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城市规划学的和谐社区规划分析摘要:目前来看,社区规划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居住人群同质化的特点,在追求和谐的大背景下,追求和谐社区规划是大势所趋。本文主要介绍了和谐社区规划的必要性,并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目前和谐社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规划要点。 关键词:城市规划;和谐社区;规划要点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1 世纪的今天,和谐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追求。其实早在遥远的古代,安邦治国的思想中就已经富含了和谐的理念。和谐是一种均和的社会状态,包含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城市规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清醒地
2、认识到一点,城市规划是一把双刃剑,城市规划可以营造出宜居的绿色空间,也可以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和谐规划是社会的良心发展之路,不和谐的规划是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究竟怎样的城市规划才能称之为和谐呢?归纳起来,和谐规划的本质就在于通过适当的调节机制,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综合考虑地方的社会价值体系,寻求满足多元主体利益的平衡点。与传统城市规划相区别的是,其更加尊重人性,提倡人文关怀,更多地将注意力关注在了一些普通收入阶层关心的社会问题上。 1 和谐社区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社区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指的是一定地域空间内形成的人与2人相互依存的网络架构。随着时代的进步,社区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应用,社区开始
3、成为城市社会的基层细胞,社区的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在我国,社区作为汇集居住、工作、休闲等城市功能交织的基层单元,也是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矛盾突出的地方。在这里,社会的压力、矛盾和冲突可以得到消减,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谐社区还肩负统辖区域发展,监督专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平衡社会保障、维护安全稳定、营造良好环境、促进邻里友爱等多重职能。社区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规划和谐社区都被积极重视起来,社区规划强调寻找各方利益均衡策略,因此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 从城市规划学角度看和谐社区规划的理念拓展 构建和谐社区,不可避免地要
4、依赖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首先设计人员要从狭隘的住宅规划理念中走出来,转变思想,扩展思路,积极关注与住在社区有关的各个领域,在全面审视当前住区建设存在问题的同时,全面把握和谐居住社区的内涵,实现理念的拓展。 2.1 从孤立的生活片断到连续的住居生活 快速的生活节奏,加大了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人们越来越少的休闲娱乐,繁忙工作一天后,回到“封闭”的住宅。当前的住宅区大多数都脱离了城市的整体功能,住宅是孤立封闭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越来越少。本该在住宅区解决的社会矛盾被无情地抛给了城市,同时又无视城市的外部功能配套。在处理住宅环境时,很多住宅设计的卖点都是清净安宁,忽视了日常生活的完整和连续性
5、。居民社区是为了3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而建立的,居民生活需求应该被完整地加以考虑,而不是经过切片式的处理。居住社区的规划必须要做到回归生活、回归主题,以完整的提倡生活为线索,确定社区的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让社区从单一的功能中走出来,先自上而下的分析生活、分析功能,再自下而上的创造功能、创造生活,有了便利性、连续性,才可能有舒适性、宜居性。 2.2 从单一的物质空间规划到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统一体 城市规划学理论明确指出住区规划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个部分,但是据调查研究表明,在社区规划中,物质空间规划被列为主要的考虑对象,非物质空间规划常常被较少考虑甚至被忽略。目前社区规划的主
6、要问题就是孤立设计,往往关注的是使用者个体行为,忽视了群体间的互动,造成了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的普遍现象。另外,随着房价的上涨,住宅作为高门槛的市场消费品,这使得居民很难顾及到本该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需求,这样的需求导向进一步使得社区规划过程过分看重物质空间规划。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居民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社区不单单是居民的居住地,更应该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人类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栖息地,更要求满足心理、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我们需要与家庭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交流感情,这样才能良性发展。综上,社区的规划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统筹
7、兼顾物质与精神两种属性,社会规划必须走出原本狭隘的物质空间领域,走向物质空间社会文4化的统一体。 2.3 从封闭的内部结构到开放的球形结构 城市规划应该着眼于大局,和谐社区最终是要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当前和谐社区的规划就缺乏大局意识,开发商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封闭区域打造风格迥异的住宅区,城市的统一管理面对这样的格局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城市规划理论告诉我们,规划区域要充分考虑其规模、区位、形态与周边城区、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道路、绿化景观都需要参考周边环境的风格。 三、和谐社区规划要点分析 3.1“集约高效、资源共享”的紧缩型布局结构 和谐社区的规划要考虑到城市整体和长远发展,紧缩性的布局
8、结构为宜,规划要注重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和社区资源的共享。规划分区一直是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反对简单的几何功能分区,又要综合考虑各功能的有机联系和资源共享,从而形成一个理性、有秩序的紧缩型布局结构。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社区规划要加强开发强度,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社区管理开放化,资源共享可以在更大的社区空间实现。3. 2“邻里同质、社区复合”的居住区空间格局 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上涨很快,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异也在逐渐拉大,不同收入层的人居住环境差异也越来越明显,有距离要防范,有防范就必然产生隔离的鸿沟。另一方面,当今以社会分异(主要为经济地位)为基础的择居行为是导致了城市居住的分化的直
9、接 5成因,因为一定范围内居民的同质性是促进邻里交往、强化社会认同和促进地区稳定的重要保障。因此和谐社区在主张多元阶层混居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尽量使内部的组团或邻里的社会阶层适当同质化。3. 3 住房的多样化与场所的包容性 和谐社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的精神、物质需求,倡导住房的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入住从而达到人口的融合目的。不仅住宅种类要多样,包含商品住宅、廉租公寓以及老年公寓等,套型设计也应各有不同,并应在土地拍卖合同明确规定中、小套型比例,以满足低收人家庭需要。但户型多样化是对整个社区范围而言,而在单栋楼或单个组团内差别不要太大。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避免过于功利,要人性化,要努力使得各个收录阶层的人都满意,并存有改造余地以适应未来生活方式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高文博.小议城市和谐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J.山西建筑.2007(27) 2林道友.构建现代文明的居住社区浅谈温州市中心区杨府山居住区规划理念J.小城镇建设.2006(04) 3谢静.居住社区公共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学报.2007(04) 4汪瑾.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J.住宅科技.2009(01) 65何世茂.居住社区组织模式及其配套组织的探讨南京河西新城区规划的实践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