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思想教育分层一体化的思考【摘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大学新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其进行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的系统教育,探究符合这一群体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旨在探索一套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目的,以学生预期职业能力为分层依据,通过给予学生不同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将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结合在一起的职业发展分层取向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职业效能感 大学新生群体从单一、紧张、紧凑的中学阶段过渡到多样、自主、松弛
2、的大学环境,由于种种反差引发各种不适应大学生活现象,在上海师范大学,从 2009 年招收近 50%的非上海生源以来,对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带来新问题,迎来新挑战,尤其引发学生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如何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载体,构建相应体制机制形成合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终身教育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目前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查阅分析,目前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大学新生不良表现的梳理;二是从心理、环境感知、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不同角度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情况进行研究;三是对大学新生出现适应不良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梳理。在这些研究中关注心理适应的,从心理
3、学角度谈新生适应的较多,但大多数都处于探索阶段,系统性尚有待加强。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理论研究,提出可操作性指导的相对薄弱。另外,各学校间由于生源差质量差异、高校层次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研究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不强。 二、理论回顾 (一)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职能 2004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并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就具体的工作而言,有学者将其归纳为,思政教育、学生管理与咨询服务三个大类。 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学生管理的重
4、要内容、是咨询服务的重要领域。公民道德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生涯咨询又是咨询服务的重点,特别是这几年更成为了重中之重;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可见,职业发展教育与职业生涯咨询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职能。 (二)择业自我效能感有关理论 择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测量包含着两个主要理论的结合。一个是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论,另一个是 Crites 的职业成熟理论。 最初由 Bandura 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成功地完成某项给定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信念,并假定它们是行为和行为改变的主要中介者,影响着人们对行为的选择、表现和坚
5、持。根据这一理论,择业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实施和坚持与择业相关行为的能力的信念(Betz & Hackett,1997) 。由此确定出了择业效能感的测量内容。另一方而,它为进行低水平择业效能感的干预提供了思路。也就是说,干预的焦点应放在通过关注择业效能信息源上,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预期,这会提高个体成功地完成择业任务的水平,同时减少与行为有关的焦虑。职业成熟理论是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一个人进行生涯选择的历程。其基本假设为,生涯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生涯发展乃至生涯辅导方案应该依据个人在一生中各阶段的需求而设计。无论是萨帕的发展性理论还是格林豪斯的发展性理论,都强调职业发展的成熟度,即完成各个
6、发展阶段对应的发展任务。在萨帕理论中,大学生正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并主要集中在过渡和尝试阶段。这一阶段应该完成缩小职业选择范围并找到一份工作来维持生活的任务。格林豪斯理论中,大学生处在进入组织阶段,也以选择一种合适、较为满意的职业为主要任务。 Crites(1978)在他的职业成熟理论中,提出了五种与职业选择过程有关的能力以及和这一过程有关的成熟态度将促进个体作出一个“好”的职业决定的假设。其中对能力的测量主要是用来测量与个人获得职业信息、进行职业规划并作出明智的受教育和职业决定的职业决策等能力。择业效能感有关理论普遍认为,择业效能感高的人是那些在职业选择中知觉成功执行任务能力高的人。 (
7、三)职业决策困难理论与职业决策困难模型 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界定,有些学者认为是一个过程或状态,有些学者则认为是具体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职业决策困难模型的建构者 Gati和 Osipow(1996)的定义是“个体在进行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 。 Osipow 和 Gati 等人在 1996 年依据职业决策的标准效用理论,发展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的模型,修改经过提出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论模型。 在 Osipow 和 Gati(1996)研究修正后的职业决策困难模型里,职业决策困难主要包括三个独立的大类,每个大类下面又有 3-4 个具体的小类困难。 第一大类:缺乏准备(Lack of Re
8、adiness) ,发生在职业决策前期。包括 3 个小类困难:缺乏动机(Lack of Motivation) ,决策者在决策之前缺乏决策的意愿,不愿意考虑并做出决策。犹豫不决(Indecisiveness) ,决策者对进行职业决策拿不定主意。不合理的信念(Dysfunctional Myths) ,决策者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有歪曲的认识、非理性的期望和不合理的想法。 第二大类:缺乏信息(Lack of Information) ,发生在职业决策中期。包括 4 个小类的困难: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Lack of Knowledge About the Process) ,缺乏关十如何做出合理决定的知
9、识,特别是关十职业决策过程中特定步骤的知识。缺乏关十自我的信息(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Self) ,决策者感觉对自身了解不充分(如关十职业偏好、能力、兴趣等) 。缺乏关十职业的信息(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Occupations) ,决策者缺乏关于现有职业的大量信息(存在哪些职业或每一种职业有哪些特点) 。缺乏获取信息的方式的信息(Lack of Information About Ways of Obtain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决策者不了解如何获得更多信息,不知道怎样获得帮助以使决策过程更顺利。
10、第三大类:不一致的信息(Inconsistent Information) ,发生在职业决策过程后期。包括 3 个小类的决策困难:不可靠信息(Unreliable Information) ,决策者所了解的关十自身的情况,或正在考虑的职业的信息方面存在相矛后的地方。内部冲突(Internal Conflicts) ,一种内部混乱状态,来源于决策者认为重要的因素之间存在矛盾。外部冲突(External Conflicts) ,在决策者的个人偏好与对其重要的人的偏好,或两个最自己重要的人的观点之间存在着差距。 由 Osipow 和 Gati 等人提出的职业决策困难模型发展出来的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
11、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CDDQ)被普遍用于职业决策困难和原因的评估,同时也可用于对职业选择和发展所做干预效果的检测。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针对高校文科类专业低年级学生,即文科专业的大一、大二的学生,其中男生 62 人、女生 238 人,2011 级大一学生 180 人、2010 级大二学生 120 人,共发问卷 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90 份,有效率 96.67%。 (二)研究工具 研究参考涉及的量表包括 1996 年 Gati 等提出的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DDQ) 、2003 年龙
