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我国物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誉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随着我国商业贸易的不断增强,特别是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我国区域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人们在享受足不出户进行交易的同时,也对与之相对应的物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物流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本文将就目前我国物流所面临的现状及其解决的手段做出浅显分析。 【关键词】物流;问题;对策 一、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
2、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我国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 2012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 145.7 万亿元, ,比 2000 年增长 6.8倍,物流业实现增加值 4.0 万亿元,比 2000 年增长 2.9 倍,年均增长14%。2012 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6.5%,占GDP 的比重为 6.6%。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
3、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三)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 2012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11 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8.53 万公里,港口泊位 3.64 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 1167 个,拥有民用机场 160 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四)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中央和地方
4、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与国外物流业高度发达相比,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一)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都比较低。我国目前每万元 GDP 产生的运输量为 4982 吨千米,我国物流系统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
5、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和提高的余地。仅以货运汽车的生产率水平为例,美国营运汽车的单车吨年产量约为 68 万吨千米,而中国这一指标仅为 4 万吨千米左右。目前我国铁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仅 47.4 千米左右,散装、集装箱等高效运输方式比重较低,装卸时间较长;公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也不足 60 千米;内河航运速度更低;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在库周转时间平均在 47 个月。此外,根据调研及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许多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已占到 30%50%,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 160 亿元,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 700 亿元,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 40 亿元上下,公路货运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空驶率
6、多年来保持在 60%左右;铁路因能力不足,使相当数量的商品失去销售机会或无法保证企业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水运因运输组织方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使许多产品失去了低价运输的途径。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还比较落后。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为 1354.48千米/万平方千米,而美国为 6879.3 千米/万平方千米,德国为 14670.4千米/万平方千米,印度为 5503.9 千米/万平方千米。这方面,我们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
7、的传统模式影响下,我国各种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因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导致系统功能不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投入,对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我国物流系统一般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在仓储设施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仓库60%是普通平房仓库,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储设施比例极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人工搬运车,手推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占到 80%以上,而可视屏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却很少采用。在运输工具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运输车辆
8、中,普通车辆占 80%以上,而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头及特种运输车辆却很少。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性能水平不高,即使有些软件比较适用,但有时又与客户系统不兼容。 (三)标准化建设滞后 物流是跨地区、跨行业的运作系统,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物流标准化滞后主要表现在缺乏有关的标准及规章制度,同时在推行标准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力度。例如,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海运与铁路集装箱标准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海铁联运规模的扩展,对我国国际航运业务的拓展、港口作业效率的提高以及进出口贸
9、易的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又如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特别是现有托盘标准列入了国际标准中所有 4 种规格,也没有推行的原则,这样等于没有标准。托盘标准和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都有衔接关系,这就影响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有效使用。产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虽然目前我国对商品包装已有初步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但在与托盘和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施、仓储设施相衔接的集装单元化包装标准方面还比较欠缺,这对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影响较大。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
10、系统、物流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互不沟通,由于没有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 EDI 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难以得到实际应用。 (四)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个行业从上到下一统到底,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管理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习惯势力仍然有一定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涉及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设备、产业政策、投资融资、税收、海关、服务与运输标准等多个方面,而这些问题的管理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和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由于经济利益部门化和地区化弊端的存在,我国在物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
11、制上的协调能力较差。物流业涉及交通运输、经贸、外经贸、城市管理、公安、税务、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制度体系等存在较大不同,在对物流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因管理之间的体制及机制性原因,造成物流业发展的许多困难。条块分割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的影响,许多部门政企尚未实现真正的分开,从而形成了多部门管理的条条之间的基于部门利益的分割状态,使得管理的能力因分割而受到局限和制约,造成管理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此外,由于地区的经济利益驱动,地方管理成为地方利益的体现,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省市间的市场壁垒,使网络化物流服务企业的成长变得(下转第 9
12、4 页) (上接第 92 页)相当困难。 三、加快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现代物流的管理,涉及计划、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信息、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现代物流的运作横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必须协调动作,形成合力。物流必然和政府多个部门有关,在日本经济产业省设立专门机构物流科负责协调政策管理。我国如果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部门,对于物流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制订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负责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相关
13、政策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体制环境。 (二)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税收要鼓励物流业务的整合,提升物流企业的供给能力。现行税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对于物流行业发展有制约作用。应该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对传统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但在实践中由于物流总代理商首先一票对客户,然后转包业务到各合作单位时,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影响了总代理商整合业务的开展。说明现在的税收制度不利于物流的“集零为整” 。物流不整合就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鉴于目前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处于微利状态,物流整合产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用户(生产和商贸企业)身上,建议对于物流总代理商实行类似于增值税
14、方式的税收制度,扣除转包的部分,仅对其增值服务的部分征税。这样,有利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的业务整合与发展,在加入WTO 的过渡期内形成与国外物流公司相抗衡的实力。同时,也会促进物流业务的发展,扩大税基,增加税收。考虑到物流业具有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微利企业的特点,在物流园区以及仓库建设时,在政策方面也要给予优惠。 (三)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在做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基础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
15、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未制订的标准,要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货物和相关信息的流转效率。 (四)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经验,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我国劳动与
16、社会保障部已批准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师培训标准,应该以这个体系为主大力推行物流人才的在职教育。 总之,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所有的中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静.试分析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2).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协会.中国物流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3刘南,赵成锋,陈远高.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4徐天芳,江舰.物流方案策划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徐正斌.绿色物流发展趋势探讨J.管理与观察,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