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保利春拍前言:中国式物尽其用本季春拍的作品,虽然还难以完整表达当代中国原创设计的自信,但中国的原创设计群体,将通过每一次宝贵的取舍,表达出内在真实的需求,由内而外地繁衍出自己的设计哲学体系 今年的保利春拍当代设计单元,已经是第五次如当代中国设计风向标一般向中国和世界展现中国原创设计群体的现状与发展动态了。如果说这一季有稍许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策划人宋涛,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浸与修练之后,以设计师的立场,提出了反观与内省: “我们在近二十年学习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过程中,究竟沉淀下来什么?哪里才是中国当代原创设计应该选择的方向?” “我们所做的东方设计传统溯源,价值究竟在哪里?什么才是中国当代原创设
2、计应该续接的文化 DNA?” “以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段,还原中国传统生活的文化意境,真的契合当下中国人的内心渴望?这就是当下中国原创设计最适当的表达吗?” 向大师 Hans Wegner 致敬 今年正好是丹麦设计师 Hans Wegner(1914-2007)百年冥诞,凭着“手工艺” (Craftsmanship)与“低限主义” (Minimalism)的木质家具,素有 20 世纪最伟大设计师之一的 Hans Wegner,曾经迷倒了全世界。为此,丹麦设计博物馆(Denmark DesignMuseum)特别举办的“Just One 2Good Chair”百年回顾展,呈现了超过 150
3、件 Wegner 的木作家具,并搭配相关的设计手稿、照片与模型等,让人走进 Wegner 的木工艺哲学。 Wegner 早年受到丹麦商人坐在一张明椅上的肖像画的启发,开始潜心于中国明式家具,他的独到之处在于以温润质朴的木作质地,结合堪称北欧设计 DNA 的有机线条,呈现如明式家具般优雅的当代设计。 在今年的在米兰家具展上,全球各大设计品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Wegner 致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属丹麦家具工房 CarlHansen & Son 与织品品牌 Maharam 的合作计划,他们邀请英国时尚设计师 Paul Smith,将其擅长也最知名的色彩线条,套入 Wegner 单椅的坐垫样式之中
4、。与 Wegner 长期合作的丹麦 PP Mobler 工房,也于此时重新推出Wegner 最经典代表作“The Chair”的 1949 年原始版本。 在“The Chair”原始版本,对 Wegner 作品非常熟悉的人,在看到椅背处加入的藤编设计时,不难浮现疑惑:一生追求简洁设计风格的Wegner,为何加入藤编?不累赘吗?原来,在制作“The Chair”椅背时,当时的木工工艺使榫接处无法呈现完美平滑的 Z 字型,Wegner 便以藤编缠绕的方式遮掩榫接处。后来,随着榫接工艺的精进,以后的“The Chair”版本自然放弃了藤编的部分。 Hans Wegner 的经典名言是:“一张椅子没有
5、前后之分,不论任何侧面与角度都一样美丽。 ”(A chair is to have no backside.It should be beautiful from all sides and angles.)很显然,他的设计哲学来自中国明式家具怀真抱素的美学诣趣,但是并没有停留在还原明式家具研精覃奥的工艺,而是独立向前探索出一条符合他所处时代技3术水平的蹊径。并且,在机械流水线生产日渐成为时尚的同时,冷静地意识到“重新找回对手作的热爱”的宝贵,使人性回归自然的天然渴求,与更便捷化的经济效率需求,达到适度的平衡。这让他的设计哲学得以在设计进化论中生存下来,也使他的作品在现代设计史中成为不可替代的
6、里程碑。 此次春拍设计环节,精选了 Hans Wegner 的经典作品:除了“3-Legged Shell Chair”、 “PP52”、 “Chinese Bench pp266”外,还有源自于英国温莎椅的“孔雀椅”和体现 Wegner 对牛情有独钟的“PP 518”公牛椅等。对于“孔雀椅” ,Wegner 在椅背的部分设计扁平背条,以服贴坐者的肩胛骨,并符合人体工学的舒适性。而“PP 518”公牛椅,则从由 6 块木片接合而成椅背榫接处,看到极简的几何风格,也能品味到Wegner 贯用的榫接技法的精髓。这款“PP 250”(又称侍从椅)还兼具衣架功能,曾获得丹麦国王费德列克九世(Frede
7、rik IX)的极力称赞。而另一把“The Round Chair”曾出现在 1960 年,肯尼迪与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的电视辩论会上,让丹麦设计从此走向国际的舞台。 Hans Wegner 曾说过:“当人们坐上一张椅子,那张椅子才真正被完成。 ”(A chair is not a chair until someone is sitting in it。 )所以,本次拍卖预展为中国观众亲身体验 Wegner 的细木工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也算帮助百年故人完成一桩心事! 还原中国明式文人书斋 书房是古代知识阶层专用的“工作室” ,一般是一座完整的家庭住宅中的一个单元,它不一定与家庭生活空间完全隔断
