机制,全县先后投入 500多万元,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扶持建立了榆木庄村、湖边子村等现代畜牧业养殖示范小区 5个,发展培育了肉牛肉羊舍饲育肥示范户 750户;通过举办 “ 赛羊节 ” ,对养羊效益好,品种纯正优良的给予 10004000元的奖励;协调金融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农牧民资金扶持力度,对有培训意愿和就业需求的中青年农牧民给予 5001500 元的经济补助搭桥到省内外观摩学习,初步形成了由财政支持和部门筹措相结合的 “ 两位一体 ” 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真正实现了 “ 政府买单

15、,群众 受益 ” 。 三、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乡镇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进展不平衡,培训工作与农牧民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师资薄弱、实习器材匮乏、培训层次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 2.实用技能培训面较窄,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对 40岁以上和新成长的劳动力重点人群的针对性培训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注重于普及型培训,对高新实用技术技能的推广力度不够大,学用结合不够紧密,示范操作、管理服务在某些方面还不规范。 4.部分农牧村劳动力存在就业观念滞后,主动学技能意识不强的问题,加之文化素质低,市场就业信息闭塞,学技能存在盲目等现象。 四、新形势下提高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水平的对策探讨 针对

16、在我县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水平,提出以下对策探讨。 1.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做大叫响技能培训工程品牌 充分利用肃南电视台、广播局、肃南信息中心、肃南县农牧业信息网、信息导报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经纪人、农牧村创业人才、务工返乡人员、农牧民科技指导员通过开展培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增收致富的典型事迹。宣传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联系对象找准发展路子、谋划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致富的成功经验,扩大培训工程影响力,切实做大叫响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品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培训工作基础 对现有师资库的师资力量根据近

17、年来的情况进行筛选、调整和补充,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一是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聘请知名专家讲授等方式,加快农、林、水、牧专业技术人员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农牧民科技指导员队伍建设。认真履行张掖市农民科技指导员选聘管理办法,加强 对全县 30 名市聘农牧民科技指导员的培训管理使用工作;三是加强农牧村能人培训队伍建设。按照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不断完善农牧村能人培养、服务、激励和管理机制,增强能人总量,切实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技能和致富带富能力,为全县产业发展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农牧村能人队伍。 3.加强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提升辐射带动功能 充分发挥培

18、训基地在培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已建成的 4 个市级培训示范基地、 25 个县级培训示范基地进行进一步规范化建设管理,对基地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培训教材、管理制度、培训 成效、科技推广等方面进行规范完善,扩大规模,提升层次,选派技术骨干驻点开展培训。坚持市场运作、项目支持,鼓励能人、种养大户经营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周边农牧户,实现以典型促培训。真正发挥培训基地技能培训主阵地、科技推广主渠道和成果转化孵化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4.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采取 “ 自下而上 ” 的方式,通过座谈讨论、入户调查、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农牧户培训需求和愿望进行深入细致的摸

19、底调查,以乡为单位建立村需求档案表和户需求档案表,分行业、分层次确定受训对象,制定培 训计划、落实培训班次,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5.开展联乡包村挂项活动,密切干群关系 以 “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 行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联乡包村挂项活动。一是切实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制作 “ 科技背包 ” 和 “ 培训联系服务卡 ” ,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知识、技术和信息服务,让专业技术干部与农牧民群众的联系更紧密,让尽可能多的农牧民接受培训、从中受益;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联乡包村挂项工作制度,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联乡包村挂项情况的

20、考核力 度,把考核情况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6.开展技术比武以赛促训,拓展培训方式 根据农牧业不同生产季节,以各乡镇和部分行业为单位,组织开展机械剪毛、农机操作、动物疫病诊治、旅游从业人员等方面的技能比武活动,培育树立典型,提高农牧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加强培训督促检查,培训工作常态化 进一步加强培训工程的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措施。建立平时督查制度,对完不成阶段目标任务的乡镇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坚持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及 时研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对季度工作进行细化安排。同时,将培训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努力形成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培训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形成培训工作常态化、实用化。 作者简介:黄晓玲( 1969-),女,汉族,上海人,农艺师;从事种植业技术的研究、实验、示范、推广;农牧民技能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