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义乌称谓语的变迁透视其经济的发展摘 要: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职业等的称呼。称谓语的变迁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义乌作为一个县级城市,短短三十多年时间迅速崛起,经济突飞猛进,因此通过研究义乌称谓的变迁可以更好地透视和反映义乌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称谓;变迁;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46-02 “称谓”一词的解释较早见于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 “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1,意即称呼、名称。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人们由于亲属和
2、别方面的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2。可见,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职业等的称呼。这种称呼总是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际关系、社会发展的文化符号。称呼语是语言交际中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同时,称呼语又是一个敏感开放的词汇系统,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呼语意义及其功能的变化3。称谓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它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生活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它的发展变化既受到语言2内部规律的影响,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心理动机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个普通
3、的称谓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人的身份、地位的划分,用到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就会产生丰富的社会内涵。自古以来,人与人的交际必须有一个相互区别的代码,这个代码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称谓语。一座城市的称谓变迁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义乌的称谓变迁同样反映了义乌经济的发展。 一、 “同志”新中国成立至 70 年代初的称谓 “同志”一词由来已久, 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4。 后汉书?刘陶传:“所与交友,必也同志”4。指的是“志趣相同;志趣相同的人”4。另外, “同志”还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辞海解释:“政治理想相同的人;同一政党的成员相互间的称谓”4。 现
4、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同志”:“为共同的理想、事业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2。 “同志”之意由“朋友、志同道合的人”演变为“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政党的成员。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同志”就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中国共产党内成员也互称“同志” , “同志”成为一种神圣的具有革命归宿感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同志”强调人们所共同拥有的革命目标,同时增进了人们交往时的信任感,是人们交往时亲切友好关系的表述形式。义乌作为新中国的一分子,自然也跟随时代发展,最初大家见面时都互相称呼为“同志” ,无论是日常交往中,相熟的不相熟的,都会叫一声“同志” ,买东西时称“同志” ,
5、工作联系间称“同志” ,问路也称“同3志” 。同志的使用范围很广,不分性别、职业和身份,而且这个称谓不论是机关单位、集体企业,甚至农村乡下都是如此称呼,这既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也反映出这时候的义乌还跟中国的大多数地方一样,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反映在称呼上也比较单一,除了亲缘关系的称谓外,一般人之间都称“同志” 。 “同志”的称谓既体现了那个年代大家的平等关系,也反映了那个时候的义乌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生产经营模式。但义乌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这势必使其要谋求发展之路,这也是导致义乌以后走向兴商之路的重要原因。 二、 “师傅”七八十年代的称谓 到了“文革”时期,在人们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政治
6、派别, “同志”一词无法胜任当时的指称关系,于是在同一革命阵营中的“同志”被称作“战友” ,而在民间,由于“同志”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由带有感情色彩的称谓“师傅”取而代之。作为社会通称的“同志”到了 20 世纪 60年代后期地位明显动摇。一批又一批的人,昨天还是“同志” ,今天可能就成了“反革命” 、 “走资派” 、 “反动学术权威” 、 “漏网右派”等,而无论是谁一旦被戴上了这些帽子,就理所当然地被剥夺了称之为“同志”的资格。在文革期间, “同志”已不是一个一般的社会称谓,而是一项对人的“政治待遇” ,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称“同志”的,对待不明身份的人更不敢随便使用,否则便有“混淆阶级阵线
7、”之嫌。如此这样势必造成社交时称谓选择的困难,客观上要求有新的社会称谓来补充这一空缺。于是又一个称谓词“师傅”应运而生。 “师傅”本是手艺行业徒弟对业师的尊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至 80 年代初期, “师傅”一词的使用,4说明了义乌已摆脱了单一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经营模式,开始朝手工业、商业的道路发展了,在文革期间义乌就有很多“敲糖帮”到江西等地用麦芽糖换取鸡毛、鸭毛等,还出现了很多货郎先生,虽然这些行为在当时很多都是偷偷进行的,在那个年代被发现是要受到批判的,但为了生存,许多义乌人开始了经商之路。而在称谓上就不再只称“同志”了,一方面再用“同志”称呼显得太革命,而且这时候的许多义乌人通过手
8、艺等其他方式生存,用“同志”称呼也显得不大恰当。其实“师傅”的称谓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称法,解放前就已有这种称谓,但这时候的义乌因为生存方式的变化导致“师傅”一词自然而然地又使用了起来, “师傅”一词含有尊敬,也含有对手艺人的称呼。从称谓的变化可见,这时期的义乌已经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 “老板”改革开放以来以及 90 年代后的称谓 “老板”这个词本是指“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或“旧时对著名戏曲演员或组织戏班的戏曲演员的尊称”2。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公私合营,取缔了私人企业,含有资产阶级成分的“老板”一词也随着消失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允许私人办企业,以及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
9、,外国的投资者进入了中国市场,曾经惟恐避之不及的“老板”的称谓逐渐受到青睐。而义乌虽然作为一个县级城市,经商的意识是早就有之了,改革开放允许经商后,义乌的商业氛围更加浓厚起来。现在在义乌听到的最多的称呼大概就是“老板”了,只要是做生意的,或者看上去像是做生意的,都被称为“老板” ,甚至有的根本不是做生意的,也被人叫做“老板” ,因此现在变成在大街上见人就叫5“老板” 。在现在的很多人看来“老板”是一个符号、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做生意再不被人看作低贱的行当,现在社会物质第一的前提下,人们认为有钱就有一切,而现代社会的有钱人主要集中在经商之人身上。而义乌自从走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后,逐步发展工商
10、业,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人们一提到义乌必将会与商业联系起来,人们到义乌必然会去逛逛国际商贸城。因此现在在义乌,听到的最多的称谓就是“老板” , “老板”的称谓已经不仅是指做生意的人了,一般人也被人称作“老板” ,这在其他地方是很不一样的。笔者去过其他一些城市,一般不认识的人之间称呼对方会根据对方的穿着、年龄等来判断称谓,不会随便就喊“老板” ,可是义乌却是特例,从这个称谓上可以看出,义乌现在已经是以商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了。 “老板”称谓的使用,正是反映了时代的脉搏,也反映了义乌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朝着商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模式的转变。由此可见,从义乌称谓语的变迁也可以透视和折射出
11、义乌经济的发展。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工具,称谓语是社会反映的集中体现。称谓语的每一个变化莫不是社会大变化的反映,通过对义乌称谓语随时代发展变迁的研究,我们毫无疑问可以更好地对义乌的发展做一个论断以及对这种发展的认识有更明晰的判断。经济因素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从本质上决定了称谓语语义的发展,而文化作为社会前进的方向,也对称谓语的语义施加了重要的影响,而政治作为社会发展的掌舵人,在称谓语历史阶段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因此对称谓语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人们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研究提供辅助作用。 6参考文献: 1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8-1265. 3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53. 4 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96. 责任编辑 王晓燕 收稿日期:2013-06-19 基金项目:2013 年度金华社科联一般课题“从义乌日常用语的变迁探究其经济的发展”的研究成果(2013Y160) 作者简介:陈婉(1975-) ,女,江西上饶人,讲师,硕士,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