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3496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讲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 一、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兴起 (一)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分散的地域国家社会走向全球社会的趋势与过程,是 21 世纪世界的基本特征。全球化的本质在于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全球事务,解决全球问题,认同人类的共同身份和共同利益。 全球化的六大特征: 1、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着一个单一的世界; 2、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过程; 3、全球化是一个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与趋势; 4、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 5、全球化是一个合作与冲突并存的过程,但本质上指向多边、协商与合; 6、全球化是一个观念更新和范式、体 制转换的过程。 (二)全球化的兴起 1、殖民运动与全球化的萌芽 全球化

2、进程是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而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大致发端于 15 世纪,以欧洲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先进国家对世界新航路的探索为起点,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推力,以大规模殖民运动为手段,战争调整了全球化格局。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在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一书中提供的数据看,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德、比、葡、荷、意等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有 115 个,面积达 2000 多万平方英里,是其领土的 20 倍,人口达 5 亿多,是其 人口的近 3 倍。随着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在这些国家也形成了向海外移居的移民潮, 19 世纪 20 年代就有近 15 万人口离开欧洲移居海

3、外殖民地,到 19 世纪 50 年代达到 260 万人,在1900 到 1910 年的 10 年间,移民人数达到了 900 万之多。 2、特殊的全球化:两极对抗 在这一时期,全球化表现为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对抗中,地区和区域性的集团化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以及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加强,在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对抗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格局下,经济区域化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成为主导的力量。 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挣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其势力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东欧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东欧

4、集团以及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并照搬苏联模式的国家,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之间形成了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和军事对抗,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在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两个阵营的对立和军事对抗演化成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逐渐上升。社会主义阵营中控制和反控制的矛盾导致一些国家先后脱离社会主义阵营谋求独立自主的 外交路线和发展战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中,尽管北大西洋集团作为对抗苏联的军事集团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国家在经济上和国际事务上力图谋求本地区国家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3、经济推动下的全球化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国际关系突破了两极

5、格局时期的政治疆界,政治、军事对抗为经济渗透和合作所取代。 其次,各国超越冷战思维谋求建立区域集团化经济合作机制和合作组织框架。 其三,随着冷战结束,各国超越意识形态和制度性质,谋求经济的多边合作,国际性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成员国进一步扩大,并且在协调 成员国之间多边关系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其四,对全球化的认识在观念上进一步深人人心,成为理论界描述和认识当代世界变迁和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重要坐标。 在欧洲,东欧国家力图谋求与西欧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合作和国际关系的协调,加快融入西欧经济圈以及以西欧国家为主导的欧洲军事合作范围,北约也力图利用这一机会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美洲,美国

6、的政策转为在加强北美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国际关系协调的同时,鼓励拉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并加强美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力图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合作和国际协调机制; 在亚洲,随着苏美对峙的结束和中国与前苏联关系的和解以及战略性合作关系的确立,东北亚局势趋向缓,日本、朝鲜、韩国、中国开始探讨多边经济合作,中国、俄罗斯先后与韩国的关系正常化; 东南亚各国在原有的东盟框架基础上,也力图进一步加强集团内部各国经济合作和关系协调,并以集团整体谋求与本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以集团整体力量谋求在本地区国际事务和亚太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亚太地区关系的缓和、经济合作的加强,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与本地区的新兴工业

7、化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经济技术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亚太经济保持了持 续高速发展的态势,美国也成为亚太经济合作中积极的一员。 (三)推动全球化的国际机构 当今世界用来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国际经济机构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 (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和世界银行 (WB)。它们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契机;可能。包括: A、德意日战败; B、英法实力消弱; C、美国大发战争财);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物质基础

8、 ;动 力) (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 主要内容 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规定 1 盎司黄金 35 美元的官定价格;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其意义在于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和世界银行( W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1945 年成立,现在成员国 180 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 2000 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 46 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 ;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

9、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现有成员国 180 个, 1980 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席位。世界银行拥有的法定资本达 1806亿美元,其资金包括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营业收入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款。现有总资产 155 亿美元。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动荡不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标志着以美元 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需要。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

