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企业成长逻辑之辨外生与内生内容摘要:企业成长一直是企业理论研究的重点,有关企业成长的理论解释也较多。但通过对企业成长的主要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理论的逻辑实质上是沿着“劳动分工”这一基本思路下的两条朝着不同方向演化的分支,一条是企业成长的外生思路,强调企业的成长受到外部既定条件的约束;另一条是企业成长的内生思路,强调企业成长是自发自生的,与外部条件无关。对于企业成长的正确认知,需要在糅合这两种解释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企业成长 分工逻辑 内生逻辑 外生逻辑 引言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该如何在市场机制下完成分配,而不考虑企业是如何将这些产品生
2、产出来的。此外,基于同质性假设,相同规模的企业必定具有同样的经济,换句话说,不同的企业本质上的差异性主要在于其规模大小,即企业成长的标杆在于规模。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有的企业成长很快,远远高于其他企业的扩张速度;有的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而不太关注产品的销售流通环节。由此可见,新古典理论并不能合理解释为何同一行业中相同规模的企业有的萎缩而有的得到扩张或成长,更不能合理解释现实中企业规模同质但绩效异质的事实。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非主流经济学则对企业成长事实进行了合理的2理论解释。究其原因在于,它们共同地将企业进行异质性对待,即认为不同企业,其在资源、人才、能力、信息等方面存在着高度差异性。这
3、一基本假设显然也更为符合现实情况。此外,新古典所信奉的“完全信息” 、 “利润最大”等基本假设也被这些理论所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有限理性” 、 “利润为正”等概念。按发展历程来说,企业成长方面主要的理论大致有如下几种基石性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环境理论、产业集群理论、资源能力理论、知识文化理论等。本文认为,这些理论本质上其实是沿着“劳动分工”这一逻辑下的两条不同路径的深化。其中,将前四种理论归入“外生成长”逻辑,将后两种理论归入“内生成长”逻辑。本文通过对上述几种理论进行的辨析,提出对企业本质的理解需要同时对上述两种思路进行合理把握。 企业成长的分工逻辑:理论渊源 对于企业成长的理论思考可以
4、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斯密(1776)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分工与专业化的“社会分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分工与专业化,这取决于市场范围,即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是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支撑的。但是斯密缺乏对劳动分工过程中内生的知识与经验问题的重视,而是完全将其置于“劳动分工的好处这一命题下面去了” 。换句话说,斯密过于注重市场容量对于分工的限制,忽视了知识经验等内生因素的作用,劳动分工的背后隐含着的其实是知识的分工(Hayek,1945) 。 顺延斯密(1776)的这一思路,马歇尔(1890)将“社会分工”理论运用于企业分析,提出企业规模经济论,认为正是由于产业内分工与3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
5、范围经济以及外部经济等因素,导致了企业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成长。Young(1928)则对斯密的“社会分工”观点进行了拓展,认为尽管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但是市场范围却又反过来取决于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由此他指出“分工取决于一般分工”的命题,即分工专业化与市场扩张应该是一个循环往复、互为因果的动态演化过程。特别地,杨格提出了“干中学”的概念,强调了斯密所忽视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在分工与专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从“斯密马歇尔杨格”的理论演变过程来看,企业成长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知识与经验的累积,同时外部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成长也具有一定限制作用,企业成长正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动态演化过程。之
6、后的企业成长研究正是分别沿着这两条不同的思路进行下去的。 企业成长的外生逻辑 (一)交易费用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中,企业是一个“黑箱” ,日常的运营和决策机制并不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经济学家们更关心企业的投入产出关系,企业成长就取决于这种投入产出反映的所谓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则企业成长,反之企业萎缩,规模报酬不变,企业也就不存在成长。 以科斯为首的交易费用学派对新古典企业理论提出了批判,认为新古典范式对于企业的理解是严重脱离实际的,毫无解释力可言。他坚持认为现实世界的交易费用不为零,对于企业及其成长的解释应该引入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在科斯看来,企业的本质在于对市场的替代,是“一个契约对一系列契
7、约的替代” ,这种替代能够有效减少交易时的费用4(Coase,1937) 。但是随着对市场替代的规模上升,企业内部管理或协调的费用也会增加,这两个费用之间的边际比较则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也决定了企业的成长限度。 一定程度上,科斯对于企业成长的解释是横向的,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物理规模或边界,但企业其实还具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边界,即一定的组织等级。由于具有有限理性,管理者监督下属的人数有限,由此必须选择代理人代为行使部分权力,代理者同样具有有限的理性,由此将选择自己的代理人代为行使部分权力。如此,自上而下就形成了纵向的权力层级,即企业的纵向边界。委托代理理论认为,随着代理层级的增加,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
8、之间可能存在动机的不统一,委托人面临着代理成本增加的威胁;而减少代理层级,由于远离市场交易,委托人缺乏决策所必需的一些市场信息,因此面临信息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企业纵向边界的确立正是取决于这两个成本之间的权衡(Jensen & Meckling,1976) 。 可以认为,企业成长的交易费用理论,与其说是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替代,不如说是对其进行的一种拓展与延伸,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严格地看,企业的交易费用理论仍未摆脱新古典范式的影响,仍然简单地将企业成长问题,看作是对企业规模或企业边界的确定。 (二)市场环境理论 Bain & Mason(1938)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市场”假设
