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第十章 跨国经营策略常州电大 曹伟明 主讲本章学习要求重点掌握 :1、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阶段。2、跨国经营的目标选择。3、跨国经营方式。4、我国跨国经营的特点。一般掌握 :1、跨国经营的动因与海外直接投资的理论。2、跨国经营的发展趋势。3、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4、许可证贸易的特点。5、对海外子公司的有效控制。一般了解 :1、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状况。2、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类型。3、海外子公司经理的选派。第一节 企业经营的国际化趋势一、跨国经营及其发展阶段跨国经营是指企业在基地所在国之外,还拥有或控制着生产营销或服务性设施,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服务等国际化经营活动。跨国经营的发展
2、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产品出口阶段(经营重点在国内)2、国外销售阶段(经营重点仍在国内)3、国外投资阶段(经营重点国内外并重)4、跨国公司阶段(经营重点在国外)是跨国经营的高级形式。二 跨国经营的动因与海外直接投资理论1、根据美国国家外贸委员会的调查,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的最主要原因和动机 见教材 P337页。2、跨国经营的理论基础比较有影响的海外直接投资理论有:( 1) 垄断优势与寡占反映理论 :由 斯蒂芬 海墨 在博士论文中提出,其中心要点是,一家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主要表现有市场垄断优势、生产垄断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使得企业突破国别市场容量的限制,从事国际投资
3、。与垄断优势理论相关的是寡占反映理论,由 尼克博士 提出,他认为在垄断行业内,当某寡头公司率先进入一国市场的情况下,其他寡头兄弟最敏感的反应是紧随其后亦步亦趋,以维持大公司之间的实力对比。否则一旦对方获得成功,先入者独占市场,后来者必失去区位优势。( 2) 内部化理论 :由 巴克莱 卡森 和 提格曼 提出,他们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是:许多中间产品的知识、技术、专利、管理技能等要素市场是不完善的,在外部市场上出售这样的要素,会由于交易成本过高或时间过长、知识技术在外部交易中失密等原因,不能为企业获得满意利润;因此要对外投资建立自己的支公司,形成自身的一体化空间和内部交换体系,实施市场内部化。( 3) 区位理论 :由 沃尔特 艾萨德 提出,他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得区位优势。即谋取世界范围内某一市场地区的优势。影响区位优势的因素主要有:1、生产要素;2、市场距离;3、贸易壁垒;4、经营环境。( 4) 折衷理论 :在 1977年由 约翰 邓宁 提出,他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事跨国经营是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者结合的结果。所有权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内部化优势是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区位优势是决定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