10、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 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197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委员会召开牙买加会议通过和建立以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样化、汇率制度多样化为特征的牙买加体系一直运行至今。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后来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宗旨是缔约 方通过双边和多边协商,以达到降低或取消贸易壁垒,降低关税,以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从

11、而推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但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 总协定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的准则,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又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但在工作上同联合国有关机构联系密切。 建立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30 年代大危机人们认识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商品输出;联合国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区别 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 性 质 临时适用的

12、多边贸易协定 正式的国际组织 管辖范围 部分货物贸易 货物、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 承担义务 随 意 硬 性 (四) 全球化的表现 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它是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中展开的,是一个贯穿着冲突 -协调 -均衡 -融合 的发展过程;第二个表现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并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分工和资源配置,形成市场的普遍化;第三个表现是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发展(一是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在增加;二是专业性国际组织成员增加、作用逐步增强;三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也在发展)。 二、治理理论与全球治理 (一) 治理的概念 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

13、和。是使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既包括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 安排。 治理与统治在权威、主体、手段与方法、范围以及管理向度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涉及权威、合法性、服从性的质变,也涉及世界政治结构、制度体系与思想观念的质变。 治理一词起源于 16 世纪,地中海沿岸国家为了拓展和争夺海外殖民,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欧洲列强爆发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冲突。针对连绵不断的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和塞缪尔普芬道夫从重新界定古罗马关于民族权利的概念出发,力图制定一部足以约束欧洲列强行为的国际法规范;但是信奉“丛林法则”的近代

14、殖民开拓时期,主导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是国家势力,两 位学者所做的一切只能是徒劳的。 关于治理的不同定义: 詹姆斯罗西瑙的定义: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罗西瑙 (James N Rosenau)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 21 世纪的治理等文章中指出:治理与政府统治有着重大区别。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治理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括非正式的、非政府的机制。 罗茨的定义:治理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 社会”。他列举了六种不同定义:作为最小

15、化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小政府)。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是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行的组织体制。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企业化政府)。作为善治的治理,是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参与式管理)。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是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 格里斯托克的治理概念:认为主要有五种:治理是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对传统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的挑战。治理是国家把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三 者之间的界限和责任变得模糊不清。治理是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集体行动的组织相互依靠、交换资源和谈判共同的目标,结

16、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资源,也取决于游戏规则及交换环境。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并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拥有权威,分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责任。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之家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做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 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治理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套规则和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

17、,而是持续的互动。 归纳后的治理定义: 治理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满足公众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 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治理与政府统治有联系,但又有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 治理与政府统治有四个基本的区别: 首先,权威主体不同。治理的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其次,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政府统治是自上而下权力运行的单一向度的管理;治理则是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

18、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公共事务的管理。再次,管理的范围不同。统治是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治理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最后,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统治权威主要源于政府的法令; 治理的权威则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 (二)全球治理 1、 全球治理的内涵 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和行为规范,通过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私人企业以及公民社会自治组织的共同参与和协商行动,解决全球性的共同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全球治理是治理概念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的应用,但并非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翻版,而是一个全新的观念。全球治理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共同利益为目标,并在相当程

19、度上保持各个主体相对自主和独立的多主体互动过程,以寻求利益平衡点,形成共同的行动指向,扩展了传统管理模式 、层次和决策当局。 2、全球治理的内涵及目标 (1)全球治理的多重含义与基本特征 多重含义:作为全球公共事务管理;作为“善治”;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 控制系统;作为自组织网络。 基本特征:价值、规则、主体、客体、绩效。 (2)基本原则 在看待全球社会生活时,采取的是多元主义,承认各种行为者的合理性以及合作的可能性;突破了政治管理上的“国家中心主义”倾向,更加关注社会的作用,尤其是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和实行自我管理的可能性;强调要把管理方式和行动结果结合在一起,为达成更好的结果而改革管理的方式和

