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权威: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解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59934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塑权威: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塑权威: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塑权威: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塑权威: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塑权威: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塑权威: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解读摘 要: 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推动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暗合的历史传统、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撑。 关键词:刑事司法;公众参与;现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D9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47-03 一、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价值功能 (一)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

2、于推动司法民主 司法民主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司法权力来源的民主性、司法权力运作的民主政治背景、司法程序的公民参与以及司法机构的民主工作机制的宏观理论体系1。 一段时期以来,司法职业化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主流话语,作为司法对象的公众被淡化在司法权的边缘。然而,司法承载的社会功能要求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呼声,满足社会大多数人在特定时期的某些具体要求。实际上,司法职业化与司法的大众化并不矛盾。 “司法大众化不是大众化司法,并不是说民众都可以作法官或者司法裁判完全听从于民意,也不是包办当事人的行为,而是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在司法过程中重视群众路线的运用,突出强调民众认知司法、参与司法、监督

3、司法,突出强调司法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点。 ”2 因此,司法民主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公众参与司法愈益深化的过程。“以人民权制约司法权,从而使司法权保持其应有的人民性,是保障裁判公正的有效措施。 ”3刑事司法关乎当事人的财产、人身自由甚至生命,也是司法领域中公权力最浓厚的领域,加强公众对刑事司法过程的参与,监督刑事司法权的依法行使,更能推进司法民主改革,实现刑事审判公正。 (二)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重要原则,也是司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实现司法公正,既要求司法机关的裁决结果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还要求司法机关审理每个具体案件的过程坚持平等正当的原则。前

4、者是指实体意义上的公正,后者是指程序意义上的公正。无论从实体还是程序意义上看,公众参与刑事司法都能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首先,从实体意义上看,司法活动所追求的实体公正包括案件事实真相的发现和对实体法的正确适用两方面的内容,而公民参与司法活动有助于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 4。案件是社会矛盾、冲突的反映,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案件内容的复杂性,这便要求裁判者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这对于熟谙法律专业知识和司法技能的职业法官而言,并不一定完全熟知。吸纳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社会公众参与刑事司法,可以弥补法官生活经验的不足。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冲突类型的多样化,纠纷也日益的专业化,如医疗纠纷、知识产

5、权纠纷以及环境污染的认定等,而法官不可能具备各类专业知识。因此,在审理专业案件时,吸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公民参与审理,就能弥补法官专业知识欠缺的不足,从而全面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就法律的适用而言,一方面,参与司法的公众根据其社会生活经验以及具有的社会正义感进行判断,反映到司法判决中,正体现了司法判决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效果;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司法对法官能起到制衡的作用,监督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从而恰当地适用法律裁量刑罚。 其次,从程序意义上看,公众参与对程序公正的推动主要在于保障司法独立性,避免司法行政化。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而在我国,法官往往受制于审委会、庭长、院长及行政机关的影响,不能

6、真正独立地行使司法权。公众随机参与司法活动,则可以不受法院内部体制的限制,摆脱行政机关的干预,从而以独立、中立的地位审理案件,为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制度及其运行的认同和信任程度,也是司法制度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和前提。而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警民冲突频发,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究其实质,司法权力的垄断及司法运行的不透明性是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公权力色彩浓厚的刑事司法领域,这一问题甚

7、为突出。权力容易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缺乏制衡和监督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而滋生腐败。扩大公众参与刑事司法范围,合理分享司法公权力,是对司法人员的制衡,可以对刑事司法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保障司法人员依法办案。而且社会公众亲自参与到司法程序中,凭借其社会正义感参与审判,能够将公众意愿体现到司法处断中,也保证了对司法处断的可接受性,并基于这种可接受性而促成对司法的信任。5因此,公众参与刑事司法,在提高公众对司法程序及其结果社会认同的同时,提升了刑事司法的公信力。 二、构建我国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分析 (一)法律依据 公民参与刑事司法的权利首先体现在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中。宪法