8、,但无论其功能还是4格调,都与厅堂、卧室区分显著。明朝人管书房也叫书斋,形态与功能各异的书房皆肇始于文士阶层。由于无须兼顾家庭成员世俗生活的需要,独立出来的书房、书馆或书斋有力地强化了它与特定的服务对象之间的精神联系,往往成为文士燕闲生活的主要场地。 如中晚明江南私家园林兴盛时期,富裕文士的书房与家庭日常生活的住宅相分离,以独立的小屋或小型园林的形式出现。如张岱特地在自家倾圮老屋的废基上营造一大间书屋,旁有耳室可作卧房,号“梅花书屋” ,他自云日夜“坐卧其间,非高流佳客,不得辄入” 。专为读书游栖之用的园林亦称书馆,寓暂居之意,方便客人留宿、晤谈、娱戏。另有一种地处偏僻的别馆、寺庙中的斋房等也
9、可做文士的书斋,兼具隐修秘居之功能。 明万历年间的名士、戏曲家、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高濂对书斋陈设的美学追求有很高的自觉性。今天,艺术家刘传生在透过高濂对书斋内部陈设物的描述,推想出明代文士书房陈设的大致样貌。并从高子书斋说中提取了明人书斋的九大标准: 一、不可太宽敞。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则可以使心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 ( 我常想乾隆的书房三希堂太小了,原来书房不宜大。) 二、有植物花草。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两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旺盛之后自然青葱郁然。 三、养鱼。旁边放洗砚池一个,更应设一盆池。靠近窗子的地方,养锦鲤五七条,以观其
10、自然的生机与活泼。 5四、书桌与文房四宝。书斋中设长桌一张,古砚一方,旧铜水注一只,旧窑笔格一架,斑竹笔筒一个,旧窑笔洗一个,糊斗一个,水中丞一个,铜(或石)镇纸一条。 五、小木床一张。左边放小木床一张,床下放脚凳一条。 六、床头边放小几一张,上放古铜花尊或者哥窑定瓶一只,有花的时候将瓶里插满鲜花以收集香气,平时则将蒲石放在上面以收集清晨的露水,使眼目清爽。或者放鼎炉一个,用来焚烧印篆或燃香,冬天放暖砚炉一个。 七、文玩装饰。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中间放长条木几一张(木几以江浙云林的木几最好) 。墙上挂画一幅。书室中只有两类画可以挂:山水为上,花木次之。或者挂用来供奉的名画、云霞之中的山水、神像、
11、佛像也可以。木几旁一放炉,了花瓶,一匙箸瓶(即筷筒) ,一香盒,这四样东西的种类、档次有着很大的,仅凭博学高雅的人自己选择。但四者之中的炉具,则只有汝炉、鼎炉、戟耳彝炉三种最好,炉的大小一般要求炉腹的直径不超过三寸。花瓶应用胆瓶,花觚是胆瓶中最好的,其次是宋瓷鹅颈瓶,其余的不可以用。墙壁上合适的地方,可挂一壁瓶,四季插花用。 八、一把禅椅。坐椅则可摆六张吴兴笋凳,一把禅椅,旁边摆一拂尘、一搔背(搔痒用) 、一棕帚、一竹铁如意。 九、书架。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 、 诗经旁注 、 离骚 、 左传 、 百家唐诗 、 三才广记等书。书法字帖方面,楷书则排列钟繇荐季直表 、 黄庭经 ;隶
12、书则排列夏丞碑 、 石本6隶韵 ;行书则排列李北海阴符经 、 云麾将军碑 ;草书则排列十七帖 、 草书要领 、 怀素绢书千文 、 孙过庭书谱等。其他闲散方面则可排列草堂诗余 、 正续花间集 、 历代词府 、 中兴诗选等。以上这些书籍都是山居隐士长期需要阅读的,所以也是书斋中的必备之书。画卷方面,则可收集旧时作者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或者名人贤士的墨迹各若干幅,用来充实书架。如果没有什么事扰乱心神,人应该经常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此次保利春拍的现代设计单元,之所以兼收并蓄了本不应属于现代设计的明式文人书斋,一方面是以明式 1.0
13、 版与 Hans Wegner 模仿升级的 2.0 版作一对话,让观者可以看到其中清晰的脉络;另一方面,通过刘传生对配饰细节的极致追求,所呈现出的对明人生活方式的还原,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人日常生活中的绮思雅趣,感慨“今非昔比”的同时,多少感悟出时空更迭,使我们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再回到 1.0版的状态。还有,在感佩 Wegner 之余,也意识到无益重复追求 2.0 版的探索。 那么,什么才是适合当下生活的 3.0 版的设计体系, 应该来自怎样的内在链接与哲学体系呢? 2014 米兰国际家居展 “看见中国”的思考 在今年的米兰国际家居展上,跨界艺术家朱哲琴策划的“看见中国” ,以“推动中
