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企业执行力与内控体系理论基础与作用分析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弱执行力已成为其提升管理效能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的一大障碍。研究企业执行力的文章一般从问题本身出发来阐述和探讨如何改进。这使得很多研究最终因失去实践基础而流于形式。本文从企业内控体系着手,以提升企业执行力为目的,引入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从战略层到操作层较全面地论述了企业内控体系的完善对提高企业执行力的作用。本研究为企业通过完善内控体系来提高执行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具体工作的多个环节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执行力 内控体系 理论基础 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管理
2、工作也逐步向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转变,而作为影响企业战略落实的重要力量企业执行力的高低就成为这一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核心问题。针对当前企业管理活动中就如何提升企业执行力所面临的困境,本文从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着手来阐述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具体途径。 对企业执行力的理解 执行力,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落实”二字。其概念由所涉领域之不同,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执行力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定义的,即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严格执行企业决策、规章制度和业务2流程规范的能力。狭义而言,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过程大致经过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几个环节,
3、执行力处于这一过程的第二个环节。其实企业执行力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是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的集合,更是二者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涵盖了企业从目标设立至落实结果的全过程。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就是全过程的执行、全过程的落实。美国学者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在执行力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中对企业执行力的理解,恰恰证实了这一点。他认为“企业执行力是企业生存、发展乃至走向卓越的关键所在,是管理者管理决策并组织实施的能力,是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结果的过程” 。这说明执行力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它将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阶段紧密联系起来,为促进决策向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落实平台,进而有助于提高企
4、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运营流程来加以贯彻才能实现,因此在人员和战略既定的条件下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关键就在于对运营流程的控制。而运营流程的控制需要具体的内控体系去落实。所以,良好的企业内控体系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关键。 我国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控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依然不明晰 我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形式上来讲已经完全得以落实了,但是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存在董事会甚至监理会成员直接参3与到日常管理活动中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只是在部分企业出现。从这些现象来看,虽然表面上实现了现代
5、企业制度,但实质上管理人员从上到下层级之间或者部门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原本清晰的组织结构在运营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不清,执行效力大大弱化。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二)企业内控体系不健全 一提到企业内控体系,很多管理人员就会理解为规章制度,至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市场风险、意外事故等问题都是由管理者在问题出现以后依据自身经验来处理的。这固然与我国企业甚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有关,但是对“内控”这一概念的理解偏差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企业管理者将内控简单理解为制度和规章。而且在理解这一概念时不注重体会概念的体系性,致使很多企业只注
6、重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而在遇到诸如市场突变或技术革新等问题以后茫然不知所措。 (三)现有制度不能同企业发展相适应 对很多企业而言,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企业的规章制度一经制订就很难再被更改,殊不知这正是限制制度本身效能发挥的致命之处。管理理论的发展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对于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企业,其所适应的管理制度都不尽相同。我国很多企业的制度自从被制订之后就很少被更改了。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很多依据当时环境制订的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企业的现状。 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并提升企业执行能力 4目前我国企业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控体系的时候都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的,由此方式建立起来的内控体系在企业运
7、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制约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在建立企业内控体系的时候应该从经营的角度出发,以提升企业执行力为目标来构建。 (一)明晰管理结构以使企业的权力流能够顺畅运行 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设置管理权限的时候总是会考虑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监督制约。这种设置一方面使管理人员过多,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浪费,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违反了管理学的一大原则,形成了多头管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在企业内部形成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对企业的正常运营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在企业内部形成派别和小的利益集团,进而影响正常的管理职能的发挥。使企业的资源在不断的内耗中消耗殆尽。所以在
