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3475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学校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学校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学校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学校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学校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学校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之基,素质教育关乎人的终身发展和民族素养。然而什么是德育教育?叶圣陶说,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但审视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则不难发现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品质、情感意志尚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公民的道德素质需要,学生缺乏“常识”而非“知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现象,通俗地说,是因为我们生存的空间已然不是旧有的家园,但德育教育却固守着传统的方法;我们生活的时代已进入后工业时期,但德育教育理念却停留在农耕时代。科学地讲,是因为德育目标的错位,德育方法的缺位和德育主体的越位。所谓“德育目标的错位” ,是指把本应定位于培养合格公

2、民的德育目标,有意拔高为培养“圣人” 。试想,在一个民主、开放的社会,在一个人人参与创造未来的时代,这样的目标定位必然将德育置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德育方法的缺位”是说学校德育方法没有与时俱进,缺乏有效手段,往往除了居高临下的道德灌输外便束手无策。本来, “灌输”作为一种方式无可厚非,如果把它当作一种主要甚或唯一的方式就值得商榷了。再次,是“德育主体的越位” ,教师习惯“包办代替” ,充当了本不该充当的主体角色,这就正像裁判员充当了运动员之后的情形一样, “裁判员”驰骋赛场,而运动员则只能在赛场边旁观,当起了啦啦队。不容乐观的学校德育实效,概括地说,是由于学校德育或多或少迷失于功利主义的考量,

3、受制于工具理性的思维,局限于知性德育的方式,疏离于生活本质的内容。基于学校德育现实以及对学校德育的如上思考,我们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建构立体化德育教育体系。德育的主体化是指在德育的组织和实施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其对自然充满丰富的想象,对社会怀有诚挚的情感,对生活秉持诗意的态度,从而优化其人文品质,使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辽阔、更加深远、更加清醒、更加充实。也就是说,德育过程主体化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培养学生自律,激励学生自强。 首先是鼓励自主。开展全校性的“我的青春我作主”的班团活动,

4、倡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班级建设、寝室文化、课外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组织好、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老师不搞“包办代替” 。其次是培养自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律能力是激发学生内部活力的有效方法。一是重视制度建设,提高自律能力。建成“一个标准” “两个办法” “三项规范”的制度体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规律,实现了德育内容系列化:确定高一重点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高二重点进行道德法制教育,高三重点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二是落实干部职责,提高自律能力。我校在学生自荐老师推荐竞聘演说投票选举的基础上综合评议,讨论产生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学生会。以学生会为龙头,以各班班委会为基础

5、,组建各类检评小组,对卫生、纪律、文明、安全活动等,随时检查通报,从而大范围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三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进行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自我修养。通过开展“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系列讲座和“健康生活,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高中生美丑标准的讨论,向不文明行为挑战等活动,使学生的行为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再次是激励自强。我校为激励学生自强,设置各种磨砺情景。新生报到首先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唤醒自强意识;成立 SPA校园体育俱乐部(School P.E Association) ,模拟 NBA 管理模式,实行会员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定期组织竞赛,培养团队精神,

6、鼓励拔尖;深入农村德育基地、神农架林区进行“野营拉练”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春秋两季举行年级远足活动,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的同时,拉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举办“校园吉利斯”活动,设立“超越奖” ,以“放弃者永不成功,成功者永不放弃”作为“超越奖”的核心价值观,以期激励学生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唤醒学生的竞争意识。 德育实践证明: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立,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只有在当家做主的实践中才能促使学生主体性发展,锻炼未来的“当家人” 。 我校的“德育课程生活化”课题研究和“德育生活化”工作方式是针对传统德育工作“居高临下的道德灌输方式” , “过于抽象和理性的目

7、标定位” , “理想高尚、行为失范的现实悖论”提出来的,旨在打破德育工作困局。德育课程生活化,就是秉承卢梭、杜威、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大教育观,以生活为中心,开发利用富含价值引导功能的现代生活资源,通过主体道德生活实践,促进主体道德自律体系的自主建构,通过生活进行教育,通过教育学会生活。也就是,德育以生活为起点,德育在生活中进行,德育最终回到生活。在生活的历练中,让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合作、守公德的好公民。简言之,即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生命需要,顺应生活本真,导游生活旅程。 德育生活化

8、课程以班级、寝室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制定班训、班歌、班规,设计班徽、班旗,培植班级文化,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特色;开展“五 A 寝室” 、 “示范寝室”创建活动,让学生把寝室提高到“生活课堂,人生考场”的高度来认识,引导学生给寝室命名挂牌,规范物品摆设,建设个性化寝室,从而养成学生文明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逐步达到学生慎独自律的目的。同时,致力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教育阵地。一是创办业余党校。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纲领教育。二是组建以社会知名人士、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及教师代表三

9、结合的家长学校,制定了培训方案,规定了 授课内容。三是大力开辟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近年来,我校先后建立了县武警中队、消防中队、兴发集团、天星集团、昭君村、青华村、敬老院、兴山特校等 8 个校外教育基地。让学生走进军营,体验军人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让学生走进厂矿,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让学生走进乡村,贴近“三农” ,亲身感受农村生活;让学生走进社区,感悟现代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四是开办“一中论坛” “道德讲堂” ,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德育生活化的实施方式,可以概括为“体验动情” “交流明理” “活动育人”三部曲。第一, “体验动情”将“枯燥的说教”转化为“情景体验” ,让

10、学生在“体验”中“动情” 。例如,严格升旗仪式,营造静穆气氛,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庄严和崇高,从而唤醒爱国之情。请家长到校讲述他们生活的艰难,赚钱的辛苦以及“望子成龙”的心切,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感受生活并非总是充满浪漫色彩,从而唤醒他们热爱父母、立志成才的感情。第二, “交流明理” ,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充分发表意见,对道德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我们每周提供一个生活的话题供学生交流讨论,如“垃圾桶中的馒头” , “花园草坪中的纸屑”等。第三, “活动育人” 。依附活动载体,全面开展“健康生活,和谐发展”“文明伴我成长”的系列教育活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年级训导会、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

11、演讲比赛、 “道德法庭”等成为常规教育活动。定期开展一年一度的“体育艺术节” 、 “科技文化节”活动;举办文艺晚会,进行趣味实验,展览创造发明, 、撰写科学论文,开办知识讲座,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修养自我;开展“激情跑步,疯狂读书” “教师节献词” “国庆赛歌会” “新年音乐会” “十小竞赛”活动,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尽情放飞青春。 学校制定了全国首部校园生活教学大纲 ,对“德育生活化”的阵地建设、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做了系统的阐释。 我校在立体化德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逐步实现了三大转变:德育方式由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由被动监管向引领成长、由他律向自律、由管制向自制转变;德育方法由空洞说教向活动感悟、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德育内容由单纯纪律约束向多元文化渗透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