12、燕梅本土化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CDMSE-SF) 。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hort Form,CDMSE-SF) ,根据 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论与Crites 的职业成熟理论,Taylor 和 Betz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编制出了择业效能感量表,反映了五种职业选择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职业信息、目标筛选、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经龙燕梅本土化后,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CDDQ) ,C
13、DDQ 量表是由以色列希伯莱大学 Gati 和Krausz 教授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Osipow 教授于 1996 年合作编制,2000 年修订完成,并依据职业决策的理论提出了职业决策困难的模型。该量表可用于职业决策困难和原因的评估,同时也可用于对职业选择和发展所做干预效果的检测。 数据输入电脑后,处理主要使用 SPSS 15.0 for windows。 (三)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hort Form,CDMSE-SF)Alpha=0.888,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areer Decisio
14、n-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CDDQ)Alpha=0.921,Alpha 系数均大于 0.80,显示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经过旋转后,累计变异数百分比分别为,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hort Form,CDMSE-SF)61.487%,职业决策困难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CDDQ)62.628%,均超过 60%,显示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四、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差异分析 (一)年级因素
15、 数据所得 Asymp.Sig 均大于 0.05,低年级文科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量表与职业决策困难度在年级因素上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大一、大二在这方面的改变并不多。 (二)性别因素 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收集信息方面的不同,而主要的差异是男生较女生有更高的择业效能感与收集信息方面的能力。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恼总体而言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分析表明男生较女生可能有更多的非理性信念。 (三)家庭因素 分析发现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目标筛选、计划制定方面的不同,而处于离婚家庭的子女表现的具有更高的自我评价、目标筛选、计划制
16、定方面的分值,择业自我效能感也较高。不同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恼总体而言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分析表明父母同居而非婚生子女的非理性信念与内部冲突发生显著高于其他状况的大学生。 是否独生子女对于择业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数据也表明独生子女更容易有非理性信念。 父亲的学历对于孩子择业自我效能具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为目标筛选、计划制定与问题解决方面的不同,父亲未受过教育或仅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在择业自我效能、目标筛选与计划制定有较高的得分,父亲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大学生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较高。父亲的学历对于孩子职业决策困难总体而言无显著影响,但是父亲未受过教育或仅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
17、更容易接触不可靠的信息和发生外部冲突;父亲仅受小学教育的学生更容易发生内部冲突;父亲大专院校肄业的学生更容易产生非理性信念。父亲的就业状况对于孩子择业自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总体而言无显著影响,但是对于父亲工作不甚了解的学生的自我评价比较高,相对的非理性信念产生的可能也比较高;父亲正处于找工作阶段的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强;而父亲从事非常规工作的学生内部冲突的发生率比较高。 母亲的学历对于孩子的择业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均有显著影响,对于择业效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目标筛选、计划制定与问题解决的不同;而对于职业决策的影响是除了动机因素外的其他决策因素数据均显示有显著不同。进一步分析得知,母亲未受过教育
18、或仅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度最高,而母亲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的择业效能最高。母亲就业情况对于学生的影响远不如学历的影响表现的那么显著,母亲的就业状况对于孩子择业自我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总体而言无显著影响,但是母亲从事非常规工作的学生不可靠信息比较多;母亲没有工作也不寻找工作的学生一般容易缺乏决策的知识;对母亲工作不甚了解的学生比较容易产生非理性信念;母亲没有工作但是正在找工作的学生比较容易陷入犹豫不决的状态。 (四)社会实践因素 分析发现对于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情况对于择业效能有显著的影响,除了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最差的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得分较高外,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中
19、上的学生的各项指标得分都较高。 分析发现于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情况对于职业决策困难无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于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的评价中下的学生比较容易缺乏职业信息、缺乏自我信息、缺乏动机与陷入犹豫不决的状况。 五、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分析 分析得知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系数为-0.322,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属于低度的负性相关,也就是说随着择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职业决策困难度会降低,或者职业决策困难的降低意味着择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其中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尚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另外,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程度并不高。 六、主要结论 (一)年级因素对高校
20、文科类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显著 年级因素对于高校文科类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大一、大二阶段大学生对于职业发展与将来的规划的成长并不明显,而如今大多数的高校拥有多个校区使得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的接触机会变少使得同辈间促进成长的机会变少也有一定的影响。尽管不少学者呼吁,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要低年级化、全程化,但是低年级职业发展与将来的规划的低成长倾向仍然十分严重,在低年级大学生开展职业教育与生涯咨询刻不容缓。 (二)性别因素对高校文科类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十分显著 性别因素对高校文科类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
21、能感的影响十分显著,主要体现为收集信息的能力男生优于女生,但是我们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非理性信念。这可能是当代社会男性压力比较大的缘故,也因为女性的生育原因,男生虽然择业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但是比女生更容易产生非理性信念。 (三)家庭因素对高校文科类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可忽视 家庭因素对高校文科类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不可忽视。虽然父母的就业情况对于择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困难总体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父母的学历对于子女影响却是巨大的。其中,母亲的学历对于孩子的择业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均有显著影响,对于择业效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目标筛选、计划制定与问题解决的不同;而对于职业决策的影响是除了动机因素外的其他决策因素数据均显示有显著不同。而父亲就业情况相对母亲的就业情况对于孩子的择业效能与职业决策困难有更重要的影响。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非理性信念,对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当代大学生群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