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数民族文化对旅游的影响摘要:文化内涵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本文以香格里拉文化旅游为例,分析该地区民族文化和旅游发展现状进及民族文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证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下载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香格里拉品牌;旅游产业;生态旅游;影视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7-0359 香格里拉少数民族概述 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及西藏三省区交汇处,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总面积 11613 平方公里。香格里拉县除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十几个民
2、族,全县总人口近 13 万人,人口密度为 10 人/平方公里。(资料来源香格里拉政府网) 香格里拉全县区位优势突出,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生态条件十分丰富。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厚重的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观、博大恢宏的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于一起,使香格里拉县具有“人类最后净土”和“高原明珠”及“心中日月”等多种美称,是“大自然最完美的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神奇灵秀的山川,古老的民族文化积淀,孕育出香格里拉特有的人文景观。农历五月初五的赛马会及“丹巴节”、“格冬节”、纳西族的“二月八”、彝族的“火把节”等节日内蕴丰厚而耐人寻味。大中旬的锅庄、尼西的情舞、五境的热巴同属藏族舞蹈,纳西
3、族的阿卡巴拉舞舞步古朴,彝族的葫芦笙舞、傈僳族的对脚舞,节奏明快,极富感召力。境内藏族民居建筑样式几乎囊括了除傣楼外的中国民居样式,而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则规范厚重,气势宏大。 二、香格里拉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1 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核算,香格里拉县实现县域生产总值 597557 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33696 万元,增长 6.0%,对 GDP 增量的贡献率为 2.0%,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 0.4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49998 万元,增长 25.9%,对 GDP 增量的贡献率为 55.4%,对县域经
4、济增长的拉动力为 10.3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 143 592 万元,增长 31.3%,对 GDP 增量的贡献率为 37.396,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6.9 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 106406 万元,增长 19.2,6,对 G D P增量的贡献率为 18.1%,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 3.4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13863 万元,增长 14.6%,对 GDP 增量的贡献率为 42.6%,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 7.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支撑作用。(资料来源:香格里拉县 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 年“十一”黄
5、金周,香格里拉县旅游接待再创新高。1 日至 8 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31.63 万人次,同比增长 38%;实现旅游收入 14250 万元,同比增长 40%,全县旅游市场秩序正常,圆满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松赞林景区接待游客更是创下历史新高,9 月 30 日至10 月 7 日,接待人数达 36000 人,普达措景区接待人数达 61000 余人。2012 年,香格里拉县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 757.21 万人,其中接待海外游客75.7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4.31%;接待国内游客 681.46 万人次,同比增长19.54%;完成旅游业总收入 70.41 亿元,同比增长 21%
6、。 香格里拉旅游总收入陈逐年增长态势,特别是从中旬更名为香格里拉之后。“中旬”更名“香格里拉”后,迪庆州立足香格里拉品牌,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和建设,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一批高品质旅游产品逐渐形成,香格里拉旅游逐步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01 年,整个迪庆州的旅游总收入全年为 8.84 亿元,香格里拉县的旅游总收入最多 5 亿元;2012 年,香格里拉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 70.41 亿元。这意味着左右 10 年的时间,香格里拉的旅游收入增长了 13 倍。 三、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它给旅游地带来品牌效应,吸引消费者,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跨文
7、化体验,并在旅游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中提供素材。香格里拉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和适当的旅游资源开发,使旅游业在客观上有很大的发展,不仅提高旅游业服务和产品质量,也带动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坚固化。 (一)形成香格里拉品牌,发挥品牌效应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和由此改编的电影香格里拉以及马来西亚华人巨富在新加坡建造香格里拉酒店使香格里拉慢慢为世人所知。不断的有人去寻找这心灵的净土,掀起了“香格里拉”热风。1997 年 9 月 14 日,云南省副省长戴光禄在迪庆举行的“第二届滇藏川青毗邻地区文化艺术节”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与会来宾和中外记者通