20、管理技术。 (3)全球治理的优势与在新环境下的变革 优势:强调了管理的技术问题,避免了无谓的意识形态纠缠;从方法论上把国家、市场和民间社会看作是可以实现合作的,改变了把三者对立起来,认为不可调和的长期认识;强调了社会,尤其是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使治理概念本身更具有弹性,能够应用于不同的环境下,为不同行为者之间达成共识和相互借鉴提供了认识上的基础。 变革: 全球治理的实现依靠四个层次上的变革:观念层次上要创造一个“地球村”或全人类利益的认同;在制度层次上要创造一个中庸的国家集合;在社会层次上要创造一个自由的公共领域或者最 终的市民社会;在个人层次上要创造一个自由的“自我”以及行为的超“现代”模式。

21、 3、 全球治理的结构 (1)纵向:从全球层次到地方层次。全球治理并不只是全球性问题上的治理,而是全球范围内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些层次包括:全球层次、区域层次、次区域层次、国家层次、地方层次等。 (2)横向:文化价值、制度以及行动。一个假定:存在着实现全球治理的共识性文化价值基础,否则就无法产生全球各个层次上多元行为者之间的认同、协调和合作。 ( 3)全球治理的制度结构:活动实体和活动规则。 活动实体指的是各种组织和机构共同分享着实现全球 治理的责任和权威,意味着权威的转移。 活动规则是指在各个具体领域能得到切实遵守的共同标准,使各行为者实现协调与合作。 4、 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 (1)区域治理

22、的内涵:区域化是区域内部流动增强,互相认同意识发展,对外的某些共同特征不断显现。从全局看,区域化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高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要基础和动力之一。 区域治理即区域层次的治理,是全球多层次治理体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通向全球治理的台阶,但是,它对于区域内的治理具有更优先的考虑。 (2)欧洲的区域治理经验: 以主权共享为基础的政 治、经济和社会的超国家实体;区域治理的典范;目前唯一能与美国霸权治理模式进行竞争的战略文化。 (3)东亚的整合: 实践形式:开放性的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 10+3 机制;东亚 FTA;东亚峰会;东亚共同体。 实质性进展:清迈倡议、早期收

23、获计划、湄公河次区域开发项目。 5、建构公民社会 (1)全球公民观念的建构:以人类为本,确立起全人类利益优先原则;转变思维方式,构建全球和谐社会;确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公共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观念问题,全球治理是从精英到大众的过程。 (2)全球公民社会的形式: 公民联合是基础,主要表现形式是非政府组织和跨国社会运动的兴起并积极参与全球问题治理和全球公共事务管理。其特点:非官方性、独立性、自愿性。 (3)全球民间社会的兴起 全球民间社会是全球社会生活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基于全球事务管理的紧迫性的联合及其行动。它是全球市民社会或全球公民社会的雏形,是全球社会与民主化的产物。 6、全球治

24、理是一种善治 (1)善治的内涵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新颖合作共治关系。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还政于民,关键是公民参 与政治管理。 (2)衡量善治的基本要素 作为善治的治理必须具备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参与性、稳定性、廉洁性、公正性等多个特性要求。 第二讲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 一、 全球性问题 (一) 全球问题的由来 1、工业文明的异化 坚持无限制经济增长的经济主义; 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忽视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导致了人的异化; 坚持征服、主宰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人与自然关系

25、的全面紧张,并引发资源与环境危机。 2、 全球治理危机 围绕着人、社会与自然而形 成的全球问题,导致全球治理危机,无法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求得超越,也无法在民族国家体制的传统治理中求得解决。 (二) 全球问题的内涵和特点 1、内涵 全球公共问题是指当代全球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是全球社会的综合安全问题。 全球公共问题的三大领域: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问题;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问题;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 具体来看,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球安全问题。表现在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造成区域性危机;区域性国家间争端导致局部武装冲 突。 二是全球可

26、持续发展问题。表现在全球生态危机问题,如污染问题,包括水资源的污染、大气污染、海洋资源的污染;物种灭绝问题;土地荒漠化问题;气候异常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等。 三是跨国犯罪问题,特别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 四是全球经济安全问题。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导致的金融安全;国际间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国际分工和贸易不平衡问题等。 2、 全球公共问题的基本特点 全球性:规模与范围; 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科技等; 缠结性: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 超意识形态性:挑战本身 超越民族、超意识形态; 挑战性:前所未有的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对人类构成生存威胁