8、设置管理权限时企业应注重对管理原则的使用,使权力范围明晰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权力流从高到低顺畅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二)以执行力为出发点动态地完善企业内控体系 企业建立健全内控体系的目标就是要使企业的员工在既定的轨道上活动,所以这一轨道是不是适应企业的员工就显得异常重要。我国企业在制定内控体系时较少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去看体系本身的匹配性,制定内控体系也仅仅是为了顺应管理者的需求。这种从管理者角度来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得制定出来的内控体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要么体系太过严厉,使员工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来遵守,要么体系过于简单,达不到其应有的管理效力。所以,在制定企业的内控体系
9、时应5该以企业的基层执行力水平为出发点,根据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整体执行力水平的发展来进行动态调整。 (三)增强风险意识并强化风险管理 我国企业在构建内控体系时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很多情况下只是在风险已然变成具体的损失以后才着手进行解决。并且在解决的过程中因准备工作不充分而出现一些次生损失。所以在构建内控体系时应该充分重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将预防风险事件和风险事件发生以后的具体措施纳入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中来。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其次,企业应在内控体系的构建中专门就风险问题制定一些具体措施,并根据本企业
10、专门负责风险问题的机构的评估结果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并建立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差异化管理措施。最后,企业应就所面临的具体风险制定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和方案,一旦因各种原因导致风险扩大或变为具体损失则立即启动相应的应对方案,这样就不会使企业在处理此类事件中因准备不充分和经验欠缺而仓皇失措,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处理不当而造成的损失。 (四)引入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 企业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执行力,进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而这一切最终都会落实到具体的员工身上,所以说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保证内控体系目标实现的基石。所以,在内控体系中也应包括对员工的激励体系。要想有效地激励企业员工,首要
11、的问题就是怎样对不同员工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因为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6除了评价体系自身的缺点以外还存在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所以在这一问题上企业应该尽量避免因评判不公而导致的影响员工积极性的问题出现,对于工作很难量化的一些部门,可采用整体评价的方式,只要部门的效能得以良好的发挥就尽量保持平均原则。 完善企业内控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好内控体系落实时的尺度问题 任何一个企业都处于独特的外部及内部环境之中,只有结合自身的环境因素制订出来的制度才能在管理活动中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能。另外,因制度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依靠制度来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实践
12、中能够以制度为基础并结合具体情景来对制度进行灵活应用。而具体尺度的掌握就变得异常重要,现在对这一问题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对靠近战略层面或处于管理地位的员工尽量少制定一些制约性规则,而对靠近操作层的员工应尽量制定详细并具可操作性的制度。当然,对处于管理链条上的每一位管理者来说,在管理过程中,如何应用制度应以层级目标为出发点和考量标准,并根据企业发展方向和文化引导具体调整。 (二)避免由执行力建设引致的单纯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弊病 执行力是企业整体完成任务的系统性能力,目前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模型来对企业执行力的强弱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所以只能以管理者的视角并结合自身经验对企业执行力的强弱做出大体评判。这导
13、致很多企业在如何提升执行力问题上走形而上学的道路,从企业文化建设上来寻找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途径。这种方法在流于形式的同时也失去了研究企7业执行力的初衷,完全失去了实践基础,最终出现理论与实践互相脱节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在研究如何提升企业执行力问题上应该紧贴操作层面,从企业管理活动的系统过程中来将执行力提升问题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战略层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研究企业执行力时由于概念过于抽象而与实践相互脱节。 (三)对没有清晰结论的激励措施应尽量替代或舍弃 当前我国企业界出现了一种竞相引用先进管理模式的潮流,这一方面是业界人士对管理工作重视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的稳定性
14、不够,管理层决策变化过快以及人员流动过于频繁都促使企业的管理活动必须要与之相适应。企业管理者迫切地想在管理活动中引入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但是引入的管理措施是不是有效要在管理活动发生以后才能看出结果,事前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模型来推断某一措施在企业实施以后的效果,这就使得国内很多企业成为了国外新兴管理理论的试验田。尤其是在引入对员工的激励措施以后,出现很多问题以后都觉得是暂时的,是改革过程中所必经的阵痛。这种对具体管理措施副作用的漠视使得很多企业在引入了不符合自身条件的管理新方法以后依然坚持,对新措施的信心达到了迷信的程度。其实每一种管理新举措提出来以后都要经过企业管理活动的实践检验以后才能确定其具
15、体效能以及适用范围。在还没有最终确定某项具体措施的效能以及适用范围时,企业对这些新举措应该尽量采取漠视的态度。 (四)注重员工的日常培训工作 企业执行力最终是由员工的素质所决定的,而且执行力本身的强弱8也会反过来影响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企业如果不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只让其自由发展,就会出现员工能力的增长和企业现实执行力不匹配的问题。另外随着企业自身规模和业务类型的不断发展,企业必然需要扩充员工队伍,而新进员工由于自身素质以及以前工作经历的影响,其个人能力以及特点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企业在执行力提升过程中,重视对新老员工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以使员工个人的处事能力与行为方式符合企业执行力提升的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 1.拉里?博西迪(Lany Bssidy) ,拉姆?查兰(Ram Charan).执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曹慧.如何提升执行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文重.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