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民百姓的众生相 市民社会的风情画自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于伶的女子公寓 、柯灵与师陀的夜店之后,描写上海市民社会的话剧已经多年不见,邵宁的剧作又延承了这一话剧传统。 房子拆了,上海人的记忆到哪里去寻找?作为一名记者,邵宁花了10 年时间,采访、积累、记录,把上海人的动迁史搬上舞台。如今,这部精彩、真实、接地气的方言话剧来到了上海观众面前,大家仿佛看着自家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有着温馨,有着苦涩,更多的则是真实美好的回忆,令人动容。 作为 2016 上海市民营院团展演活动的开幕大戏,上海现代人剧社新作汇贤坊近日献演于兰心大戏院。 汇贤坊讲述了一个上海老石库门房屋动迁中发生的故事,既贴近民生,又表
2、现出浓郁的海派风情。对这样一部风格别致的写实作品,台下的观众给予了热情的掌声,亲切地赞誉为“沪上平民百姓的众生相,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自始至终,演出洋溢着浓郁的海派风情,令人眼前一亮。 四户人家一波三折的故事 话剧汇贤坊剧照。摄影/邵竞 这是一出关于离别的话剧,有挣扎、有不舍、有怀念、有希望。从中可以看到上海的市井百态,平民百姓的众生相。编剧邵宁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后公派留学俄罗斯国立戏剧学院,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为新民晚报特聘首席记者,采访了大量市民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因而得以有大量的积累,创作这一现实题材作品,可谓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上海文艺舞台上素来不乏表现
3、本地风情的佳作,无论是影视剧、话剧还是滑稽戏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无不贴近群众,反映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此类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作品,基本都基于真实的生活为基础,不夸大,不贬损,也不过分褒扬,尽可能地还原生活的真实情况,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想法,因此特别动人。从这点上来看,话剧汇贤坊继承了这一写实、真实、客观的创作特点,尝试对当代海派城市的生活风貌“做一次传神的白描” 。 故事中的“汇贤坊” ,是上海市中心一条保存完好的石库门弄堂,其中的 3 号住着 4 户人家客堂间的阿跷在过街楼下靠摆馄饨摊为生,他的母亲朱老太太则是楼里最老的住户;前楼的徐家姆妈非常精明,丈夫徐福根把自家鸽子看得比性命还要紧;亭子
4、间的离休干部余站长 88 岁,平时生活都靠邻居照顾,他一直在等待着地下党老上级的到来;单亲妈妈孙惠兰平时在阿跷的馄饨摊帮忙,带着女儿艰难度日。 导演姜涛 摄影/邵竞 围绕着旧区改造,4 户人家发生了一波三折的生动故事区政府决定对汇贤坊实施征收,消息传来,3 号炸开了锅,这些住户有的盼望征收已久,有的漫天要价,有的却坚决不离老房子。这期间,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各显神通、勾心斗角,动迁黄牛也趁机浑水摸鱼,在巨大利益面前折射出了复杂的人性。最后,阳光征收顺利实施,每户人家都有了自己的归宿。而有着 90 年历史的汇贤坊,则作为优秀历史建筑被保留了下来。 该剧的创作意义在于两方面,一是将上海话剧的历史传
5、统重现在当今舞台,自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于伶的女子公寓 、柯灵与师陀的夜店之后,描写上海市民社会的话剧已经多年不见,邵宁的剧作又延承了这一话剧传统。二是在快餐式戏剧兴盛的当今,作者能在经过近10 年的采访基础上创作该剧,为上海话剧特色的风格样式做了探索。同时,该剧集中了一批上海籍的国家一级演员和老中青三代演员,基本以沪语为主,表演生活化,细腻传神地再现了上海升斗小民的日常生活,甜酸苦辣,于细腻处见功夫,并力求在舞台艺术上能有所突破。 原型来自 10 年采访累积 “几乎大半上海人都经历过动迁,每个观众都能从戏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希望记录下他们的生活。这就是我写这部话剧的目的。 ”这部甚至被观众奉