8、报了这一研究成果,并向世界宣告,人类寻找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迪庆。特有民族文化给消费者缔造完美的香格里拉映像,给香格里拉品牌注入文化性、信仰性、奇特性和神秘性,给予人们高度的期望值和满意度,进而带来再度消费和扩散效应迪庆州政府预见到“香格里拉”对旅游也发展的契机,积极根据特色文化打造香格里拉品牌,进而加大旅游的宣传力度,使其认知度更为广泛,进而拥有很多潜在的游客,从而带动旅游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当今社会影视旅游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香格里拉品牌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给影视提供素材,通过荧屏使文化资源生动和形象化,也给消费者带来经济和实惠。影视也是旅游宣传的有效途径,戛纳电影节
9、使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变为世界旅游胜地,同样有关香格里拉题材的电影也使潜在的游客对其有更多憧憬和向往,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动机也大大提高。 (二)民族文化对旅游产业影响 1.铸就特色旅游购物品 文化因素是旅游购物品产生吸引力的源泉,是购物品的灵魂和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购物品是文化的实物载体和展示、传播的形-式。旅游购物品的文化因素含量越大,他的功能层次就越大,文化价值也就越大,在旅游购物品的价格构成中文化价值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其成为文化符号的可能性就越大。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旅游购物品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的实体体验和消费。特有文化符号和精细手工使旅游购物品具有
10、珍藏、馈赠和纪念的功能。例如卡卓刀,是香格里拉藏区特有的手工艺品,其精细的雕刻、坚固的品质、良好的声誉,再加上藏名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使游客愿意出高昂的价格购买其作为旅游消费品。 2.特色文化旅游吸引跨文化旅游者 旅游是拥有富余收入和时间的人为了休闲和积累经验而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的活动,因此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和旅游环境成为游客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最初动机。而在中国大多富余收入者密集的城市,城镇化使人们的生活渐渐千篇一律,工业化使环境污染日渐严重,香格里拉由此成为人们心灵的净土和向往。很多游客因此慕名而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旅游消费,给游客全新的体验和满足程度。同时冲击了当地文化旅游业,在不断
11、交流和碰撞过程中,旅游体制慢慢规范化,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旅游业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 3.特色文化和信仰形成生态旅游 特有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由此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从而发展绿色经济,遵循了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香格里拉县正积极推进香格里拉国家公园的建设,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和生物多样性、雪山草地科考探险旅游在重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习俗等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 (三)形成旅游文化产业链 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运作,少数民族地区以其民族生存的地域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推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脉
12、络,但民族特色旅游服务相关配套程度较低,还没有形成特色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一些民族风情资源挖掘的旅游产品往往拘泥于形式而缺少民族文化精神与内涵,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特色发展需要“行、游、购、住、食、娱”六要素组合方面追寻民族文化价值,拓展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可持续发展。 香格里拉县按照“用足香格里拉品牌,走活文化棋,打响生态游,推出黄金线”的思路,制定完善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品牌为龙头,民族文化和生态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多层次、高品位、复合型区域旅游产品体系,培植壮大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拉长产业链,推动了普达措国家公园、石卡雪山、松赞林寺、巴拉更宗、香巴拉大千世界等一批竞争
13、力强的景区景点建设。 实践证明,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民族文化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要保护好香格里拉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并挖掘深邃内涵,使其成为世代传承的瑰宝和旅游业中最具优势的要素;第二要大力整合旅游和文化资源,使香格里拉民族文化特色和旅游相依相融,成为旅游的精髓;第三要策划开发一批具有较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层次;第四要追随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理念,力求文化,经济,政治的和谐发展,努力协调好旅游产业相关部门与消费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香格里拉印象和消费者的再次消费。 参考文献: 家骥.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J.民族研究,2003(01). 马克禄,葛绪锋,黄鹰西.香格里拉旅游开发引发的藏族社区冲突及旅游补偿调控机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1). 王明星.文化旅游:经营体验方式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 黄秉生.民族生态审美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