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摘要】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的启蒙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青少年将来的社会发展方向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家庭教育为主线,通过对家庭教育的特点、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提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通过家庭教育来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不仅是一种血缘上的联系,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伦理关系,同时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2、 。这就是说,家庭教育功能与家庭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又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研究领域,其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和持久性。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确实,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便成为了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父母的影响,小孩子对父母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所以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深远的意义。虽然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接受来自学校不同老师的教诲,但是这种教育是阶段性的教育,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持久性的教育。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更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持久
3、、深刻、全面等特点。 家庭教育的延伸性和差异性。孩子上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对人一生影响最深的教育,除了教导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社会规范,指点生活目标外,还在培养人的个性特征、价值选择、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家庭是富于情感的,它的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父母与子女天然的血缘关系使他们心心相通,父母的情感对子女有更加强烈的感染性。所以家庭教育可以根据子女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根据子女状况和心理状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兼顾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和社会性。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对自己子女进行的个别性
4、教育,比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眼中,故此父母更加容易了解子女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能更好的预防不良行为发生。再者,要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只有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一致的、连续的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关系着人的社会发展方向,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家庭幸福的
5、源泉。 第一、家庭教育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培养孩子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育孩子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小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们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教育理念、思想道德水平等都是孩子优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元素。 第二、家庭教育决定人的社会发展方向 青少年时期是人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家庭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传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6、世界观等影响和感染未成年人,良好的家庭教育更加容易培养杰出人才。在家长言行和教育期望的双重影响下,未成年人会很容易地接受家长的影响,进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社会发展方向。 第三、家庭成员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幸福是一个人所有幸福的根源, “在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家庭,反映了家庭中成年人修养好、素质高,家庭具备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成年人在家庭中能不断接受再教育,充实和提高自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能接受积极影响,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健康成长。家庭成员在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爱护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中相处,精神放松、心情舒畅,能产生强烈的家庭幸福感。 ”家庭教育影响着家庭幸福,家
7、庭幸福影响着他们在社会其他环境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拥有好的家庭教育更能激发生活的热情,进而使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家庭结构不同,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同 1、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由于中国的国情所致,出现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大部分父母把唯一的子女作为一生的寄托和希望,过分溺爱的同时又过分的去关注他们的成绩,以成绩论好坏。父母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子女的学习动力,但是由于过分溺爱,教育方法的影响,许多独生子女养成了自私,交际能力差等特点,而且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吃苦精神不够,生活自理能力欠缺。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和过度溺爱的同时缺少了对子女人
8、生价值体系的培养。其结果是很多独生子女不能很好的处理未来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 2、特殊家庭中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1)对缺损家庭教育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离婚率持续走高。在中国,离婚多发生在父母岁数在 30 到 50 年龄段,这也正是孩子读中小学的阶段,而对孩子心智影响最大的年龄段是学龄前(36)的儿童,这些孩子特别依恋父母,缺少同伴的友谊。而且,父母的离异往往伴随着各种环境的改变,包括学校,生活条件,以及重组家庭所带来家庭关系的改变,都可能对孩子健康成长带来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都会体会到丧失感、被遗弃感、不安全感、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心
