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樟子松栽培技术摘要:天然樟子松林 15-20 年左右开始结实,樟子松为常绿针叶乔木,树高可达 30m。樟子松喜光、耐寒性强;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土壤。碳酸盐含量超过 0.1%,pH 值超过 8,积水将使其生长不良。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樟子松栽培技术 一、采种 樟子松春秋两季均可采种。一般每株母树可采球果 8 斤左右,一个球果中含种子 25-40 粒。但因树龄不同结果量和球果内种粒多少也有差异。因球果坚硬,不易开裂,种子调制较困难。樟子松种源少,种子珍贵,要节约合理用种。通常每亩播 8-10 斤。 二、育苗 1、种子处理:播种前
2、 5 天进行种子处理。将准备好的种子清洗,再用 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2 小时。清洗干净后,浸泡种子 30-48 小时。浸好后,将种子均匀摊放在细筛上、厚度 10cm,在室内催芽,此时注意保持种子湿度。一般发芽势力高的种子在 48 小时后开始裂嘴,待有 1/3种子裂嘴可播种。 2、育苗地的选择: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和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一般宜 1 年与 2 年生松苗相互轮作。沙性大的土地上育苗多施河泥等有机肥料,促进苗的生长。做床时一定要做到床
3、面平整,床面土壤细碎无土块。整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 1 次春灌,以增加土壤墒情。 3、施肥:樟子松虽耐瘠薄,但为了促进苗木健壮生长,必须施足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和蓄水保墒通气性能。育苗地应施足底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底肥要用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猪粪和鸡粪或堆肥,每亩施 2-3 万斤。具体操作,在作床前育苗地上要均匀的撒上肥料,然后用犁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和耕作层土壤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三、田间管理 1、在播种前苗床表土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如表土干燥应该少量浇水,待床面稍微干时,用耙将床上面搂起 0.5-1 厘米深的麻面,然后用播种机或手推动种子翻滚,横床条播,播幅宽 3
4、-4 厘米,行距 8-10厘米,播后及时镇压,以防芽干,覆土约 0.5 厘米,不宜过厚,否则幼苗不容易出。 2、播种后加强管理。风沙严重的地区,在播种区周围及中间设置防沙障,防止风沙打坏幼苗。为防止覆土被风吹失,调节地面温湿度,播种后最好在床面覆一层稻草(或麦草) ,厚度以不见土为宜(每平方米约需草 1.5-2 斤) 。当幼苗出土 50%时,把草拿掉一部分,待全部苗齐后,将覆草全部清除,撤草时不要伤到苗木。为防止浇水或降雨时冲刷表土,调节床面温湿度以防止土壤表层板结,可保留行间稻草,直到秋后。 3、苗期管理。在苗木生长期中应着重水肥管理,方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强抗性,达到丰产。 苗木在生长期
5、应及时施肥,确保苗木养分充足,一般从 6 月中、下旬开始,每隔 10 日左右追肥一次,每平方米施硫铵 5-10 克,数量可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加减,但最多 1 平方米一次不得超过 25 克,到 8 月中旬停止追肥,一般每平米施肥 100150 克。先浇清水湿润苗叶,然后将稀释的肥料水浇于苗床上,再用清水冲洗苗木。施用除草醚消灭杂草是最好的除草方法。为促进苗木根系发育,于 7-8 月间,每隔 10-15 天松土1 次,深 2-3 厘米。樟子松幼苗适宜群生,播种均匀,以每平米留苗600-700 株较为合适。 4、苗木的越冬保护。樟子松是耐寒冷的树种,但幼苗期间,由于冬天的干燥气候影响,地上部分蒸发较强
6、,苗木易失水分,导致生理干旱而枯死,因此在冬季保护最为重要。可剪去初冬抽发的嫩枝以促进枝条的木质化及营养的积累,提高抗寒能力;停止对树木施入氮肥,可适当施些磷、钾肥;喷施抗冻剂,以增强植物的抗冻能力。 四、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有松苗立枯病、油松球果螟、松梢螟、松纵坑切梢小蠹虫、落叶松毛虫。防治方法,30%苏化 911 粉,每亩用药量 0.75 公斤作药土,撒在苗床面上,或每亩用 30%苏化 911 乳油 720 毫升加水 250-500公斤,或新吉尔灭 1:5000 倍也行。每次施药 10-30 分钟后,喷清水一次,洗掉叶上药液,免去药害。每株成材树绑毒绳也是防治松毛虫的良好办法。涂白材料为
7、生石灰、硫磺(或石硫合剂) 、水、盐;涂白高度为1.1 米。除病害之外,樟子松幼苗顶壳出土易遭岛类啄食,为防止鸟害,应设专人看护到种壳全部脱落为止。 五、樟子松大苗移植管理技术 2 年生以上苗木需进行移栽,在春季 4 月上旬进行,栽植时深度以苗叶不埋入土中为宜,栽后踩实及时灌水。移栽苗成活后适时管理,促进生长,培育成规格苗木。 1、选树定形。起挖前一定要按规格、按数量在起苗前先行定株标号,对死枝、不良枝进行修剪,保证树形完美整齐一致。 2、起苗。为保证所起苗木的土坨完整,起苗地要选择土层深厚、石砾少、肥力较好的壤土和中壤较为理想,一般以土壤持水量 45%-55%为宜。起苗剪根依据所带土坨的大小,起苗时在土坨直径的外围先向下直挖20cm,然后斜向里挖,使土坨自上而下由大到小呈陀螺状,遇直径大于1cm 的根要用剪枝剪剪断,不要以工具铲或刨,以防散坨裂根。在起苗过程中禁止以用力推、扳、的方式拉断根起苗。土坨要捆绑好,保证起运过程的土坨完整,减少植株失水,提高成活率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