27、。 二、 全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严重性 (一)南北问题:中心与边缘,贫富差距扩大,全球社会的社会公平问题。 (二 )军事问题: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冲突、战争的全球扩散。 (三 )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恐怖主义是为了改变某一政治进程和达到某些政治目标而对个人、集团、国家采取的极端行动,具有全球性、恐怖性、高技术性、不对称对抗性特征。 (四 )人口问题:人口爆炸,老龄化,城市化,移民与难民,贫困与饥荒。 (五 )生 态环境的恶化: 物种灭绝加剧,生物多样性消失; 臭氧层遭到破坏;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酸雨加剧; 森林锐减,水土流失; 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 大气、水质、土壤污染; 有毒、有害物质的随意

28、处置与越境转移。 (六 )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以及其他地球资源的绝对匮乏、相对匮乏以及资源消费的严重失衡。 (七 )跨国犯罪:毒品走私,人口贩卖,高技术非法交易等。 (八 )疾病流行:以艾滋病为代表,还包括非典、禽流感、疯牛病等。 三、 全球问题的治理 (一) 全球治理危机 从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的发展来看,全球 治理危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冷战时期长期积累问题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二是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日益加深的文明冲突。三是冷战时期确立的国际调节机制转型的危机。 (二) 全球公民社会 : 全球治理的基础 全球治理并不仅仅是对全球问题找到一种解决的办法,而是要形成一种运行机制,改变过去由

29、单一主体如国家或国际性组织垄断权力的运行机制,形成多主体参与协商的机制,因此,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就成为全球治理的基础。 全球治理是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合作,是国家或政府与国际社会、全球公民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的平等合作, 形成一种合作协商多层次的治理结构。 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由各种非政府组织发动和组织的跨国社会运动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超越国家的界限,形成国际性的网络,商业精英和知识精英群体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强烈愿望。三是日益发展的国际组织为多边和多层次协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 全球问题的治理模式 1、多

30、元多层合作治理模式 多层全球治理是从地方到全球的多层面中公共权威与私人机构之间一种逐渐演进的 (正式与非正式 )政治合作体系,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来实现 共同的目标和解决共同的问题。 2、欧盟的“合作性世界秩序”模式 主要内容和初步实践: (1)多边主义。欧盟“多边主义”战略针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实践中倡导和实施多边协调的对外政策。 (2)尊重规则和制度。欧盟倡导尊重规则和制度,其内部非正式制度、常规往往倾向于一致同意,对少数派利益造成损害的多数表决机制极少被使用。 (3)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欧盟对待异质文明的态度是现实主义的尊重与宽容,通过文化交流、人员流动来强调共同体的存在与身

31、份,加强文化认同,实现共同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相互促进。 3“第三条道路”的全 球治理模式:“第三条道路” 主张在国际民主原则下,首先在全球范围内就民主、人权、安全及发展达成共识,然后在区域内就国家利益的观念和国家利益的分配达成共识,最终通过国家、区域组织、国际组织的相互协调和积极行动来达到全球治理。 4、国家间合作模式; 5、国际性公共组织主导的治理模式; 6、国家与国际性公共组织的合作治理模式; 7、多中心网络互动模式。 第三讲 全球化与世界格局的重构 一、 世界格局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三大特征 :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化。 过去和现在中国需营造四种外部环境 : 过去 :和平稳定的

32、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1. 美国内外政策深刻调整 美国经济的 4 个转变:将更注重出口而非消费;更注重环境而非依赖化石能源;更注重生物和软件工程而非金融工程;更注重广大中等收入阶层而非占人口一小部分人的收入增长。 因金融危机影响和反恐中的各种经验教训,美国在将来的外交政策上将放弃大国协调策略或大国均势战略,放弃遏制政策和单边主义,更多地融入国家间合作机制,减少竞争,建立多 伙伴世界。 2.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发达国家的相对力量在不断衰落。 20 年前, 7 国

