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语文是什么,语文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阅读与想法鄞州高级中学语文组 楼一家什么是语文?一个从站上讲台之初便向自己提出的疑问,一个与学生交流之初必须要探讨的认识。从自己的学生时代毫无置疑的接受,到初为人师自信满满的经验传授,有一天,忽然茫然了,什么是语文?等我意识到这种质疑的时候,原来,关于“语文是什么”的大讨论已经展开很久了。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就叫口头语言,写在 纸面上叫书 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 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 文。 这个名称是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
2、放以后才统称“语文”。(叶圣陶)早年,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的解释可以说最具权威。然而,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冲击下各种概念都被推上了一个重新整理认识的平台,质疑权威,重写历史的思想激荡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和自由思考的氛围,让我们重新对语文进行溯本求源。对语文的认识也同样,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单构成已不足以满足语文学科的涵盖。“语文”的构词方式为各种阐释提供了方向,胡尹强的语文就是语文和文学一文 就从这个角度对语文展开了思考:作为一个并列式合成词, “文”有多种理解,如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于是就有了语言与文字、语言与文学、语言与文章、语言与文化等等说法。他强调,语文首先是语言和文学。在中国
3、传统的教育里,他看到:虽然我们民族有辉煌的古代文学传统,然而,对文学的排斥却是我们民族封建教育的传统。封建私塾教育选用诗经 作为两千年不变的经典教材,只是因为诗经的特殊性,远远不是意味着我们民族有文学教育的传统。 诗经只是作为政治 读本、 伦理读本、道德读本,被选为私塾教育的经典教材的;诗经作为文学作品的底蕴,不是被掩盖起来,就是被阉割了。诗经被选为两千年不变的传统经典教材, 恰恰证明我们 民族的没有文学教育的传统, 倒是有把文学作品当作政治读本、 伦理读本、道德 读本的传统。传统私塾教育以封建伦理纲常为核心,以科 举为目标,只 设 置了一门课程,即包括政治、伦理、道德、历史、识字、阅读 、作
4、文等等的近似 文科综合课 。它的一部分, 识字、 阅读和作文,属于现代语文教育的语言课范畴,其他部分,特别是它的核心政治伦理道德纲常,却是和现代语文教育大相径庭的。“文史哲不分家”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老话。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概念里,语文正是这样一个文科综合的科目。传统教育的政治纲常功能确实无可回避,但是胡先生在此似乎将这种功能过于强调突出了。我却以为, “识字、阅读和作文”体现了语言教育的工具性,也是古今中外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模式,语文教育不正是在这样一个认知和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吗?而“政治、伦理、道德、历史”则是语文的内容,其实,他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思想”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或许
5、正是因为他的这个特性,而历来都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政治企图垄断的工具,于是他必然的附有不同时代的政治和伦理的内容;语言的超时空性,也决定了他必然的历史性;王尚文先生在与诗人西渡的交流中提到,语文是“心学” 。于是,语言在思想的承载之下变得大而化之了,这让我想到了近年来提出的“大语文”观,还有一个说法是“泛语文” 。前者是一种推崇,后者便有些批贬了。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思想的“形而上”的性质,给自己留有了一定“独立和自由”的空间,而给语言保存了鲜活的生命力。语言,是不能脱离思想而存在的。或许,正是基于对语言的思想性的肯定而有了“大语文”观的复归。体验自然、贴近艺术、了解社会、感悟人生这些人文主题本
6、身就是语言和思想的母题。但是,这种大而化之定义成了“不作解释的解释” (胡尹强语)的时候,这种对教育的人文意识的溶入,更多的不是“大语文”概念,而是一个“大教育”概念,这种人文启蒙及教育,不应该仅仅存在于语文课堂,也应该同时存在于其他学科,他相对与语文学科的密切,只是由于传统教育中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单一,使他在现代教育的分科中被人为的划配到了语文学科中。事实上,只要有教育的存在,有语言的存在就会有人文的存在。因此,人文性,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载寓,他应该是任何一个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内涵。于此,把语文从泛概念里提取,回到课堂。大共有的大教育功能下,语文作为一个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李
