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南海关2015年工作要点一、塑造对外开放新优势一是拓展区域海关业务一体化。转化支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研究课题成果,落实17项扶持措施。全面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支持企业自主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互认专业认定,通用监管证件,建立专业审单协同机制, “分 头 提炼 、统一加 载” 风险参数,推动 “一地注册、全省报关”。开展跨关区“ 先入区、后 报关” 、“企业自行运输”等业务,打通区港、区区、区库联动的物流瓶颈。二是开拓国际物流通道。支持有关城市增设海运、空运开放口岸。融入“一带 一路” 战略,科学规 划铁路监管场所布局,探索建设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完善监管服务措施,促进济南航空城建设。支持邮
2、政企业开通进出境商业快件业务,指导其完成邮件、快件监管场所建设并搬迁。三是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复制推广“选择性征税”、 “工单核销 ”等自贸区制度。引导生产型服务企业入区,推动“融 资租赁” 、“维修研发”等新业态发 展。释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的活力,推进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四是打造领先的营商环境。加强外贸趋势研判和调查研究,做好统计监测预警,提升服务决策水平。落实企业信用管理改革,继续开展国际海关AEO互认合作,建立企业协调员机制。实施对成套散出设备“一次担保、分批核扣” 等优惠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 ”。探索 实施尊重归类先例制度。深入开展税
3、政 调研,助推外贸结构优化。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借鉴国内海关有益经验,吸收国外海关对比研究成果,编制济南海关标准化手册,健全动态维护机制,深化学习应用,开展岗位练兵,实现标准与实践的良性互动。规范制度起草,开展制度清理评估,提高制度执行力。力争用两年时间构建起包括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标准化手册3个层面,涵盖全部工作领域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二是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按照“可复制、可推广” 要求,完善和丰富对外服务平台。启动对内管理平台的建设,将业务、政务、综合保障、第三方共享数据汇成内部信息资源池,逐步形成指挥高效、协调顺畅的智慧管理运作体系。建好物流平台,实现货物流数据与各类
4、信息数据的相互核对和印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作业体系。三是构建一体化通关管理格局。整合风险管理、物流监控、选择查验、缉私情报等力量,建设风险防控和监控指挥中心,健全管理制度,聚集专业优势,开展联合研判。探索业务现场专业化分工,实施通关现场整合,错位配置机构职能。推动保税监管全程无纸化,在潍坊海关试点加工贸易集中审批、一体化备案。依托审单骨干组成虚拟审单中心,率先试点审单远程专家会诊系统,扩大报关单远程交叉批量复审,健全规范申报两级审核,形成高效集约的审单模式。四是落实“三互” 推进 大通关。深化关检 合作“三个一”,实现“ 提 质上量 ”。协同推 进山东电子口岸建 设,积极参与潍坊港、东
5、营港“单 一窗口” 试 点。与国税等部门 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探索联合稽查模式,加强信息共享,以大协作推进大通关。五是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搭建通关管理和通关服务平台,推开一般进出口模式,推进保税进出口模式试点。针对小微电商、“淘宝村 ”等业态诉 求,科学设计 通关模式。支持建设保税展示交易体验中心,实现进口商品线上直销、现场体验、在线通关、线下配送。六是优化职能实现方式。改革税收征管方式,扩大集中汇总征税,跟进税单无纸化改革,探索企业“ 自主报税” ,强化企业申报责任。将通关无纸化改革覆盖所有现场和领域。推进安全智能锁和智能卡口建设,提高转关无纸化水平,实现联网电子放行。推广预约加值班集中作业
6、。提升执法评估水平,完善海关统计数据管控体系,强化统计监督。深化HZ2011平台应用,加大功能创新力度。三、加快建设法治海关一是深化简政放权。实行清单管理,明确审批核批事项、权限、层级,防止擅自新设审批核批事项。落实“多取消和可下放”要求,确保48项压缩审批层级的内部核批事项全部落地。防范精简审批核批事项后衍生的风险,同步加强内外部风险“双析双控”。二是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加大公职律师培养力度。探索法规部门、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工作机制,加强重大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发挥好行政复议法律监督职能,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三是培育法治文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 的普法责任制,开展
7、法纪教育年活动。依托“法律咨询 工作室” 建立普法讲师团。加强新媒体在普法中的应用。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以案说法、案例指导、新法规提示等方式,提高全员法治观念、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营造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四、不断提升执法效能一是加强有效监管。整合规范内陆监管场所。提升新舱单系统和运输工具管理系统的应用水平。完成邮件、快件监管信息化系统开发和应用。规范监管场所外查验作业。提高行邮现场毒品查缉能力,加大违禁品查堵力度。构建保税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货物“ 进、出、转、存” 的实际监 控,开展加工贸易重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提升风险管理防控效能,风险信息应用实体有效率达到25%,风险集
