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学基础第一节 绪 论一、名词解释:w 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 的 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 2 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 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 (一) 形成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医学基础和哲学基础。医学基础: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偶然发现了原
2、始医药知识,如: 这样逐步积累了一些医药学知识。随着时代的前进,医药知识愈积愈多。哲学基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日趋活跃,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主要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那时医家就以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为指导,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因此,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指导思想。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 (二)形成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黄帝内经 的问世。 黄帝内经 简称 内经 ,分为 素问 , 灵枢 两大部分。是我国现存的理论比较系统,著作时间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它还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
3、地理、哲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 黄帝内经 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内容。书中许多内容的记载均处于当时世界医学的领先地位。如:食管与肠的长度之比为 1: 35,现代解剖证明是 1: 37,二者非常接近。w 同时期的代表性著作还有:w 难经 难,即问答的意思。全书共 81个问答,称为“八十一难 ”。该书用问答方式,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等,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方面内容较 黄帝内经 更为详细。w 伤寒杂病论 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后被分为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两书。前书以外感病为主,后书以内伤杂病为主。成就:创立了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
4、。w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汉代,载药 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并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它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中医药学中现在所说的 “四部经典 ”即为这些著作。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时期:两晋,隋唐时期:这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理论体系内容得以充实和系统化。主要著作:晋 王叔和 脉经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新修本草 ( 唐本草 )世界上最 早的药典。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 宋,金,元
5、时期:w 医学界百家争鸣,涌现许多流派,中医的理论体系产生突破性进展。w 金元四大家:w 刘完素:认为大多数病证性质属于火热,治疗善用寒凉药物,世称寒凉派。w 张从正:认为人患病是因为感受邪气,邪去则正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世称攻邪派(攻下派)。w 李 杲:认为脾胃虚弱或异常是内伤疾病的主要病因,脾胃一伤,百病由生,治疗上善补脾胃,世称补土派。w 朱丹溪:认为人体阴津常不足,相火常有余,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世称滋阴派。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明清时期: w在继承古人同时,提出一些新的创见,尤其是温病学说的提出。w代表作:叶天士: 温热论 ,创立卫 气营血辨证。吴鞠通: 温病条辩 ,创立三焦辨证。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w近代和现代:w随着西医的流入,逐步走上中西医结合和多学科研究中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