9、,在不完全市场竞争假设下运用 SCP 重新分析了产业市场中不同企业的绩效问题。顺延这一思路,Potter(1997)在 SCP 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市场5定位模型,从企业外部的市场结构角度对企业间不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企业所处的产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成长起到主要作用,通过分析市场的机会与威胁、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可以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如何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其基本逻辑是:产业分析市场机会战略选择市场竞争竞争优势企业成长。 (三)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遵从了马歇尔关于企业成长的观点,认为企业相互之间在空间选址上具有集中的趋势,这种区位条件上的集中有利于专业化
10、的供应商、劳动力市场以及知识溢出效应的形成(Marshall,1890) ,从而形成一种所谓集聚经济机制,在此机制作用下特定地点的企业可以得到比其他地区企业更好的动力优势,最终实现不断成长。 企业成长的内生逻辑 (一)资源能力理论 基于 SCP 范式以及集聚经济的企业成长模型尽管在理论界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后续的研究发现,部分行业内部以及同一产业集群内部,不同企业相互之间的绩效差异竟然远远大于行业间以及集群间的差异,对此,企业成长的外生逻辑并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对于此,Penrose(1959)从剖析企业内部出发探讨了企业成长问题。她认为,企业本质上并不是同质的。企业首先应该是一个管理能力
11、的框架,企业内部由于种种原因,其管理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这便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内部张力,企业具备的管理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与方向;并且,企业是一组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这些生产性资源使得管理6能力的充分利用成为可能,从而为企业成长提供了诱因。企业成长正是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在 Penrose 的启发下,Prahalad & Hamel(1991)进一步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概念,认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异质性企业具有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包括异质性的物质与材料,技能与人力的隐性知识、事实与原理的显性知识,以及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的吸收与运用能力,并具有价值型、独特
12、性、延展性、动态性和系统整合性等典型特征(Barton,1992) 。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能够培育出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竞争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 (二)知识文化理论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核心竞争力会体现出刚性与路径依赖的特征,对此企业资源能力学说并不能给予很好的解释,企业理论的知识学派则从知识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修正。企业知识理论认为,正是由于知识自身的特征,知识外显出来的能力才具有了刚性与路径依赖的特征。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波兰尼,1958) ,一类是显性知识,即一般所说的“知识” ;一类是隐性知识或叫“默会知识” ,即一般所说的“经验” 。其中显性知识由于能够用文字等符号编码或者表达
13、出来,因而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以此为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并不能保证优势地位能够长久;相反,隐性知识由于其所具有的“个体性” 、 “默会性” 、 “体验性”等特征,极其不易被他人所模仿,其获取与传播只能借助于个体之间的经常性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个体之间容易形成独特的隐喻、暗语、惯例等共同的沉淀,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良好的文化氛围则7能够更好地促进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知识的获取与利用,从而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这种互动过程在企业内部进一步展开,知识创新活动随之在企业内部全面扩散,企业成长便成为可能。但是,出于降低行为决策不确定性的考虑,企业通常会将内部共同的知识与经验以规范、条例等形式
14、固化下来作为企业员工决策行为必须遵从的共同信条,如此,企业发展便呈现出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Teece et al,1997) ,当这种共同知识不能及时适应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时,企业成长便会停滞甚至出现破败的结果。直到原有的刚性与路径依赖被打破,比如适时进行组织内部的管理变革等,企业新一轮的成长才有可能。 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企业成长有关基石性理论进行简要综述发现,这些理论基本都承接于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劳动分工思想,认为企业成长其实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演化过程。但是不同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立场与目的,提出了不同的企业成长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原有思路进行了割裂,大致分为沿着企业外生成长和企业内
15、生成长两条路径分别演进。本文认为这一做法有失偏颇也较为不妥,原因在于,上述有关分析已经表明,不同的企业成长理论其实都存在着其缺点,而这种缺点应该是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进行补足的。因此,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企业应该被看作是一个类生物体的内涵丰富的开放性演化系统,企业与环境、企业与企业甚至企业内部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着资源、信息、知识方面的吸收与吐纳。单一地从某一方面看待企业成长问题,可能不能准确、全面、系统地审视企业发展的实际,这无论对于管理者的战略规划还是普通员工8的行为决策都是不利的。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企业成长问题,应始终将企业内与企业外结合起来看,不但要注意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变化,也要及时关注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唯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成长寻得一个更为信服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王亚南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理(上)M.商务印书馆,2007 2.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2005 3.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4.伊迪斯?彭罗斯著.赵晓译.企业成长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 6.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