14、国原创设计”探讨“30 年的中国制造之后, 中国原7创终究从哪里开始?”这也是宋涛 20 年来与国内外原创设计师一直在思考的。他创建中国设计师联盟,将现代设计推向拍卖公众平台,为当代设计在中国赢得应有的价值与地位,一步步走来,对中国原创设计的现况有着更为深入的洞见。在米兰展中, “看见中国”遭遇韩国设计师继承宋代风格及造物美学的作品,与此同时,意大利设计师通过作品找回与自然融合的禅意,并以设计哲学和作品呈现的完整性,展示出设计者的自信与大气。风水轮流转,可惜了我们中国人在努力找回自己传统的当下,却难以舍弃向古人机械模仿形制,向西方现代设计简单借用生活方式的表达,这样的简单设计思路,加上少有人能
15、够自己动手参与工艺开发,不断推敲,真正从头到尾完成一件作品。所以,此次参加米兰展的中国作品,大多根据传统工艺进行再设计,往往想法不错,但流于表面化,似乎免不了只是拿传统工艺说事的嫌疑。无异于守着金饭碗,却四处找灵感。哀哉! 中国式的物尽其用与断舍离 是的, “传统手工材料与工艺” , “环保概念” ,都是不错的切入口,但要真正找回中国当下原创设计的自信,决不是靠一两个概念能够支撑起来的。 2005 年,艺术家宋冬曾经做了一个名叫“物尽其用”的展览。作品起因于宋冬父亲的去世,人走得突然,导致整个家庭极度痛苦。艺术家和姐姐把母亲支开,收拾清理家中杂物,然后再把母亲请回来。没想到“她跟我们大发雷霆,
16、非常生气。我彻夜难眠。我就想,什么是孝顺,顺者为孝。我为什么要让上一代人按照我的生活观念去生活呢?然后我8就问我妈,为什么要这些东西?她说你爸不在了,我要用这些东西来弥补这屋子里的人气。那一句话让我心酸,母亲说每一件东西都带有人的记忆。 ” 宋冬决定再也不扔东西了,他让母亲来做“物尽其用”这个公开性质的展览,他们一起收拾“破烂儿” ,整理记忆,把母亲从悲痛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杂物一件一件地在地上摊开,展出了母亲 50 多年中保存下来的东西,脸盆、饭勺、椅子、鞋子、衣服总共 1 万多件,全是日用品,也就是俗话说的“破烂儿” 。其中有一箱肥皂,那是母亲送给宋冬的结婚礼物。箱子里的肥皂已经跟石头一样,
17、特别脏。原来在母亲怀孕时,她想万一是男孩,以后就会有一个大家庭,一块肥皂给一家人洗衣服很难,当妈妈的得给孩子多保存一些肥皂,于是从那时就逐渐积攒下来这一箱肥皂。母亲在 1992 年宋冬结婚当天送出与其孕育与成长紧密相关的礼物,儿子却没有要,于是就一直将拒收的结婚礼物保存了下来。 宋冬说:“在生活没有任何可能性中,那一代人的生活哲学叫做物尽其用 ,这种哲学应该被尊重。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如此膨胀,因为它总在强调只有消费才有发展。断舍离应该从源头重新去想想物尽其用 ,想想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才去拥有。 ” 宋冬的展览对宋涛影响颇深,在他看来,中国的宋冬一代之所以与父母一辈有着天壤之别的生活理念,正是因为
18、缺乏与自身最紧密的生活传统与资源配置现实状况的真实连接。跳跃式的发展,一味模仿追求现代设计的极致,割断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传承,也造成了与日常生活的隔阂,最终变成了浮华的奢侈与宝贵资源的浪置。 9今天的我们幸运地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同时面临着资源相对越来越匮乏的现况与未来。如何才能避免将最大化的选择转化为资源的浪费?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父辈的情感连接与童年的生活传统中,寻找自己的设计哲学出发点;另一方面,在每一个日常生活的当下,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回应每一个具体的需求。正如日本自称“杂物管理咨询师”的山下英子,从瑜珈“断行、舍行、离行”中发明出的日常行为方法:“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
19、收、不取。舍=舍弃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创造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我们虽没有古人与天地相融合的奢侈与闲暇,但可以在日常的忙碌中以传统美器与雅兴滋养灵性。我们当然不愿回到父辈收集生命积攒“破烂儿”的年代,但没有忘记从血脉中传承的节俭、朴实与真情。宋涛认为,简单智慧的生活,才是中国原创设计呈现属于大多数当代中国人生活的 3.0 升级版的现实入口。 本季春拍的作品,虽然还难以完整表达当代中国原创设计的自信,但来自不同方面的努力所引发的各种有益的思考,让我们相信,中国的原创设计群体,将通过每一次宝贵的取舍,表达出内在真实的需求,由内而外地繁衍出自己的设计哲学体系。资源平衡整合也将借由整个设计产业链的自然生长,达到更有效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