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及应用现状摘 要:多年来,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形成多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几种常用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优缺点,并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建议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模式 国际工程项目是指国际工程领域中的项目,它是跨国的,就某一国家而言分为海外工程和国内涉外工程;就一个项目来说,是指从咨询、融资、招标、投标、施工、监理到培训等各阶段和环节的主要参与者(单位或个人,产品或服务)来自不只一个国家(或地区) ;国际工程项目般是需要按照国际上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通过国际性公开招标投标竞争取得参与资格,并进行建设的项目。 国际
2、工程项目作为工程项目,具有工程项目的下列特点: (1)建设目标的明确性 任何工程项目都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包括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政府有关部门主要审核项目的宏观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企业则较多重视项目的盈利能力等微观财务目标。 (2)建设目标的约束性 工程项目实现其建设目标,要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包括时间约束、资源约束、质量约束和空间约束。 (3)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 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一次性确定,建成后不可移动,设计的单一性,施工的单件性,使得它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批量生产,一旦建成,要想改变非常困难。 (4)影响的长期性 工程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工程寿命周期长,工程质量好
3、坏影响面大,作用时间长。 (5)投资的风险性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是一次性的,建设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很多,投资的风险很大。 (6)管理的复杂性 工程项目的内部结构存在许多结合部,是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使得参加建设的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困难重重,也是工程实施中容易出现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地方。 除了具有工程项目的六大特点之外,国际工程的项目具有自身的特点: (1)具有合同主体的多国性,是跨国际的经济活动。 (2)按照严格的合同条件和国际惯例管理工程。 (3)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庞杂。 (4)跨多个学科的系统工程。 1.国际工程项目的多种管理模式及对比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国际上的大型公司或管理公
4、司对国际工程项目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运作方式。多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形成了多种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简称 DBB 模式) 该模式将设计、施工分别委托给不同的单位承担,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工程项目实施的顺序不可改变,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线性前进,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 DBB 模式由业主和设计单位(一般是建筑师或咨询工程师)签订专业服务合同,由设计单位负责前期的各项工作,包括前期策划和可行性研究,待项目评估立项后,设计方才能进行设计工作。在设计工作进行的同时,进行施工招标准备工
5、作,并在设计单位的协助下,选择报价最低或者最有资质的投标人作为施工总承包商,签订施工总承包合同。然后再由施工总承包商分别与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工程分包商订立相应的分包合同并组织施工阶段的实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一般委托监理单位进行,设计单位通常承担协调和监督工作,是业主与承包商沟通的桥梁。 (2)设计建造模式(DesignBuilding,简称 DB 模式) DB 模式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是为了解决传统 DBB 模式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模式,其运营模式相对应 DBB 模式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DB 模式是一种简单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业主只需
6、要说明项目的原则和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唯一的实体作为设计建造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安装全过程,并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造价全面负责。这种方式的投标和订合同是以总价合同为基础的,其基本特点是在项目实施工程中保持单一的合同责任。设计建造总承包商需要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负责选择一家专业的设计机构进行设计,然后用竞争性招标方式选择分包商,或者是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一部分或全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3)设计采购施工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简称 EPC 模式) EPC 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把人力、物力、
7、财力有效地组合到工程建设项目上来,以减少资源的浪费,真正实现责任与权力、风险与效益、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统一。EPC 模式适用于规模大、工期长、技术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 (4)两阶段招标模式(Construction management,简称 CM 模式) CM 模式的基本思想:由业主委托一个 CM 承包商,采用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即快速跟进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施工管理,指挥施工活动,并通过各阶段设计、招标、施工的充分搭接,尽可能的使施工早开始,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CM 模式与业主通常采用成本加酬金的合同模式,根据合同关系的不同,分为代理型(CM/Agency)和非代理型(CM/Non-Ag
8、ency)两种模式。代理型 CM 模式中 CM 单位只是业主的咨询单位,为业主提供 CM 服务,业主直接与多个分包商签订工程施工合同。非代理型 CM 模式,又称风险型 CM 模式,是由 CM 单位与各分包商签订合同,业主一般不与分包商签订合同,CM 单位向业主保证最大工程费用 GMP,若实际工程费用超过 GMP,则超出部分由 CM 单位负责。 (5)项目管理模式(Project management,简称 PM 模式) PM 模式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简称 PM 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其职责范围包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策划、招标