6、为应对动迁“攻略”的戏,是编剧邵宁历时 10 年“老火慢炖”而成的。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邵宁从她多年的采访中积累素材,剧中每一个角色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甚至不止一个原型离报社不远的静安别墅楼下的馄饨摊主,就是现实版的“阿跷” ,今年 50 多岁了,摆摊多年,馄饨面也由过去 5 元一碗涨到现在 7 元。 “阿跷”原来店面很小,去年隔壁的日本料理店搬走之后, “阿跷”把店面也一并租下来,扩大了规模,但租金成本也上去了。事实上,在公演当天,当阿跷的馄饨一端上来,观众席上就开始热闹地议论起来,其中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一碗馄饨的价钱。 除了静安“阿跷”之外,杨浦八棣头的“兄妹面馆”是另外一个原型。
7、“他们的面店就开在过街楼下,因为不需要交昂贵的租金,他们的面条才 4 元一碗。 ”邵宁笑着说道,自己的编剧都不是没有根据的, “所以我在戏里面设定 6 块钱一碗馄饨是很准确的。 ”除了价钱以外, “兄妹面馆”的老板是一对善良的兄妹,经常送粥、面给老人或相熟的街坊。 “剧中阿跷的那种朴实和善良其实就是来源于他们。 ” 虹口区溧阳路的石库门弄堂天同里,是邵宁小时候对外婆家的印象,那里有她的童年记忆,那些可爱的街坊邻里,那些真真切切的“生活质感” ,给了邵宁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为了最大限度呈现这种“生活质感”,导演姜涛多次走访宁波路的弄堂。 “你看,这些窗户,老弄堂特有的自来水斗都在我的戏里呈现。
8、”姜涛在上海人熟悉的弄堂里拍摄了大量实景照片,并和剧中的舞美进行对比。 “有一次,我走进弄堂,经过这盏路灯下面,我就开始想象着灯光下应该发生一场爱情故事。 ”这个突如其来的感受,后来成就了剧中阿跷和惠兰“晒台会”那场戏。 编剧邵宁 摄影/邵竞 “晒台会”是一场令人感动的好戏。可很少有人知道,那场戏是导演姜涛后来加进去的。 “我想将人物置于一种选择之中,在金钱(房子)和爱情之间的选择。 ”除了“晒台会”以外,让邵宁为之称道的还有戏一开始让朱老太和孙惠兰同时出现的设计。 “让她们同时出现,那一刻,恍如穿越了时空,年迈的朱老太太在和年轻时的自己对话。 ” “邵宁是记者,她负责刻画和记录现实生活,我则
9、负责艺术加工。 ”这就是邵宁和姜涛的合作基础。尽管导演姜涛不是上海人,却在上海生活了 20 多年。 “他以一种外来的眼光去发现和审视上海人的生活。 ”这也是邵宁从剧本完成以后,就完全放手交给姜涛进行二度创作的原因。 全剧用沪语演出,增添了戏剧本身的亲切感和本土味道,但也给演员出了难题。一开始由于不少演员没有石库门生活经历,不知道如何演,不知为何而演,直到后来姜涛带他们进行了一次“下生活”之旅。 “我带着演员去了隆仁里,到真正的老石库门弄堂去采风。 ”姜涛说,到了那个地方,演员们才知道舞台上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来源于现实。 “我数过了,原来从前楼到亭子间真的有五级台阶,和戏里一模一样!”一个演员惊
10、讶地对姜涛说。 “但最后真正触动演员去演的还是这个剧本身的意义。 ”姜涛说。 一个时代的陈设 戏演到最后一幕,姜涛又特意加了一场诗意盎然的结尾,让所有角色对老房子最后进行一次告别:音乐响起,全体演员们回过头,再一次审视这座老房子。所有人都在那一刻明白了这个剧的全部意义。 “整部剧就是一个时代的陈设,我们要对时代有所交代。 ”关注老房子与城市的历史关系,是邵宁写这部剧的初衷。 “玉兰砍了,花就没了。房子拆了,历史就没了。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老房子的价值体现得慢,推倒重来比修复翻新更容易,在历史建筑一幢一幢被拆除改造的今天, “汇贤坊”不仅是上海市民生活的白描,也是对保护历史建筑的社会呼吁。 “因为实在是太接地气了,以至于戏结束,演员上台谢幕时,观众都舍不得走。 ”尤其是当阿跷一家和徐家姆妈一家出场谢幕时,全场发出热烈欢呼。 “观众早已把剧中的角色当成自己的家人和邻居了。 ”数月来创排的艰辛与苦涩,此刻早已忘记在了九霄云外,说到底,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出接地气、贴民生的好戏,是一定会有时代所赋予的光辉价值的。