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效果及护理观察.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349724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效果及护理观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效果及护理观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效果及护理观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治疗效果及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临床症状 自评量表( SCL 9)对 40例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组经心理干预, 1 个月后其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改善( P0.05)。结论:脑卒中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加强心理干预,有利于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455( 2011)12-0325-01 脑卒中患者发病急骤,致残率、预后差的特点,虽然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其发病率有所

2、降低,存活者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或心理障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极大压力。特别是抑郁障碍。现针对我院几年来收住院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分析及护理进行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 本组脑卒中患者 48例所有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 CT证实,其中脑出血 20例,占 33%,脑梗塞 28例,年龄 32 70 岁,平均年龄 62 岁。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能配合。 2 方法 对照组治疗包括对卒中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和正规康复训练,干预组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和正规恢复训练基础,在入院后开始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1 各月后评定疗效。 具体措施如下: 2.1

3、 干预措施: 2.1.1 心理干预措施 2.1.1.1 心理疏导方法:脑卒中后存在焦虑抑郁的病人,除常规治疗和开展积极正确的康复训练外,要重视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疏导,调整其心理状态。掌握心理学知识,运用共情技巧与病人谈话,善于引导病人谈话,鼓励病人通过各种方式倾诉内心的痛苦体验,耐心倾听病人谈话,对病人表达的需要予确认和支持,使其感受到心理寄托。 2.1.1.2 音乐疗法 :教会他们自我放松的方法,如焦虑的病人可以听一些轻音乐,以稳定情绪,抑郁患者可听欢快的乐曲,以振奋情绪。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可使病人获得慰藉 ,增加安全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1.1.3 信心疗

4、法 :根据病人接受能力与之探讨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使病人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制定相应护理计划,首先要树立自信心。介绍病情控制满意的病友,让他们互相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勇敢面对疾病,以乐观、充满自信的心态接受现实,同时需要患者亲友的积极配合,予病人安慰、鼓励、关心和支持。 2.1.1.4 知识疗法 :治疗者可利用本身的权威性和丰富知识作为治疗的力量,对疾病治疗发挥暗示性影响,消除病人在漫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产生的疑虑,减轻心理压力,针对 病人的病情及思想情况,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脑卒中的基本常识,分发脑卒中知识宣传小卡,指导正确的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加强康复锻炼。 2.2 心理护理策略: 2.

5、2.1 急性期心理护理 :( 1)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担心预后会出现慌乱、严重焦虑、对死亡的恐惧等剧烈情绪变化,应多与患者的感情沟通。了解患者的工作、家庭经济情况以及顾虑,耐心开导,安慰病人,生活上给予照顾,尽量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 2.2.2 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 :由于最初恢复速度快,轻型患者早期有所恢复,许多患者容易产生盲目乐 观过高期望,我们应适当的解释,避免产生不现实的思想,否则一旦未达到目的的就对治疗悲观绝望。 2.2.3 残疾阶段心理护理 :脑卒中致残率相当高,且功能恢复需较长时间,此阶段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对于患者情绪影响最大的瘫痪问题,应给予较大的关注,患者会因各种功能的失用性衰退

6、更感失望,加重抑郁症的病情,故应及时重建患者的生活能力。鼓励患者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完成日常生活,并参与一定的文艺活动,如下棋、听音乐、并多与人交谈,使生活更加充实。 2.2.4 适应阶段的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和心理调整, 能够认同并适应现状,此阶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患者认同、接受,他们往往放弃或停止治疗及锻炼,成为社会负担,导致抑郁复发。我们应告知患者应不懈地努力使他们重返社会,回归家庭。 2.3 评价效果。显效:抑郁消除,对治疗采取积极态度,能正确对待人生。有效:情绪稳定,愿意配合治疗和护理,但对今后生活有顾虑。无效:抑郁仍存在,意志消沉,顾虑重重,对治疗和前途缺乏信。 3 调查方

7、法 3.1 统计方法 :采用临床精神卫生自评量表( SCL-90),对两组患者实施心理问卷调查,应用第三军医大学心理 教研室编制的 SCL 90分析软件分析评定,结果以廓图及因子分值表示。观察组根据入院时的心理问题分析结果,实施有针对性心理干预。统计采用 检验和 t 检验。 表 2 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前后各症状因子变化的比较( xs ) 结果表明:观察组经系统心理护理,恐怖症状明显改善( P 0.01);抑郁、强迫、焦虑症状也得到改善( P 0.05)。而对照组未予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抑郁、强迫、焦虑症状无明显改善( P 0.05);仅恐怖症状有所改善( P 0.05)。 5 讨论 脑卒中或是

8、脑血管病 ,是一种因脑部病变所致智力和肢体运动障碍,并伴发一定的心理障碍的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不当,工作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的增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正在逐年上升,而发病的年龄却在逐年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7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言语和精神等各种残障,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脑卒中心理问题的发生,如产生焦虑、抑郁、否认、孤独、失助等心理障碍,而心理因素又是致病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力。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现象应当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脑卒中患者在最初 “ 立即 ” 痊愈的希望破灭后,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自己是家

9、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今后的生活和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表现为沉默,闷闷不乐,自寻苦恼,缺乏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郁郁寡欢,甚至偷偷哭泣。 研究认为,心理干预是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协调的护患、医患关系及家庭社会关系是否融洽,另一方面取决于护士是否具有良好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否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调节患者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及家属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康复的信心,同时加 强了护患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对脑卒中病人进行心理干预有显著性意义。 脑卒中因其症状的严重性和特殊性、康复的长期性以及患者群体的特殊性(中老年),就决定了所患该病的

10、不同职业、心理素质和社会地位的患者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文采用通用的 SCL 90表对患者进行心理问题调查,客观、准确。结果表明: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出院时上述症状均取得明显的改善,说明本心理护理措施恰当、有效。 参考文献 脑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分析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 5) : 136 胡永善,吴仪毅,朱玉莲等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 2005, 27( 2): 105-107 周盛年,于会艳,刘黎青等 .脑卒中后抑郁 J .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04, 17; 154 夏嫣 .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评定 J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 复医学分册), 1992, 1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