8、中度达到80%。完善工作机制,继续发挥好稽查行动队作用。引入中介机构协助稽核查工作,常规稽查覆盖高级认证企业数量达到三分之一,逐步实现多查合一。二是全面深化综合治税。今年关区税收预期目标是169.8亿元,较去年增长7%。要早筹划、争主动,科学研判税收形势,确保应收尽收。推进税收征管前推后移,实施税收风险分析前置,开展社会化预归类试点。完善济青两关税收协调工作模式。开展特许权使用费和租赁贸易进口飞机专项稽查行动。以征管质量凸显考核导向,加强税收质量监控,规范税单管理,强化对应税报关单、征免税证明的抽样考核,确保税收征管安全。 三是保持打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涉税商品走私,加大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走私、
9、成品油海上偷运走私、牛肉等冻品走私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紫光” 专项行动 。推进“网上缉私”。改革行政案件办案模式,逐步推行通关现场发现的简单案件、简易程序案件由通关现场即查即决,稽查部门发现的一般违规案件由稽查部门直接办理。深化反走私综合治理,密切与地方执法部门的合作。五、切实从严治党、从严治关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关区两级领导班子要切实强化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把抓党建作为履职之魂、政绩之首。领导班子要带头加强理论武装,深入研究重大改革问题;带头践行群众路线,持续推进作风转变;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立从严监督、从严问责机制;带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境界、大格局,增强建
10、关、强关、兴关的自信和自觉。二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组织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形式。开展“三严三实” 专题 教育,整合关区党 务干部资 源,采取“ 移动党校”形式开展党课教育。抓好“ 四风” 顽疾专项整治, 培育遵规守纪行为理念,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倡树济南海关精神,建立全员认同、凝聚正能量的特色文化,激发年轻关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 内涵学军 ”,开展科室规范化建 设。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高质量完成平时考核试点任务,为全国海关创造经验。做好制度设计,探索形成“四好” 绩效考核、干部平时考核、党建考核和廉政责任考核“四位一体” 的考核体系。健全
11、干部进出、晋升、后备、奖惩、培训的制度体系,探索从机制上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完成好瘦上强下、整合优化人力资源阶段任务。结合业务一体化建设,探索人力集约使用。拓宽干部成长渠道,组织开展机关与基层双向挂职、海关与地方互派挂职。支持“第一书记” 开展工作。做好 专家评选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试点,制定干部通用能力标准,开展职业规划试点,大力培养年轻干部。引入“ 慕课” 教育及翻转课堂理念,提升培训效能。稳妥推进干部薪酬调整、养老金并轨等工作。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两个责任” ,严格正风肃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个性化要求,明确责任内容、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强化检查考核和监督问责。落
12、实“三转” ,确保纪检监察干部聚焦执纪监督问责。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发挥巡察监督震慑作用,实行纪检监察与督察审计捆绑作业,以查发问题和案件促进制度建设。开展严纠利益冲突和“贴着海关发财”行为专项 整治。深化“ 一案双 查”,完善联系配合机制。拓宽廉政信访线索搜集渠道,规范线索处置。五是加强审计监督和内控机制建设。全面落实与省审计厅交流合作事项,借力推进制度和能力建设。强化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引入外部审计,开展财务、经济实体等领域的专项审计和覆盖隶属海关单位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检验“ 抗击打 ”、“抗风浪”能力。抓好非 执法领域的风险防控和过程监督,探索完善与社会中介机
13、构的合作机制,深入开展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推动执法督察和审计成果转化,实现审计结果与制度建设、人事管理、责任追究有效对接。推进内控节点指标差异化管理和非执法领域内控信息化。强化HL2008系统应用责任,确保应用效果。六、切实强化综合保障一是提升政务保障水平。突出“抓落实” 和“守规矩”两个重点,制定济南海关工作规则。持续改进文风会风,实现发文、办会数量双减少。建好用好综合事务管理平台,提升督促检查智能化水平。探索建立整合政务公开、对外宣传、12360热线和新媒体管理的工作机制和机构,树立服务品牌和公信力。拓展信息、政研工作深度广度。完成海关学会筹建任务。二是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科技统筹规划能力,实现对项目的统一建设和经费的统一管理,推进科技保障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应用,实现创新技术成果有效转化。规范应用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风险管控能力。完成好中心机房改造、监控指挥中心等金关二期建设项目。三是强化财务后勤管理。强化预算编报,科学统筹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重大改革和民生项目。完成公车和医疗改革。修订公务接待管理办法,进一步压缩“ 三公” 经费支出。建立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机制,实行动态监控。继续做好三级单位规范津补贴后续工作。进一步规范海关罚没财物管理和处置。探索后勤保障一体化试点,建好食堂、便民超市等暖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