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商会组织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研究【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政府、社会、高校也在努力通过多角度多思维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大致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大学生在总量上供大于求,超过市场的需求,即总量性矛盾;二是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是因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供求在数量上基本平衡,不存在严重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当前我国毕业生供求却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表现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地区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异十分显著。即存在着结
2、构性的矛盾;三是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两种情况并存,也即总量性与结构性二者兼而有之。 【关键词】商会 大学生 功能研究 以上分析的确也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对科学的解决大学生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思路,近些年来,通过政府、社会、高校的不懈努力,从转变大学生就业思维到转变社会就业观念,方方面面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也取得了很可喜的成就。但在众多的解决途径中,有一股力量悄然崛起,虽然还没有被广泛推广,但作用已经不可小觑,这就是商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在百度上输入关键字“商会组织和大学生就业” ,相关结果约2208,000 个,高校与商会组织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
3、难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商会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很好的一条渠道。但是相关方面的研究确实乏善可陈,在知网上输入关键字“商会组织和大学生就业” ,搜素的结果竟然是 0 条记录。因此,研究商会组织的功能和性质,了解商会组织在社会、企业、政府之间的定位和作用,进而,研究商会组织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所能做出的积极作用,对于大学生就业无疑是打开了另一扇门,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践调查、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和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分析民间已经悄然兴起的商会组织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优秀案例,旨在为这些自发的民间行为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导引,希望更多地政府部门、高校、社会注意到这
4、种力量,也为更好的挖掘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一、商会组织的性质和功能 为性质和功能定位方便,按照商会组织产生的方式,商会组织可以分为两种: 自上而下形成的半官方半民间商会,例如从全国性的到各级地方性的工商联组织,挂靠在政府机构的行业协会等。这类商会组织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最初的完全官方主导到目前的半官方半民间性质,政府在商会组织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提供了第一推动力,这是中国转轨经济中行业协会产生和发展的独特之处。因此,在性质定位上,这类商会组织是带有政府色彩的,有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性质。 3在功能定位上,
5、这类商会组织作为政府主导型的民间组织,一方面和政府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在信息、融资、培训、争取企业权益等方面又有服务企业的特有功能,是官方和企业的双重代言人。自下而上形成的民间商会,例如多如牛毛的老乡会、同乡会、行业性专业性团体等。由于这些商会组织是“自下而上”自发成立的,形式上是自由组合、自愿参加、自愿发展的民间组织。这类商会组织的性质是非官方的、独立的,运作方面完全靠会员会费和赞助开展,具有非政府性质,一般不直接承担政府部门职能,也不干预企业行为,但与政府和企业都保持良好且紧密的关系。 在功能定位方面,这类商会组织更多具有服务企业的功能,在维护业界权益、行业自治、中介服务、兴贸
6、促商、民间外交、协政参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商会组织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有这样的性质功能,因此,商会组织有自觉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方面,很多商会组织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所进行的活动,一方面为企业选用、储备人才作出努力,一方面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二、商会组织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 (一)商会组织作为公益性组织,应该在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活动方面有着足够的原动力。虽然大多数商会组织属于非盈利组织,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很多商会组织对这项工作表现为动力不足,没4有积极性。商会组织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一个突出的表现是:
7、商会组织积极行为往往在政府机构的促使下,或者在新闻媒体的号召下,或者是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活动而兴起的临时性工作。常常是一时热情有余,而持续性不足,更不能形成常规的行为。 (二)解决手段过于单一,方法方式有待改进,商会组织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很多方法是召开人才招聘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给高校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手段有效的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扩展了大学生就业途径,但只会带来短期效应,并不能满足一直存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商会组织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丰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除了提供就业途径和就业岗位,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培训基地,通过进入企业调研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针对性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
8、这样既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又能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没有后期的跟踪监督体系。往往是把人引进企业后就万事大吉,至于后期的人才流向,人职是否匹配并不在考虑之列。商会组织应该建立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后的后期跟踪体系,不但可以跟踪调查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后的就业去向,职业取向,还可以得到企业第一手的用工特点,起到中介桥梁服务社会的作用。 总之,商会组织已经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作出了很有意义的尝试和努力,相信通过社会、高校、政府以及大学生个人的努力,商会组织以及其他的民间组织一定会在将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本文为 2013 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立项编号 JYB201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