9、代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以及竣工验收和试运行等各项工作,PM 合同是委托合同,业主可以随时根据情况调整对 PM 公司的委托范围,PM 公司依照合同约定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从国际上来看,PM 公司提供的项目管理服务贯穿了从项目前期到项目实施各阶段直至竣工验收全过程,但我国现阶段的项目管理还主要应用于项目实施阶段。 (6)伙伴关系模式(Partnering 模式) Partnering(伙伴关系)模式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美国,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改变了以往的对立局面,通过签订 partnering 协议做
10、出承诺和组建工作团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实现项目各参与方的整体利益为目标,建立完善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强调合作与信任,以实现合理分担风险、友好解决矛盾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 Partnering 模式一般是出于自愿、具有高层管理参与、信息开放的管理模式,但是 Partnering 协议主要是用来确定项目各参与方的共同目标、任务分工和行为规范的纲领性文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同。 Partnering 模式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模式,在工程建设中通常要与 CM 模式、总承包模式、平行承包模式等其中一种工程项目组织模式结合使用。 表 1 和表 2 中,对以上几种模式的优缺点及复杂程度进行对比分析:2.
1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中国的应用现状与缺陷 我国对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而 1982 年鲁布革水电站工程是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最早的冲击。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在国内首先采用国际招标,实行项目管理,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后国内各种大中型建设项目开始实施项目管理体制,此外也提出了要在建设工程领域实现项目资本金制度、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等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其他领域,包括高科技领域在内也在不断探索推行项目管理的路子。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以,我国的工程承包业基本上己具有一定的实力,工程承包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劳动力价格和项目实施质量在国
12、际工程承包市场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逐渐从阶段式项目管理向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发展,主要形式包括全过程总承包、管理总承包(PM,CM 模式) 、BOT 模式、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等模式。近几年,我国工程总承包实现了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渐渐被认识并受到重视;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各方的关注;业主开始为工程项目建设寻求专业的项目管理咨询服务。专业的项目管理技术,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质量、进度、成本方面严格控制,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和缩短了施工周期。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十分显著,有飞速的发展,为今后的完善和成熟打下了
13、扎实的基础。 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档次和层次还普遍较低,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一个至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2)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目前我国从事项目管理业务的组织(工程咨询公司、工程公司、设计院、建设监理公司等)多数尚未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尤其是 EPC 全过程的项目管理体系。 (3)对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还不够重视,导致了对各种项目管理模式定义模糊。 (4)与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项目执行标准和规范不够完善。 3. 我国国际工程管理发展对策 (1)实行工程保
14、险制度,建立风险约束机制 工程保证担保与工程保险在国际工程市场是很常用的一种避免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我国现在虽然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作了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改革试点,但是我国的工程保证担保与工程保险业制度还不够完善。所以建立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是我国工程建筑行业与国际接轨的当务之急。 (2)完善监理行业体系,确保监理单位“秉公执法”目前我国的监理行业体系还很不完善,即在监理行业的各个重要方面与国际监理相差很大。如监理市场缺乏公开、平等、健全的竞争环境,个别地方有着例如地区保护、违规交易等许多的不良因素,监理存在着盲点,当前要适应工程建筑业国际化的需要,就要早日突破低水平的以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现场监理
15、方式。 (3)规范分包体系。我国目前大部分分包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设备不齐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甚至出现层层分包,最终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因此,规范我国的分包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要意识到分包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严格管理分包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最终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参考文献 1龚洁.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 2曾戈君.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 3薛铁柱.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综述J. 信息系统工程,2010,No.20008:45. 4徐晓权.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与管理模式分析(上)J. 航天工业管理,2007,No.28409:30-32. 5宫孟飞,冯婧,王永军.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发展趋势预测J. 建筑设计管理,2008,No.1410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