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技术在城市河道管理中的应用摘要 目前,应用计算机现代化通信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够对河道设施运行管理实现有效地监测与控制,能够实现对河道设施及调度实行动态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甚至将来还可以通过网上互连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为防洪减灾服务。 关键词 河道管理;信息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全球背景下,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突出的客观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迫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有效办法。因此,采用现代化手段,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动态掌握区域水资源变化及利用情况,最大限度的调控使用效率
2、,对区域内的雨情水情进行自动监测,实现雨情水情监测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准确传输;对各类水资源信息和防汛抗旱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查询、分析和处理,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城市河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已经成为当前的紧缺物资,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现实面前,加强城市河道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已成为一大重要课题。城市河道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水利部、财政部关于水利工程养护定额标准的相关法规,积极推进内部管理责任的落实,使河道管理工作逐渐趋于规划;加强对城市河道采砂工作以及河道岸滩的管理;在汛期来临
3、之前仔细检查河堤的牢固情况,积极做好国家考核标准所要求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城市河道管理的水平;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工作,发现危害河道管理的行为及时制止,发现违规障碍物要及时清理。 其次,利用河道资源积极发展多元化经济。城市河道管理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承担着为社会以及为公众服务的重要职能,充分利用城市的河道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城市河道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加强水运经济以及水产等多方面的经营发展力度,利用现有的政策不断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再次,加强城市河道的管理,还要注意城区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污染源并及时制止,维持城市河道的蓄
4、水量并保证水质应当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在河道两旁还要加强绿化带的建设,维护湿地生态环境。三、信息化管理是城市河道管理的必然趋势 河道管理信息化是水务信息化与水务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内涵是;建设具有高标准的水利工程设施,拥有先进的调度控制手段。建立适应河道良性运行的管理模式和具备现代思想意识、现代技术水平的干部职工队伍。 1 信息化管理是社会与行业发展的要求 水利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的行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3而水利现代化,用手工方式根本不可能实现,它只能也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城市河道及水资源管理的信
5、息化。现代化的河道管理是社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人们广泛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断增强对城市河道及水环境的控制能力,达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河道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全面改造河道两岸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河道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首先,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信息化将提高河道管理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河道管理部门要向政府和相关行业提供大量的水利信息。包括水质、水量、洪水和水利工程信息。其次,河道管理信息化是河道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的要求。现代化的城市水利要从农田水利向城市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要实现这些转变,必须由信息化来提供重要的
6、技术支撑。 2. 信息化管理是现有的管理任务与管理现状的要求 海城河城区管理所作为海城河城市段河道的主管单位,管辖区内海城河城区 21km 河道,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庞大繁多,分布点多、线长、面广。近几年,海城河城区河道管理所仅在四座橡胶坝处先后建成视频监控设施,但目前只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应用,而且由于运行经费等一些原因的限制,基本上是只在汛期运行,可谓是没有物尽其用。事实上,数量如此众多的水利工程设施和繁重的管理任务,机构人员编制人员少,任务的艰巨与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因而,早日实现河道信息化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更好地监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4地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用
7、效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有效地改善劳动条件和减轻劳动强度,对河道水利工程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已势在必行。 三、城市河道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系统组成 河道管理信息化系统按软件功能分为河道基础信息子系统、监测子系统、预测预报子系统三部分;按使用功能分为河道视频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远程操控系统三部分:(1)基础信息子系统。对河道整体情况介绍,输入河道基础信息资料。它的应用。使得河道管辖区内所有水利设施尽在一机之内,配上电子图纸及建筑物实物照片,形象生动。如果想查找某些建筑物的水利要素,也可省去手工查找档案资料的烦劳,省时省力,并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2)监测子系统。通过监测传感器采集数据资料,数
8、据资料沿着介质进入系统中枢,按照一定格式存储。供河道管理者使用、分析和存档,其数据成果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视频监控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均属于监测子系统的内容。 (3)预测预报子系统。根据河道基本参数、水文学原理并结合监测数据资料建立起来的预测预报模型,实时数据资料来自于监测子系统的动态输入,预测预报成果的精度取决于模型的科学性和监测数据精度。 (4)远程操控系统。结合视频躲控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对闸坝等水工建筑物实现远程异地操作的一种自动化功能。 城市河道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在设计和开发时,主要应由采集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表示层、接口层、支撑层七个部分组成,内容有: 1)采集层水利信息化
9、系统。采集层采集的内容有气象、水雨情、5工情、旱情、图像、水质、地下水、水土保持等信息,采集手段包括遥感、遥测和其他传感器自动采集、云台摄像、手工输入、通过数据接口自动获取等;具体的采集内容、手段、采集地点的布局等根据具体系统决定; 2)网络层。为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提供基础,网络的建设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公网和专网相结合的方式; 3)数据层。通过建立所有与水利相关的数据的模型或结构,使应用层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各种水利信息,产生各种水利应用; 4)应用层。建立在数据层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各种应用模型如洪水演进模型、排水模型等,提供水利行业的各种应用功能。如信息服务、统计分析、虚拟仿真、预报
10、决策等;5)表示层。以浏览器为载体,直接向从事城市河道管理的各级人员提供其所需要的相关功能或信息服务;6)接口层。通过向各级水利系统提供网络接口、数据接口和系统接口使各类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各级水利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形成“数字水利” ; 7)支撑层。通过相关的标准体系以及最新的技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 四、信息技术在城市河道管理中应用的实际问题 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为适应国家、省、市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流域和区域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城市河道管理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城市河道管理工作科技含量,是保障城市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选择。河道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城市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水平与能力。 虽然在水利业务中广泛应用现6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为特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进展比较缓慢,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水利业务领域发展也很不平衡,覆盖城市河道的水利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对照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当前城市河道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