7、海林的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十分的理性。他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我们目前能说的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是不一样的,因 为语 文与语文的内容不是一回事。这句似乎存在悖谬的话,使我意识到语文课堂和语文的区分。他清醒的把语文作为各个科目中的一个列出,将其作为诸多学科中的一个展开分析思考:一个最有力的质问是:这些教学活动与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艺术课的教学有什么区别?(那么,什么是语文课与其他 课程的区别呢?) 在课堂框架下的“语文是什么”的网络讨论中,看到了这样一段同题的文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 语”,是 语文。 “咽不下金莼玉粒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是 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8、而求索”,是 语文。 “天尽头,何处 有香丘”,是语 文。 “身既死兮魂以灵,子魂魄兮 为鬼雄”,是 语文。 “至今思项羽,不肯 过江东”,是 语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 语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是 语文。 “这北国的秋,却特 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语文。 “我是你河岸上破旧的老水车, ”,是 语文。 原来,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 ,一种厚重的关 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 这,才是语文。 在练习册中,没有这种灵魂;在高考 试卷中,也没有 这种精神。 语文沦落成为
9、科学主义的一种“工具性的学科”, 沦落成为各种试卷中的“筛选信息”、“修改病句”,沦落成为“ 下列四个选项中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这里没有子美,没有太白;不会有子美,不会有太白。他们永远都只是曾经了。 也许,曾经的子美依旧感慨,只是他的感慨快要成 为哀哭;也 许,曾经的太白依旧醉诗,只是他的诗篇砸落在秋风之中,他却呆呆地望着我 们这个世界。 我为子美哭。 我为太白哭。 我们读,我们绞尽脑汁地读,太想把文后的答案全部填写正确。 我们写,我们搜肠括肚地写,太想让阅卷的老师心情舒畅一些。 我们教,我们唯命是从地教,太想让大脑的步调紧紧跟住高考。 我们学,我们深挖硬钻地学,太想让谨慎的笔触在陷阱之间
10、顺 利穿行,谁都知道,那张试卷有多险恶,于是,我们跳一种脚尖的舞蹈。 (佚名)很有文采的一段文字,言之灼灼而恳切。不禁把他全文录下了。类似主题的又有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是黄耀红相关思考的一个题目。其中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打了一个比方,很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思想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如那个给了小鲁迅们美好童真遐想的“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树叶里长吟的鸣蝉,菜花上肥胖的黄蜂,从草间直窜向云霄的云雀;还有充满了神秘的何首乌和美女蛇,平添着童年意趣的张飞鸟和捕捉他的闰土小鲁迅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
11、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 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 许是因 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 罢, 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 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语文是那个丰富的“百草园” ,而统一教材下的语文课堂,则是这个严厉的“三味书屋”了。语文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学会吸收和表达。而规则的目的,更多的是指向与评估检测的便利。一篇血肉丰满、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旦被 选入课本之后,它就不再是原来的“ 它”了,所有的文章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了。比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选材、布局、语言有何特色?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
12、些?没有哪个语文老师敢抛弃这一套“规则”,因为这些“ 规则” 几乎是 语文阅读教学的“ 学问”。为了获得这种“学问”,老师们不得不把一篇篇课文当成阐释“规则”的“ 例子”。为了说明这些“ 规则 ”运用得何其高妙,甚至不惜把文章拆成散装“ 零件” ,供学生细细把玩。他 们希望即使没有自己的讲解,学生也能操着 这套“规则”去对付天下其他的文章,这叫“学会了阅读”。这种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理性知识多而滥,感性 积累少而薄。结果是,学生得到了无用武之地的读写之“ 技” ,丢弃的是影响终身的读写之“道”,得到的是漂亮的皮毛,失去的是质朴的本体。 (黄耀红)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应该有互通之处的,解牛的庖丁可
13、以在牛的筋骨间游刃有余,那么“技”和“道”之间必然存在融合的方法。语文的课堂,应该也能开辟是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之间互通的蹊径的吧!这个互通之径在哪里呢?若干年前杨炼的一个诗句又浮现在眼前:窗口在这里,这里在哪里?课堂语文的窗口应该是我们对其的各自实践基础上达成的相对合理的共识,相关的讨论,正是走向共识的一种磨合。不管这里在哪里,首先,他在脚下。又,所有的相关讨论阅读中,比较认同浦东新区信息中心教室论坛上 spring 的概括:“作为一门课程,它与数理化等学科不同,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仅是以具体的选文为载体,通过形象、生动、具体的作品来使学生掌握中国言语规律,习得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并以其内在的人文精神来涵养、濡染学生的心灵的一门人文性很强的活动课程。”2005.10.9阅读篇目:王尚文的呼吁“语文”一分为二高林生的语文是什么胡尹强语文就是语文和文学李海林的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spring 的 语文究竟是什么 (网络阅读)佚名散文诗语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