33、集团经济占世界的 70%-80%,现在只占 50%-60%,下降了 20%。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力量在进一步增强。 2000 年,金砖四国经济占世界8%,现在占 16%,增长了一倍。 3. 围绕国际体系博弈更加激烈。 各国在 IMF 中占投票权比例 国家 占投票权百分比 占 2008年全球 GDP的百分比 美国 l7.1 20.4 中国 3.7 11.3 日本 6.1 6.3 俄罗斯 2.7 3.3 巴西 l.4 2.8 印度 l.9 4.9 欧盟全体 32.4 21.9 德国 6.0 4.2 法国 4.9 3.0 英国 4.9 3.1 意大利 3.2 2.6 荷兰 2.4 1.0 比利时

34、2.1 0.5 西班牙 1.4 2.1 欧盟其余成员国 7.4 5.3 4. 反思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升温:资本主义不再是世界唯一的样板,多种经济和社会制度成为各国可以选择的选项。 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基本判断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总体格局未变;新的多极化格局仍未形成,但已初见雏形。 二、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 变化一:中国的综合 国力不断增强 表现一:中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二,在经济上的利益和影响遍及全球。 表现二: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 表现三:其他主要国际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力相对减弱,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力量 表现一:中国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35、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表现二: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 表现三: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 牵动世界格局走向,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表现:近年来,金砖四国(中俄印巴)迅速崛起,中国是其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同时还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 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表现一:美欧日陷入同步衰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大亮点。 表现二:

36、此次金融危机中不仅中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同时还对应对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积极出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的话语权。 三、 世界各主要力量对中国的重新认识 1.美国:认识到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过程中,美国不仅离不开中国,而且更需要中国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中国在美国国际交往中的角色定位从小布什时期“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到奥巴马时期的 21 世纪积极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变化,标志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2.欧盟:欧盟“中国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中欧关系的变化历程: 1

37、998 年,构建面向 21 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2001 年,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3 年,确立“全面伙伴关系” 2005 年,竞争与合作伙伴关系,政策立场明显发生消极变化 3.日本:希望与中国合作,担心“中日逆转”,尤其担心失去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4.俄罗斯:对中国的心态和感受复杂,一方面要连中抗美,另一方面又担心因中国的崛起而使其国际地位更加低下,被边缘化。 5.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但同时担心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威胁,对于印度等地区性大国尤其如此。 6.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 注度上升

38、,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担心竞争一面。 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1.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四大机遇。 ( 1)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 ( 2)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 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 ( 4)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2中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1)百年不 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 ( 2)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39、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 ( 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 ( 4)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 第四讲 全球治理与大国兴衰 一、大国与小国 (一)什么是大国:大国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或全球范围内,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并有很高国际地位的综合实力很强的国家。 大国分为全球性大国和地区性大国。 (二)大国的特征:经济实力强大,人 口众多,地域广大;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文化的辐射、影响广泛;有自我更新能力很强的制度;居于世界前列的经济发展水平;富裕的人民生活水平;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中极大的影响 (

40、三)大国靠什么影响世界 占据地利,环境优越;创新科技,重视科研;发展经济,壮大国力;鼎新革故,变法图强;健全法制,维护秩序;崇文重教,磨砺精神;拓展贸易,取长补短;强兵尚武,扩张掠夺 。 二、全球化对大国崛起的影响 二战不仅全部推翻此前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彻底改变了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根基和方向: 美国的孤立主义被抛弃了,执着于国家利益观 。 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不断挑战既存国际关系,但几起几落。 德国放弃了国家主义,转而采取和平主义的发展道路。 法国不再把德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转而和德国携手促成了欧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制度设计。 英国彻底失去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依靠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维持了世界大国

41、的“美丽假象”。 日本的物质和体制齐头并进,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下,自明治维新以来因走上战争歧途而中断的现代化终于完成了。但精神层面的军国主义影响很大而导致最近的右翼势力猖獗。 全球化对大国的崛起产生深刻的影响: 大国不再是单方面力量的体现,更多地体现 为综合实力的增强; 全球化将大国之间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要求大国之间进行妥协和协调; 经济发展对大国力量的变化的影响更为根本; 文化对大国国际地位的影响日益突出; 科技传播和发展速度加快,使世界力量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 三、 大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大国均势对全球稳定的影响 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 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大国的生