8、第 2 条对此有明确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予以剥夺。 宪法第 35 条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也有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有言论自由权和表达权。这是公民司法参与权的宪法依据,也是其他法律法规明确公民司法参与权的宪法基础。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3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以基本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及其具体权限。全国人大常委会于 2004 年正式通过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

9、,为人民陪审员制度规范化提供了法律基础。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也于 2009 年通过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总结试行的基础上,于 2010 年通过了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 。这些法律文件的通过和实行,是宪法赋予公民司法参与权的具体化,也为公民参与刑事司法活动提供了规范依据。 (二)历史渊源 奉行王权司法的封建刑法下,无论是当事人还是一般公民都是王权统治的对象,是司法压制的客体。在司法神秘主义的背景下无法为追求司法民主的公众参与权提供生存空间。直到清末修律,中国借鉴国外法律制度,现代刑法思想及司法民主理念才渐入中国。然而动荡不安的社会使得清末修律仅具有了象征

10、意义,而未真正实行。 而在 20 世纪 30 年代末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着一场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并创造了对我国司法体制具有深远影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方针,奉行“人民司法为人民”的司法理念,推行了一系列的便民司法措施,其具体做法主要有巡回审判、就地审判、走访和调查研究、实行公审和人民陪审及注重调解等。如公审制就是对反革命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由法院的庭长担任审判长,由有关单位推荐人员任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并有群众代表若干人参加公审。可以说,人民性、民主行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重要特征。人民参与司法,人民监督司法,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公众参与司法、监督审判提供

11、了历史传统基础,对今天的司法民主改革仍值得借鉴。 (三)现实基础 我国在法律上设置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明确规定国家审判机关要吸收普通公民参与审理案件。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其立法的初衷就在于,从人民群众中吸收个别人作为陪审员参加案件的审判工作,让陪审员对审判工作进行民主监督,保障司法公正,抑制司法腐败,并作为加大普法力度的一种手段。但是,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并没有良好的运行,如何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就成为当今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6。因此,现行司法体制运行的瓶颈,也期待着对公众参与刑事司法的制度完善。而一些地方司法机关“各自为政” ,分别开展的吸收公众参与刑事司法的改革更是为加强

12、公众司法参与权提供了现实基础。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 2009 年发布的关于在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实行“量刑辩论”的实施办法 ,该办法规定在死刑二审案件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就被告人应当判处的刑期可进行辩论。同时,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还首次尝试“陪审团”参与死刑二审,即由受邀的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和群众代别参加庭审。庭审结束后,请“陪审团”对一审的定罪量刑是否适当发表意见。他们的意见将作为二审合议庭的重要参考。尽管对其改革的质疑声随之即来,但河南省高院的改革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呈推广之势。2011 年 3 月,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随机抽取了 11 名人员组成人民陪审团参与

13、庭审并提出意见。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东也曾在 2010年两会上建言,建立人民陪审团制度,就是让人民群众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司法,让民意有序进入司法、监督司法,体现宪法所规定的人民主权原则,有效保障公民权益。 (四)政策支撑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司法中的具体体现即是“为民” 。2000 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其中明确提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从而首次确认了“公民参与”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

14、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在新时期,胡锦涛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可见对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的高度重视。因此,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司法体系,同样也应具有创新发展,激发公众合理参与司法的愿望。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是推进司法民主、司法公正的重要动力。 结语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事司法是惩治犯罪、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最后保障。加强公众参与刑事法治的权利,通过加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的力度,完善人民陪审制度,健全人民监督员制度,保障参与公众的合法权益,对于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重塑司法权威,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景辉.司法的民主角色与民主责任J.当代法学,2010, (3). 2 沈德咏.关于司法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人民司法,2008, (19). 3 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 熊秋红.司法公正与公民的参与J.法学研究,1999, (4). 5 范蓉.公民参与司法的价值功能及其在我国的现状与制度应对M/陈卫东.公民参与司法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6 何家弘.陪审制度纵横论J.法学家,1999, (3). 责任编辑 柯 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