9、事重重,更有可能导致精神异常、心理变态和行为异常。而这些离异对孩子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伤害孩子的心灵,影响智力发育,产生扭曲的性格,最终可能走向不良的道路。 (2)隔代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的隔代家庭教育主要以留守儿童为主,据统计我国 47%的留守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年老、文化程度较低和过度溺爱,隔代家庭中的家庭教育反映出严重的问题。 “根据青岛市的一项调查显示,29.6%的祖辈很少与老师联系,14%的祖辈从来不与老师联系。他们不能主动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 ”此外调查还显示, “隔代家庭中的祖辈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些祖
10、辈中从未上过学的占 45.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50.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3%,高中文化程度仅占 1.3%。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和自身精力有限,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得不到祖辈的辅导,在精神和心理上隔代之间存在有严重的代沟,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尤其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上了坏习惯,价值观出现扭曲的现象。 (3)对流动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国家人口计生委于最新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2 (以下简称报告 ) 。 报告指出,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 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 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 2
11、.3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7%。近 70%的流动人口与家人一同流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平均家庭规模达到 2.5 人。 流动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和父母聚少离多,大部分父母多忙于挣钱,很难和孩子进行更多感情上的交流,使流动人口的孩子在道德观念形成方面比较混乱,由于他们价值情感的培养缺乏良好的条件,当遇到复杂的道德困惑问题时候,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或者父母本身在城镇里就是弱势群体,在道德认知方面严重缺乏甚至趋于偏执。加之他们比同龄的人更多的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自身受到的歧视,使他们自己更加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心理,从而对社会缺乏信心而变得冷漠孤僻,甚至抵制心理。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家庭教育
12、存在的问题不同 1、严厉型家庭教育方式 青少年一般自尊心较强,而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但是父母往往不考虑孩子的需求,只从父母的意愿出发,采用严厉、高压、强迫命令式的教育,如果不服从就打骂、体罚、甚者产生家庭暴力,久而久之使父母和子女严重缺乏沟通,使亲子关系恶化。这样的家庭子女容易形成顺从、胆怯、没有主见、缺乏自尊、内心孤独、情绪不稳定的性格,容易走向极端,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事情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是父母感情有问题而产生家庭破裂,重组家庭后缺乏了对原来家庭孩子的关心和照顾,这样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往往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容易走上歧途。另一种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13、,父母忙着挣钱养家,而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为了内心安慰,就在经济上过度的去资助孩子,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这些子女往往养成攀比心理,大手大脚,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3、不协调型家庭教育方式 这种家庭里父母教育态度缺乏一致性,随心所欲,父母完全以自己的情绪状况为转移,教育方式和态度不一致,或者不以身作责,自己做不到还要求自己孩子去做,使子女无所适从,甚至有时候教育影响互相抵消。还有就是父母之间在教育子女方面意见不统一,在中国家庭里面就是典型的“严父慈母” ,一个过于严厉,一个过于袒护,使孩子思想容易迷茫,焦虑,情绪不稳定,特别是在思想还没成熟阶段,容易产生思想模糊,影响孩子的辨别能力。 四
14、、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积极对策 (一)提高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 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导者,他们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父母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父母文化程度低,并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但同样教育出各方面优秀的子女。与之相反的例子也存在,追根究底是父母的教育水平在起作用。教育水平、文化程度二者之间关系密不可分,即使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不经常接受新的知识,不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对孩子的教育并不在意,同样不会教育出优秀的子女;而另一方面,即便父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愿意为了孩子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相信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一定会非常出
15、色。所以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时的与老师沟通。对子女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风气 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多父母都按自己的想法来塑造子女,让子女完成他们当初没有完成的愿望,寄希望于孩子,所以首先他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领着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另外,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这样才能给孩子学习的榜样,传递正能量。之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些,是因为对孩子而言,他们的人生态度,目的乃至正确的价值观都是抽象的概念,榜样的作用可以使这些抽象的概念明确化、具体化。所以父母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构
16、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子女的影响最大,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融洽,会更多的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夫妻关系和谐也会对孩子有积极地影响,不会因为家庭的原因影响孩子的情绪进而会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相反,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仅次于夫妻关系,所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叶立群等.家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吴益妃.家庭教育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6 (7) 5龚萱.全球化与青少年政治价值观教育J.教育探索,2005(1) 6宫秀丽.对“90 后”青少年思想状况的三维考察J.现代教育管理,2009(8)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8郑艳苹.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浅析J.科教论坛,2004(1) 基金项目: 本选题来源于“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编号:2012JG54) 。 作者简介: 杜瑾(1989.3-) ,山西运城人,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