42、存意志是追求自身权力最大化,即地区霸权,因而大国间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冲突。但由于海洋的阻遏作用,使全球霸权不可能获得。 倡导美国仿效英国曾经扮演的角色,即不要指望成为 全球霸权,最好是扮演最后关头的平定者角色,防止欧亚大陆出现潜在霸权。 多极稳定论、两极稳定论、单极稳定论 (二)大国的博弈加速全球化进程 科技的进步和传播;协调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全球分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国主导的区域一体化。 (三)大国对政治格局的主导 文化影响;制度影响;政治影响。 四、近现代历史上大国的兴衰 (一)大国兴衰的特征 500 年大国兴衰史的基本特征: 大国总是处于不断地变迁之中,而非稳定和恒久;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

43、务和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 由于各国经济、军事力量发展的不平衡,各国 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也有很大差别,各国的政治素质、战略水平、地理位置、国民士气等差别也决定了大国地位的不断变化。 (二)大国兴衰的基本模式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某个大国在生产力竞争中脱颖而出。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国会很正常地认为必须增加军事开支来改进武器装备、扩充军队以提高其军事能力,以保护其经济利益。因为财富通常是支撑军事力量的基础,而要获取和保卫财富又总是需要军事力量。但是,当该国逐渐把其大部分资源不用于经济目的而只用于军事目的时,结果从长远看最终难以逃脱国力衰落的命运。 (三

44、) 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史 意大利的兴衰史: 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法成为最早的系统性法律制度; 14 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在意大利; 14-16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出现了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鲁诺、伽利略等一大批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巨匠;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从此走向衰落。 西班牙、 .葡萄牙的兴衰: 新航路开辟后 ,通过殖民扩张 ,西班牙占有了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 . 葡萄牙占有了巴西和非洲东西海岸 .亚洲的印度 .马六甲 .澳门等。 16 世纪它们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强国(封建

45、性质 )。 西班牙、 .葡萄牙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虽然通过殖民掠夺占有了大量财富,但它们没有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变为工业资本,加之荷兰的崛起及 1588 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消灭,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其主要优势不再,到 17 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走向衰落。 荷兰的兴衰: 16 世纪晚期,荷兰通过尼德兰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国家; 17 世纪荷兰通过殖民争霸和扩张占领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通过海外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成为 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商业强国。 荷兰衰落的原因主要是: 17 世纪中后期,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商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荷兰被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

46、英国打败后,失去了海上商业通道,其主要的经济命脉被切断,此后逐步走向衰落。 英国的兴衰: 16-19 世纪中期英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一)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因:地理位置、政策、对外掠夺、外贸、圈地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 2)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掌握了海上霸权。( 2)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 3)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二)影响: 1、加紧对外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日不落帝国”。 2、对世纪格局产生影响,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3、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国家

47、产生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4、推动了三大社会进步思潮的形成(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5、也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逐步丧失世界垄断地位: (一)原因:( 1)在第二次工业中,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经济发展缓慢;( 2)英 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无需更新技术也能获得巨额利润,阻碍了技术创新;( 3)美德经济崛起,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垄断地位;( 4)大量资本外流,使国内工业发展缺少足够的资本;( 5)思想上产生懒惰情绪,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 (二)影响:( 1)外交上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结盟,企图瓜分世

48、界;( 2)英国经济衰退,伦敦不在是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 (3)英国政党政治发生变化,工党一度执政;( 4)殖民体系逐步瓦解,自治领分离运动加剧;( 5)是 30 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之一。 二战后英国被美国取代 (一)原因:( 1)由于战 争破坏,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经济普遍遭到严重削弱。( 2)英国海外殖民地进一步丧失。( 3)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4)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由于长期受压制,发展缓慢。 (二)影响:( 1)唯美国马首是瞻。( 2)殖民体系崩溃,亚非拉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 20 世纪 70 年代英国经济恢复性发展 (一)原因:( 1)英国也向其他国家一样,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挥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积极进行社会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2)美苏长期争霸,使其美国的实力遭到削弱,霸主地位开始丧 失。( 3)美元为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4)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与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使英国的地位相对重要。( 5)中国等国经济的也取得巨大成就,改变了世界的相对力量格局。 (二)影响:( 1) 70 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